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陆游在《书愤》中以“瓜洲”和“大散关”两个地名来概括自己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涯的诗句是“ , ”;感叹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诗句是“ , ”;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62、《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一句诗是:“ , ”。《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 , ”这两句诗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诗是“ , , ”。
6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这是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送别张生时的唱段,这首曲的大意基本上可以用柳永的《雨霖铃》词中的一个名句来概括,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 ”。
64、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 ”,极写蜀道的高竣雄奇,不可攀越的险要;杜甫《登岳阳楼》“ ,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伟气象;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 ”,展现了暮云浓重,楚天开阔,别后路途辽远的景象。
65、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66、“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岳阳楼》中“ ,老病有孤舟”都形象地反映了他生前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67、在古代诗词中,描写秋天不同景象的名句比比皆是。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开头几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肃杀的景象;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也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 , ,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而王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却写出了清秋之夜的静谧;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却写出了秋天景象的阔美。
68、陶渊明《归园田居》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的两个对偶是“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69、《明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 ”。
70、陆游在《书愤》一诗中以诸葛亮自况,杜甫也曾在《蜀相》诗中感慨诸葛亮多次出师但未能取胜。这些诗句分别是:陆游《书愤》“ , ”;杜甫《蜀相》“ , ”。
71、《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 ”,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的句子是“ ,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 ”。
72、杜牧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议论、描写、抒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过华清宫》中“ , ”即为一例。
73、水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写景抒情的对象,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 ”,显得雄浑;王勃《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显得明丽;而李煜《虞美人》中的“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充满了幽怨;苏轼《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 ”,富于理趣。
74、古代有星宿分野之说,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之句;李白在《蜀道难》中也用了这种写法叙说由秦入蜀难行,这句诗是“ ,以手抚膺坐长叹”。
75、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申述了身怀美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抒发了渴求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 ”,表现了对保国安邦有雄才大略及有建树的人才的缅怀与期待。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 ”表达了人生功业无成,抱负难以实现的慨叹。
7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感叹“物是人非”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弟走从军阿姨死,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 ”,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 , ”。
77、古诗文中有许多借“银河”来表情达意的,如《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 ”,“ ,相去复几许”,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
78、李白在诗歌中爱用多种手法表情达意,如《蜀道难》中“ , ”借黄鹤与猿猱反衬山势的高危,《将进酒》中多用夸张手法,如“君不见高唐明镜悲白发, ”,“烹羊宰牛且为乐, ”。
79、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恍惊起而长嗟。___________ _________,失向来之烟霞”,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 ”。
80、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笔下的水,永远魅力无穷:天姥之水,“谢公宿处今尚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幽静而神秘;庐山之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浪漫而神奇;而在《将进酒》中,“ , ”又把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描写得那样雄浑壮丽。
81、爱国主义一直是诗词创作中高昂的主旋律,陆游在《书愤》中写道“ ,镜中衰鬓已先斑”,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写道“想当年, , ”,这些诗句都抒发了作者有爱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的悲愤。
8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比喻手法描写琴声的对偶句是“ ,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 ”,“大弦嘈嘈如急雨, ”。
83、有的诗词开篇就奠定了感情基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 ”,柳永《雨霖铃》中的“ ,对长亭晚, ”,皆是开篇以景托情,为整篇奠定了感情基调。
84、用典是古诗词写作方法之一,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女娲典故写出“ ,石破天惊逗秋雨”;而南宋豪放词人辛弃疾更是善于运用典故,如《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中借用历史人物孙权的典故抒写自己壮志难酬情怀的句子是“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用刘义隆的典故讽喻当权者的句子是“元嘉草草, , ”。
85、我国古代诗人的爱国感情主要表现为表忧国忧民之心,抒壮志难酬之愤。杜甫这样表忧国忧民之心“ , ”(《登高》;陆游这样抒壮志难酬之愤“ , ”(《书愤》)。
86、长亭送别,古人多以深秋景象渲染悲凉气氛,寄情于景。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 , ,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崔莺莺唱道:“ , , , 。 ?总是离人泪。”
87、杜甫《登岳阳楼》中形象逼真描绘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巨大形象的诗句是“ , ”,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
88、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山水画卷。
89、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诗人们用诗写出了他们对爱情的理解。《诗经•氓》写到:“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
, 。”秦观在《鹊桥仙》中写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
90、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 , 。”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 , ”的观点是相同的。荀子《劝学》中强调学习必须重视积累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 ,金石可镂”。以蚯蚓与蟹为例,用比喻的方法指出学习应该专心的句子是“ , , , , 。 , , ”。
91、贾谊《过秦论》中极写秦始皇时强盛的句子是“及至始皇, , ,吞二周而亡诸侯, , ,威震四海”。
92、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突出屈原创作《离骚》的外因的句子是“疾王听之不聪也, , ,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概括屈原不幸遭遇的句子是“ , ,能无怨乎”;说明屈原的秀美文辞与高洁志行互相辉映、浑然一体的句子是“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 ”。
93、李密《陈情表》中开头概括自己坎坷命运的句子是“臣密言: , ”;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的句子是“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外无 ,内无 , ,形影相吊”;表明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情状的句子是“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 ”;形象勾勒出一幅祖母病笃图的句子是“但以刘 , , , ”;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 ”。
