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L >> 狼牙山五壮士 >> 正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学部语文组  蒋国冰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录及评析

(自主发展点拨启导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具体运用)

 

一.动情激趣   情境导入

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就再次去体验那种战争岁月的艰辛,再次去聆听那抗日战争中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吧。

(师放五壮士影片片断,学生观赏)

(点评)教师利用语言的魅力感染学生的情绪,用直观的影片把战争的场面再现,使学生有一种角色效应,入情入境,也促使他们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很快地进入自主学习,积极研讨的学习激情中。

 

二.质疑问难   自学研讨

师:多么感人的英雄场面呀,多么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呀。请打开课本自学课文。

(学生积极投入的利用以往的学法自学课文)

(点评)教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自学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给文章分段,思考课后练习题。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避免了常规小语课堂上繁琐的分析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师:请把你自学的情况进行小组交流,把你的疑问拿出来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进入小组学习交流讨论状态。)

(点评)学生这个过程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取长补短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过程,是一个质疑问难的过程,也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学生思维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你们已经非常成熟的自学了课文,请汇报你们的学习收获和学习的困难。

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自己英勇跳崖的故事。

生:根据课文后的思考题我知道文章应分为五大段。

生:第1自然段;讲七连六班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接受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

 

生:第2自然段:讲五壮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

师:在自读课文自学研讨的过程中,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提出,老师帮助大家来解答。

(点评)释疑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老师代替学生来回答,简单地给出一个答案。

生:五壮士为什么要选择跳崖呢?

生:班长马宝玉为什么领着战士们选择了上山呢?

……

(点评)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照顾到课堂上的个别同学的个别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抓住关键   点拨启导

师:第二大段第一句是属于概括地写这五个人英勇杀敌,然后分述每个人怎么样勇敢杀敌人的。前面是总述,后面是分述,很清楚的。后面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第一句写班长什么?第二句写副班长什么?第三句写宋学义什么?第四句写两个小战士什么?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平时咱们常讲:描写人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看看用了什么方法?谁看出来了?

师:我找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什么?是语言?心情?还是动作?神态?读一句分析一句。

(点评)教师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重难点,巧妙地牵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感受文章内涵,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同时学习到了本课的写作方法,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生:“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这句主要描写班长的动作,说明班长……

师:主要描写动作?谁有不同意见。

生:描写班长马宝玉的神态。

师:神态,哪点儿是神态?你说!

生:从“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沉着”表现了他非常镇静,不慌张。

师:很好,坐下。第二句谁分析一下?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句是写副班长葛振林的动作和语言。

师:语言在哪儿。

生:没有语言。

师:别的同学再说。

生:描写了副班长葛振林的心情。

师:是动作为主还是心情为主。

生:我同意的意见,写心情多。

师:什么样的心情?你说!

生:“……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儿细致地描写了副班长葛振林愤怒的心情。

师:第三句写什么?

生:“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写了他的动作。

师:很好,坐下。第四句呢?

生:“胡德林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这句写的是表情和动作。

师:表情为主还是动作为主?

生:以表情为主。

师:这四句话有的描写表情,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心情。通过这些描写,你能不能看出五壮士心里想什么?

(点评)既让学生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验了人物的角色,感受到了英雄的英勇豪迈的气概,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生:他们想一定要把敌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拖不住敌人,大部队就要受到很大的威胁。

生:五壮士想的是一定要狠狠打击敌人,掩护好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

师:好。

生:五壮士这时候想的是:要把敌人死死地牵制在狼牙山上,不能让他们乱动一步,好给大部队创造转移的时间。

生:这时五壮士想的是:把敌人多杀几个,好拖延时间,让大部队安全转移。

师:五壮士这时候一心想消灭敌人,充满了对敌人的什么?

生(齐答):仇恨!

师:那我们读这段时,应该读出五壮士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应该读出五壮士对敌人刻骨仇恨的心情。

师:把这四句读一读,读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来。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满腔怒火。”

师:应该是“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我找四个同学一人读一句,看谁能够把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

(生读这四句)

(点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握好自己适时点拨启导诱导的角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又使得他们的问题得到解决,也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到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也起到了授之以渔的作用,也使学生能力得以提高而终身受益。

四.检查评价   拓展课堂

师:这篇文章大家学习得很投入,很成功,效果也很好。

(点评)完成一个教学环节或是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或教师进行的课堂评价或是学生进行的互评自评都可以。

师: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点评)既是对课堂的总结也是一个思想、内容提高升华的阶段。

生:我要学习他们那种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生:我们要好好学习让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让别国都不敢欺辱我们中国,小看我们中国人!

