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8
|
师:(出示片头录像)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地球。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们喜欢地球吗? 生:喜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地球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只有一个地球。 师:提起地球,你还想管它叫什么? 生:我想管它叫“妈妈”,因为地球给了我们人类生命,就像我们人类的妈妈。 师:看来你对地球充满感激。 生:我还想管它叫“地球村”,我们地球上的人都是这个村子的村民。 师:多好的名字呀,把地球叫做“地球村”,一下子就拉进了我们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生:我还想管它叫做“家园”,因为我感觉地球就像我们的家一样,我们生活在这里感觉很安全,很温馨。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想不想跟随宇航员一起去遨游太空,找一找我们的家呀? 生:想。 师:请你们先把眼睛闭上,我们这就出发了。(放录像) 师:好了,睁开眼睛吧,我们已经来到了宇宙空间,你们找找,我们的家在哪呢? 生:(大家七嘴八舌地找家。) 师:我看同学们找到家的时候,都很兴奋。说说吧,你感觉我们的家怎么样? 生:我感觉我们的家太小了。 师:(板书:渺小)是呀,在茫茫宇宙中,地球确实显得非常渺小。 生:我感觉我们的家太美丽壮观了。 师:(板书:美丽)我跟你的感觉一样。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地球的美丽、渺小呢?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书,把这些句子画下来,一会读给大家听。 生:(读课文。) 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生:我画的句子是: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出示句子)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呀?能说说你是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读的吗? 生:我觉得是地球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又像摇篮那样哺育我们成长,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地球,我读的时候就是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的。 师:说的多好呀,谁还想表达对地球母亲的这种情感? 生:(读句子。) 师:还有谁画了哪个句子? 生:我画的句子是: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师:(出示句子)同学们,我听出来了,他刚才在读这句话的时候,特别强调了“群星璀璨”这个词,让我们感受到地球的渺小,我也想读读这句话可以吗?你们听老师这样读,能不能突出地球的渺小。 师:(读句子。) 师:你们能听出来地球的渺小吗? 生:能。 师:你还想怎么读?也让我们感觉到地球的渺小。 生:(读句子。) 师:说说你强调的是什么地方? 生:我强调的是,“6300、群星璀璨、扁舟”这三个词,我认为他们最能突出地球的渺小。 师:还有谁想读? 生:(读句子。) 师:大家听出来了吗?他强调的是------只有。 师:看来,每一个人对文字都有不同的感悟,老师尊重你们的感受。 师:接着汇报,还画了哪句话? 生:我画的句子是: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师:多美的地球啊,从你的朗读中,我们也听出这种感觉了。 师:接着读句子。 生:我画的句子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师:同学们,这五分之一的范围中还包括沙漠、高山等一些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更小了,再加上不断膨胀的人口,使得这个水蓝色的地球是那样容易破碎,正像宇航员发出的感叹— 师:(出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同学们读的时候,前半句要表达出我们对地球母亲的赞美,后半句试着读出心疼的感觉。我们再读一遍。 生:(读句子。) 师:同学们,地球虽然渺小,但她的胸怀却是博大的,她无私地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地球上60亿的人口,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的呢?你们看。 师:(放录像。)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人类简直太残酷了。 生:这样的画面让我感到触目惊心。 生:地球妈妈给人类提供了那么多的资源,人类还这样对待母亲,简直是太不应该了。 师: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人类是怎样破坏地球的?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书,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种资源,进行研究,合作完成发给你们组的表格。 师:(屏幕出示表格) 生:小组结合资料,研究讨论。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讨论结果。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人类的破坏行为主要是:滥砍滥伐森林,而且人们只知道砍树不知道种树。造成的后果经我们组讨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森林本来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大量的森林被砍之后,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从而引发洪水。例如:98年在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就和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有直接关系。 形成“扬沙”天气,四月份,在我们哈尔滨出现了几天的“扬沙”天气,在北京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天气,这也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结果。 使一些小动物们失去生存的家园,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师:还有小组讨论别的资源吗?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人类对大气资源的破坏,人类的主要破坏行为是:工农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生活取暖所排放的污染物。造成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项: 容易造成大气污染,使一些建筑物受腐蚀,大批森林受损,甚至于死掉。 大气污染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使人容易得各种疾病,近几年世界各国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特别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增长尤其快,而且城市高于农村,这说明空气污染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比如:1952年,在伦敦发生的震惊世界的烟雾事件,造成了数万人死亡。 师:看来,人类的破坏行为也直接威胁到我们人类本身的健康。 师:老师再请一个小组汇报。 生:我们小组讨论的是人类对矿产资源的破坏,人类的破坏行为主要是: 无节制、无计划地开采,一些矿主非法开矿,利欲熏心,不顾矿工生命安全,以致于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造成的后果主要有: 使这些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无法使用这些资源,有人预计说,五十年后,地球上将一无所有。 由于开采时安全措施不够而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例如:近日报纸上多次报道山西繁峙发生了金矿爆炸,黑龙江省的鹤岗一煤矿也发生瓦斯爆炸事件。 师:看来由于人类的破坏,不仅使得地球上的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危险。