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M >> mao >> 毛泽东 >> 正文

 

中国社会底线难寻 官员贪少点民众就已很满意

丧失法律的庇护”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邓亚君发自北京 把药家鑫案看作是展示社会各种光怪陆离的脚本,并不为过。

  本是交通轻伤,他却连捅受害人八刀(一说为六刀);本来案情清晰,却围绕“情与法”引发全民大讨论;本已触犯众怒,却还有人辱骂受害者并为他“声援”……

  判决未下,讨论之时,匪夷所思之处比比皆是。药案所呈现的忏悔哭泣也罢、辩护反思也罢、群情激愤也罢,辅以案情的展开而扩散发酵。而今无论是对哪一种结局,国人的内心似乎都有理由继续不安。

  从撞人到“激情杀人”

  最先令人震惊的,是药家鑫的凶残。

  去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驶一辆红色雪佛兰小轿车行驶至西北大学西围墙外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26岁女工张妙。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侧躺在地上,发出呻吟声,想记下车牌号。

  “(当时)天太黑,我不清楚她伤的程度,心里特别害怕、恐慌,害怕她以后无休止地来找我看病、索赔。”想到“农村人难缠”,药家鑫索性从随身带的包中取出一把单刃刀,向张妙连捅数刀。

  张妙当场死亡,后经法医鉴定:她系胸部锐器刺创致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而亡。药家鑫随即驾车逃离,而当他行至另一路口时,又将两个行人撞伤,并被附近群众抓获。

  事隔三天,经历了警方的两次询问后,10月23日,药家鑫终于向父母说出实情,并在后者陪同下向警方投案。

  多大的仇恨以致连捅八刀?面对他人从生至死,难道没有半点“不忍”?对药家鑫“难缠”的说辞,张妙的丈夫痛斥药的心理素质“连三岁小孩也不如”。后者的辩护律师则将药的行径归纳为“激情杀人”。“激情”是指“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意为行为人因一时的激愤情绪而实施的犯罪行为,没有预先确定的犯罪动机和目的。

  不过,这一辩护很快因“受害人并无过错、不存在激怒行为人”而备受质疑。于网友看来,“激情杀人”近乎是对药家鑫无可争议的、故意杀人行为的狡辩。

  “请问,我们可不可以也激情一把,杀掉药家鑫?”“或者,我见到药,我也激情地捅他一刀,然后不负任何责任?”……网络上的嘲弄和讽刺充满了对药行为的愤怒和不可原谅。

  公开庭审引发的争议

  但愤怒之余,随着3月23日药家鑫一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更多人表现出了对案件发展走向的疑虑和担忧。

  庭审面上,药家鑫抽泣着,时而泪流满面,时而下跪求谅。“我对不起张妙,对不起她的家人,也对不起我的父母。”药家鑫忏悔道。

  辩护律师以“好人说”为药家鑫请求网开一面。内容包括:药的成长道路没有污点,学习优秀,得过各种奖励等。律师还向法庭出示了4份由药家鑫的同学、校友、老师等写的请愿书,请求法庭酌情考虑量刑。

  如果没有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接下来的“创新”举动,或许人们的顾虑会少一些。

  当日旁听席上,除了各大媒体和受害者亲属,以400名大学生为主体的旁听者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问卷——“旁听人员旁听案件反馈意见表”。问卷上有两个问题:您认为对药家鑫应处以何种刑罚?您对旁听案件庭审情况的具体做法和建议是什么?

