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二节应用题》教案
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理科 >> 小学数学 >> 三年级教学 >> 数学三年级教案 >> 正文

 

《第二单元第二节应用题》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例1,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巩固已学过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关系。能通过对已学过的应用题进行比较,系统地归纳整理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使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一反三,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一道应用题的过程,归纳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扩展一般应用题的解题范围。

  教学难点:如何归纳概括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及第二种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激发

  1.看卡片写得数

  75×33。7×1004。05×883÷1001000÷5

  660-375375÷51。6×5540+9850×60

  2.读题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一个服装厂,平均每天做服装75套,3天可以做多少套服装?

  (2)一个服装厂,计划做服装660套,已经做了375套,剩下的3天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3。激趣导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一步、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掌握很好,谁能根据这两道应用题的联系,不改变所求问题,把它变成一道比较复杂的应用题,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例1。(板书应用题)这节课,我们不仅要学会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还要通过解答过程研究一下解答应用题时怎样想,怎样做,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二、尝试

  1。出示例1.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服装,已经做了5天,每天做75套剩下的3天做完,每天做服装多少套?

  2.理解题意

  ⑴提问:解答一道应用题首先我们要干什么?我们已学过了哪些方法?

  ⑵学生回答:首先要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第一种:摘录条件和问题

  板书:前5天,每天做75套

  计划做660套

  后3天,每天做?套

  第二种:线段图

  计划做660套

  前5天做的后3天做的

  每天75套每天?套

  3.分析数量关系

  (1)导入:刚才我们根据摘录条件和问题,线段图,弄清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来分析这题的数量关系。

  (2)引导学生从条件和问题出发用两种思路分析数量关系。

  板书:(1)已经做了多少套?

  (2)后3天还要做多少套?

  (3)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4.生独立列式解答

  板书:(1)75×5=375(套)

  (2)660—375=285(套)

  (3)285÷3=95(套)

  综合算式:(660—75×5)÷3=95(套)

  5。检验:(1)指名用以前的方法检验。

  (2)提示第二种检验方法

  A.看书讨论怎样检验?可以分几步?

  1)把得数当已知数

  2)倒着一步一步计算

  3)是否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投影出示)

  B。指名试着检验这道题。

  简要板书:(1)75×3=375(套)

  (2)660-375=285(套)

  (3)375÷5=75(套)

  计算结果和原题的75套相同,说明全部解答正确。

  C。自由练习。

  6.归纳总结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回忆刚才的解答步骤

  (2)小组交流

  (3)指名汇报

  (4)看书理解

  板书:1。弄清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计算

  4。检验

  7.做一做

  8。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以后在解答应用题时,都可以顺着这个路子去思考,千万不要在未弄懂题意和没弄清数量关系的情况下,随意列式解答,更不要乱套解答的类型,还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三、应用

  1.小胜拿3。2元钱买文具,买了4支铅笔,每支0。6元,剩下的钱买图画纸每张0。2元,可以买几张图纸?

  (1)按解答应用题的4个步骤指名分析这道题。

  (2)填空:要求可以买几张图纸,需要求出(),要求剩下多少钱先要求出()。0。6×4表示(

  )。3。2-0。6×4表示(),(3。2-0。6×4)÷0。2表示()。

  2。练习十二第2题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1、3、4题

  六、板书设计

  应用题

  (1)已经做了多少套?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75×5=375(套)1。理解题意

  (2)后3天还要做多少套?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

  660-375=285(套)3。列出算式

  (3)平均每天做多少套?4。进行检验

  375÷5=75(套)

  综合算式

  (660—75×5)÷3

  =(660—375)÷3

  =285÷3

  =95(套)

  答:(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例2和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使学出了解生活中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加深学生对两步应用题与三步应用题的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玩具厂要生产1800只小熊,计划每天生产200只。实际只用了6天就完成了任务。

  (1)计划要几天做完?

  (2)实际比计划少用几天?

  (3)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只?

  (4)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几只?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二、尝试

  1.投影出示例4: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2。生独立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提问:

  ①“每天节省5千克”是谁和谁在进行比较?

  ②题中有“计划烧40天”,为什么又问“这批煤可以烧多

  少天”?

  4。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①要想求出这批煤实际可以烧几天,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计划每天烧煤的吨数和实际每天烧煤的吨数)

  ②所需的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给出了吗?

  ③你是怎样想的?