(板书:资源枯竭)更主要的是,人类的每一次破坏行为都相应地遭到了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看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师:大家看这句话,(出示句子)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师:请你们先在下面小声地自己读读这句话,看看这句话说了几个意思?强调的是哪个意思?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地球是无私的,二是说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强调的是第二个意思,我是从“但是”这个词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但是”这个词了吗?在这里它既表示意思的转变,又表示强调后面的意思。谁想读读这句话,体会“但是”的作用。 师:当你听到地球上资源即将枯竭的消息时,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沉重。 师:朗读时,前一句要表达出对地球母亲的赞美,后一句的情感要有所变化。谁能读出这种情感的变化。 师:老师请男女生合作来读一读。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生:(读句子。) 师:“但是”的这种用法,在课文中还有几处,你们有信心把它们都找出来吗? 生:有信心。 师:读书吧,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生:(读书、画句子。) 师: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其他同学也找到的就轻声地在下面和他一起读。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 师:在这些句子当中,“但是”既表示意思的转变,又表示强调后一个意思。同学们刚刚学习的知识,就会举一反三,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师:尽管我们的母亲是那样的无私,但是由于人类的破坏,已经使得我们这位无私的母亲伤痕累累了,难怪宇航员发出这样的感叹——— 师:(出示句子)同学们,读------- 生:“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面对这样一个容易破碎的地球,你想做些什么呢? 生:我认为应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生:我认为,不应该喊一些大的口号,应该踏踏实实的做一些实在的事,比如前两天,我们哈市的市民就在街头收到了由我们继红小学和其他一些中小学生起草的文明信,这就是提高市民素质的一项具体的措施。 师:我们市政府关于城市规划最近又新出台了一项措施,你们知道吗? 生:我看报纸上好像是说,要把我们的城市建成“城在林中,绿在道中……”,还有两个我就不知道了。 师:另外两个是,“屋在园中,人在景中”,我们的市政府计划五年以后将把我们哈尔滨市建设成为一座生态城市。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想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生:我想告诉那些砍伐树木的人们,排放污水的工厂,赶快停手吧,不要再破坏我们的环境了。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意识到,要保护我们的地球,可刚才有位同学提出要移居到别的星球,其实不光是她这样想,这也是很多人的疑问,大家读读第五自然段? 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对这个问题,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书上的句子。 生:读句子。 师:读完书,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我得出的结论是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师:板书:不能移居。 师:书上说不能移居,刚才有位同学说他想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位同学,你认为人类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生:我认为能。 师:还有谁和他的想法一样。 生:(几个学生举手。) 师:那人类是否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一个小小的辩论。先请持有相同观点的同学在一起商量一下。 师:辩论开始,正方的观点是人类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反方的观点是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先请正方同学发表观点。 正方:对方辩友,我方认为人类可以移居到月球上去,据测试结果表明,月球内部存在液体层,这样就说明月球上有水,而水又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能够满足人和动物的需要。所以我方认为人类可以移居到月球上去。 反方:我方认为,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因为据我方查找的资料,太阳系中其它八大行星和月球上面,或者是温差太大,或者是缺少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氧气,以金星为例,金星距离太阳很近,对着太阳一面的表面温度达300度以上,这样的温度,连钢铁都能融化,人又怎么能生存呢?背对太阳一面的表面温度,达零下173度,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下,是无法有生命存在的,所以我方认为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师:你的观点只说明了人类不能移居到金星上去,可刚才对方的观点是人类可以移居到月球上去。对于这一点,反方同学怎么看呢? 反方: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刚才对方同学虽然说月球上可能有水,那人类在月球上又吃什么呢? 正方:对方辩友,我方认为人类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可我们并没有说时间的长短,我们可以先在月球上放一些原始生物,这样地球的含氧量就会增加,然后我们可以继续放一些高等生物,时间长了,人类自然会找到可以吃的东西,就不用再为吃什么发愁了。 反方:首先我想反对第一位同学的观点,月球上的引力很小,人在月球上每月大约要损失1%的骨质,也就是说,人类不能在月球上长期居住,另外,一些小行星和月球会经常发生碰撞,如果人类已经建好了基地,又被轰平了,又该怎么办呢? 正方:我想告诉对方辩友,刚才你说,人在月球上每月会损失1%的骨质,据我所知,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会不断地适应所生存的环境,这样的人群所生的后代就不会失去那么多的骨质了,时间一长,人类会适应月球的生存环境。 反方:对方辩友,你说要把古生物移居到月球上去,可你知道这需要多少时间吗?据资料记载,现在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每四十年翻一番,在2600年的时候,地球已经不能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了,你能肯定,到2600年的时候,人类就一定能移居到月球上去吗? 正方:我们不一定要移居到月球上去,我们的首选应该是火星,据专家预言,在未来的200年内,火星完全有可能成为另外一个小地球。…… 师:我们先辩论到这里,认为人类可以移居的同学请你们起立。 生:(起立。) 师:你们这些同学敢于向教材挑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你们真了不起!那你们说,即使人类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能不能再像对待地球那样对待别的星球。 生:不能。 师:认为人类不能移居的同学,你们也很了不起,不但读懂了书上的内容,还查找了相关的资料,那么,既然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更应该精心地---------保护我们的地球。 师:所以,我们双方达成了一个共识:无论我们生活在哪个星球,都要精心的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师: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段,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力量来呼吁人类保护地球。(板书:保护地球) 生:(齐读最后一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只有一个地球,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8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7 |
下一篇文章: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