  “且不说被告人、受害人的亲朋好友,就是400余名大学生也很难具有代表性,其建议也只能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倾向性立场。这种对象的局限,直接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参考价值。”学者傅达林等人忧心忡忡。

  此后,药家鑫的眼泪和在媒体上的“强势出镜”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把药家鑫案同去年著名的“李刚门”挂钩。

  与当时交通肇事者的父亲李刚在电视上痛哭流涕、鞠躬谢罪类似,庭审后,央视第一时间对药家鑫进行独家专访,后者剖析了自己的心路历程,直言“我看不到希望,经常想自杀”。相形之下,受害者一方的话语却没有得到同时展现。镜头前,张妙丈夫令人印象深刻之处还是当庭的眼泪和心酸。“农民就难缠吗……额头上写着‘我是农民’你就是把她撞瘫了?……我不问你要一分钱,至少还有个娃啊……孩子,才2岁,昨天看着妈妈的照片说是阿姨,问妈妈干嘛去了。”

  对执法机构和媒体公正性的质疑直接引发舆论反弹,众矢之的瞄准对“权大于法”的警惕。“先告诉我他钢琴十级,一直学习很好,然后是他开始忏悔,解读自己,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都是为了将来的轻判所做的铺垫。” 网友“天涯”的感受得到了诸多网友的认同。尽管后来事实证明,药家鑫并非“富二代”也非“官二代”。

  “是我,我也捅”

  就当外界围绕药家鑫一案正在激辩“激情杀人”、“‘好人说’能否减轻罪责”时,力挺药家鑫的言论在4月1日横空出世。

  “我要是他(指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当日下午,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贴出了所谓“药家鑫同门师妹”李颖在网上留言的截图。

  其实,李颖是药家鑫的师姐,已毕业离校。问题关键在于,药家鑫的“冷血”逻辑居然有人拍手认同。一时间,由药案引发的社会道德危机因李颖言论而放大。

  教育学专家认为,这传递出中国教育的危险信号,直接体现出药家鑫们极端自私的扭曲价值观。

  “不难发现,李颖的冷血言论,其实有着深厚的土壤,她也并非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这种暴力语言,其实与‘激情杀人’等论调并无二致。只不过前者是一种原生态而粗鄙的表达,而后者则是披上了一件看似理性而实则荒谬十足的外衣罢了。”媒体从业者苗蛮子表示。

  李颖很快迫于压力而道歉:“我一直都在道歉,给每一个骂我的人,我也知道自己确实过分,不应该说这样的话,也真心希望大家能原谅我,我真的错了!”

  4月6日,西安音乐学院在其官方网站专门刊登文章《关于网传药家鑫案件、李颖网帖事件的情况说明》,文章称,无法证实已离校生李颖确为网上发帖之人,而全院上下一致认为,药家鑫行凶杀人受到法律严惩是其罪有应得,咎由自取。“我们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坚决拥护法院依法判决。我们应该以药家鑫为反面教材,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

  显然,“李颖”言论触及的,更是对社会良心底线的拷问。

  公众的担忧

  李颖之外,因药家鑫案被网友讨伐的,还有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

  李玫瑾接受央视《新闻1+1》采访时,将药家鑫的残忍行为解释成他过去砸琴行为的一种替代,继而被概括为“钢琴杀人说”而饱受抨击。

  4月10日,她为此接受媒体专访,直言“钢琴杀人”系误读,并称自己从未开脱药家鑫,后者在她眼中“是一个犯了不可饶恕错误的年轻人”。

  然而,李玫瑾的“双重标准”却成为她挥之不去被诟病的核心。细心的网友发现,2004年马加爵一案中,李玫瑾的点评为“没有任何条文规定,在犯下此种罪行后,仅仅因为贫穷就可以减轻处罚”;而今针对药家鑫,她却读出了“不忍”、“委屈”,表示“非常遗憾”。

  不同环境下,公众和专家的语境错位直接削弱了专家的公信力。此时,有人宁可“矫枉过正”。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以暴戾似的语言让不少网友感到“解气”。“他(药家鑫)长的是典型的杀人犯的那种面孔……你不懂,(药家鑫)一看就知道是罪该万死的人。”孔庆东这样点评道。

  但同时,他的同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提出疑问:“我们当然可以依法判决一个人死刑,但是可否不要以群众狂欢的方式处死我们的同类?”

