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三、通假字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文言文中有时有本字(有的无本字)不用,而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有的字形相似)的字来代替的现象,这个借用的字就叫“通假字”。 为何会出现通假现象呢?主要是由于古人书写或抄写时,一时记不清,临时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本字;或图省事有意写了些笔画较少的音同、音近 或形似的别字。后人对这些“代替字”、“别字”沿用下来,就成了通假字。 怎样辨析通假字呢?首先,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看到某个字如果用本义或引申义都解释不通,就可以从字音相同或相近方面去寻求本字。其次,由于多数通假字字形相似,其中大多数是用笔画少的字代替笔画多的字,所以我们可凭字形辨析通假字。第三,由于文言文中的字的读音与今天对某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也由于从字形的笔画来说,虽然一般是以少代多,但也有以多代少的,因此,对于中学生,只好借助一些字典、词典和古文注释,尽量多熟记一些常用通假字。 1、赀: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钱财) 2、曷: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何”,什么) 3、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又” 4、采: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通“彩”) 5、圜:石头黑色,多平方,少圜(通“圆”)
四、古今异义现象
汉语历史悠久,从古代汉语发展现代汉语,语音、语法和词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以词汇的变化为最大,其中一些词的字形相同,读音也相同或相近,但词义却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情况。 (一)词义扩大。如“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二)词义缩小。如“让”,古代即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了。 (三)词义转移。如“偷”,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四)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程度很高,现在的“很”表程度则不怎么高了。 (五)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 (六)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时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则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 (七)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 因为古今异义现象的存在,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就要注意,不能习惯性地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硬套古代汉语中的词。学习时,要养成比较词义古今异同的习惯,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词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同形异义词”很多,平时要注意积累。 1、先大母(古义:去世的;今义:在前边) 2、来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来) 3、凡再变矣(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又) 4、首领:(古义:头颅,借指性命;今义:一个团体的领导人) 5、慷慨:(古义:胸怀大志;今义:情绪激昂;不吝啬) 6、私人:(古义:私党;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个人之间的) 7、痛心:(古义:痛恨;今义:极端伤心) 8、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 9、其疾病而死:(文言文中,“疾”和“病”都有病的意思,但又有差别,“疾”常常指一般的病,“病”则指很重的病,二者连用时往往指病得很重。) 10、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这个“行为”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行为”,是两个词,“行”指品行、道德,“为”是动词,作为、成为。) 11、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非常”是指不同寻常。) 12、阳谷皆入汶(古义:山南水北谓之阳。今义:阳光,表面上) 13、至于泰安(古义:由“至”和“于”组成,到达。今义:表另提起一件事情) 14、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今义:数学用语)
五、词的活用
词的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词的灵活用法。这在文言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起因是那时词汇没有后代丰富,句法不象后代那样严格,分工也就不象现代汉语那样多,那样明确。以动宾结构为例,一般说,现代汉语宾语前要用及物动词,文言却常见这样的说法:王天下 哀妇人 善其身。用现代汉语的眼光看,这是名词、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充当谓语。又如“鼓”,现在看是名词, 可在《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的“鼓”作动词,击鼓。《诗经》中还有“鼓瑟吹笙”的话,那就是敲击其它乐器也可以说“鼓”了。像这样的用法古人是常事,我们看是灵活,为了便于比较,我们称为活用。 词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名词的活用 1、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如“一狼洞其中”句中的“洞”。 2、名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稍稍宾客其父”句中的“宾客”。 4、名词直接状语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 (二)动词的活用 1、活用为名词 例如“惧有伏焉”句中的“伏”。 2、动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句中的“生”。 3、动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的“耻”。 4、动词作状语 (三)形容词的活用 1、活用为名词 例如“将军身披坚执锐”句中的“坚”、“锐”。 2、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如“山多石,少土”句中的“多”、“少”。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一句的“苦”。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渔人甚异之”一句的“异”。 (四)数词的活用 数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数目以及动作行为的次数的词,主要用来修饰或说明名词或动词,但有时也可作动词用,在句子里充当谓语。例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 名词做动词 1. 垣墙周庭 垣, 砌墙 2.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乳, 喂奶 3.执此以朝 朝, 上朝 4.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 修墓 5.买五人之 而函之 函, 用木匣子装 6.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烛, 照 7.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病, 生病 8.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绳,约束 名词做状语 1.雨泽下注 下, 向下 2.使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