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八只小猫》。 这是一篇状物文章,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八只景德镇的小瓷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字组词。 2、查字典解释: 稚气,名副其实,比拟,匀称,雅致。
3、讨论交流:
(1) 课文共有几节?每节主要写什么? (2) 用自己的话写,八只景德镇小瓷猫的形态及众多的优美以及作者对八只小猫无比喜爱之情。 师:课文主要写八只景德镇小猫的形态几众多的优美以及作者对八只小猫无比的喜爱之情。 三、找过渡句,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特别喜欢这八只小猫呢?请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
(对它们的喜欢不但出于这些小猫的姿态和神情可爱,还处于骄傲的爱国心,原来它们还有光辉的战绩,曾打败了日本小猫。) 2、读读,这句话写了.几层意思?分别在文中的哪几节? 3、那么,第四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师:作者先描写了八只小猫的形状,在描写了它们曾经打败了日本的瓷小猫为国争光,再写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三、完成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及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1、重点理解过渡句的作用。 2、背诵课文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围绕过渡句,学习课文重点词语,精读课文。 (1) 朗读过渡句,想想第一层意思是什么? 1、指名读第一、二节。 2、八只小猫虽有独特的神态,但把它们放在一起,作者又发现了什么特点? 3、除了描写八只小猫的姿态外,作者还描写了它们的大小,毛色和打扮,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4、自读课文,从哪些句子中,词语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写了几种摆法? (2)“忍俊不禁”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3)你能挑其中一种摆法说一个简短的童话吗? 3、背诵课文第二节。 (1)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 (2)按一定的顺序引导学生背诵。 (二)读过渡句,说说第二层的意思。 1、指名读第三节,边听边思考。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八只小猫的光辉战绩。
2、因此,孩子们给八只小猫什么称号? (打败日本的小猫。) 3、与日本猫相比,我们的八只小猫有哪些特点?课文是怎样介绍的?什么叫“择而述之”?作者选择了哪几个特点? 4、作者认为它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像个小孩子谁也看不厌。) 作者喜欢八只小猫是因为它们曾打败过日本的猫,从爱国的高度写出了喜爱八只小猫的感情。 5、朗读第三节。 (三)朗读第1—4节,想想作者写“八只小猫”的观察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八只小猫》课堂实录 授课人:杜亚泉中学 干国祥 授课班级:浙江省上虞市杜亚泉中学初一(3)班 授课时间:2003年4月21日上午第三节
[课前交流] 教师:这篇文章有没有读过? 学生(乱纷纷):读过了。 教师:读过两篇以上的举手。(无人举手) 教师:出声地从头至尾读过一篇的举手。(1人举手) 教师:看过一遍的举手。(大多数同学举手) 教师(微笑):由此可见,大家对“读书”二字有严重的误解。这匆匆看一下,能叫“读书”吗?(学生笑) 教师:那么什么叫“真读书”呢?我写8个字(写副板书:读到自己,读出问题)。什么叫“读到自己”呢?就是读文章时要从文章读到自己的感情、思想,在文中找出自己的影子。“读出问题”,这文章读下去,要能看出其中的问题。如果你读下去,问你“有问题没有”,说“没有”,问你“讲了什么”,说“不知道”,这能叫读书吗?(哄笑)记住,是人读书,不是镜子读书,得用脑子才行。能做到吗?(生答:能!) 教师:上课铃声还没响,大家看到我在黑板右边写着“叶公好龙”四个字,听到过这个故事吗?(生答:没有。)没有听过的举手。(大多数学生举手。)没举手的同学想必听过,谁愿意为我们讲一下?(没同学举手,刚才不举手的学生显然局促起来。)那好吧,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叶公好龙,就是说有个叫叶公的人特别喜欢龙,――你喜欢龙吗?(生有答“喜欢”,有答“不喜欢”。)大家都是龙的传人,这龙能不喜欢吗?(生笑,教师简单讲叶公好龙的故事。中间上课铃响。) 教师:叶公真的喜欢龙吗? 众生:不喜欢。
[整体感知] 教师(停顿):好,这问题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八只小猫》。刚才大家说没好好读过课文,这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