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⑦告别,辞别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琵琶行》 译文: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辞别)《鸿门宴》 译文: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 ⑧推辞,辞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鸿门宴》 译文: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如姬愿意为公子出死力,决不会推辞, ⑨讲究,计较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鸿门宴》 译文: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⑩复合词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屈原列传》 译文:。(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 译文: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秦王怕他撞坏宝玉,就向他道歉 度 读音一:dù ①计量长短的标准 吾忘持度。(《郑人买履》) 译文:我忘了拿尺码了。 ②限度,法度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把“网三面,留一面”作为限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论积贮疏》 译文:生产东西有时间(的限制),但消费它却没有限度 ③制度,法度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后汉书•张衡传》 译文: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译文: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 ④度量 常有大度。(度量) 《高祖本纪》 译文:常常有很大的度量。 ⑤常态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荆轲刺秦王》 译文: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 ⑥量词,次、回、个 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江南逢李龟年》 译文: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唱歌。 ⑦谱曲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扬州慢》 译文:我的心情悲怆感伤,抚今追昔感慨无限,就自己谱写了这首词曲。 ⑧通\"渡\"渡过,越过 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 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凉州词》 译文: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⑨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红楼梦》
读音二:duó ①量,计算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量,计算) 《过秦论》 译文:试拿殽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②推测,估计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鸿门宴》 译文: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③考虑 度义而后动(考虑) 《答司马谏议书》 译文:(他)考虑理由正当,然后去做 顾 ①动词,回看,环视,回头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蔺相如回头招呼赵国的御史写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译文: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 顾野有麦场(回看,环视,回头) 《狼》 译文:(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 ②动词,看,视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译文: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气也吐不出,话也说不上来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译文: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 ③动词,关顾,顾念,顾惜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顾惜,顾念) 《赤壁之战》 译文:子布、元表等人各自顾念妻子儿女,夹杂着个人的打算 三岁贯(伺候)汝(你),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念 ④动词,看望,拜访,探问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出师表》 译文:三次到草庐中来看望我。 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译文: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⑤动词,顾虑,考虑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译文:。(我)只想求死,不再顾虑(个人)安危。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考虑) 《鸿门宴》 译文: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⑥副词,表示轻微转折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荆轲刺秦王》 译文: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 译文:心又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但是)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但我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攻打我们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 ⑦表反问,反而,难道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为学》 译文: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⑧顾玩:仔细端详 固 ①动词,巩固,安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译文: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②动词,坚守,安守 秦数败赵兵,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秦军多次打败赵军,赵军便坚守营垒 ③形容词,固执,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译文: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 ④形容词,坚固,牢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与我国邻接,地理形势险要、坚固,土地肥沃、广阔,人口繁多,生活富裕 ⑤形容词,坚决,坚持 少年固强之。《促织》 译文:少年坚持要斗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 ⑥副词,表本来,原来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译文: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⑦副词,表确然。确实,实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译文:这实在是百代难逢的际遇呀! ⑧副词,表让步。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译文: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 恨 ①遗憾,不满意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译文:(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不满意) 《出师表》 译文: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 《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可是公子您待我特别恩厚,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②怨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决期(怨恨) 《长恨歌》 译文: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怨恨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 只恨鄙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水浒传》 ③复合词:恨恨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惆怅、悲伤) 《孔雀东南飞》 译文:活着的人却作临死的诀别,心里的惆怅、悲伤哪里说得尽呢? 患 ①忧患,祸害,灾祸 马超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