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及《离骚》 src="/works/UploadFiles_8238/200907/20090703124728245.jpg"> | 屈原 |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沅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
1.屈原的身世
屈原的远祖是颛顼高阳氏,应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据《史记-楚世家》说,高阳氏六代孙名季连,是楚的创业始祖,姓芈。周成王时,季连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居丹阳。其子瑕,封采邑于屈,子孙就以屈为氏,所以屈是楚国芈姓的分支。自春秋以来,屈姓历世都担任楚国的显要职位,担任高级官职。多半是父子相传。
2.屈原的政治活动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内政方面辅佐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于齐。屈原辅佐楚怀王,正在七雄激烈争斗之时。屈原起初很受怀王信任重用。可是,楚国的变法本来就不够彻底,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重臣手中,他们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屈原和旧贵族集团的斗争,还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屈原分析了当时形势,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策略,这是对楚国有利的正确策略,怀王曾采纳他的主张,并派他出使齐国。屈原被疏远后,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土地诱惑楚怀王。目光短浅的怀王就改变了对外政策,采取绝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吃了大亏。
3.《离骚》
《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诗人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斗争及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与“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是借女媭劝告、陈词重华,总结历史上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并从而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最后部分是在追求不得之后,转而向神询问出路,从中反映了去国自疏和怀恋故土的思想矛盾。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人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来自:学工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