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L >> 离骚 >> 正文

 

《离骚》之「骚」

 《离骚》篇名的解释,古往今来已有十余种。追本溯源,最早是司马迁所云:“离骚者,犹离忧也”,之后班固释“离”为“遭”,云:“离犹遭也,明已遭忧作辞也”。今存最早的王逸注则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者也”,《离骚》本不称“经”,后世尊之“经”,王逸释“经”字,实属多余,洪兴祖《补注》已经指出。王逸注只可取“别愁”的解释。这三种最早的解释,相差不甚远也符合全文大意,故常为后世所取用。然而近世学者出于探索精神,每欲更求新解,以期更切原意,于是有歌曲名称说、抒发忧思说、离歌说、离间之忧思说、排遣忧愁说、离开“蒲骚”(地名)说等等。许多说法都是广征例证,虽不能成为定论,但毕竟有很大参考价值。因为解释太纷歧了,我在研读过程中,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现提出一点想法,就正于读者同好。“离”解作“离别”“遭逢”,都可于《离骚》本文中找到内证,问题是一个“骚”字。按许慎《说文解字》卷十“骚”:“扰也,一曰摩马,从马蚤声”。段王裁注以为“扰也,一曰”四字为后人所增。按各本均有此四字,段氏之言未必恰当。段注云:“摩马,如今人之刷马,引伸之义为骚动”,又云:“若《屈原列传》曰:‘离骚者,犹离忧也。’……骚本不训忧,而扰动则生忧也,故曰忧”,指出司马迁“离忧”之说是释引申之义,而非字之本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第六释“骚”字:“扰也,从马蚤声,按谓马扰动也”,今按“骚”的本义是扰动,古籍均作如此解,如《诗经·常武》:“徐方绎骚”,传曰:“动也”;《国语·郑语》:“王室方骚”,注曰“扰也”;《尔雅·释诂》,“骚,动也”,《汉书》颜师古注亦云:“忧动曰骚”。其字从马,形容马之躁动不安。又有从心之“忄蚤”字。《说文解字》十篇下“忄蚤,动也。”也释为动,二字互通。《诗经·月出》:“劳心忄蚤兮”,《尔雅·释训》:“庸庸忄蚤忄蚤,劳也。”从人心着眼,故《释文》、《广雅》每取引申义释为“忧”为“愁”。字又作“忄品木”,《说文》释“愁不安也”。《诗经·小雅·白华》有“念子忄品木忄品木”正形容心不得安宁也。综上所引,“骚”有扰动不宁意,直接以“忧”“愁”解释,似尚不够贴切。况且如“骚”即“忧”,那么何不径以“离忧”名篇。于是又有方言之说,项安世《项氏家说》卷八《说事篇一·离骚》云:《楚语》伍举曰:“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韦昭注曰:“骚,愁也;离,畔也。”盖楚人之语,自古如此。屈原《离骚》必是以离畔为愁而赋之。所引韦昭注是解释不通的。本意是说统治者不施德义,近处的人民骚动不安,离心离德,远处的人民则不听命令,直接抗拒了。如说因忧愁而反叛,已不合逻辑,如以释离骚则成了“反畔而愁”更不成立了,所以项氏又加解释:“畔谓散去,非必叛乱也。”可见韦昭之注、项氏所言不能自圆其说,说是方言也并无根据。这个例子正好说明“骚”字不宜直接引申为忧愁,“骚动不安”的含义是应该保留的。前人有见于此,故每以动扰释“离骚”之“骚”字。如钱澄之《庄屈合诂》云:“离为遭,骚为扰动。扰者,屈原以忠被谗,志不忘君,心烦意乱,去住不宁,故曰骚也。”又如戴震《屈原赋注》云:“离,犹隔也。骚者,动扰有声之谓。盖遭谗放逐,幽忧而有言,故以《离骚》名篇。”又如王栽恕冻词释》:“离,别也;骚,动也。父子离别骚动不宁,天之经也。”都没有放弃“骚”有动扰不宁的含义。《离骚》全文充满思想感情的矛盾,反映了作者心绪的不宁。诗人是明智的,对于吉凶祸福看得非常清楚,他可以有多种选择,女须之詈,责以与俗逶迤,这虽是乱世中保全自身地位的不二法门,屈原是决不能接受的。但他曾想到“退将复修吾初服”,这完全符合“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未尚不是一条可选择的道路,但屈原似乎又做不到,至少不能坚持做到。卜问灵氛、巫咸,都劝其离楚他去自有遇合。在当时贤才流动,策士游说各国的情况下,也是很自然的选择,但屈原又不能采取。他痛恨楚国政治的昏暗,坚持自己光明的品质,陷于深深的矛盾之中。即使在想象中,灵魂升天漫游,却仍旧摆脱不了对楚国的依恋。这都是《离骚》中所表现的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钱钟书先生对于屈原的矛盾心情,曾作了很好的概括:弃置而复依恋,无可忍而又不忍,欲去还留,难留而亦不易去。即身离故都而去矣,一息尚存,此心安放?有这样的矛盾心情,当然是动荡不宁的,这就是称“骚”之意,仅以“忧愁”是不足以表达的。《离骚》最动人的是其情,反复曲折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这种无比深厚的爱国之情,是不能以功利为标准作出评价的。近代以来,研究者每不免纠缠于屈原热爱楚国是否有背于历史发展的方向,屈原的行为是否缺少策略的考虑以致效果不佳,等等。这都是没有充分注意到作为“这一个”屈原的特殊性。屈原就是屈原,他有那样的经历,具有那样的思想感情,总体说来,这感情是高尚的,是美好的,何必斤斤于其成败得失呢?我觉得王夫之在《诗广传》中的一段话特别有启发。他评价《诗经·庸阝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说:下峥嵘而无地,上廖廓而无天,义结于中,天地无足为有无,而况于人乎?