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伊索寓言〉》
|
查询语文高中三年级教案的详细结果
|
读〈伊索寓言〉》课堂实录及点评 执教: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 成用军 点评: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 张广银
(屏幕上显示《伊索寓言》故事的画面,播放背景音乐)
上课。(师生互致问候)
师:文学欣赏中有一句精典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说一半的时候,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了下半句)。不同的人因为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就会不尽相同。面对项羽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杜牧唱出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学生跟诵后半句),李清照却写出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跟诵后半句)。同样,在面对《伊索寓言》中的一个个小故事的时候,我们许多读者在读后一笑了之,最多会为其中的某一个人或动物掬一把同情泪,仅此而已,但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大家钱钟书先生在读了《伊索寓言》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后,却发前人之未发,阐述了自己独到而新颖的观点。他这独到而新颖的观点是什么呢?这样的观点又是如何得出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拜读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一文,(屏幕显示课题与作者名),希望通过对本文的解读,能让我们同学触摸到钱先生思维跳动的音符,以便我们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这些音符去奏响一曲曲优美的乐章。
[点评:在导语中说到诗文名句,教师有意识地放慢自己的语速,让学生接句参与,链接学生的知识积累,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在音乐的背景下营造了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师:请同学们将书打开到80页,看课文的第4段:蝙蝠的故事。先请同学们听我把这一段读一遍。
生:翻书,作听状。
师:开始朗读第四段。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阅读第四段,可以默读,也可以小声朗读,注意体会这一段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深刻含义。
生: (学生阅读,有的同学在小声朗读,有的同学在低头默读。)
师: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聪明的人发觉问题,平常的人等待问题,糊涂的人不觉得有问题(屏幕分三行显示,许多学生脸上露出笑意。)。老师发觉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因为刚才在读了这一段后产生了一些疑惑,过会儿我说出这些疑惑,如果有同学知道答案,一定要站起来告诉老师,行吗?
[点评:这句话看似游离了文本的学习,但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却大有裨益,从学生齐答的一个“行”字便可看出。也许,我们的课堂教学少不了这样的“浪费”。]
生:(齐答)行!
师:韩愈有句话说得好:“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教师刚说到“不”字时,学生就一齐与老师说出了下面的内容)。
师:我的第1个疑惑是:钱钟书在这一段中到底想要说什么? (屏幕显示)我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没读懂是什么意思?不知道钱先生在说什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已经有答案了,请把语言在头脑里组织一下。
[点评:“我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没读懂是什么意思?不知道钱先生在说什么?”教师的这个补充似乎有点“矫情”,因为从后面学生的回答来看这个问题并不难,会让学生刚刚点起来的兴趣的火花熄灭的——老师原来“发觉”的这个问题就是这样。看来,点燃是一种功夫,保持来得更为重要。]
生1:(学生举手,教师示意其作答) 在鸟类里偏要充兽,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说的是蝙蝠趋炎附势,而最后说“这当然不是蝙蝠,这只是—人”,指明并不是说蝙蝠趋炎附势,实质上说的是人趋炎附势。
师:(面向全体学生)你们赞同她的这种说法吗?
生:(齐答)赞同。
师:她的回答老师也非常满意。说蝙蝠的趋炎附势,实质上是说人的趋炎附势。这个回答一下子点中了要害。把钱钟书的想法也突显了出来。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或不同看法的?
生2:“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让我想到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这可能是伊索当时所想的。
生:(部分同学发出笑声)
师:刚才同学们的笑声可能是对你的一种赞许,赞许你平时读的书多,知识面广,但也可能是对你回答的一种暗示。我们问的问题是“钱钟书在这一段中到底想要说什么?”,你答的却是“伊索当时所想的”,无论怎么说,你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种意识是好的。但回答一定要扣住题目。
[点评:对于发言离题的学生我们既要有真诚的肯定,更要有诚恳的点拨,特别是教师抓住同学们那个有可能使人难堪的笑的解读显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和人文素养。]
生:(部分同学再次发出笑声)
师:还有谁来说说自己的看看法?
生3:文中人就比蝙蝠聪明多了,我觉得作者不是在真地夸奖人很聪明,而是在说人比动物要狡猾,所以我认为钱钟书先生想说的是在批评、讽刺当今社会上的某些狡猾的人。
师:说得得非常好。刚才几位同学各自阐发了自己的观点,说得很有道理。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将我的这一个问题(师指屏幕)再来作一个回答,注意把前面几位同学的观点溶进去。谁来概括?
