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运用及表达
|
这些单位和个人纷纷为失学儿童献爱心。 写出的句子为
13、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况和要求,转述他人的话。 甲乙两人同丙一起去公园照相。丙长得很漂亮,就是脖子稍短了些。一次甲给丙照相的时候想采用俯角拍摄,乙小声提醒说“她脖子短,俯拍就更显得脖子短,不如平拍好。”丙听到乙在嘀咕什么,很敏感,找个机会悄悄问甲:“她刚才说我什么?”请问 ,如果你是甲,将如何转述乙的话?(要求:既要符合乙的大体意思,又不挫伤丙的自尊心) 答:····················(不超过20字) 14、30年代,一个漆黑的夜晚,一艘远洋货轮航行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突然,一颗陨星划破夜空,未燃尽的陨石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货轮上。这种罕见的事情无疑成了一项绝妙新闻的材料,于是各家报纸、电台争相抢发这条新闻。有的采用了长达几十字的标题。有的还使用了正副标题。只有《文汇报》的记者惜墨如金,仅用了七个字囊括了这条新闻的全部内容,标题为1111111 15、下面一个故事,出自林语堂的一篇文章:一人将由地狱投生到人间,他对阎王说:“要我做人,须答应我的条件。”他接着说:“我要是宰相儿、状元父。家宅四周一万亩的田地,有鱼池,有果实;一个美丽的妻子,一些妖艳的妾,她们待我很好。要满屋金珠,满仓五谷,满箱银钱,而我自己则要做公卿,一生荣华富贵,活到一百岁。”阎王说:“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 请你设身处地地替阎王说一句话,表明他的要求是绝对办不到的,趁早死了这条心。(不超过25字) 15、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说话人的身份特点,表达方法与其他三位的话相似。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话。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女说会到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的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位去“说话”。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裁缝说:“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得过去才行。”赶车的接过话:“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船夫最后说:“ 。” 16、在下面(1)(2)(3)题的横线出,填入语言得体,并且又符合题要求的句子。 (1)同学甲缺少刻苦的想学习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对他说:“ 。”(表示强调二者缺一不可) (2)同学乙片面地认为只要学习方法科学,有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并不重要。于是班主任老师对他说:“ ”(表示强调刻苦学习的精神) (3)同学丙学习非常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科学,于是,班主任老师对他说:“ 。”(表示婉转地强调学习方法) 17、用“要成为能被别人所理解和接受”作开头,重组下面的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任何思想,只有当它找到合适的“外衣”,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时,才能成为现实的思想,才能被别人所理解和接受。 要成为能被别人所理解和接受
18、把下面一个长句改写成语意连贯的三个短句。 二次大战期间,被关押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奎多发挥其天生的喜剧才能位儿子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使得儿子乔舒亚在集中营里还保留着童真和快乐的性格。
19、下面一句译文,结构复杂,含义较多,请按事情先后顺序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 好莱坞地方法院1998年11月20日裁决洛衫机市一个声称“能使头发卷二发黄”的美发剂的制造商向一位因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女演员赔偿500万美元巨款。
20、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举正面事例写一个句子。 没有自知之明,其害无穷;有自知之明,则能走向胜利。蒋干自作聪明,刘禅妄自菲薄,不都害国误国,遗人笑柄吗?
21、仿照下面的两个比喻句的形式,以“真诚”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22、将下面文字的画线部分改写成整句。 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在寒冬腊月的冰天雪地里怒放,不是开在阳春三月和花坛暖房里;是凛冽的北风,而不是和煦的春风迎接它出生;春风秋露不滋养它成长,只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它成长。 改写
23、下面是重庆市巫山县1990年至1999年职工人数变化数据。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其说明的观点和依据。其中,“依据”必须运用数字和比较说明两种说明方法。 年 份男职工(万人)女职工(万人) 1990年 64.4 35.8 1995年 74.1 45 1999年 85 64.8 观点:¸¸¸¸¸¸¸¸¸¸¸¸¸¸¸¸¸¸¸¸(不超过20字) 依据: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不超过30个字) 24、下面的图表,反映了学习中练习的次数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请把它所表示的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 要求:(1)表述要明确; (2)语言要概括、准确; (3)篇幅应在70--80字之间; (4)不需要加题目
25、仿照下面“自然的启示”类的警句,自选两种事物,早两个借物喻人、托物述怀的警句。 例:稻穗——空虚者的头总是昂得最高。 篮球——总是堕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 竹——每攀登一步,就做一次小结。 要求:(1)可以选上例只得事物另造警句,也可以选别的事物造句;(2)句式不必与上述几例相同,但必须借物喻人或托物述怀;(3)内容要精警,给人以启迪。
26、在下面这段话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内容要照应,并构成排比句。 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 ,我们 ;友谊如 ,我们 , 。 27、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写出最恰当的内容。 社会好似 &n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复习教学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语言运用及表达,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毛遂自荐》 |
下一篇文章: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