94、王勃《滕王阁序》中“ ,烟光凝而暮山紫”写秋山秋水,动静结合,如诗如画;“ ,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描绘出滕王阁的优美环境和雄伟气势;“山原旷其盈视, ”描写出了祖国山川的美丽;“闾阎扑地, ; ,青龙黄雀之舳”极写人烟之盛,突出了富庶祥和的气氛;“落霞与孤鹜齐飞, ”极写秋江风光之美,是千古传唱的名句;“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将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各具情趣;“老当益壮, ? ,不坠青云之至”表明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
95、韩愈《师说》的中心论点是“ ”,交代教师作用的句子是“师者, ”,申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孰能无惑?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提出择师态度和标准的句子是“吾师道也, ?是故 , , ,师之所存也”。
96、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夸张、衬托手法借写歌舞冷暖,衬托阿房宫宽广高大的句子是“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感慨秦和六国都亡于不爱百姓的句子是“嗟夫! ,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以“后人”的委婉称谓提醒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97、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 , , ”的精辟论点,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至丹 , ”,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 , ”,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98、毛泽东有名句“无限风光在险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也有类似的感慨“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其中表现作者出洞后后悔心情的句子是“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的原因的句子是“ ”;指出治学态度必须谨慎的句子是“此所以 ”。
99、苏轼《赤壁赋》中通过比喻手法描绘音乐的句子是“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面对赤壁美景,表达超然心境的句子是“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感叹人生短暂与渺小的句子是“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勾画历史人物曹操形象以感叹现实人生的句子是“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00、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用秦灭亡的教训讽谏当时的统治者。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101、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韩愈《师说》中“孔子曰:‘三人行, '”,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 , , ’”。
102、史论贵在立论精警,如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 ,非秦也; ,非天下也”,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103、长江水系漫长,水域宽阔,水流舒缓,自然容易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譬如,苏东坡在赤壁下把酒对歌,赏“白露横江, ”的清美,发出了“ ,羡长江之无穷”的幽叹;青年才俊王勃,在江西南昌精美壮丽的滕王阁上,挥毫写下了“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漂亮诗句。
104、古文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川河流壮美的名句。比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川泽纡其骇瞩”。又如,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___________ ,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 ”。
105、一眼望去,芦苇滩莽莽苍苍,海面上水天一色,正如王勃在《腾王阁序》里所描绘的“ , ”,渔舟晚唱,雁阵惊寒,美景美色美不胜收,临此境,真个是回归大自然,感天地之无穷,叹风光之无限。王勃《滕王阁序》“山原旷其盈视, ”,描绘了山岭平原辽阔,河流湖泽纡回的壮丽图景。
106、秋江风光历来为文人所钟情,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赤壁赋》中的“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
107、古人说:“谋事在人。”不努力是肯定成功不了的,如荀子在《劝学》中说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当然古人还说:“成事在天。”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只要我们尽力了,也就没什么可抱怨的,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的那样“ ,可以无悔矣”。
108、唐人陆参作《长城赋》云:“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绝,秦君灭。”以四个三字句发端。杜牧《阿房宫赋》“祖《长城》句法”云“ , , , ”。
109、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劝学》中的中心论点“ ”继承了孔子前一句“劝学”的观点,又发展了后一句的观点;而唐人韩愈在《师说》中干脆否定了孔子“生而知之者”的观点,他说“ , ?”
110、在《过秦论》中,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写出了反秦起义由星星之火顷刻间燎原开来的迅猛之势,同时又在其中巧妙地蕴含了秦朝失去民心、自取灭亡之意。在《滕王阁序》中,王勃既以“ ,秋水共长天一色”歌咏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又用“穷且益坚, ”表明了身处逆境时应有的人生态度。
111、水在诗文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它承载了各种情感,如“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抒写的是爱情,“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抒写的是亡国的哀痛,它启迪了文人的思想,李白在诗文中感叹“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返”,因此“人生得意须尽欢”;苏轼看到“___________,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因此要超脱地对待人生。
112、中国古代许多诗人,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写景抒情。王维吟诵了“ ,清泉石上流”的优美诗句,李白发出了“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叹,柳永用“今宵酒醒何处? ”表达了自己羁旅他乡孤单寂寞的心情,苏轼月夜泛舟赤壁,寄托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的情怀。
113、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过春风十里, ,这是战后萧条之景;李白《蜀道难》“ ,雄飞雌从绕林间”,这是荒僻之景;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 ”,这是优美之景。
114、古代诗文里有不少描写壮丽景色的佳句,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 ”;苏轼《赤壁赋》“白露横江, ”。
115、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许多诗作共同的主题,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使我不得开心颜。”
116、“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作《离骚》,是由怨愤引起的;李白写《梦游天姥吟留别》,写出“ ,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是政治上失意而郁积喷发而写;杜甫则借破茅屋来表现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让人心酸感慨;陶渊明隐忍得多,“ ,池鱼思故渊”,面对现实,他返回自然了。
117、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水天景象意境生动的名句,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兮欲雨, ”;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 ”;苏轼《赤壁赋》:“ ,水光接天”。
118、“鸟”在古典诗词之中,会被诗人在不同的心境下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月明星稀, ”让曹操的求贤建功之心彰著天下;“ ,池鱼思故渊”是久困樊笼的陶潜对自然的渴望;“ ,雄飞雌从绕林间”是李白对蜀道之难的摹画;“风急天高猿啸哀, ”是杜甫对夔门秋色的点缀。
119、花卉,是古诗词营造意境常选的意象之一。四时之花不同,各有其妙。如屈原在《离骚》中就以兰草来自况:“扈江离与辟芷兮, ”;陶渊明在《饮酒》中借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表现自己的悠闲自得;同样是写菊花,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词句却表达出词人截然不同的情感。姜夔在《扬州慢》中更是借“ ,年年知为谁生?”来表达一种历尽丧乱.物是人非的感伤。
120、苏洵《六国论》中用“ ”四个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李白《将进酒》中“ ,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他强烈的自信;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白居易《琵琶行》中“ ,相逢何必曾相识”交代了他与琵琶女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