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高考 >> 语文高考复习测试 >> 正文

 

云南省昆明市年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一、(1 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罪愆/阡陌交通    琢磨/穿凿附会    胼手胝足/大腹便便

B.贿赂/一丘之貉    苗圃/惊魂甫定    三聚氰胺/倾尽全力

C.殉难/徇私舞弊    缘故/如椽之笔    缠绵悱恻/妄自菲薄

D.嗔怪/嗔目而视    巷道/万人空巷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老师说,自从学校开展了“合理支配压岁钱,争当理财小能手”主题教育活动后,好些花钱一向大大咧咧的孩子纷纷为自己的“压岁钱”列出了开支计划,懂得节约了,花钱更理智了。

B.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交易大厅内全场观众座无虚席,全国各地许多花商都是冲着“中国红”而来,交易大厅内的每一次交易都使在场花商爆发出阵阵惊叹声。

C.世界大学生冬运会的比赛曲终人散,中国速滑队在本届比赛中大有收获也发现不足。即将举行的世界杯总决赛与世界单项锦标赛才是对速滑健儿更为严峻的考验。

D.对于两会委员、代表中明星云集的现象,舆论早有质疑,而对于逢会便请假缺席、提案像“小学生作文”等问题更是微言颇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区域布局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等五项振兴措施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

B.云南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去年新增5个“普九”县,继续扫除青壮年文盲,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扩大“两免一补”的覆盖,提高补助标准,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C.对于2月10日发生的美俄卫星相撞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详细地在显著位置作了报道。五角人楼发言人布莱恩·惠特曼声称:“这绝对是一次偶然事件。”

D.“嫦娥一号”于2007年发射,原设计寿命为一年,但因其工作状态良好、燃料充足,有关部门决定充分挖掘其使用价值,对其实施了变轨能力等试验,为后续探月任务增加技术储备。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向西越过桐庐县城,             ,这就是富春山的山子山孙了。东北面山下,有一条长蛇似的官道,隐而复现,                。绕过一支小岭,便是富阳县的境界。

(2)鸟儿鸣叫着,一批又一批飞过旷野。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野,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淌;时而飞过丛林,窥见             

①遥遥对着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

②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遥遥地对着

③出没盘曲在桃花杨柳洋槐榆树的中间

④在桃花杨柳洋槐榆树的中间盘曲出没

⑤在枝头闪烁的鲜红的果实

⑥鲜红的果实在枝头闪烁

A.②③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达尔文200年诞辰

达尔文仅靠手中的一支笔就重新定义了自然界和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引发了直至今日仍然存在的社会性辩论,并动摇了宗教的基础。他留下的理论遗产——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原理和人类的起源——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原理和人类的起源——不仅仅承受住了造物论者和其他批评者的攻击,还成为现代科学的支柱。这些成果使达尔文能够与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以及其他伟人比肩,他们不仅仅开创了科学的新开地,还改造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达尔文有两本轰动性著作,一本是《物种起源》,今年11月24日是该书出版150周年纪念日,另一本是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

在第一本书中,达尔文详细说明了其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理论。有的个体继承了使它们能够主宰其生活环境的特性,正是它们主宰着物种的变异。他写道:“在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中,最适应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其对手则被淘汰,因为它们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当时的一些科学家把达尔文的话描述成一道刺眼的光芒,这是一个简单又聪明的比喻。该书解释了一些物种是如何生存下来,而其它物种又是如何灭绝的,还有环境压力是如何改造整个自然界的形态和行为的。近一个世纪之久的进一步研究和基因的发现确认了这些变化的遗传性机制。

在第二本书中,达尔文把进化论应用到人类身上,提出了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的观点,即原始人和猿是由同一个祖先进化来的。达尔文直言不讳地说:“人类在身体结构上仍然有其低等祖先不可磨灭的印记。”达尔文提出,人类只是动物的一种,而不是当时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按上帝的样子创造的高级生物。这是自我认知方面的改变,对许多人来说,这使他们既烦恼又没面子。狂热的基督徒和其它宗教团体至今还争辩不休。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说:“就像哥白尼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一样,达尔文的理论也改变了人类是自然界核心的观点。”