生:我们学到了写文章要能够根据中心确定文章主次的写作方法。

生:我体会到写人物的一种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师: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五壮士痛歼敌寇,英雄跳崖的经过。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初读想象面──品读体会感情”这种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

(点评)教师总结课堂,总结教法、学法。

师: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写作的方法。下面大家就利用这种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教师下发写作提示及作文纸张,学生进行练习)

(点评)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这才是语文的根本。既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又拓展了语文课堂。

 [总评]这堂课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特点:

1、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注重研讨

这节课,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自主学习、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交流中,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以较短的时间在整体上感知了教学内容。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在其背后,可以看到教师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

2、教师点拨启导,强化学生思维过程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难免碰壁,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启导,学生便会对疑难豁然开朗,教学也实现由局部向整体推进,使学生真正感悟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思想内涵和其主人公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3、培养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心灵的自由

课堂之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功能。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合作交流中,在活动参与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理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当家作主站起来。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狼牙山五壮士,沈重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录及评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葛振林魂归狼牙山 媒体披露老英雄鲜为…
    特写:“狼牙山五壮士连”汕头特区展…
    时代需要“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未删
    语文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
    上海湖南小学教材删除课文《狼牙山五…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
    永远的丰碑:视死如归 抗日英雄狼牙山…
    《狼牙山五壮士》近义词反义词
    狼牙山五壮士
    人民英模: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评述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辞世 英雄故事退出…
    【关注·热点】怀念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资料
    [分享]《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资料 2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十一课: 狼牙山五…
    五壮士鲜为人知的内幕:日寇在跳崖处…
    有感于“狼牙山五壮士”的两则新闻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2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狼牙山五壮士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英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
    我所知道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狼牙山五壮士 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2
    《狼牙山五壮士》学习目标
    抓重点讲词析句重联系以情促读
    《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2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三课时教学实…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三课时教学实…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狼牙山五壮士壮士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 》 课文
    狼牙山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简说
    《狼牙山五壮士》写法提示
    这里就是战场
    记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传奇人生感…
    狼牙山五壮士的战斗
    《狼牙山五壮士》好词好句
    《狼牙山五壮士》点拨难句
    《狼牙山五壮士》句义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重难点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题解
    《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词句解析
    《狼牙山五壮士》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
    《狼牙山五壮士》阅读提示
    《狼牙山五壮士》中心思想
    《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内容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结构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导学
    15、《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写作特点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建议
    《狼牙山五壮士》重点难点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建议
    《狼牙山五壮士》教法建议
    《狼牙山五壮士》相关链接
    《狼牙山五壮士》参考图片
    《狼牙山五壮士》电子课本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我以祖国为荣──读《狼牙山五壮士》…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憎恨与惋惜──读《狼牙山五壮士》有…
    抗日精神永存──读《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舍生忘死五壮士──读《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故事梗概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情感 倡导自主学习──《狼…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朗读教学片断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疑导式教案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狼牙山五壮士》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狼牙山五壮士》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杂谈
    抓结局导入──《狼牙山五壮士》教学…
    抓重点词指导朗读──《狼牙山五壮士…
    以情促读,读中感悟──《狼牙山五壮…
    以变序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狼牙…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
    《狼牙山五壮士》电教回顾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录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课后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后记
    《狼牙山五壮士》课后反思
    引导讨论,突破重点──《狼牙山五壮…
    分清主次,体会细节──《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评课稿
    追寻狼牙山勇士的足迹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点评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实录
    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
     《狼牙山五壮士》导入新课教学反思
    搜集资料与学习课文──《狼牙山五壮…
    运用电教激发学生的情感──《狼牙山…
    抓重点讲词析句重联系以情促读──《…
    《狼牙山五壮士》第6自然段的“情感…
    屹立 眺望 望望──《狼牙山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