  5。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提示:题中的单位名称不一样,要先化为一致再计算。

  列式为:

  1000÷(1000÷40-50)或1÷(1÷40-0。05)

  6。检验

  7。改变例4的条件和问题,投影出示改变后的题目: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改进炉造后这批煤比原计划多烧10天。每天实际烧煤多少千克?

  8。生独立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出来,指名板演。算式:1000÷(40+10)

  9。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0。比较例4与改变后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应用

  1。做一做:红星小学计划20天收集树种120千克。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收集2千克,收集这批树种实际用了多少天?

  生独立解答,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1—2名学生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如果把上题中的第三个条件和问题改为“实际比计划提前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收集多少千克?”该怎样解答?

  四、体验

  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解题的关键。

  五、作业

  练习十三第1—5题。

  六、板书

  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

  例2.想一想:

  ⑴

  ⑵

  ⑶

  综合算式:

  第五课时

  练习内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巩固练习。(练习十三第6—10题。)

  练习要求:通过解答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及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练习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十三第6题)

  1。4×0。50。25-0。180。5÷0。25

  7。6+2。40。64÷160。17×0。4

  1。5÷0。31。2×0。40。16+0。64

  2.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只列式不计算。

  小王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20个,15天完成任务。

  实际每天加工30个。

  ①这批零件多少个?20×15=300(个)

  ②实际几天完成任务?20×15÷30=20(天)

  ③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几个?30-20=10(个)

  ④计划比实际多用多少天?20-10=10(天)

  二、指导练习

  1.指导学生弄清题意。

  练习十三第8题:红星小学帮助公园种坪。原计划每天种27。9平方米,5天种完。实际只用4天半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种多少平方米?

  (1)生独立弄清题意。

  (2)题中的“4天半”等于多少天?(4。5天)

  (3)要求“实际每天种多少平方米”就是求什么?(实际的工效,也就是用工作总量(27。9×5)除以工作时间(4。5天)。)

  (4)如果把问题改为“实际每天比计划每天多种多少平方米”该怎样解答?(也就是把实际每天种的减去计划每天种的)

  练习十三第9题:洗衣机厂计划全年生产洗衣机16800台,结果提前2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照这样的速度,全年可生产洗衣机多少台?

  (1)生独立弄清题意。

  (2)“计划全年生产洗衣机16800台”和“提前2个月就完成了任务”是什么意思?(本来计划12个月生产16800台洗衣机的,结果10个月就完成了)

  (3)“照这样的速度”是怎样的速度?(10个月生产16800台洗衣机)

  练习十三第7题

  (1)生弄清题意。

  (2)从问题开始分析:

  ①要求“完成原生产任务要多少天”,必须要知道什么?(总共要制作多少教具和实际每天做多少教具)

  ②这两个条件都已知吗?(已知要制作4500套教具,实际每天做的没有直接告诉)

  ③你打算怎样做这道题?

  (3)从已知条件开始分析:

  ①由后两个已知条件,你们可以算出什么?(实际每天做多少套)

  ②算出的结果再和第一个条件4500套一起又可以算出什么?(实际完成任务要多少天)

  (4)练习十三第7题的第(2)小题:如果把第二个已知条件改成“计划15天做完”该怎样解答?让学生独立分别从问题和条件开始,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三第7、8题。

  学生解答后,集体订正。

  四、作业

  1.练习十三第9、10题。

  2。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完成练习十三第19题。

  第六课时

  练习内容:混合练习。(练习十三第11—18题。)

  练习要求:使学生能正确地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练习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练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练习十三第11题:先按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然后列综合算式。

  50。680。611。75

  -+

  1。29。08

  ÷-

  0。43。2

  ×÷

  (1)学生按要求在课本上做,指2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是怎样想的。

  (2)综合算式:0。4×[(5-0。68)÷1。2

  [9。08-(0。61+1。75)]÷3。2

  2.练习十三第12题。

  (1)3。6与2。8的差乘以0。3与0。5的和,积是多少?

  (2)10。5减去5。6与3。2的和,所得的差除以6。8,商是多少?

  (3)1。32与0。24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6。48,商是多少?

  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只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对括号的使用。指3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二、指导练习

  l。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

  练习十三第14题:一个机耕队用拖拉机耕6。8公顷棉田,用了4天。照这样计算,再耕13。6公顷棉田,一共要用多少天?(用两种方法解答)

  (1)生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

  (2)一种方法是:先求出“再耕13。6公顷棉田”要多少天,再加上耕6。8公顷棉田”所用的4天。

  另一种方法是:先求出每天耕地的公顷数,再去除一共要耕地的公顷数。

  2.指导学生学会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补充问题。

  练习十三第17题:新风服装厂用一批布料裁制套装。按原设计剪裁方法可裁成120套,平均每套用布2。75米。实际剪裁时多裁出了5套,

  ?

