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老师教育几个同学时,我又一次想起父亲的叮嘱。
(1)老师的神态有哪些变化?同学们的反应又如何?圈出有关词语
穿插积累描写“笑”的词语
(2)为什么会这样?
(3)指导朗读
穿插理解“和颜悦色、面面相觑”
(4)引读最后一节,说说自己的理解(做事应该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四、拓展作业:
1、 近义词
2、 选词填空
板书: 3 父亲的叮嘱 —— 如实照画
实事求是
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相关词语。
2摘录父母经常对你嘱咐的一句话,并说说为什么会说这句话(或说说这句话带给你的作用)。
3预习第4课。
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过程中,我将文后练习:说说破折号的作用,穿插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教学,同时拓展了破折号的用法,在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小节中的“父亲的叮嘱”后加破折号可引出父亲叮嘱的具体内容。这是在教学中生成调整的。说话练习:我在写生课上把杨桃画成了( ),那是因为( ),还因为( )。这个环节的教学很难实施,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较差。
4、餐桌上的大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 技能: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联系课文理解“微不足道”。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方法与过程: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知道学习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个“时时会学习,处处能学习”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能联系课文理解“微不足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题。
1、板书: 大学 餐桌
大学是什么地方?那么餐桌又是什么地方?如果这两个地方结合在一起,会有怎样的意义?
2、今天就来学习3、餐桌上的大学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要求:先自己学会生字,然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尤其要读准字音。)
zhòu (压轴戏)
正音:轴
zhóu (轴承)
2、检查。
(1)词语。出示;聆听 嘈杂 斟 琐碎 压轴戏 鸦雀无声 拯救(注意加点字读音,适当理解“琐碎”、“压轴戏”)
(2)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个别读。(教师板书读错的字,纠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
三、体会“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过渡:你是怎样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它与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
1、全班交流,知道: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2、随机学习:
(1)说说父亲要我们在晚餐时交换知识的原因,并表明你的看法。
(2)简要说说是怎样交换的。
(3)你觉得,这样学习有什么妙处?
(4)在交换的过程中,父母发挥了什么作用?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晚餐时声音嘈杂,杯碟的碰撞声衬托着热烈的谈话。我们叙述的事情不论怎样微不足道,双亲都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
我一向觉得奇怪,不论我说的是什么,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首先,他会把我的话仔细想一想,好像我的话能拯救世界。“尼泊尔的人口……嗯.好。”
朗读并理解(学生可以逐句发表意见,也可以总体地表示看法;认识到是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对知识的尊重以及谦虚,无时不刻鼓动着我们学习的欲望。)
五、分角色朗读全文,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板书:
4、餐桌上的大学——不断学习
作业:
1抄写生字,摘录喜欢的词句。
2动笔,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3预习第5课。
教学效果反馈:
从“交换知识”这一学习方式入手,逐步让学生感受父母营造的全家人共同学习的气氛,在交换知识中得到的好处,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学生的体会较为深刻。但动笔介绍“餐桌上的话题”的文章写得不够理想,学生离题的现象严重。
* 5、我的第二次生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及技能: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理解并积累“赋予、如愿以偿、衰竭、痊愈、哽咽、挚爱“等重点词语。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感受父亲对孩子的挚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对孩子的挚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朗读中感受父亲对孩子的挚爱。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我们的第一次生命是母亲给予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伟大的父亲的故事,他把自己的肾脏捐献给自己的女儿,让女儿有了第二次生命。
2、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衰竭 挚爱 如愿以偿 赋予 哽咽 欣慰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读悟课文,品味父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