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2009年春小学语文二年级第3-4单元检测题

阅读(二)     风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聪明的宋涛、称丹、赵小艺都把风美美地画出来了,能谈谈你是怎样画风的吗?(8分)我想这样:                                                                                                                                                                                                                                                                                                                                                                                                                        十、看图写话。(15分)   提示:两个小朋友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么样?发挥你的想象力来编个小故事吧!                                                                                                                                                                                                                                                                                                                                                                                                                                                                                                                                                                                                                                                                                                                                                                                                                                                                                                                                                                  

制卷人:翔凤镇土堡小学 刘  平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教材分析讲稿一、本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⑴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⑵ 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⑶ 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⑴ 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⑵ 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⑴ 准确认读406个生字。 ⑵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27个常用偏旁。 ⑶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76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能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⑷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形成熟练的拼读能力。 ⑸  初步汉字的一些规律,会查字典,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能力。 4、口语交际。 ⑴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⑵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⑶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⑷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⑴  打好认读基本功,进一步提高认读能力。 ⑵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⑶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⑷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能主动的进行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知道课文的大意。 ⑸  认识并能体会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⑹  喜欢阅读,喜爱图书,逐步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 6、写话。 ⑴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⑵ 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⑶ 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并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二、教材安排:

1、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⑶ ”与“识字”、“课文”和练习组成。

2、“识字”安排了2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

3、“课文”安排了6个单元,每单元3-4课,共23课。

4、  每单元安排1个综合练习,共8个。

三、 教材特色:    本教材具体地说有以下特点:  1、重视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学习的重要保证。该册教材充分重视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开篇用了五个页码,安排了“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篇,以精美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教育。  2、重视方法。“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十分强调学习过程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举一反三,提高自学的能力。具体表现在:(1)文中授法——教材中专门安排了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课文。如《英英学古诗》意在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传达给学生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2)图中明法——如“习惯篇”除了给学生读书姿势的暗示,还给了学生练习背诵的方法提示;另外,在识字教材、课文、单元练习的插图中也有许多学法提示。(3)练中悟法——教材中很多课文后面的练习不是就题论题,而是提示了一定学法,可以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摸索出规律,领悟到学法。   3、重视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教材中安排的课外语文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如学了《一株紫丁香》要求学生找一些赞美老师的诗句,读一读,抄一抄;学了《水乡歌》课后的练习——收集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学了《小动物过冬》,要求学生搜集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练习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基于上述几点,本人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一、习惯篇

※内容介绍

 本册“习惯篇”共有5页彩色插图。第1页有两幅小图,第2、3页和第4、5页均为通版,两个通版各有5幅小图。其中第1至3页的插图的主题是“勤于朗读背诵”,第4、5页插图的主题是“乐于课外阅读”。        

※教学建议:

1、精心指导,教给方法

这几幅图,通过具体的情境与人物,在引领学生了解看书、借书规范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了课外阅读的方式和途径,可在教室,也可在阅览室,可一人品读,也可多人交流。

2、遵循原则,积极评价

要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让学生从图片中得到启发,从课外阅读中享受乐趣,特别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如举行朗读竞赛、背诵课文、古诗词竞赛),要多鼓励、少批评,使学生持之以恒,不断体验收获与成功,激发他们扩大阅读、深入阅读的欲望。

3、融于生活,不断强化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强化“每天读一篇以上的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字,翻一翻字典”的意识,那么这些习惯久而久之一定能够养成。

教师还应十分重视学生阅读情趣的培养,多鼓励孩子,让他们立读书之志,享受读书的乐趣。班级里也要创设浓浓的文化氛围,创设读书的大环境。班级可张贴读书的名人名言,建立图书角,开辟读书专栏,号召家长共同参与,实现校内外的联合,教师亦可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与学生共同分享,或介绍给学生好的故事、书目。

二、识字篇

※内容介绍

“识字”课有以下三种形式:

词串识字:包括 “识字”1、2、5、6课。

看图会意识字:包括“识字”3、7两课。

形声字归类识字:包括“识字”4、8两课

随文识字:课文1——23课

※教学建议:

(一)用好情境图

打开集中识字课文,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一幅幅意境图,利用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辅助内容,无疑能使识字写字变得轻松容易一些。情境图的作用主要有:

