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
(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 那么你可以回绝来说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讲这件事吧。” 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的确) 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随意,随便) 5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真诚的誓言) 7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的)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8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凭据) 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借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了。 9西忆岐阳信(音讯、消息) 10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 兴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起,发生) 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发动,调发) 3大楚兴,陈胜王(兴盛,复兴) 4遇游僧澄源至,兴甚浓(兴致) 5夙兴夜寐(起、起来) 6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作) 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兴办、举办) 行 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行走) 2赵王畏秦,欲毋行(去,离开;前往)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实行;做)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品行) 5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将,将要) 译文:将要被别人所吞并,怎么值得托身呢? 6古诗的一种体裁。例白居易的《琵琶行》 7视为止,行为迟。(名词,动作)《庖丁解牛》 译文: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 8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动词,行酒,给客人斟酒)《训俭示康》 译文:客人来了未尝不摆设酒席,有时斟酒三次,有时斟五次,最多不超过七次就不斟了 9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动词,经,历)《庄子》 译文:活了七十岁还有婴儿一样的面容 10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行列,队伍háng) 译文:一定能使队伍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11遵彼微行。(名词,道路háng)《诗经》 译文:沿着那条小路 12石秀笑道:“还未改本行。”(名词,职业háng)《水浒》 13商行/货行(名词,买卖交易的处所háng。) 14汉天子,吾丈人行也。(名词,辈分háng)《汉书》 译文:汉朝的皇帝,是我的老丈人一辈的。 15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量词,行háng)《孔雀东南飞》 16复合词,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泛指军队。 幸 1则吾斯役之不幸(幸运) 2大王亦幸赦臣(侥幸,幸而,幸亏)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宠爱)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来) 5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希望) 修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修理,整治)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修造) 3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订,修改) 4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学习,研究)《五蠹》 译文:因此圣人不要求学习古代,不取法所谓永久适用的制度 5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6掌修国史(撰写) 7恐修名之不立(美好) 译文:我觉得自己的老境将要渐渐到来,只担心美好的名声来不及树立 8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修养)修身:修养身心 译文: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纯洁操守 9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10孙膑膑脚,兵法修列。(编纂,编写)《报任安书》 译文: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 徐 1不徐不疾(迟缓)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许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答应,允许)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期望) 3高可二黍许(表示大约和数量) 4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阳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阳光,太阳) 3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温暖) 4儋阳为傅其奴(通“佯”,表面上,假装) 5周秦古玺,多作阳文(出的,外露的) 要 1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重要,简要) 译文:增加或删节那些重要的语句,奉命执行的人没有谁能分辨真假。 2筑石寨土堡于要隘(险要) 3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需要,符合,适合)《察今》 译文: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4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5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要挟) 《狱中杂记》 译文:只有对那些砍头的,没有什么好要挟的,但是还要留下他的脑袋做抵押品 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相约,誓约) 7要在安国家,利人民(要点、关键) 8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希望) 9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总括、概括)《治平篇》 译文:总之,社会长治久安,天地不能不增加人口 10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约束、控制) 译文:可是这里地势险要,只有京城长安控制其通道 11可谓要言不烦也。《三国志》 译文:可以说是(说话行文)简明扼要 12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实。(腰)《战国策齐人有冯谖》 译文: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女子,楚国的人便少吃饭 13以要晋国之成(和)。(缔结)《国语 晋语三》 译文:来缔结晋国的和好(和晋国讲和) 14知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辈出要功。(求,取)《后汉书•窦融列传》 译文:有知识的人不会危害众人以成就自己的事,具有仁爱胸怀的人不会违背道义以求功名。 宜 1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适宜,合适) 2诚宜开张圣听(应当,应该) 3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表推测,大概)《汉书》 译文:现在气候寒暖不调和,大概是改变历法的过错啊 4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形容词,适宜,合适)《察今》 译文: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副词,当然,无怪,难怪)《爱莲说》 译文: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遗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 译文: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忽略,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遗留,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译文: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 4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排泄(大小便)] 5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送给,给予wèi) 6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遗踪:遗迹,旧址) 7地有遗利,民有遗力(剩余的) 译文:是因为土地还有利用的潜力,老百姓中还有未被开发出来的劳动力 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赠与,致送wèi)《出师表》 译文: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贻 1尝贻予核舟一,盖(原来)大苏泛赤壁云(赠送) 2我之怀矣。自贻伊戚(遗留) 3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造成)《柳毅传》 译文:这是我做父亲的过错,我看不明,听不清,因而同聋子瞎子一样,使闺中弱女在远方受陷害也不知道 4贻人口实/贻笑大方(给、被) 易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换,换取)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改变,更改) 3采掇者易辨识耳(容易,平易) 4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地势,平坦,平易) 5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轻视) 6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整治) 7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很,非常) 阴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暗) 3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阴冷,寒) 4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影,树荫) 5阴知*党名姓,一时收禽(暗中,暗地里) 6惟汉印多用阴文(凹入的) 7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阴险) 右 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右边,与\"左\"相对) 2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引申为上) 3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 4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负责警卫并防止车身倾侧的力士称“车右”,也称为“右”) 5守成尚文,遭遇右武(尊重、重视) 6右韩而左魏(新近、袒护) 再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二次或两次) 2一弹再三叹(再三:屡次,多次) 造 1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到---去) 译文: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 2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到达某一境界) 3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制作,建造) 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 5小子有造(培养,造就) 译文:弟子孩童可造就《诗经 思齐》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译文: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知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道,懂得) 2君何以知燕王(了解)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感觉,感到) 4其真不知马也(识别) 5孰为汝多知乎(知识)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7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管理) 8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知已、朋友) 9绝宾客之知(交情) 10子产将知政矣(主持、管理) 致 1致敬亭于幕府(送达,送来) 介绍柳敬亭到(左良玉的)府署。 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表示)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取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文教学分析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120个文言实词详解,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作文病理矫正与快速升格演练 |
下一篇文章: 触发感悟型话题作文快速破题演练导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