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人墓碑记
|
查询七年级下期语文教案的详细结果
|
五人墓碑记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 ⒈介绍作者、写作背景、“碑记”文体三、整体感知(一)诵读第1段。 步骤:齐读一遍后,学生提出难词难句,解答后再齐读一遍,然后进行评点。评点方式有三:①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评点,教师巡视中发现好的评点,向全班推荐;②教师提问,学生答问,再加以概括,使之成为评语;③教师作补充。评点后练习背诵并作检查。 评点:五人者,盖当寥洲周公之被逮(为第3段叙事张本),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为第4~6段议论张本;“义”,全篇纲领)。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首提“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点墓碑)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用感叹结住叙事,为下文蓄势。) 写法指要:作墓碑记,故先叙墓之由来;况此墓来得不寻常,尤非先说不可。此段纯属叙事,用一个“盛”字作结,却将作者胸中议论托出,何等笔力! (二)诵读第2段。 评点: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极言为时之短。这是引导句,为的是引出下面的议论)。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一比,与常人比)?独五人之曒曒,何也?(承上段‘盛”字。) 写法指要:此段不接着叙五人之死的经过,却就建墓事生发议论,以常人与五人对比,已暗含“死生之大”之意,为结尾张本。由此再进一步展开,真可谓“出奇制胜”。 注:以上内容大多可以化为启发提问,不是由教师说出。(下同) (三)诵读第3段。 评点:予犹记周公之被逮(“犹记”统领本段叙事。“周公之被逮”承开篇首句),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周公义者,吴民亦义者,“义”是一段叙事主旨),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须对照下文“矫诏纷出”,义勇如见)。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承首段建墓事,妙。)。 解释:①“缇绮”之“骑”读qí②“谁为哀者”,据上文“哭声震动天地”,缇骑之间应为“为谁而哀”或“为哀者谁”,此系倒文,不能译为“谁在哭”。③“以呵”“以免”的“以”,同“而”。④“傫然”,五人墓成“一”字形排列,次第相邻,今日所见如此。 写法指要:本段叙苏州市民反阉党斗争始末,而以“激于义”三字为统帅,至五人姓名戛然而止,即又回到建墓事上,此亦跌宕之法,盖为下文蓄势。 (四)诵读第4段。 评点: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非“激于义”,何能如此!“然”,带出一层新意)。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二提“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再次照应建墓事,可以少慰人心)。 写法指要:将五人当刑时的表现作为一个独立层次来写,进一步突出了“激于义而死”一语。以上两段皆叙事,承首段而来。 (五)诵读第5段。 评点:嗟夫(由此引出大段议论)!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二比——与缙绅易志者比。用疑问句式表出:上句用“欤”,下句用“哉”,褒贬之意昭然若揭。二问中重在第二问,下文即回答)?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之死关系到当时的大局),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正义已伸张),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解释:“非常之谋”,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上(熹宗)不豫(病危)时,魏忠贤张(嚣张)甚,中外危惧。上召皇弟信王(后即位,即明怀宗)入,谕以当为尧舜之君,再以善事中宜(皇后,熹宗之后)为托,及委用忠贤语。信王出,上崩。忠贤自出,迎王太。王危甚,袖食物以入,不敢食大官店也。是时群臣无得见王者,王秉烛独坐。或曰,忠贤欲自篡,而崔呈秀以时未可,止之。” 写法指要:本段只论述五人之死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意义,仍是在“义”字上做文章,这是为下段更深一层的议论作铺垫。 (六)诵读第6、7段。 评点: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暗指魏党),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两种作法,一般丑态),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三比——以五人之慷慨赴死与“高爵显位”之畏死比)?是以寥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溢美显,荣于身后(结住寥洲周公事);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结住五人事),凡四方之土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虽死犹生,何等荣耀!)也。不然(反掉一段,文势振宕。四比——设想之比,以五人“尽其天年”与今之“百世之通”比),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非经魏阉之乱,不能作此悲壮语)?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借交代作记缘由点明全篇主旨)。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上文两次提到“贤士大夫”,此处再结一句,以示其“买脰”、“墓葬”之功不可灭)。 解释:①“为人记”,替它写了这篇墓碑记。“记”,不是记述,而是指这篇文章。②“明死生之大”,阐明死的重大意义。“死生”,偏义复词,偏“死”,“生”无义。③“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语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同“或”,或许。作者用的是委婉说法,使行文有波澜。 写法指要:前段说五人之死在政治斗争中的重大意义,本段更进一层说五人激于义而死,死有重于泰山,这就站得更高了。作者在行文上也很讲究,连用四个长句,气势磅礴,波澜横生,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用的是“卒章显志”旧法,却又有其创新之处,读后使人胸襟开阔。五人之死,有此篇碑文,千古不朽矣。 (七)总结全文。 1.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有机结合。 先让学生划分本文结构层次(分三部分),然后按部分画出示意图表,并指出这三者结合的方式。注:抒情融于记叙和议论之中,是不言自明的。 2.对比论述方式。 在评点中已经涉及,小结中只要求学生说出各项对比的作用(死得光明磊落,为伸张正义而死,死得荣耀且有价值,令人怀念),而集中到一点就是“匹夫有重于社稷”,突出了文章中心。 3.语言积累。 名词活用如动词: 旌:旗的一种/表彰。 例:以旌其所为。 墓:坟墓/建墓。 例:去今之墓而葬焉。 函:木匣/用木匣装起来。 例: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古今异义的词语: 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例:郡之贤土大夫请于当道。 私人:党羽。例: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首领:指头颅。例: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眠之下。 非常:超出寻常。例:非常之谋难于碎发。 视:比例: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点(二)思考:①贯穿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②作者是怎样评价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要求:分别引用原文中的一个句子回答。明确:①线索――“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主旨――“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三)具体分析1、析“五人”之死的经过 ①五人墓中埋葬的是哪五位义士?他们为何而死?明确:颜杨马沈周――“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文天祥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有生就有死,在死神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但为何而死?是否死得其所?从古至今无数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作出响亮的回答。这五人也有机会苟全性命,但为了吴地百姓的安全,挺身而出,昂然受刑。在本文的记述中,虽然没有留下他们的片言只语,但我们读后,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我们眼前闪现,耳边回响。齐读第三、四段,感受五人英雄的壮举、豪杰的正气。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经过。明确:周公之被逮(开端)→声义(发展)→噪逐(高潮)→遇害(结局) ③作者怎样描写五人当刑时的情景?表现了五义士的什么品质?明确:“…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以詈之,谈笑以死”、 “…颜色不少变”;表现了他们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浩然正气。2、析“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这句名言运用比喻形象地点明了生命的价值。而这五位义士本素不相识,除周文元外,其余四人和周顺昌也没有任何交往。他们完全是“激于义”而自发参加斗争、慷慨赴死的。对于他们的义举,作者是怎样高度评价的?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明确: “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对比手法对 比 意 义 五人“激于义而死” 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淹没不足道” 光明磊落 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缙绅“易其志” 不畏强暴 五人“有重于社稷” 高爵显位“辱人贱行” 死之意义重大 五人“尽其天年”(假设) 豪杰“扼腕发悲”(现实) 容于身后的显耀 对比作用: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场上,通过这组对比,热情讴歌了五位平民“激于义而死”的可贵精神,也批判了官僚士大夫中不能仗义斗争,甚至甘心依附阉党的那些人,显示了轻重大不相同的两种生死价值。3、齐读课文,领略英雄们的壮烈的风采(四)课文小结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和叙议结合方法[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七年级下期语文教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五人墓碑记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师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