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如贾谊的《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借言秦过失,为汉帝谋“长治久安”之策,施仁义于民。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 ,非秦也; ,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统治者广建宫室。李白《将进酒》中有一句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豪华生活的鄙弃的一句是“ ,但愿长醉不复醒”。
12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_______________”,寄寓了司马迁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抒发了杜甫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无比愤慨;《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反映了辛弃疾对英雄刘裕的无限景仰。
123、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古代文人与酒有不解之缘。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何以解忧, ”;杜甫在《登高》中感慨,“艰难苦恨繁霜鬓,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悲叹,“ ,怎敌他晚来风急”。
124、《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 ”,表达了恋人相恋不能相见的痛苦;《山居秋暝》“ ,莲动下渔舟”,刻画了山民纯朴、惬意的生活画面;《声声慢》“ ,到黄昏,点点滴滴”,描绘了黄昏时冷清、凄凉的景象;《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
125、诗人常借江水东流来表达青春时光的流逝。比如李白在《将进酒》中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引出自己人生易老的感叹;《乐府诗集·长歌行》中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表达对后人青春一去不回的警诫。
126、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写诗极尽夸张之能事,如在《蜀道难》中诗人就以“青泥何盘盘, ”极写山路之弯曲,以“ ,枯松倒挂倚绝壁”极写山峰之高远。
127、阅读古诗词,常常遇到描写“银河”的诗句。有的是诗人借以表达爱情的苦恼,比如,《古诗十九首》中的“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秦观《鹊桥仙》中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有的是诗人发挥想像,写景状物。比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曹操《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28、杜甫《登高》一诗风格沉郁,感情浓烈,其中颔联“ , ”最为大气磅礴。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紧接其后的两句构思绝妙,以酒醒之后的清冷孤寂写出离人之痛,“ , ”。
129、苏洵《六国论》“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指出了六国对付秦国的办法;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赞美了前人的探索精神;苏轼《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 ”,寄托了超凡脱俗的浪漫情怀;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 ”,抒发了扬州兵燹后的凄然之情。
130、在怀古诗中,诗人或抒发历史变迁的沧桑感,或借古伤己,或借古讽今。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杜甫的《蜀相》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辛弃疾的“舞榭歌台, ”;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 ”。
131、杜甫《登高》一诗风格沉郁,感情浓烈,其中颔联“ , ”最为大气磅礴。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对屈原《离骚》的特点做了这样的概括:其文约, ,其志洁,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用“ ,池鱼思故渊”表达了摆脱束缚、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
132、山水田园,一直是古代士大夫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向往“少无适俗韵, ”的恬淡生活,王维流连于“明月松间照, ”的幽雅山居,就连豪放飘逸的诗仙李白,也在失意后吟唱着“ ,须行即骑访名山”。
13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现亲情、友情、爱情的诗句。如李密《陈情表》“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和“ ,愿乞终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 ”。
134、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 ”,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申的感伤和对国难家愁凄怆难排的悲凉;白居易《琵琶行》“ ,往往取酒还独倾”,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苏轼《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 ”,表现了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的乐观与旷达;李清照《声声慢》“ ,怎敌他、晚来风急?”表现了处境孤独,百无聊赖的悲愁。
135、唐代诗文,都善于写景,借景抒情。王勃写滕王阁之景,“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写出了鄱阳湖景色之美;王维写山中之景,“ ,清泉石上流”活现山中美景;杜甫写秋天之景,“ ,渚清沙白鸟飞回”写出了秋天的萧瑟。
136、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句子寄寓了作者的深厚的感情。如《卫风·氓》中“总角之宴, 。”回忆了少年时代尽情欢娱的情景;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以一句“ ,竟无语凝噎”抒发了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因琵琶女的身世触发了自己被贬江州的悲切,“座中泣下谁最多?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一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 !”表达了对秦国灭亡的感慨。
137、 在《归去来兮辞》中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达对生命的乐观看法: 在《兰亭集序》中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形容生命的短暂,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表达生命的旷达。
138、古诗文中多有慨叹时光易逝,当珍惜人生的名句,如曹操《短歌行》“ ,去日苦多”;杜甫《登高》“ ,百年多病独登台”;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 ”;苏轼《赤壁赋》“盖将自变者而观之, ”。
139、滕王阁、黄鹤楼和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代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比如,王勃的“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描绘了深秋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杜甫的“吴楚东南坼, ”则表现了洞庭湖的浩瀚壮美。
