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3、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蟋蟀图片进行下列教学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生:蟋蟀。 师: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 生: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 (提名学生回答。) (举例:好斗、唱歌、建住宅。) 师:好,我们这周就来一起参观一下蟋蟀的住宅。 (板书) 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 1、让学生根据黑板上写的阅读要求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 (板书) 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2、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图片于黑板上的蟋蟀住宅绘画对照,让学生看蟋蟀的住宅。 (说明: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再读课文 1、师: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很多同学的家一定比这小家伙的家大多了,可是你们的住宅可没这小家伙的有名,你们心里是不是有点不服气呢。我们全班同学来做 “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评蟋蟀的住宅该不该有名。好不好? 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让学生组成小组自由活动,通过各种方法学习生字,读懂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 2、师:现在,来看看同学们有没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请每小组推荐一个人读课文,每小组读一段,教师纠正发音。) 四、学习生词 1、让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 (教师汇总后写在黑板上。) (板书) 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 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 2、讨论词义: (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师: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 解释: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出示词语: 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 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蟋蟀的住宅》,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小蟋蟀那舒适的家。上节课新学的字词大家还记得吗? (提名学生念词语和生字。) 师:大家对字词掌握的真棒,相信在这节课里我们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都写了哪些内容?谁能简单地说说。 (板书) 特点、修建 2、师:咱们再认真默读这两方面的内容,相信你们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新的发现。请同学们边读边做批注。 (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 3、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受呢?从住宅特点和修建这两方面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到小组中交流一下。 (学生分组交流。) 二、研读“住宅特点”部分 师:现在就请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先来说说你们感兴趣的关于蟋蟀住宅特点的课文中的文字。 (让学生代表小组念课文。) 1、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生:我们发现蟋蟀的住宅很好,朝阳、隐蔽、倾斜、弯弯曲曲。 师:你对住宅特点感兴趣。你能把这两句话读读吗? (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出蟋蟀住宅的这一特点。) 师:骤雨?知道什么是骤雨吗? 生:又大又急的雨。 师:又大又急的雨。这里竟然立刻就干了,怎么会这样呢?再读读这两句话,体会一下。 生:朝阳堤岸,排水优良。 师:多会找地方呀,还有补充的吗? 生:隧道倾斜:向上倾斜,利于排水。 师:向上倾斜,利于排水,你真会抓住关键词语体会。 师:谁想读读这两句话?注意带点的词语。 (生读) 师:谁来比划一下九寸是多长?大约30厘米。“九寸深,一指宽。”两个简单的数字,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样的隧道对身长只有2、3厘米的小蟋蟀来说,真够宽敞舒适的了!谁再读读这两句话,抓住关键词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 2、师:这样一处遮风避雨的好去处,怎么被蟋蟀给找着了呢?联系上下文看看。谁能说说呢? 生:慎重选址。 师:恩,这儿正好符合他的选址要求:排水优良,阳光温和。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别的昆虫可不会这样。他们不会精挑细选,随随便便找个窝就住下来,这就是随遇而安,可蟋蟀和他们不同,蟋蟀怎么样呢? 生:不肯随遇而安,一定要慎重选址。 师:原来小蟋蟀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住宅,和他不肯随遇而安、慎重选址是分不开的呀。而且这样宽敞舒适的住宅是他一点一点挖掘的。自己试着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一下这与众不同的小蟋蟀。谁读给我们听听。 (提名学生有感情读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正因为如此,它才会有这样宽敞安稳的家,咱们一起读。 (全班齐读“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教师小结:咱们将前后文联系起来学,把蟋蟀和其他昆虫这么一比较,就觉着这小家伙和咱们人一样,很有头脑嘛,它给房子选的地段、环境还真不错!而且还是自己亲手打造的呢。难怪法布尔称这里是住宅! 3、师:关于住宅的特点,还有同学想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吗? (学生谈到房子内部情况。) 生:我觉得蟋蟀很能干。内部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干燥。 (板书) 简朴、清洁、干燥 师:住在里面肯定很舒服。咱们一起读读这两句。 4、学生谈到门前的平台: 生:我觉得蟋蟀很会生活,还在平台弹琴唱歌。 师:劳累了一天的小蟋蟀,他也懂得要放松放松呀。那你读读吧。 5、学生谈到门前半掩的草: 生:我发现蟋蟀很聪明,有门,是一丛草,安全。 师:噢,打了个比方,这丛草不正像咱们房子的门吗?多么形象呀! 师:蟋蟀为什么只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呢?这丛草怎么不全部遮掩而要半掩呢?别人什么都看不见,不是更安全吗?大家读读书,看看插图,能解答吗? 生:出入方便、通风、利于光线投射,也好排水。 师:这“半掩”的学问还真不小啊。难怪他再饿也绝不去吃这丛草,连碰都不碰。 师:小小一丛草,安全护家门。住这儿真够安全、真够隐蔽的。 (板书) 隐蔽 教师小结:瞧瞧这小家伙,他这房子地儿选得好,屋外屋内安全舒适,更能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和我们人的住宅可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三、研读“修建” 师:读到这儿,我们不由产生这样一些疑问:蟋蟀怎么会有修建住宅的才能呢?他有特别好的工具吗?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全班读。) 师:蟋蟀就用这样柔弱的工具修建了安逸舒适的住宅,怎能不让人感到惊奇? 那蟋蟀又是怎样用这柔弱的工具修建出这么好的住宅呢?课文8~10自然段着重写了这方面的内容,快速浏览一下,谈谈你的发现和感受。 (学生读句子说感受。) 1、生谈到第8自然段内容: (教师请学生画出表现蟋蟀修建住宅的动作的词语。并提名一个学生读出。) 师:正如你所说,这个小不点,就是这样,用他柔弱的工具,“一点一点挖掘,从大厅一直到卧室”,修建了是他身长10倍的住宅,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大家一起读读,感受感受。 (板书) 工具柔弱、强度大 2、生谈到第9自然段内容: 师:多么勤劳的小家伙!你能读读这段吗? 3、生谈到第10然段内容: 师:法布尔还观察到蟋蟀靠这柔弱的工具用一生的时间来修整住宅。这小家伙真的是“不肯随遇而安”。谁想读读最后一段?蟋蟀就用这样柔弱的工具修建了安逸舒适的住宅,怎能不让人感到惊奇? 4、教师小结: 这个不起眼的小精灵,仅仅靠它简单的足,完成了扒土、搬土、踏地、推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阔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这样精致舒适的住宅,对于这么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工程呀! (全班齐读“假使……伟大的工程”。) (板书) 伟大的工程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师:其实我们很多人并没有亲眼见过蟋蟀的住宅,那为什么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就如同亲眼所见而且兴趣盎然呢? 生1:因为法布尔描写很生动。用了拟人、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表达方法。 生2:因为他写得生动具体形象。他观察非常仔细,有耐心。 师:回答的真好,同学们,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情感也会不一样。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而法布尔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就流露于这字里行间啊。 2、师:此时此刻,你们对蟋蟀的住宅一定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做做这个小练笔。尝试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你的情感。 (板书) 在我眼里,这里是蟋蟀的--------,它在这里-----------。 举例: 生:在我眼里,这里是蟋蟀的舞台,它在这里展示才华,纵情歌唱。 3、师: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分享《昆虫记》中一段话:哦,我的蟋蟀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无限兴趣,更让我无比地热爱你们! 是啊,一个活着的微点──哪怕是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只要我们对它们充满无比的热爱,就会感到生命的活力。就会在它们的感召下更加热爱 我们的生活。 五、课后作业 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蟋蟀的住宅,法布尔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