  (1)生分小组讨论。

  (2)老师猜学生的讨论结果

  ①实际裁了多少套?为什么?

  ②这批布一共几米?为什么?

  ③实际每套用布几米?为什么?

  练习十三第16题:发电厂原来发电1万千瓦·时用煤4。5吨。改进设备后,发电1万千瓦·时少用煤0。5吨。原来发电5。6万千瓦·时所用的煤,现在可以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1)“千瓦·时”什么意思?

  (2)要求现在可以发电多少万千瓦·时,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原来发5。6万千瓦·时需用多少煤和实际发电1万千瓦·时需用多少煤)

  (3)该怎么解答?

  2。生列式解答刚才讲解的几道题。

  三、攻破难题

  1。练习十三第20题: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想一想: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分析与解:本题关键是求出一个纸箱(或木箱)可以装多少双鞋。用代换的方法进行思考,因为2个指向于1个木箱装的同样多,所以2个木箱和4个纸箱装的同样多。这样2个木箱和6个纸箱装的鞋数就于10个纸箱装的同样多。用300除以10就可以求出1个纸箱可以装鞋30双,由此可以求出一个木箱装60是双鞋。

  四、作业练习十三13、15、18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行程问题(一)(“准备题”、例3,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3题)教学要求:1.能通过线段图或实际演示,理解什么是“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形成空间表象。

  2.弄通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

  3.掌握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会根据此数量关系解答求路程的相遇应用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4。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弄通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的变化,并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理解行程问题中的“相遇求路程”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答:

  (1)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3分钟走多少米?

  (2)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6小时行多少千米?

  要求:读题列出算式并说出数量关系。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提问:这两题研究的是什么?

  2.揭题:以前研究的行程应用题,是指一个物体、一个人的运动情况,今天我们根据这个数量关系研究两个物体或两个人运动的一种情况。(板书:应用题)

  二、尝试

  1.出示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李诚每分钟走60米,张华每分钟走70米。

  (1)读题看线段图,汇报你知道了什么?(回答:这题是两个人同时出发,对着而行;是两个人共同走这段路程的。)

  60米60米70米70米

  张华李诚

  390米

  (2)边看演示边说明:象这样两个人对着而行,我们叫它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

  (3)看多媒体或实物演示:汇报你发现了什么?(1分钟,张华走了60米,李诚走了70米;2分钟张华走了120米,李诚走了140米,两人的路程和是260米,两人还距离130米;两人走3分钟分别走了180米、210米,两人间的距离变成了0米。

  问:说明了什么?(说明走完了全程,也就相遇了。)

  (4)学生打开书p。58页,根据“准备题”的条件填空,并回答:出发3分钟过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走的时间张华走

  的路程李诚走

  的路程两人走的路程的和现在两人的距离

  1分60米70米

  2分

  3分

  2.出示例5: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每分65米每分70米

  小强小丽

  ?米

  (1)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及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2)指名边指线段图边说解题思路,使学生看到两人相遇时走的路程就是两家之间的距离。

  第一种:小强4分走的路程+小丽4分走的路程

  第二种:(小强每分走的路程+小丽每分走的路程)×4

  (3)独立列式解答

  65×4+70×4(65+70)×4

  =260+280=135×4

  =540(米)=540(米)

  追问:65×4、70×4各表示什么?(65+70)表示什么?

  (65+70)×4又表示什么?

  (4)比较两种算式之间的联系。

  (5)做一做第1题:志明和小龙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如图),经5分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志明每分走54米小龙每分走52米

  口答:

  ①相遇时,志明行的米数列式为()×()=()米。

  ②52×5表示()。

  ③两地的总路程:()×()+()+()=()米或()×4=()米。

  3.小结: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什么类型的应用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

  (两人速度的和)(相遇时间)

  三、应用

  1.练习十四第1题

  2.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9千米。

  (1)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如乙车先开出1小时,甲车才出发,再过3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3)如果甲车先开出1小时,乙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铁路长多少千米?

  四、体验

  1。谈谈你的收获?

  2。教师指明: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解答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五、作业

  练习十四第2题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行程问题(二)(复习题和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四的第4~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结构。

  2.通过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较熟练掌握相遇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根据两地之间的路程和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求相遇时间。

  3.学会解答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和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应用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结构,能根据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和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相遇关系式解答相遇求时间的各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投影出示: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3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远?

