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7:我。齐读写“我”的诗句。我是一个农人的后裔,同样生活在苦难中,历经流浪和监禁,憔悴。
总结:这些意象,有北方的农夫,南方的少妇,有男女老幼,由北到南,由我到你,由我们到你们,他们都被风、雪包围着。这是一种回环往复的诗歌表达技巧。
2、思索结构特点:回环往复的结构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艺术手法:
环境描写、意象选取、回环往复的结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悟读练笔:
请大家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几句话,表达你对艾青的感受。
点评:“初读体会”“研读鉴赏”,“悟读练笔”,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特色、感悟情感,真正彰显了诗歌的真谛!通过对意象的剖析,很好的把握了诗歌的精髓。教师以自己的声情并茂,感动和打动着听课者的心。当老师的背诵结束的时候,全场的掌声雷动绝不是恭维。看来,老师的深厚的功底依然是很抢人眼目的。但教师的抢眼毕竟不能代替学生的精彩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不应忽视的。
黄厚江老师点评:
吸引人的优质课的三个要素:形象好、普通话好、音色好。
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学效果实实在在。
语文课要很本色(把语文当语文教、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在自己的地里种自己的庄稼、和自己的爱人生自己的娃。)、
课堂教学应注重三个抓:抓文本、抓文体、抓品读。
两位老师的课堂很实在,很老实。老实的体现:不花哨,本色不等于守旧,本色不是不创新,缺少底蕴。体现在三个“少”:少个性,少突破,少课堂生成,少教师的智慧,少些张力。
思考:当我们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时候,我们应如何进行突破和创新?
教师对文本把握:一是对文本的解读,一是对文本的解构,一是对文本的整合。
尤立增老师讲评:
“专家”就是老百姓都知道、都明白的事情,用一些名词串起来彻底把大家搞糊涂的一类人。
若是如此,我们宁可不当这个专家。
如何进行课堂架构?如何选择讲课的突破口?
三节课的共性:以读代写。师生角色定位: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朗读是体现情感的最好方式。在课堂上老师的范读,也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