140、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 ”,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 ”,白居易《琵琶行》“ ,相逢何必曾相识”,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 ”。
141、“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李白《蜀道难》:“ ,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 ”;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苏轼《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 ”。
142、古人喜欢用“水光接天”的景象来描写壮阔宽广的生动意境。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秋水共长天一色”展现了一幅意境深远的深秋江天图;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云青青兮欲雨, ”营造了天姥山神奇瑰丽的世界;柳永在《雨霖铃》中借“念去去,千里烟波, ”这辽阔深远的空间极写离愁之深;苏轼则在《赤壁赋》中描绘了月下长江“ ,水光接天”那水天一色、浩浩渺渺的迷人美景。
143、陶渊明是一位自愿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文人,他追求清高和闲适,“羁鸟念旧林, ”就体现了他的这种追求。李白也有表达类似情感的诗句,如:“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杜甫漂泊流浪,登高望远,见秋风落叶、大江东去,吟出应景诗句“ , ”,可见诗人内心是多么的凄凉。
144、“水”是诗人们钟爱的意象,在诗人笔下,它或灵秀或壮阔,或低吟或高唱,给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意趣。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烟光凝而暮山紫”;李白《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杜牧《阿房宫赋》里的“二川溶溶, ”;王维《山居秋暝》中的“ , ”。
145、古代诗文有许多名句表达时光流逝而壮志未酬的感叹,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去日苦多”;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 ___________ ”;杜甫《登高》“_____ 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 ”。
146、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描绘水光山色无穷变幻的句子,如王勃《滕王阁序》“ ,烟光凝而暮山紫”;如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如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147、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秋的名句,如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 ”;杜甫《登高》“ ,渚清沙白鸟飞回”;苏轼《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秦观《鹊桥仙》“ ,便胜却人间无数”。
148、李白《将进酒》“ ,但愿长醉不复醒”,表现了对奢侈腐败的否定;杜甫《登高》“ ,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 ”,寄寓了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苏轼《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表现了作者坦然面对人生的达观胸怀。
149、从自然中体会人生,从生活中领悟哲理,是古人对人类自身的命运的思考和观照。屈原从时光的流逝中,看到了“惟草木之零落兮, ,”的时不我待;李白从黄河水的汹涌奔腾里,看到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的短暂人生;王安石通过游褒禅山,抒发了“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的感慨;秦观透过满天的繁星,表达了“ ,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理想爱情观。
150、庞大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思考。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尖锐地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而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则借古讽今,感叹“秦人不暇字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15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关三国的名句,如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52、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自然山水的名句,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 , ”。
153、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强调学习的重要。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 ”,描写泛舟江面的情景。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 ”,表现听琵琶曲后的无尽伤感。陶渊明《归园田居》“ ,依依墟里烟”,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农村风光。
154、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 ”;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 , ”。
155、古代写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的诗文很多。如 的《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句写道“凭谁问: , ”。
156、荀子《劝学》中的“青, , ”,后来演变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在《师说》中与此语意思相类似的话是“是故 ,
, , ”。
157、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至丹 , 。
158、诗言志,诗言情。诗人们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总是奋笔疾书,歌以咏怀。王勃在滕王阁上慷慨高唱“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李白饮酒黄河边仰天长啸“ ,千金散尽还复来”,杜甫登高远望,百感交集,怅然长叹“ ,潦倒新停浊酒杯。”;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始终心忧故国、不忘其君,赋《离骚》作《怀沙》,“推此志也, ”……这些发自内心的强音,响彻云霄,横绝太空。
159、好的文学语言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 ”;苏轼的《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160、古代作品中山水之胜的诗文很多,如苏轼《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 ”;李白《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161、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贾谊《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 ”,还有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 ”。