达尔文还非常谦虚地承认,他不是第一个提出进化理论的人。18世纪末,法国自然学家乔治·居维叶指出,一些物种会因环境变化而灭绝。随后,动物学家让·巴蒂斯特·拉马克提出,一些物种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把进化看作直线型的,即简单的物种变得更复杂,而人类是最完美的,处在万物的顶端。但是达尔文否定了这种观点,提出分支性进化理论,即所有的物种都是从同一个祖先进化而来的,他称之为“生命之树”。

如今他的理论仍然是生物学的中坚概念,并对整个新科学来说都有启示作用,这些学科包括从基因学和进化心理学到能够自学的机器人。

5.对文中线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和《物种起源》分别说明了自然界和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B.达尔文确立了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理论。

C.达尔文的人类进化论否定了“人类是自然界的核心”这一观点。

D.达尔文的理论引发了人们的普遍争议,这种争议一直延续至今。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达尔文认为是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进化,能生存下米的物种是能更好适应环境的。

B.关于人类的起源,达尔文认为人和猿的祖先是相同的,人类的身体结构仍有其祖先的印记。

C.对于法国自然学家乔治·居维叶和动物学家拉马克的观点,达尔文持完全否定的态

度。

D.达尔文的理论已成为现代科学的支柱,这些理论使达尔文与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一起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理论以后,人们一直在做进一步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了达尔文理论的正确性。

B.在达尔文把进化论应用到人类身上之后,人们不再认为人是按上帝的样子创造的高级生物。

C.达尔文提出分支进化理论后,人们对生命起源问题便有了统一的认识。

D.以达尔文的理论为指导,人们创立了许多新的学科,比如基因学、进化心理学等等。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也。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太宗在藩,引入幕府,数从征伐,累除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渐蒙恩遇,参预谋议。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太宗即位,迁左卫将军,以功进封潞国公,赐邑千户,寻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时将讨吐谷浑伏允,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以君集及任城王道宗并为之副,平吐谷浑而还。十一年,与长孙无忌等俱受世封,授君集陈州刺史,改封陈国公。明年,拜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君集出自行伍,素无学术,及被任遇,方始读书。典选举,定考课,出为将领,入参朝政,并有时誉。

    高昌王麴文泰时遏绝西域商贾,太宗征文泰入朝,而称疾不至,诏以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讨之。及军至碛口,而文泰卒,其子智盛袭位。智盛计无所出,遂开门出降。君集分兵略地,遂平其国,俘智盛及其将吏,刻石纪功而还。君集初破高昌,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中书侍郎岑文本以为,功臣大将不可轻加屈辱,遂上疏祈免。疏奏,乃释。  

君集自以有功于西域,而以贪冒被囚,志殊快快。十七年,张亮以太子詹事出为洛州都督,君集激怒亮曰:“何为见排?”亮曰:“是公见排,更欲谁冤!”君集曰:“我平一国,还触天子大嗔,何能抑排!”因攘袂曰:“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亮密以闻,太宗谓亮日:“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语卿,无人闻见,若以属吏,君集必言无此。两人相证,事未可知。”遂寝其事,待君集如初。寻与诸功臣同像于凌烟阁。

时承乾在东宫,恐有废立,又知君集怨望,遂与通谋。君集子婿贺兰楚石时为东宫千牛,承乾今数引君集入内,问以自安之术。君集以承乾劣弱,意欲乘衅以图之,遂赞承乾阴图不轨,尝举手谓承乾:“此好手,当为用之。”

及承乾事发,君集被收,楚石又诣阙告其事。太宗亲临问日:“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鞫验耳。”君集辞穷。太宗谓君集日:“与公长诀矣,自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因欺欷下泣。遂斩于四达之衢,籍没其家。君集临刑,容色不改,谓监刑将军日:“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为言于陛下,乞令一子以守祭祀。”由是特原其妻及一子,徙于岭南。

