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截蜡烛》教学片段及反思
|
《半截蜡烛》教学片段及反思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红旗小学 王爱鲜 【背景】 《半截蜡烛》是一篇戏剧,说的是二战期间一家法国居民机智、勇敢地保护机密的事,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经认真酝酿和反复推敲后,我决定通过学生自我展现及思维发掘来完成本课。 【案例点击】 〖片段一〗 在形象展现中熟悉教材: 上课伊始,我开门见山对学生说:“我们今天来上一堂表演课。本文有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和三个德军官共6个人物形象,下面请6个同学来表演”。我的话还未落音,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惊呆了,全班51个同学竞有40多个同学举起了手。点谁呢?看来只有民主推荐了!不大一会儿,由同学们推荐的六位同学走上讲台开始了表演。当演杰克的鲁明则说要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时,演中尉乙的刘林树双手一抢,这个动作真逼真,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演少校的雷楚培在对话时,说“当然可以,美丽的小天使时”,样子有点害羞,故意说话结巴,惹得同学们捧腹。表演毕,同学们意犹未尽,要求再来一次,我心想,既然同学们这么有兴趣,我何不顺水推舟呢?于是,我对大家说,“当然可以”。于是,第二组我们又进行了表演。这次表演,比第一次更幽默、滑稽可笑。比如杜昔月把杰奎林那种可爱、幼稚表现得淋漓尽致,李思远把杰克的机智也表演得有模有样。可见,两次表演都对人物的外表及内心世界进行了诠释,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尽在其中,这种寓教于乐的课堂形式学生乐于接受。当时,我还沉浸在课堂之中,回味着同学们有趣味的表演,打消了课前对他们会不会表演的怀疑,窃喜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也对本课的内容有了感性的了解。 〖片段二〗 在发掘问题中理解教材: 第二节课,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1、你对哪个形象最感兴趣?并说说理由。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思考片刻后,最先发言的黄雪琦说:“我最欣赏的是杰奎林,因为她在危急的关头假装瞌睡,机智地拿走了蜡烛。”接着,李思远说:“我最喜欢伯诺德夫人,因为她是那么热爱自己的祖国。”为更好地活跃课堂,我插了一句话:“同学们,当时要是你,你会想什么办法拿走蜡烛呢?”同学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烛台是他心爱的玩具,有的说要用这半截蜡烛做试验,有的说和三个德国军官做蒙眼游戏,各种说法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我意识到同学们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心想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当即引导同学们进入第二个话题。这个话题分两个层面进行。先是分组交流发言,机会均等,各抒己见,然后各小组推选的代表在全班发言,结果诸位代表争先恐后,各显其能,表现不错,尤其有几位同学的发言令我至今难忘。朱天浩说:“这节课我一生都会记住,因为我收获了知识和快乐。”赖晗说:“这是我第一次扮演人物,也许再过三十年我也不会忘记这个第一次。我发现我可以做好任何一件事。”姜悦幽默地说:“这或许就是我中央戏剧学院的启蒙一课吧。”听着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我庆幸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课堂平台上当主角的意识增强并付诸行动了,在这堂课里,学生们开动了脑筋,明白了爱国的涵义,理解了主人公用心良苦拿起蜡烛的动机,学到了做人的正气,这才是属于他们的课堂。 〖片段三〗 在动脑动笔中回味教材: 单独安排一课时,要求学生把对本课的所思所想如实写出来。令人欣喜的是学生思路开阔,想什么写什么,不夸张,不造作,既形成了不少共识,又闪现了许多奇异的火花。程鹏写道:“整个课堂同学们在欢笑中度过,这是一堂完全属于同学们自己的课堂。”朱云秋写道:“我爱这堂课,我更爱这堂课的表演,因为这堂课让我学到很多,但最大的收获是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涂志强说:“半截蜡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在表演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刘亚冲也说:“我们对表演非常感兴趣,个个兴致勃勃,课堂活跃,我觉得这样很好,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多上一上这种课。”同学们对本课兴致盎然,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这样的课,是多么地令人难忘。我认为,最成功的是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了,脑、眼、口、手各个感官都在动,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说、写、做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不能不说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理应继续和发扬。 【案例反思】 《半截蜡烛》的教学多么令人难忘,学生们贴近生活原汁原味的表现震撼了我!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话要说,有那么多问题要问,那么多想法要写?掩卷沉思,我发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兴趣,开启思维,兴趣和思维是本课成功的两个基点。把呆板的文字演变为栩栩如生的人物,符合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通过表演这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盘活了课堂,达到了“舍我其谁”──“我是课堂主人”的教学效果。 第二,相信每个同学都是好样的。我相信每个同学,我的观点是一个同学他的过去也许不好,现在不一定好,但我坚信他的未来一定会好!平日里有些玩皮的鲁明则在表演时活灵活现,我投以赞许的目光,并当众表扬了他,之后的几天里他变了,比以前爱学习听话懂事多了,这不能不说这是本课的一个收获。由此可见,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于人于己是多么地有益。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一言一行都应特别留意,该表扬的不吝溢美之辞,该鼓励的不留缺憾,该批评的则要婉转而中肯,总之教师眼中的学生就是早春的蓓蕾,就应该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 第三,让笔谈成为一种习惯。无疑,本课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练笔的机会,不少同学写得文采斐然,深刻而有见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他们身临其中,亲历亲为,有话可写,写来游刃有余。那么,在学习或生活中再碰到类似情形时,做教师的就应该要求自己的学生立马动笔,绝不让时机悄然而逝,写多短多长并没有关系,只要养成一种勤动笔的好习惯就行。日子久了,学生们的习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是主阵地,教师的言行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在倡导学生是课堂主人的今天,在好习惯的养成上,教师理应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先行者。 【案例启示】 搭建展现与发掘的平台。 【问题探究】 如何适时找准激发兴趣和开启思维的切入点?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半截蜡烛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半截蜡烛》教学片段及反思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半截蜡烛》片段评析 |
下一篇文章: 我最满意的一堂课《半截蜡烛》教学案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