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cuán):聚集,拼凑。
桀骜:形容性情倔强。
2、作家作品:
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本文作者及其作品?(补充)
明确:(投影显示) 鲁迅(1881—1936),原名 周树人,字 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 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中国 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 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野草》;杂文集 《且介亭杂文》、 《坟》、 《二心集》、 《而已集》、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南腔北调集》等,并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 《死魂灵》,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 《毁灭》等作品。
三、学生听老师范读
四、整体感知,分析文章思路
1、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记叙的主体。那么,文中哪几节写了“刘和珍”?
明确:3、4、5节。
2、第1、2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定作缘由。
3、第6、7节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件事的教训和意义。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学生齐朗读第一部分,分析第一大部分的思路。
学生思考:作者为何先写写作缘由?文中有没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作者借写作缘由将惨案发生后的形势都概括进去了。提示性的话是“有写一点 东西的必要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两个“必要”的意思一样吗?)
第一个“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在于唤醒“庸人”,让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思路的。
2、男生朗读第二部分,分析思路。
思考讨论: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生答: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写她遇难的经过。
明确:叙述遇难的经过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女生齐读第三部分,思考分析思路。
学生明确:本部分同第一部分一样,也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布局的。
分析作者态度: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
六、板书设计
写作缘由 记叙主体 教训意义
悼念、痛斥、唤醒 追述、揭露 劝诫、激励
爱——恨 生前——遇害 否定——肯定
七、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根据文中所写,描述一下刘和珍是怎样一位青年?
3、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