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课,除了简单的勾连过渡和热情的点拨激励以外,教者始终让学生处于课堂阅读与自主探究的前台位置,学生的活动占据了课堂的整个空间。二是手中有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等于无视教师的存在。如何有效地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绿色的生态环境?如何成功地引导学生开启创造思维的智慧之窗?如何帮助学生轻松地获得并积累成功的愉悦体验,从而不断的汲取新的动力能源?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命题还很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大意,通过阅读走进文本内容,通过阅读达到与文本材料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通过阅读实现对民族文化精髓的深刻感悟和真切体验。蒋老师深得其中之妙。本案例中由读起步,借读引说,以读促思,循着琅琅的读书声,学生的思维活动移步换景,不断进入新的层面和高度。这一成功的尝试对我们平时的教学当有所启示。
吴礼明:丁先生的发凡起例很有思考的价值。我们应当在学生和教师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关系中进行教学设计,这是一个顺应将教学设计由幕后搬到前台的正在兴起的教学潮流的做法。在这个进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教师的容器;学生是以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所以课堂能够真正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教学是一个连续的交互作用的运作过程,是从一个教学情境转移到另一个教学情境的过程,即丁先生所说的“移步换景”,教学方案是在这个连续的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直到教学过程结束,教学方案才能最终形成。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现场或现实生成,并由现场把教学不断地引向深入。
王建国:诚然,陈老师在课堂安排的艺术性上有许多方面值得肯定,但是在对初一学生的阅读面及对问题的思辩力的两方面考虑不周,有些问题的设置脱离实际。我想具体的设计上还有进一步的改进必要。
丁国林:是的。基层学校教学中有一种拓展、迁移的泛化倾向,本课似乎也未能摆脱这一影响。课堂后期的比较阅读及其课后的想象作文练习,出发点很好,但对本课教学的增效作用似乎不太明显。把时间节约下来让前面的感悟交流更加地充分一些,面广一些,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吴礼明:课堂依据“现场化”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流程,师生在教学拓展实际上进行着“创造”的同时,还需要讲求教学的合目的性与规律性。这种教学过程并不能脱离教学环境而孤立生成的。它要通过师生的作用,通过大家共同的活动,在所有“现场”与“知情”的情况下,交流,认识,反省,和发展。我想,这是对教学的“宿构”与“虚假”的有力的超越。
后现代教育意识更把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偶然性作为教学关注的对象。教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参加的,能动的,富于变化的。如何抓住那些复杂性、偶然性教学“机会”或“灵感”,确实是一个很具前景性的话题。因为,那种复杂性、偶然性包含着太多的“发现”和“创造”的源泉。传统的教学是“封闭”“物化”的教学,在实践中是僵化的,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需要。而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是教师的一个自闭的空间。教育的主题就是培养学生的“素养”,是在与人、事、物的过程之中,通过生动有力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