生4:钱钟书在这一段中主要是想讽刺总吹嘘自己与众不同,比别人高明,自高自大,趋炎附势,狡猾的人。
师:这位同学概括的非常棒,不仅很好的吸收了前面几个同学的观点,还把自己的观点融合在里面。到这儿,我的第一疑问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也反映了我们同学解读文本的能力。但我的第2个疑惑又出现了:《伊索寓言》中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原意与钱钟书的观点是否一样?(屏幕显示,教师沉默几秒钟)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生:(少许学生回答,但不够清晰)
师;题目中提到“《伊索寓言》中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原意”,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教师停顿学生齐答):原故事。了解原故事的途径很多,受课堂限制,我们就不让同学们去找了。我把原故事一字不动的拿来,请大家看屏幕,注意思考刚才的问题。
生:(全体学生抬头看大屏幕,阅读《鸟、兽和蝙蝠》一文。)
师:《伊索寓言》中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原意与钱钟书的观点是否一样?
生:(齐答)不一样。
师:只要我们看一下原文,就能知道两者的观点不一样。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但我的第三个问题也冒了出来(屏幕):作者在阅读《鸟、兽和蝙蝠》时运用了怎样的思维方式对原故事进行思考的?也就是说,钱钟书在读了这则寓言后,他是如何想到这个观点的?我们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如果有答案就站起来告诉老师。
[点评:看得出来,成老师的前几次提问都有对问题的补充解释,担心学生不能够理解问题,那么我认为就应当直接用那个补充解释的问题来问,简明易懂,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因为师生交流毕竟是用语言来交流的,同时也无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
生5:《伊索寓言》蝙蝠最后的下场很惨,而钱钟书说的人的结果很好,说明他是从反过来的方面思考的。
师:你是怎么得出你的结论的?
生5:课文中有一句话:“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它给了我暗示。
师:非常不容易,所以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不要离开文本作空泛的解读。我把这位同学的观点再表述一遍。他说,原故事中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而在钱钟书看来,蝙蝠在鸟类里是充作兽的。所以,钱钟书之所以能得出他的那种结论,是钱钟书对原故事进行了(教师停顿,大多数学生回答):逆向(反向)思维。对的。我们用一句话概括为:反其意而用之,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对一个故事进行创新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现在我请同学们用“反其意而用之”的思维对原故事进行创新,现在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
生6:根据对牛弹琴联想,可以联想到也许是一个人弹琴弹得非常差,只有对牛这种不懂音乐的动物才能找到自信。
师:你是从故事中的人为什么对牛弹琴的角度得出只有这样做弹王琴的人才会找到自信结论。这样的想法确实对原故事进行了探究,但好象“反其意而用之”表现的不够明显。是不是?(面向生6)
生6:(点点头,未作答)
师:还有谁把自己想的说一说?
生7:我认为作者在这里是对一些才能并不是很突出,却在比自己弱的人面前炫耀,更加表现出这一类人的浅薄。我看过这样一个报道,说音乐对动植物的生长是有好处的。对奶牛放音乐,可以增加奶牛的产奶量。
师:你的大脑转得很快,一下子想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好象跟刚才一位同学的观点相似,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还是在说从中可以找到自信。第二种说法可以看出你平时课外书读得不少。但这种说法还是在探究为什么播放音乐,我们的要求是运用“反其意而用之”对原故事进行简单的改造,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明白没有?
生:(齐答)明白了。
生8:人生在世,得一知已足矣。然而在现实中能有一个知音的又有几人呢?琴师也许不幸成了不幸的多数人中的一个,心中的惆怅无人可以倾诉,只能面对老牛将心中的情感通过琴声来诉说。
师:(微笑)同学们知道我笑什么吗?我们同学的想法是很新奇的。但我还是感觉不够满意,可能对“反其意而用之”这一概念还未真正领会。我们想一想,原故事中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而到了钱钟书的笔下,蝙蝠在鸟类里就充作兽的,到兽类中就充作鸟,他有没有探究蝙蝠为什么要充作兽或充作鸟?
生:(齐答)没有。
师:这就对了,现在谁来试一下?
生9:可以这样想,原成语是人弹琴给牛听,现在反过来,牛弹琴给你听。
师:说得非常好。“反其意而用之”,简单点说,就是在“对”后加一个逗号,就是:对,牛弹琴。当然,我们可能还有其他的想法,课后有兴趣,同学们还可以再去想想,想得越多,你会觉得乐趣就越多。
[点评:这一个小[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文高中三年级教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读〈伊索寓言〉》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 |
下一篇文章: 秋声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