  (1)读题

  (2)用两种方法解答

  2。导入:

  (1)引导学生把这题所求问题变为条件,改编成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2)出示改编后的例6,两地相距270米。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钟走50米,小英每分钟走40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板书:应用题)

  二、尝试

  1.教学例6,读题理解题后解答。

  (1)这题告诉我们哪些条件?(相距路程,两人速度)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相遇时间)

  2.演示自制投影片。

  第一次演示:你发现了什么?启发学生思考:

  (1)小东走了多少米?(50米),小英走了多少米?(40米)

  (2)两人共走了多少米?(50+40=90米)

  (3)用了多少时间?(1分)为什么只用了1分钟?(因为他俩是同时出发)

  (4)这时两人相距多少米?(270-90=180米)

  第二次演示:请认真观察,根据第一次演示的思考方法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

  (1)现在小东走了100米,小英走了80米。

  (2)他们都用了2分钟,老师追问:为什么两人用的时间相同?

  (3)现在两人共走了180米。(100+80=180米)

  (4)两人还相距90米。(270-180=90米)

  3.归纳提问:通过以上两次演示还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

  (1)小东和小英走的时间是相同的。

  (2)小东和小英走1分钟就是90米,走2分钟就是180米。

  (3)如果小东和小英再走1分钟就走完全程相遇了。

  提问:是不是呢?师指名学生到前面演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小东和小英走完全程(相遇)用了3分钟。

  提问:(1)这3分钟就是什么?(相遇时间)

  (2)讨论:是怎样得来的?

  引导学生知道:

  (1)小东和小英同时出发1分钟就走90米,270米里有3个90米,所以两人同时走完270米就用了3分钟,也就是这题求的相遇时间。

  (2)归纳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知道:270米是路程,90米是速度,3分钟是时间,数量关系式是:路程÷速度=时间。

  4.列综合算式独立解答

  5.完成做一做:(P。60页)

  (1)根据图示讨论解题思路。

  (2)独立解答。

  三、应用

  A组:

  1.完成练习十四5题。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6题。(1)读题再出线段图;(2)指名说解题思路(3)列式解答。

  B组:

  1.甲乙两个车站相距270米,两辆汽车从两站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开出几小时两车相遇?

  改变条件出示:

  提问:(1)根据今天学的数量关系解这题的关键是什么?

  (2)说解题思路。

  ①如果乙车每小时比甲车慢10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②如果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比甲车每小时少行10千米,车相遇?

  思考后先独立完成,然后汇报解题思路。几小时后两

  ③如果甲车3小时行150千米,乙走2小时行8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分组讨论,汇报解答思路,并列出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解答以上这三个小题,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我知道了解相遇求时间这类题,都要先找出甲乙的速度各是多少和相遇时间,如不直接告诉我们,根据题意求出来,再按数量关系式解答。

  2.根据条件列算式并说明理由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540千米。两辆汽车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

  (1)(65+70)×4=540(2)540÷(65+70)=4

  (3)540÷65-70=65(4)540÷70—65=70.

  (5)540-65×4=70×4(6)540—70×4=65×4

  四、体验

  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练习十四7、8题。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应用题的综合练习(练习十四9~15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2。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行程问题中同时同地方反向行驶、同时同地同向行驶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十四第9题

  32。52-(6+9。728÷3。2)×1。5

  [49。84-(51。17-12。56)÷27]÷4。7

  (18-12。4)×[(53。73-17。49)÷0。6]

  2。在解答相对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时,速度和相遇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是什么?

  板书: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四第12题:李峰家在学校东面,照红家在学校西面,两人同时离校回家。李峰每分行80米,赵红每分行70米。经过4分,两人同时到家。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⑴生读题,理解题意。

  ⑵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每分70米每分80米

  赵红学校李峰

  ?米

  ⑶提问:是不是相遇问题?(不是)但是数量关系与相遇问题是否相似?

  ⑷解答方法是否相同?

  ⑸生解答后,集体订正。

  2。练习十四第13题: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青岛开往上海。甲船每小时行35。6千米,乙船每小时行43。2千米。经过8小时,两船相距多少千米?

  ⑴生读题,弄清题意,并试着线段图。

  师板书:每小时36。5千米?千米

  甲船

  每小时43。2千米

  乙船

  ○○

  青岛上海

  ⑵生分析数量关系后提问:

  第一种思路:

  ①乙船每小时比甲船多行多少千米?

