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①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②细节感悟,品味语言
③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
①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概述内容
②品味语言——体会美词佳句
教学难点:概括内容,品味语言
教学课时:一节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新课导入——猜一猜
猜谜语:
教师出示谜语:
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哥弹琴夜黑天。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妹做饭香又甜。
二、研习课文——读一读
请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下面问题。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
1、给加点字注音
2、看看哪段话的哪些句子照应了课文标题“绿色蝈蝈”?主要写的是蝈蝈的哪个方面?
3、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爱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点或二点为蝈蝈写一份求职自荐表。
学生读课文,并讨论。教师列出生字词和自荐表。
1、把你认为要注意的字音上黑板来写一写。参考:
狩猎shòu 喧嚣xiāo 喑哑yīn yǎ
静谧mì 篡夺 cuàn喙huì 窸窣xīsu作响
2、讨论哪段话的哪些句子照应了课文标题“绿色蝈蝈”?主要写的是蝈蝈的哪个方面?
明确:第4段“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写的是外形。
3、填写蝈蝈自荐表。[让学生读得有趣,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有所收益。]
蝈蝈自荐表
三、品味语言——说一说
1、《昆虫记》叙述生动流畅,文笔诙谐幽默,一出版即风行世界,不但为小读者喜爱,成年读者也啧啧 称赞。你能从文中体会到这一点吗,总的来说是体现在使用修辞方法和运用优美的词语。请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一读,选出你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形式来说:“我喜欢这……个句子,因为……”
[老师给同学们举个例子:我喜欢“绿色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这个句子,因为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而且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流露纸上。或不举例,以免学生思维被束缚]
学生先写好后发言。
2、对蝈蝈的称呼:如'绿色蝈蝈'、“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还可以再送给蝈蝈其它的称号吗?
讨论明确:拟人手法: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充满喜爱之情。
四、课堂练笔——写一写
请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喜爱的动物,看谁介绍得好。要求:
你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用生动的语言;
先不要说出这种动物的名称,然后,再请你的好朋友来猜一猜你写的是什么。
五、课外延伸——做一做
1、假如一只蝈蝈要去找工作,请你根据它的特点,为它写一份推荐书。
2、请同学们收集几个有关昆虫的成语、俗语或诗句。
3、请同学们再猜一个谜语:
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做活,四姐做活不点灯。
六、板书设计:
绿 介绍:声、形、斗、食、居
色 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
蝈 习性:叫声—柔和,捕蝉—为食
蝈 语言:描写生动,拟人形象
七、教学反思::《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在课堂中,学生品味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既充分了解哦蝈蝈习性,又感受了语言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