1借图引词。如教学“识字2”,可先将本课的情境图用投影或其他形式放大展示,指导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怎样的场面?(城楼、检阅)图中有哪些景物?(红灯、金水、海陆空)由这些景物你想到了什么?(焰火、狂欢夜、腾飞、中国龙)教师围绕词串循循诱导,学生就能凭借生活经验说出与课文相应的词语。这时板书出示的词语,就是经过学生头脑初步加工过的“半成品”了。这样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潜能得到发挥,学生在看图说图的过程中,就初步认识了字音,感知了字义,对词串内容也有了整体的感悟。

2扣图识字。看图会意识字中的一部分生字有与之相配的单幅图。例如教学“识字7”时,可让学生对照“大门里有个孩子竖着耳朵听声音”这幅图识记“闻”,既使学生对“闻”的字形结构了然于心,也知道了“闻”的意思是“听”。再如“识字3”中,学生联系那幅“挂得不正的画”和另一幅图中画斜了的桌子腿,就知道“歪”的写法和意思了。教这一课的“灶”时,可以让学生看那幅“锅灶图”想一想:图上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灶)它有什么用处?(生火做饭)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然会明白,“灶”字为什么是火字旁加“土”了。

3赏图诵读。在读词串时,如果把一个个词语孤立开来读,就破坏了词串的整体意境,听来干巴巴的索然无味。教学时,可先借助图,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产生情感的共鸣,为诵读定下情感的基调。如教学“识字6”,学生看了“草原奔马图”,就可以想象“(骏马)在(秋风)萧瑟的(塞北)奔驰”这样具体的情境,用有力而稍显凝重的语气读好“骏马秋风塞北”,而不是毫无表情的呆读、枯读了。同样,学生还可以凭借课文中的“水乡杏花图”,把“杏花春雨江南”想象成“(杏花)沐浴着(春雨),(江南)多美啊!”这样的面,轻快、舒缓地读出来。此外,在看图会意识字和形声字归类识字教学中,凭借情境图也可以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把韵文、小诗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诗的韵味。

说到词串识字,我想重点谈一谈:所谓“词串识字”是以准韵文的形式,围绕着一个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有内在联系的一组词语。如,“识字1”(金秋 烟波 水乡/芦苇 菱藕 荷塘/夕阳 归舟 渔歌/枫叶 灯火 月光)围绕“金秋”介绍了秋天的景物。这样安排目的有四:一是让学生在韵语中识字,便于记忆;二是通过词语与插图匹配,帮助学生认识秋天的事物;三是让儿童诵读,就像在诵读一首小诗(读《金秋》好似在读马致远的《秋思》),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一幅生动可感的秋景图;四是“积词成句,积句成章”,为阅读做铺垫。词与词之间留有空白,学生朗读时,把一个个各具意义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结合的可能加以联属或预测,形成整体快读的能力。在教学时要突出它的几项功能:⑴ 借助拼音识字,进一步熟化拼读技能。 ⑵ 借助插图识字,进一步提高认知能力。如:“识字5”对“蟒蛇 蚂蚁 刺猬”冬眠的了解。 ⑶ 借助语境识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如:“识字1”中的“烟波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来理解。  ⑷ 探究汉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如:“识字1”中的“芦苇 菱藕 荷塘”前五个字都是字头?“烟”和“灯”为什么都是火字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2009年春小学语文二年级第3-4单元检测题,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
    科利亚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分课复习资料
    新英湾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词语积累比…
    《泉水》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分类复习资料
    教 材 培 训 资 料
    2007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教学进度…
    巩固练习
    小学语文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2.春笋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教材分析讲…
    复习巩固,完成练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备课教案
    识字3
    关于秋天的词语
    讲故事《拔苗助长》。
    13  坐井观天
    二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称赞3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新华路小学二年级语文组小学二年级(…
    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未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备课
    17.在家也该是个好孩子
    28.打碗碗花
    40.含羞草
    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备…
    小学二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称象
    日积月累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期末练习题练习
    小学二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介绍青海湖的资料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2009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二年级1--2单…
    2011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二年级1—2单…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2010年春小学语文二年级(1-2)单元检…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学习需要下工夫
    51.小指甲变了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