                                                        (《旧唐书.列传第十九》)

[注]①鞫:审讯、查问。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典选举            典:掌管

B.素无学术          学术:系统而专门的学问

C.君集被收          收:拘捕

D.遂寝其事          寝:止,不再追究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侯君集“好矜夸”的一组是 (   

①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

②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

③此好手,当为用之。

④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语卿,无人闻见。

⑤君集以承乾劣弱,意欲乘衅以图之。

⑥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唐太宗诛杀李建成、李元吉的过程中,侯君集出谋划策,贡献很大,受到唐太宗的重用。

B.侯君集认为自己平定西域有大功,回来却“触天子大嗔”,心中很不痛快,于是萌生反叛的想法。

C.侯君集主动通过自己女婿与太子李承乾搭上关系,密谋反叛,结果被自己的女婿告发而被抓。

D.侯君集临刑前颜色不变,视死如归。他乞求保全一子,还能有人祭祀。唐太宗于是免除了侯君集妻子和一个儿子的死罪。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

(2)因攘袂曰:“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①,鸳鸯别浦②,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③。

返照④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⑤: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释】①回塘:曲折的水塘。  ②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  ③红衣:荷花的红色花瓣。芳心苦:指莲心有苦味。④返照:夕阳的回光。潮:指晚潮。⑤骚人:诗人。

(1)此词咏荷,词上片刻荷花具有怎样的特点?简要分析上片最后两句使用的艺术手法。(5分)

(2)全词咏写荷花目的在于寄情于物,结合下片内容,请简要谈谈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或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朝代名)的文学家         总结秦朝灭亡原因时认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泥土的声音    樵夫

(1)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2)匍匐在绿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3)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4)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5)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6)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粘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7)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辉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8)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14.文章标题为“泥土的声音”,而开头、结尾和文中义多次出现“泥土的声音”。请简要概括“泥土的声  音”在文中的作用。(6分)

15.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6分)

16.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虚空的心”和“充盈”在文中的含义。(4分)

17.作者在第l、3、7段中都写了“匍匐”在土地上这样一个姿态,结合上下文,请分别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有用意。作者借“泥土的声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六、(15分)

18.某校将承办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小王作为运动会的志愿者,将负责拟写一段迎接外省某中学生代表团的欢迎词,下面是小王完成的欢迎词,其中在书写、标点符号、表达等方面有六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改正。(6分)

××中学代表团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他的“论语”中就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们热烈欢迎远方的朋友们莅临责校,我校不止环境优美、历史悠久,而且热情好客。鄙人是赛会的志愿者,在整个运动会期间,您们有什么困难我们都将倾力相助。衷心祝愿朋友们在运动会上发挥出最佳水平,光荣凯旋而归。

①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③将                        改为                           

④将                        改为                           

⑤将                        改为                           

⑥将                        改为                            

19.温家宝总理说,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2009年,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大学生实习又与就业息息相关,某媒体就大学生实习问题对7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①通过实习获得了什么?

工作经验

正式工作机会

实习鉴定

其它

71%

19%

8%

2%

②最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实践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专业技能

其它

55%

29%

13%

3%

    请整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一条结论,不超过36个字。(4分)

    结论:

    20.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写一段语意连贯、生动形象的抒情话语。(5分)

    这个春天,春雨真的贵如油。

要求:①写景与抒情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③不少于80字。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都已经落地。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B

2.C(A.大大咧咧: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意。不合语境。可改为“大手大脚”。B.“座无虚席”前不能与人搭配。C.曲终人散:乐曲结束后听众散去,比喻某一件事情结束,人们各自离去。D.“微言”与“微词”混为一谈。“微言”指精微的语言,有“微言大义”;“微词”多用于书面语,含义是隐晦的批评。从句意看应为“微词”。)

