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重庆市杨家坪区建设一校 吴 静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 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⑶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⑵ 引导学生领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和根据不同感受朗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⑶ 提高阅读的速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⑵ 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准备】 1、学生: 课前阅读抗日英雄故事等有关书籍,或组织学生观看《狼牙山五壮士》电影。有条件的可让学生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 2、教师: 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里,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答,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英雄连队的前6名战士曾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跟随作者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评:激情导入把全部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身上,激发了学生探求答案的愿望,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带人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情节中。 齐读课题。 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全文围绕哪个字来写? (生自由说。) 评:通过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紧紧抓住“壮”字,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所在,便于学生牢牢地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 二、回忆旧知识,理清课文线索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叙述顺序,回忆一下。 (生答,师板书。) 评:从揣度作者安排材料的思路上去理解课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⑴ 在危急关头,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快速阅读2自然段,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读后回答并读出感受。) ⑵ 我们一起去感受战士们怎样痛击敌人的! 师引读:诱敌上山,战士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是怎样痛击敌人的──(生读)──师:他们不愧为英雄的五战士! 2、课文是怎样围绕“壮”字来写的这节课我们着重学习课文后三部分。快速默读3~9自然段,用──勾画出最能突出战士们英勇壮烈的句子或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感动你?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来。 评:抓住文中体现“壮”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认真研读,深刻认识战士的光辉形象。 3、交流汇报: ⑴ 引上绝路部分,哪些句子突出了战士们的英勇壮烈? 生自由说,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感受来,自由练,指读,齐读。 师引读:面对面前的两条路,班长马宝玉和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生读) 师:多么勇敢的战士!他们不愧为狼牙山五壮士! 评:抓住关键词语讲解课文内容是老师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她不仅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本意,还要理解在课文中表达的意思和蕴含的情感,用文中的情感诱发学生读的欲望,这样读的质量就有保证了。 ⑵ 顶峰歼敌,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战士们的英勇? 引导生自由说从哪些句子体会到什么?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引导理解“中国人民的仇恨是什么?”生结合课前找的资料举例说日寇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恶。 (引导生读出此时的感受。) 师:是啊,想到这些国家耻,民族仇,怒火在五壮士心中燃烧,他们决心用石头与敌人血战到底!能把这仇恨的感情读出来吗 指读,练读,齐读。 生继续说体会,师相机引导。 五壮士的精神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把这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师引读:顶峰歼敌,班长负伤了,子弹打完了,还剩下唯一一颗手榴弹,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生读)──师:敌人纷纷滚落山涧。看,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生读)──师:多么勇敢的战士啊!他们真不愧为狼牙山五壮士! 评:老师抓“抢,夺,插,举”几个朴实无华的词让学生体会班长的机智勇敢,还引导学生推敲了作者用"砸"之巧妙,从而揭示词语运用的规律,这是最有效的词语训练。 ⑶ 课文怎样描写五壮士跳崖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是什么? 生自由说,师引导生说出感动理由,体会战士们对群众和连队的深情,对敌人的蔑视,以及他们跳崖时的豪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吧! (课件出示跳崖场面。) 师:五壮士用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侵略者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是不屈服于任何外来侵略的,用我们充满豪气的声音读读这部分吧! 师引读:看!“顶天立地”的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他们对远去的群众和部队满怀深情──(生读);对敌人无比轻蔑──(生读);对死亡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生读);狼牙山上响起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生读)。 ⑷ 师:面对敌人的包围,战士们视死如归,从容地跳下山崖,壮烈牺牲,表现出光昭日月的民族节操,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像峥嵘峻峭的狼牙山一样永垂不朽!他们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壮士行为: 师:当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生路就摆在他们面前;可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他们毅然选择了绝路。这是多么勇敢的选择啊!他们不愧为──(生:狼牙山壮士!) 师:顶峰歼敌,班长负伤了,子弹打完了,战士们手中唯一的一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敌人血肉横飞,打得好!五位战士真勇敢,他们不愧为── (生:狼牙山五壮士!) 师:掩护的任务终于胜利完成了,五位战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血汗交织的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喜悦,他们昂首挺胸,眺望远方,迈着艰难而又坚定的步子向着悬崖的边缘走去……谁不珍惜自己年轻的生命,但为了人民,为了党,为了祖国,五壮士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么伟大的壮举,他们真不愧为── (生:狼牙山五壮士!) 师:听,他们跳崖时高呼的口号,至今还回荡在我们耳边── (生读。) 评:在读中受感染和教育,加深对语言文字的亲和力;通过品评朗读,让五壮士为革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展现出来。 