依旧注,许穆夫人欲归唁失国之卫侯,许国大夫以不合礼义加以阻止,许穆夫人赋《载驰》以申其忧愤。王夫之说,什么叫“义”呢?“此亦一义也,彼亦一义也。”所以他接着说:是故所可言者,归唁焉耳,控于大邦焉耳,皆百尔所思可袭义以争我者也。过此以往,生于性,结于情,不有我所之者乎?我所之者,果何若耶?《载驰》之怨妇,黍离之遗臣,沈湘之宗老,囚燕之故相,悲吟反覆,而无能以一语宣之,同其情者喻之而已。他解释爱国的情怀,是一种至情、至性,举出许穆夫人、西周遗臣、屈原、文天祥,这几位人物“悲吟反覆,而无能以一言宣之”的,就是这种“生于性,结于情”的执着追求。“义结于中,天地无足以为有无”,哪里还管得别人的种种议论呢!《离骚》悲叹反覆,写出了情感的波澜,心灵的振荡。“余既不难夫离别”“固将远逝以自疏”,说是这样说,但再也不愿、不能离去,心情振荡不宁全用一个“骚”字概括了。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离骚,屈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离骚》之「骚」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离骚》说课稿
    高一语文《离骚》翻译
    屈原《离骚》
    离骚译文
    离骚课文研讨
    《离骚》与《屈原列传》赏析
    读《离骚》有感
    纳博科夫的《离骚》及注解
    从《离骚》谈屈原的人格美
    《离骚》浅析
    《离骚》背后的一段尘封往事
    《离骚》节选(新教案)
    《离骚》的研究性学习指导
    郭沫若 《离骚》译文
    《离骚》不离中医药
    释“无韵之《离骚》”
    从《离骚》谈教师党员的素养
    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及其作…
    《离骚》读纸背
    屈原及《离骚》
    “无韵之《离骚》”
    屈原与《离骚》浅谈
    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离骚》(人教版…
    《离骚》作者的探究
    《离骚》教学反思
    新人教教案:《离骚》
    捧雄黄 吹号角 合着古音诵《离骚》
    离骚全诗
    离骚艺术特色及地位
    换个方法读《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余秋雨:散文语体《离骚》
    跟陆维钊先生读《离骚》
    我教《离骚》
    谈谈对《离骚》抒情主人公的把握
    《离骚》课堂实录
    《离骚》带来的深思
    《离骚》所表现的作者爱国深情与崇高…
    “国际大联迎”昨上演 韩国客人穿汉服…
    《离骚》教案2
    离骚
    教案——《离骚》
    《离骚》赏析
    《五言告示》----太平天国时代的《离…
    《离骚》 今解
    《离骚》教案
    《离骚》的四个俄译本
    《离骚》的心灵史诗形态
    毛泽东和《离骚》
    《离骚》同步练习
    《离骚》教学建议
    《离骚》及屈原的其他作品
    楚辞产生的背景和屈原的生平及作品
    《离骚》教学建议
    《离骚》电子教材
    《离骚》整体把握
    《离骚》问题探究
    《离骚》词语古今异义
    离骚(节选)这节课的知识点
    《离骚》形近字辨析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历史上关于对屈原评价问题的争议
    屈原与端午节
    楚文化和楚辞的形成
    《离骚》与《楚辞》
    《离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评价
    楚辞与《诗经》作品的体制差异
    《离骚》赏析
    《离骚》多义词辨析
    《离骚》鉴赏
    《离骚》通假字
    抽思
    《离骚》教学反思
    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
    《离骚》多音字辨析
    《离骚》生字注音
    《离骚》题解
    《离骚》赏析
    《离骚》课文简析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
    《离骚》导读
    《离骚》学习目标
    《离骚》教学设想
    自夸且自励、自负又自伤──透析《离…
    《离骚》重点难点
    《离骚》学法导引
    屈原列传
    《离骚》特殊句式
    《离骚》重点句赏析
    《离骚》中心意思
    《离骚》结构分析
    《离骚》写作特点
    《离骚》写作特色
    《离骚》人物形象
    《离骚》重点难点指导
    《离骚》问题探究
    《离骚》选段译文
    《离骚》关于练习
    《离骚》参考图片
    《离骚》字词解释
    《离骚》有关资料
    读《离骚》
    《离骚》练习
    《离骚》能力检测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杂谈
    诵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离骚》…
    离骚
    《离骚》词类活用
    国殇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