3.D(A.句式杂糅,把“提出了”改为“提出的”,使“……措施”作后一句主语。B.成分残缺,应为“完善……保障机制”,“扩大……覆盖范围”。C.语序不当,应为“在显著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

4.B(句①说的是“青峦”,正是下句“这”字的指代;句②陈述的是桐庐县城,与下句不衔接。句③能紧承“长蛇”的比喻和“隐而复现”的动态描写;句④只强调了官道出现的位置。句⑥与上句“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淌”结构相同,更流畅。) 

二、(9分,每小题3分)

5.A(文中线的句子表明的是达尔文的理论贡献及影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详细说明了自然选择导致进化的理论,《人类的由来》把进化论应用到人类身上,确立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A项照应颠倒。)

6.C(对于法国自然学家乔治·居维叶和动物学家拉马克的观点,达尔文否定的是“他们把进化看作是直线型的,即简单的物种变得更复杂,而人类是最完美的,处在万物的顶端”,而不是全盘否定。)

7.A(B项错在“人们都认为”文中说的是“当时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按上帝的样子创造的高级生物;C项错,根据第一段“引发了直至今日仍然存在的社会性辩论”可知。D项错在“以达尔文的理论为指导”,文中说的是达尔文的理论“对整个新科学来说都有启示作用”,而不是“指导”。)

三、(9分,每小题3分)

8.B(学识、学问)

9.D(①句即为自矜功伐。②句说的是侯君集的贪婪。③句也是在夸耀自己有能力帮助太子夺取政权。④是太宗对他的评价。⑤句说的是他想谋反的事。⑥句说的是他临死还没忘记夸耀自己。)

10.C(并非侯君集主动与李承乾联系。也非女婿告发被抓,而是事情败露侯君集被捕后女婿才去作证确有其事。)

四、(23分)

11.(10分)(1)侯君集到了京师后,有关官员向朝廷请求追究他的罪责,皇帝下诏将他打入狱中。(译出大意2分,译出“有司”、“推”各1分,补充出省略的主语侯君集、皇帝1分。)

(2)于是捋起袖子说:“郁闷得活不下去了,您能造反吗?我将一定和你一起造反。”(译出大意2分,译出“因”、“攘袂”、“郁郁”各1分。)

【参考译文】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生性矫揉造作,骄傲自负并喜好自我夸耀,玩弄弓箭却不能精通其技法,却以武勇自称。太宗做藩王时,把他引入幕府,多次跟随太宗征战,屡次升迁做了左虞侯、车骑将军,被封为全椒县子。渐渐地蒙受太宗的恩遇,参预谋划大事。李建成、李元吉被诛杀一事,侯君集出了很多主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太宗即位后,升任左卫将军,因为功劳大,加封为潞国公,赐给食邑一千户,不久又任命为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又升任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当时朝廷将要征讨吐谷浑伏允,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让侯君集和任城王李道宗一起做李靖的副手,平定了吐谷浑回来。贞观十一年,与长孙无忌等人一起都受到了世袭封赏,朝廷授予侯君集陈州刺史之职,又改封陈国公。第二年,任命为吏部尚书,进爵位为光禄大夫。侯君集行伍出身,向来没有学问,等到被皇上重用后,才开始读书。主管官员的选拔事务,评定考核官员的政绩。出国门为将领,带兵作战;入朝廷则参预朝政,在当时都很有声望。

    高昌王麴文泰当时禁止西域商人通行,太宗征召麴文泰入朝,他却称病不来,太宗下诏书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去讨伐他。等到大军到达碛口a-,麴文泰就死了,他的儿子麴智盛继位。麴智盛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只有打开城门出来投降。侯君集分兵攻占各地,于是平定了高昌国,俘获了麴智盛及其将领官吏,立石碑纪功后返回。侯君集刚打败高昌时,还未曾奏请朝廷,就流配抄没无罪的人,又私自拿取宝物。将士们知道以后,也竟相地来盗窃,侯君集担心自己的行为暴露,就不敢制止别人乱来。到了京师后,有关官员向朝廷请求追究他的罪责,下诏将他打入狱中。中书侍郎岑文本认为,功臣大将不能轻易地加以屈辱,于是上疏请求赦免侯君集的罪过。皇帝看了奏章,才把侯君集释放了。

