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ghao
教学目的: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3、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课 型:讲读。 主要教法:讨论法。 教具与器材:投影设备。 教学设想:拟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第三周星期日。 上课时间:第三周星期一。 教学要点: 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具体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也是本期学习的第二个小说单元。教师板书课题、作者并释题: “药”是用来干什么的?(医治人们病苦,疗救社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小说的思想内容是否能回答这个问题(留下悬念,待学完本文后讨论)。 指导预习 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 研习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要求: 1、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教师巡堂点拨,逐步缩小范围(尤其是环境描写方面的) 2、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本文反映的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一方面是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另方面是革命者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 三、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学 生第二遍阅读课文时要求准备: (1)讲述《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与结局交待清楚,要给小说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2)讨论:《药》的情节包括几个部分;比较两个故事叙述方法上的区别。 3)讨论:小说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在以上讲述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订正、筛选学生的语言,板书小说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图。 板书依次出现的顺序应是: 1.华家的故事情节; 2.夏家的故事情节; 3.两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明、暗线;5.两条线索的连接、交织、融合的地点。 (主题暂不板书,待分析完人物后再归纳。)
《药》的双线结构 (一个秋天的后半夜) (当天早上) (当天上午) (第二年清明) 明线 老栓买“药” 小栓吃“药” 茶客谈“药” 华大妈上坟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药 线索 刑场(连接) 茶馆(交织) 茶馆(交织) 坟场(融合)
暗线 夏瑜就义 夏瑜血被吃 茶客谈夏瑜 夏四奶奶上坟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第三周星期日。 上课时间:第三周星期二。 教学要点: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具体步骤: 分析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关系。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华老栓: 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明确: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愚昧、落后。 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 (如,对他“……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 感到“幸福”(如,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 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 小说开端部分有关对老栓的动作描写;高潮部分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如,“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这些都联系着他内心活动显现着性格;再如,“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及其矛盾心情,应当说这些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夏瑜: 分析之前,教师可介绍一些夏瑜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并适当讲解一些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关系。分析夏瑜时应紧扣课文进行分析。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