四、拓展延伸,融入激情 1、师:五位战士没有白白牺牲,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1945年8月15日,经历了8年抗战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胜利的一天──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在中国各地陆续举行了各降区的受降仪式。历史会记住: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伤亡3500万人,这是用血肉筑成的长城,是中国的血肉长城! 2、(起立,敬礼)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向狼牙山上牺牲的五位烈士,向为抗战捐躯的无数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深切的悼念! (播放课件。) 英雄,是人民心中的丰碑,而丰碑,永远是昭示人们继续奋斗的路标!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用你认为最能表达你此时感情的方式,表达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可以说一句话,敬一个礼,吟一首诗,唱一首歌。 评: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五、小结 记住这一时刻,记住你们的誓言,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教师评课】 《狼牙山五壮士》是情感型课文。教此类课文,既忌在故事情节上打转,空泛地进行思想教育,情感熏陶;又忌脱离课文情感线,搞分割式的“语言训练”,肢解课文。 因此,我设计教学的主要特色就是“务实”,“共振”。 首先,开课伊始,通过讲述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兴趣。本课的导入,我力求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其次,老师以务实的态度设计教学,采用自主参与,激情引读等训练策略,努力展现训练过程,以情促读,以读激情,达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互涵共振,不追求形式的完美,力求扎实展现语言训练过程。全课只研究一个问题:课文哪些句子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壮烈把时间留给语言训练的评价──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水平和方式去读读,想想,划划,说说。 为了达到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的互涵共振,我全身心地投入,借助精心设计的电教媒体,努力创设与课文一致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入境动情,提高语言训练质量。如借助放大的彩色灯片,直观地再现五壮士用石头猛砸敌人的动人瞬间;精心剪辑的电影五壮士跳崖片段,加上教师的神态姿势,适当的范读,渲染了五壮士悲壮跳崖的感人一幕。音乐,画面,语言,神情和谐顺利地营造出与《狼牙山五壮士》相匹配的课堂气氛,学生入境动情了。他们会为“猛地举起”石头的动作而感动;会从“同志们,用石头砸”中悟到“五壮士要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会从“喜悦”,“昂首挺胸”,“像冲锋”,“砸碎”等这些词语里体会到五壮士壮丽的内心世界,英勇豪迈的壮士气概。学生入境动情了,心口一致,表情朗读的训练才会有效,才会既训练学生语感,记忆积累语言,又发挥情感熏陶作用,加快儿童情感升华的过程。以情促练,学生知道“石头像雹子一样……”写出了“五壮士的仇恨和决心,写得具体生动,读起来也很有劲”;知道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去”要读重音;这重点句群的朗读才训练到位,这五壮士跳崖的一幕才读得出英雄们的壮烈豪迈,气壮山河的精神。 第三,抓住关键词语讲解课文内容是本课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不仅让学生预习时理解词语的本意,还要理解在课文中表达的意思和蕴含的情感,用文中的情感诱发学生读的欲望,这样读的质量就有保证了。如教学课文第二部分时抓“抢,夺,插,举”等几个朴实无华的词让学生体会班长的机智勇敢,还引导学生推敲了作者用“砸”之巧妙,从而揭示词语运用的规律,这是最有效的词语训练。再比如,为使学生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词语所表示的概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教学跳崖部分时,其中的“屹立”一词生动地刻画出五壮士的高大形象,透过“眺望”,“望望”可看到五壮士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他们为革命甘愿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引导学生确切地理解词语,而且有意识地利用它们进行想象力的训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英雄的思想感情。 但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太过追求形式的完美,硬在40分钟内塞进课文的大部分内容,以至于40分钟课时不够用。教师应着重选择讲三四五段课文,这样做重点更突出,目标更集中,避免讲课文“求全”“平推”之弊,可以把“钢”使在刀刃上,做到“一节一得”,效果会更好。 【同行听课评议】 余凤: 虽然我们已经站在了新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但总是不能彻底地解放思想,经常不敢相信学生,生怕他们不会,说不出来,总喜欢按照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循规蹈矩地牵着学生走,结果往往事倍功半,适得其反。这节课,我认为老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质疑,自己去解疑,自己去悟情,效果将会更好,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学生热情会更高。 熊吉凤: 听了吴老师的课后,我有一些感悟,值得肯定的地方是以下两点: 1、教师的一段激情导入比较好。尤其是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当时把全部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身上,激发了学生探求答案的愿望。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带人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情节中。 2、课题解得好: 通过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紧紧抓住“壮”字,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所在,便于学生牢牢地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 不足之处: 讲故事的情境,气氛虽然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但花费一定的时间,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进度。这个环节可以通过课前安排一节实践活动课来完成。这样,使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效果会更好。 郑国前: 课堂上老师创设情景以情促读这种方法很不错。在最后一部分,老师抓住“屹立”“眺望”“望望”这几个重点词来体会句子,使学生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这几个词所表示的概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引导学生确切地理解词语的概念,而且有意识地利用它们进行想象力的训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英雄的思想感情。但教学中,老师可凭借学生动情的语言训练,巩固和升华儿童情感,以练激情,扩大语言训练的施育作用。比如,教学中可让孩子尝试填写“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____,带着____,昂首挺胸,相继跳崖”,在比较讨论之后,学生理解了五壮士英勇豪迈,再安排学生自己修改作业,并读出自己的感情来。让学生在反馈矫正中,不仅掌握新的句式,深入了解五壮士跳崖时感人的内心世界,还可借当众朗读自己的作业,渲泄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这样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就会更好地达到共振。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