    侯君集自以为讨伐西域有功,却因贪图钱财被囚禁,心中实在不痛快。贞观十七年,张亮以太子詹事的官衔外放洛州都督,侯君集故意激怒张亮说:“你为什么受到排挤呀?”张亮说:“你也遭到排挤,还要说谁冤枉呢?”侯君集说:“我平定一国,回来却被天子如此的责怪,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压制排挤?”于是捋起袖子说:“郁闷得活不下去了,您能造反吗?我将一定和你一起造反。”张亮悄悄地把这事报告给了皇上,太宗对张亮说:“你和侯君集都是功臣,侯君集单独和你说的话,没有别人听见,假若把他交给司法官员审理,侯君集一定会否认此

事。两人互相对证,事情也说不清楚。”于是就把这件事压了下来,对待侯君集依然像从前一样。不久侯君集和其他一些功臣在凌烟阁上被功臣像一起进行了表彰。

    这个时侯李承乾立为东宫太子,担心有朝一日被废而地位不保,又知道侯君集对朝廷心怀不满,于是就和他勾结起来一块谋反。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当时做东宫千牛,李承乾让他多次带侯君集进入东宫,向他咨询如何自保的办法。侯君集认为李承乾劣弱,想要乘机谋反,于是就帮助李承乾暗中图谋不轨,曾经举着手对李承乾说:“这是双好手,应当被您使用。”

    等到李承乾谋反之事败露,侯君集也被拘捕,贺兰楚石又到朝廷告知此事。太宗亲自审问说:“我不想让那些办案的文吏来侮辱你,所以我亲自审问你。”侯君集无言答对。太宗对侯君集说:“和你永别了,从今以后,只能看到你的遗像了!”因此哽咽落泪。于是在十字路口杀了他,查抄了他的家产。侯君集临刑的时候,颜色不改,对监刑将军说:“我侯君集难道是反叛的人吗?只是失误受挫到了这个地步!然而,我曾经做过将领,灭了两个国家,也还有点小功劳。请替我向陛下求情,请陛下能为我留下一个儿子,将来能为我守孝扫扫墓,上上坟吧。”因此皇帝特赦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的死罪,流放到岭南。

12.(1)(5分)上片中荷花具有孤寂、悲苦的特点。(2分)后两句使用了拟人手法(1分),将荷花比作亭亭玉立、孤芳白赏的美人(1分),表现了它处境寂寞和芳华零落的悲苦(1分)

   (2)(3分)抒发了不愿趋势附俗而致年华虚度,失时零落(怀才不遇)的悲叹。(3分。如答“保持不愿趋时媚俗的品质”或“由于坚持自己的操守(选择),以致发出仕路崎岖、沉沦不甘的感叹(或“愤懑”、“激愤”)”亦可)

13.(5分)(1)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

   (2)两汉(或汉)、贾谊/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凭轩涕泗流/赢得生前身后名/雪上空留马行处(西汉、贾谊两空都答对给1分,其余每空1分)

五、(22分)

14.(6分)①是全文的感情线索。②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③反复表达,突出了作者对“泥十的声音”的深厚感情。(答出一点给2分)

15.(6分)因为作者从“他们”身上领悟到:①他们真正懂得十地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所(土地给了他们生活、生命),给了他们精神的安定(是他们精神的归宿或依托);②土地让他们获得快乐、幸福,他们能够亲近、尊重(敬畏)土地;③他们不尚空谈,用自己的辛勤劳作实践着生命的意义(或这些农民用劳动真正解释了自然、生命、生活的意义)。(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同即可)

