|
[图文]三问与三美——梁衡《夏感》文本细读
|
文章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需首先进行文本的细读,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细读的环境中感悟文本,更需教师在细读时思考。以《夏感》为例,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剖析,落实文本的文字美、角度美、情感美,让细读取得实效。 文章关键词:文字美 角度美 情感美 《夏感》 梁衡 文章快照:美——梁衡《夏感》文本细读“发现”的眼力,又看出了常人所看不到的夏。“作者眼中的夏为什么是金黄的?”二问在阅读中运用原有的生活体验来质疑课文,促进更丰富的思考,构建与作者平等对话的平台。历代文人写了许多春花秋月,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但夏总因其火热烦躁,终日浸在汗水里,受不到诗人作家的青睐,或是艺术作品中作为苦闷压抑的象征。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描写的“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夏显然是火般的红的。但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独辟蹊径,描绘了金黄色的夏。“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作者采用两个句子描写春和秋,语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而且与秋形成对比,衬托出夏的金黄色。而“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颜色分明是绿的,夏又何来的金黄呢?哦,是黄土地上进发的旺盛的活力,蓬蓬勃发,在春萌芽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是一个“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是一个金灿灿的夏!这才是作者自己的夏感,这才是作者自己所发现的独到的夏感。三问情感美散文的美并不是辞藻的堆积.而是把情感潜伏在文字的背后,细腻地描写、展示各种各样的画面,使读者读后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产生情感的冲击。在古代散文大家中,像韩愈要求文以载道,文章如高山峻立:苏轼要求作品如行云流水,文章如江河横溢。正因为这种文论结合,相辅相成,才使他们达到一个前人没有的高度。许多人评价梁衡,他的散文达到了艺术性、思想性、学术性相统一,是记者加作家加学者加管理者的经历综合交叉起作用的结果。他能够透过表象看到实质,将思想升华至一个新高度,从多个角度琢之磨之、苦心经营,苦吟方出华章。在阅读了夏之景与夏之色后,三问应让在探索中进一步思考更深刻的问题。“作者写夏之人为何只写了田问劳作的农人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引发思考,并以审视的态度站着看书。光是漂亮的文字,让人甜的发腻,喝多了太甜的茶,读者难免感到厌倦,甚至反胃。也是因为这些漂亮的辞藻,我们的目光匆匆扫过,不愿细读。而梁衡的散文中,情感力透纸背,他没有把镜头仅仅停留在夏的景观上.而是让自己的视角渐次由表层进入肌里,对准了我们这个星球的真正主宰——人。是的,茅盾在《风景谈》中说到“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的尤其伟大者,如果你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的最伟大者。”梁衡这样描写田问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有动作,有形象,还有节奏感。紧张的节奏,简朴的语言,对这片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劳动者极尽歌颂,是他们,拨响了夏的紧张的旋律,是他们,涂染了夏的金黄色彩。正是这沉甸甸的情感,丰富了夏,升华了夏感。淡到让人觉察不出的政治,已经和文学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思想的光芒让散文如此动人,如此深邃,如此耐人寻味。一篇好散文,应如一杯香茶,回味无穷。这,便是梁衡的散文。一堂好阅读课。应该交给学生一双智慧的眼,一颗敏锐的脑。这样,细读的世界也就呈现为异彩纷呈的世界。参考文献【1】黄岩,丁洪亮.跟梁衡学新闻[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2】老舍.骆驼祥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茅盾.茅盾作品精编(上下)【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陆经伟)83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夏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图文]三问与三美——梁衡《夏感》文本细读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梁衡散文新去处 |
下一篇文章: 《夏》说课教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