  ②行了几小时?

  ③怎样求两船相距多少千米?

  第二种思路:

  ①甲船8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②乙船8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③怎样求两船相距多少千米?

  ⑶生解答,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四第10、11题

  四、攻破难题

  1。练习十四第16题:某县举行长跑比赛,运动员跑到离起点5千米处要返回到起跑点。领先的运动员每分跑320米,最后的运动员每分跑305米。起跑后多少分这两个运动员相遇?相遇时离返回点有多少米?

  分析与解:如果领先的运动员是从图中所示的返回点的右侧5千米处起跑,那么这道题就和学过的相遇问题是一样的。同时还要注意到相遇时两人跑过的路程恰好是5千米的2倍。

  需先求相遇时间:5000×2÷(320+305)=16(分)

  再求相遇时领先的运动员跑了多少米:320×16=5120(米)

  最后求先于是离返回点有多少米:5120-5000=120(米)

  2练习十四第17题: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从甲城出发开往乙城。汽车每小时行49千米,拖拉机每小时行35千米。出发后6小时,汽车先到达乙城。再过几小时拖拉机才能到达?

  分析与解:

  要先求出汽车到达乙城时,拖拉机还离乙城多少千米,再求经过几小时拖拉机才能到达乙城。

  (49×6-35×6)÷35=2。4(时)

  或(49-35)×6÷35=2。4(时)

  3。思考题: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时每分行900米,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共需3分。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通过看书上的图弄清,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车头走过的路程(也就是车速乘以时间)应该等于长加车长。

  900×3-2400=300(米)

  五、作业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有关 数学试卷考试题测试 数学三年级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资料

本篇 《第二单元第二节应用题》教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 数据的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三位数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
    看着横式直接写出得数
    一个数乘两位数的简便计算
    连乘应用题
    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 用整十数除教…
    连除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电影院教案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
    《第八单元统计》教案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
    《测量—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09年希望杯四年级3道陷阱题
    名师教你巧记小升初英语常考词汇(1)
    《测量》1-7课时教学设计
    《笔算除法》教案
    商末尾有0的除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笔算除法(一) 商一位…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三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统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
    小学三年级数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教…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
    《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量一…
    《第二单元第三节整理和复习》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探索规律
    09年希望杯四年级3道陷阱题
    名师教你巧记小升初英语常考词汇(1)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的验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教案
    《有余数除法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
    小学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归一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归总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片段教…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口算
    《第四单元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第一单元第二节小数除法》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三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
    《多位数乘一位数》综合资料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1-11课…
    《第一单元第一节小数乘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旅游中的数学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四
    《第二单元第一节整数、小数四则混合…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
    《第四单元第四节整理和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第三节列方程解应用题》教…
    《第四单元第二节解简易方程》教案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
    《第三单元第一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
    《第三单元第四节整理和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第四节选学内容》教案
    《第三单元第二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时、分、秒》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二、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
    《第一单元第三节整理和复习》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一位小数…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对称现象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位数…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旋转和…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两位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平移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除法的简便运算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教案
    《说说有什么不同》教学建议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住新房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四边形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不确定现象》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诚实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名师教你巧记小升初英语常考词汇(1)
    小学三年级数学地砖的周长教案
    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平均数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平均数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简单的数据分析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除法的验算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笔算除法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精彩的马戏》的教学设想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一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二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三
    《精彩的马戏》说课设计
    《骆驼和羊》教学设计之一
    《骆驼和羊》教学设计之二
    小学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认识东南、东北、…
    四则运算算式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口算除法的教案
    “除法” 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三册《快乐的动物》
    “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口算除法 用整十数除
    口算除法 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诚实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除法的验算
    09年希望杯四年级3道陷阱题
    名师教你巧记小升初英语常考词汇(1)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土地面积单位
    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除数是一位数除法…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09年希望杯四年级3道陷阱题
    乘法的估算
    除法应用题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教学设计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
    求平均数
    两步应用题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案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精选教例
    四则运算意义和运算定律的复习
    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加、减计算的综合练习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2)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
    加、减法简便计算的巩固练习
    角的认识
    角的度量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
    复习平面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年月日、简单的统计和四则混合运算的…
    亿以内数的读法
    分桃子
    《分桃子〉〉教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09年希望杯四年级3道陷阱题
    名师教你巧记小升初英语常考词汇(1)
    小学三年级数学《锐角和钝角》教案
    三角形的内角和
    最新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联系站长 | 人物资料  | 自助友情链接 | 新站登录 | 下载本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