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H >> 呼风唤雨的世纪 >> 正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之教材分析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人们生活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可见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2词句解析。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发现”和“发明”,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如,本组后面的三篇课文中讲到的电脑、太空育种是前所未有的新创造,而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就是新发现。
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3)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曾出现这两个人物,他们是玉帝的得力耳目。孙悟空闹东海、搅地府后,事达天庭,玉帝询问“妖猴”来历,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将“妖猴”的来历奏明。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120世纪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教学可以从解题入手,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呼风唤雨”可以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事实证明,人类是不能够随意支配自然的,那只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我们只能依据客观条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支配自然。课文是借用这个形象化的说法表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间穿插生字的认读,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用比较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实例,用简短、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科学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是学生学习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教学这两段要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为了现实。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作者引用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这层意思要让学生结合诗句的意思自读自悟,教师不要包办代替。第4自然段可以让学生先读读书中的例子,再选择自己了解到的、感兴趣的例子,和同学交流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5自然段要重点理解“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和“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这两句话的意思。这两句话是对上文的概括和总结。教学时,可以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第3、4自然段的基础上,自己说一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由地畅想、交流: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使学生在自由交流中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3对于科技类课文,不仅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类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表达方面的特点。如,教材中提示学生注意体会“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再查阅工具书,区分两个词语字面的意思,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具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体会用词的准确。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写得好的句子,在细细品味中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中,有的字容易读错,应加以指导。如,“哲”是翘舌音,“潜”读qián,不能读成qiǎn。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较多,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如,比较记忆“幻”和“幼”、“懒”和“赖”,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程、驾、控、哲”等字。学生能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以后,应提供机会在词语或句子中运用生字,以巩固生字,达到会写会用的目的。
5课后的小练笔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拓展,目的是使学生丰富知识,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课后,让学生先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四、相关链接
路甬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2004年2月,路甬祥获得“意大利总统科学与文化金质奖章”和“学校、文化和艺术功勋证书”,表彰他为促进意中两国科技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
2000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这本书由路甬祥主编,书中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下是书中介绍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事例。
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
空调:1902年由美国人开利设计成功并申请专利。
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
维生素: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第一条汽车生产线:福特发明了用装配线生产汽车的方法,并于1913年在他的T型汽车生产过程中使用。这种生产技术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
冰箱:1923年,瑞典两个工程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
电视: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首次推出电视系统。
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发现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好的抗菌素。
石英钟:1929年,世界上第一批石英钟问世。
拉链:1931年以后,拉链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广泛使用。
圆珠笔:由匈牙利人比罗兄弟1938年独立设计发明。
激光:1958年,美国人肖洛和汤斯发现激光。
杂交水稻:1964年,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寻找到一棵自然株,从此,中国农业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移动电话: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步话机是移动电话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信业务开始普及。现在,移动通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呼风唤雨的世纪,路甬祥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呼风唤雨的世纪之教材分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材解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2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3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4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5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整理及评课2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案例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课堂…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实录·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堂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预习指南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6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片段赏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
    [小四上]《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福新小学:《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2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评…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扎实严谨的常态课堂——评杨小军《呼…
    评《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
    评《呼风唤雨的世纪》录象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整理及评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片段及点…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3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2
    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5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2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材内容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2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3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4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5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重点难点
    《呼风唤雨的世纪》电子课本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简说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快乐练习:课堂达…
    抓住重点句,辐射全篇课文──《呼风…
    《呼风唤雨的世纪》相关链接
    《呼风唤雨的世纪》参考图片
    《呼风唤雨的世纪》近义词反义词
    《呼风唤雨的世纪》词语解释
    《呼风唤雨的世纪》难句解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心思想
    《呼风唤雨的世纪》结构分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词语积累
    畅想二十一世纪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目标
    《呼风唤雨的世纪》快乐练习:课堂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快乐练习:写字
    《呼风唤雨的世纪》快乐练习:语文练…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建议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快乐练习:同步训…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杂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片断及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片断及反思
    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呼风唤雨…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词句解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快乐练习:达标训…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