16.(4分)(1)“虚空的心”指的是“艰难苦涩,狂躁不安,怨忧难解,久居城市被尘埃侵扰的心灵”。(2)“充盈”指的是:内心变得平静,一尘不染,充实: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和蓬勃,更深刻的理解了生活。(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同即可)

17.(6分)(1)①第1段的“匍匐”表现臼己久违(久别重逢)后对泥十的贪婪般的亲近;②第3段的“匍匐”表现只有用心(热爱)才能获得泥土带给白己无法言说的悄悄、幽悠、静穆的理解与感受;③第7段的“匍匐”进一步表现作者亲近敬畏土地,获得了对泥土与生活、生命的关系的思考与感悟,深化了主题。(意思同即可)

   (2)思想感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表达回归宁静的愿望以及对土地、生命的亲近之心。(或①对细腻真实、安静悠远的土地的喜爱;②对爽朗朴实、宁静踏实的乡村生活的热爱;③对内心充盈的生命境界的追求。意思同即可)(答出“匍匐”的不同含义给3分,每点1分;答出“思想感情”给3分,每个要点1分。)

六、(15分)

18.(6分)“论语”,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贵校,改为“我校”

    不止,改为“不只”或“不仅”。(不只:不但,不仅。不止:连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鄙人,语体色彩不吻合,应该为“我”。

    您们,改为“你们”

    光荣凯旋而归,取消“凯旋”或“而归”(重复,“旋”就含归的意思。)

   (每条找出并改正得1分。)

19.(4分)大学生从实习中获得了工作经验,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20.评分要求:写景与写情相结合2分,正确运用了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2分,语意连贯、有文采1分。

【答题示例一】窗外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一场难得的春雨。对于这个干旱的春天,春雨真的贵如油,期望这场春雨不仅能够收尽余寒,更期望能够让地里的庄家喝饱,在这个麦苗返青的季节,这雨来的是那么的及时,不仅是喜欢雨,心中更是期盼今年庄稼能有个好收成。

【答题示例二】这个春天,春雨真的贵如油。干早多日,因为下雨了,心中多了一丝开心。因为喜欢雨,这样的雨天看书是最惬意的了。春雨绵绵,像是要唤醒那沉睡的小,告诉它春天来了,该破土发芽,该给大地一身漂亮的绿衣了;春雨绵绵,又像是要提醒那正在冬眠的柳树,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到了,该孕育新的枝叶了。春雨绵绵,催醒了一朵朵野花,很快就会是一个花团锦簇、生机盎然的季节。

【答题示例三】春雨飘然而至,大地得到滋润,旱情得到化解。这个春天,春雨真的贵如油。这雨,使原本饥渴的大地,顿时焕发了生机;使原本焦灼的心,得到了涤荡。此刻心情如天空般纯净,窗外的空气似乎夹着泥土清新的气息,相信这春雨过后会是生长、收获的季节,也相信我身边的朋友能走过这阴霾的冬日,伴着春雷的苏醒,春雨的清新,春光的明媚,春日的生机,走过如歌的四季