162、荀子《劝学》说:“青,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163、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中的“ , ”,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李白《将进酒》说:“ ,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的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164、李密《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陶渊明《归园田居》“ ,池鱼思故渊”,表达了退隐回归田园生活的决心和愿望;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 ”,表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 ”,表现了亲人两地相隔相互守望而不能相见的深切哀怨。
165、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如贾谊的《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借言秦过失,为汉帝谋“长治久安”之策,施仁义于民。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 ,非秦也; ,非天下也。”借秦灭王的教训批评唐统治者广建宫室。李白《将进酒》中有一句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豪华生活的鄙弃的一句是“ ,但愿长醉不复醒”。
166、《劝学》第二段首先说明:“ , ”。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陆游《书愤》中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的诗句是:“ , 。”
167、足足拍了五年的《2046》终于要公映了。昨天下午,影片全国公映庆典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首映、庆典时间都已确定,但问起具体细节,主办方的回答还是“尚未确定”,看来王家卫是打算将神秘进行到底了,让人不由得想到那句“ ,
”(引用《琵琶行》中的诗句)。
168、在《报任安书》里,司马迁提出了“发愤著书说”,揭示了作家的生平遭际与创作的关系。这一思想,在《屈原列传》里是这样表达的:“ , ,
?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169、古代诗词中,作者常常用联想的方式来描写事物,表达思想感情。联想的方式多种多样:“落霞与孤鹜齐飞, ”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称为表象联想;“故垒西边,人道是, ”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这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70、王勃《滕王阁序》“山原旷其盈视, ”,描绘了山岭平原辽阔,河流湖泽纡回的壮丽图景;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 ”,极写蜀道的高竣雄奇,不可攀越的险要;杜甫《登岳阳楼》“ ,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伟气象;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 ”,展现了暮云浓重,楚天开阔,别后路途辽远的景象。
171、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借酒寄情抒怀。李白在《将进酒》中用“烹羊宰牛且为乐, ”抒写了他的豪迈气概;杜甫在《登高》中用“艰难苦恨繁霜鬓, ”表现他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的深重忧虑;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横槊赋诗”描述曹操踌躇满志的神采;柳永在《雨霖铃》中用“ ,杨柳岸晓风残月”表达离别后内心的凄清愁苦。
172、屈原《离骚》(节选)中,直接表明革除弊政、变法图强主张的句子是:“ , ?”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 , ”11个字。
173、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
在春山外。”其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句以水喻愁,李煜《虞美人》词中运用了相同手法的诗句是:“ ?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句运用了递衬(以好衬更好或以坏衬更坏.也叫正衬)手法,柳永《雨霖铃》词中运用了相同手法的诗句是:“ , 。”
174、诸葛亮历来是人们称道的对象。杜甫的《蜀相》用“ , ”两句诗概括诸葛亮一生的业绩, 陆游《书愤》中“ , ”两句不仅赞叹诸葛亮的业绩,更以诸葛亮自况,表明矢志恢复中原的志向。
175、长江是丰富的。面对长江,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李白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情思;杜甫有“无边落木萧萧下, ”的壮阔描绘;苏轼笔下则有“乱石穿空, , ”的雄奇美景。
176、古代许多诗人在诗歌中抒发了“愁”的情绪,例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介绍屈原写作《离骚》的情况时就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
177、在古代诗词中,风,成了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它充满灵性,蕴含诗意,呈现出众多不同的意象:既有和谐、自然、美丽的天使习习之风,柔美轻拂,祥和静谧。如:苏轼《赤壁赋》中的“ ,水波不兴。”也有慷慨、悲壮之风,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舞榭歌台, 。”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 。”当然也少不了离愁、忧怨、伤感之风,如秦观的《鹊桥仙》中的“ ,便胜却人间无数。”
178、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古人诗文中涉及爱情的佳句很多。有表相思的,如《卫风·氓》“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锦瑟》“ ,蓝田日暖玉生烟”;有表忠贞的,如秦观的“ ,又岂在朝朝暮暮”;有表离别的,如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 ”。
179、古代诗人在诗词中常以“烟”来烘托意境。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 。”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 ,暮霭沉沉楚天阔。”
180、酒本是一种饮料,但在中国却有着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在古代诗人笔下,与酒有关的诗句不胜枚举。曹操在《短歌行》中以“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诗句慨叹人生之短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有“春江花朝秋月夜, 。”的诗句,表明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柳永也在[雨霖铃]一词中写有“ ,杨柳岸晓风残月。”抒发跟情人难舍难分之情。更有诗仙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 ,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狂放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