【答题示例四】春风守信地如期而至了,可总感觉今年的春天与往年不同。天空依然没有一丝云,刺眼的刚光没有丝毫隐退的意思。人们在些许不安与烦躁中等待着,山坡上的芽在急切与焦躁中渴盼着,田野里的庄稼在无奈与希望中呼唤着。终于,耳边响起了第一声春雷,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季节就要来临了。这个春天,春雨真的贵如油。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高考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云南省昆明市年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10年东北三省四市(哈、长、沈、大…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一轮复习模…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基本设题思路及解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0年高考全国各地试题诗歌鉴赏试题…
    2010年高考全国各地试题诗歌鉴赏试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湖北省百所重点中学高三年级联合考试…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北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赢在高考: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
    《花开不败》—— 激励无数高三学子的…
    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三年级月考
    湖北省黄冈中学、华师附中等八校第二…
    高考复读成功者的十二种有效策略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思想感情类”试题…
    高考模拟作文——“心灵不是闲置的土…
    徐州市高三年级2010年第二次摸底考试…
    高考作文素材——09年10月社会热点人…
    广东省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出台
    2009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复习必须解决的二十五个问题…
    郑州市2010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
    高考复习中要慎防七个误区
    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失误与复习指要(2)
    古代诗歌鉴赏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一)参考答案
    端正态度、培养习惯是高考语文一轮复…
    文言文翻译训练——2010年高考一轮复…
    2010年高考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
    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训练检测
    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失误与复习指要(1)
    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三年级联合考试语文…
    高考材料作文“痛苦孕育灵魂和精神的…
    高考作文素材:钱学森是中国人的精神…
    2010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命题走向预测及…
    高考作文素材:手拉手搭起挽救生命的…
    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七次联考…
    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之怀旧散文的阅…
    2010年高考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
    2010年高考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
    2010年高考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
    2010年高考古诗文背诵默写专题训练
    “会挽雕弓如满月”——状元的高考体…
    高考改革全面展开 12省市出台新方案
    成都七中综合检测
    高考模拟命题作文“负重”写作提示及…
    文言文阅读(一)
    高考作文素材:李开复成功箴言录
    山东聊城一中高三年级阶段测试
    江苏省宿迁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学情…
    高考现代文阅读篇章结构类试题答题思…
    高考作文“雷区”面面观
    高三新生和家长要摒弃的三种情绪
    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之怀旧散文的阅…
    河南省豫南九校九月第一次联考
    浙江省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六次…
    高考命题作文《在路上》写作导引及范…
    河北省唐山市2010年高三摸底考试语文…
    山东省新泰市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
    新泰市高三入学考试
    技巧+策略+心理——高考一轮复习收获…
    吉林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2010年高考一轮复习
    高考语文复习必须解决的二十五个问题…
    唐山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
    高三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复…
    高三复习良性循环学习法
    高三学生复习阶段“高效政策”三十条
    高三年级高考语文语言基础知识复习的…
    2010年全国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答案解…
    名篇名句、文学常识参考答案
    高考作文素材—2010年全国《道德的力…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模拟考试命题作文“等待”写作导…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训练——2010年高考…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训练—— 2010年高考…
    语言准确鲜明生动——2010年一轮复习…
    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训练—— 2010年一轮…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考模拟试题
    2010年全国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答案解…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山东卷…
    名篇名句、文学常识
    2010年全国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答案解…
    2010年全国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答案解…
    2010年全国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答案解…
    2010年全国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答案解…
    高三新生首先要明确的高考目标、思路…
    高三年级开学摸底考试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
    常见的修辞手法
    2010年全国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答案解…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语…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语…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江西卷)语文…
    2010年全国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答案解…
    重庆市2010年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湖北武汉华中师大附中2010年5月高考模…
    湖北省武汉市2009届高中毕业生5月模拟…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类试题新题型解析
    方文山“中国风”歌词中的修辞技巧鉴…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押题卷(全国卷·…
    常见的修辞手法参考答案
    唐山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
    黄冈市2010年3月份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语…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0年5月高三年级仿真…
    山东省青岛市2010年高三模拟练习
    湖南省长沙一中、师大附中等六校高三…
    2010年4月济南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襄樊、黄冈、宜昌、孝感、荆州…
    2010年全国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答案解…
    陕西师大附中、西安中学等四校第二次…
    湖南省十二校高三年级第二次联合考试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2010年5月份模拟考…
    武汉市2009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
    高考自然科技类文本阅读的特点和解读…
    唐山市2010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淄博市2010年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2010年沈阳市高中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
    2010年5月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山东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0年4月高三语文抽样测…
    2010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
    2010年四月江西八校高三年级联合考试…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0年高考仿真试题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
    2010年青岛市高三教学统一质量检测  …
    高三新生要制定合理的学习、复习计划
    北京市东城区2008—2009学年度综合练…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