  然而此刻,面对法院、媒体、学界或有意无意地充当“药家鑫辩护团”时,民众“群起攻之”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恐惧。“他们害怕这个社会真的被丛林法则主宰,弱者彻底丧失法律的庇护。”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老愚说。

 美国:生命、自由与底线

  不管怎么变化,守法就是美国人最基本的底线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青帝发自芝加哥

  说到底线,有人说美国人奢侈浪费,崇拜金钱,物欲横流,似乎没有道德底线。的确,美国政府和个人都是债台高筑。电视真人秀里充斥着背叛、未婚先孕、乱交,甚至鼓励两面三刀、狡诈欺骗。最近臭名昭著的演员查理辛吸毒打老婆,被电视台开除,他却可以借此开展全国巡演,到处挣得盆满钵满。还有前总统克林顿偷情闹得满城风雨,差点被弹劾,十年后居然成了美国最受欢迎的政客之一,到世界各地去解决危机。

  一个包容性很强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毛泽东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中国社会底线难寻 官员贪少点民众就已很满意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毛泽东林彪交恶的根由
    毛泽东个人资料
    各国对毛泽东的评价
    毛泽东晚年政治侧面:曾经须臾不离的
    共和国十大元帅:毛泽东点评独到,赞
    邓小平与毛远新之间“矛盾”的真相
    扑朔迷离:毛泽东和他的“8341”
    1964年后毛泽东为何对刘少奇越来越不
    毛泽东之前的五位总书记有烈士有叛徒
    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
    胡耀邦谈往事:比较毛泽东和邓小平
    毛泽东一生中几个重要的“9月9日”
    手下强将如云 毛泽东为何决战东北只重
    毛泽东评说历代帝王
    张宗逊上将与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的24个经典预言
    周恩来眼里的林彪与毛泽东
    两个大骂毛泽东的人:兼听则明
    1949年毛泽东为何没有下令进攻台湾?
    前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毛泽东外孙女出书披露毛泽东晚年外交
    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子“毛毛”1949年后
    毛泽东的10个儿女们
    国共抗战名将后代齐聚成都缅怀先辈
    林彪一封信 毛彭误解数十年
    红墙内毛泽东的普通生活
    邓小平、华国锋等在唐山地震时的反应
    毛泽东是怎样挑选秘书?
    抗战期间林彪和蒋介石曾有三次激烈的
    曾经轰动海外:红宝书《刘主席语录》
    毛泽东对百团大战不满:过早暴露了我
    毛泽东的军事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毛泽东对接班人的打算:刘少奇第一邓
    王光美:庐山会议前后的毛泽东、彭德怀
    从亲密到决裂:毛泽东与林彪九次冲突
    毛泽东评《三国》:自比赵子龙,为曹
    蒋先云:毛泽东和蒋介石最喜欢的弟子
    德前总理施密特谈毛泽东:外交立场克
    毛泽东为何尊重程潜
    毛泽东的孙辈亲人们
    毛泽东为何说叶挺是中共首任总司令
    毛泽东与杨开慧
    毛泽东延安遇刺客
    毛泽东和他的九弟毛泽连一家
    毛泽东后人生活状况:平民生活的酸甜
    天生不爱摸枪:毛泽东人生中唯一一次
    两人一见钟情 毛泽东与杨开慧试婚
    渐行渐远 七千人大会之后的毛泽东与刘
    毛泽东为何说叶挺是“中共首任总司令
    毛泽东临终前给李敏留手势遗嘱成谜
    毛岸青邵华撰文纪念毛泽东:彩云长在
    毛泽东再婚后:得知杨开慧还在世深感
    发展党员的特殊政策:经过长征的人可
    1969苏联大兵压境 在京高干率先疏散
    毛泽东简介
    晚年毛泽东听曲秘闻 工作人员谈秘密录
    毛泽东在延安两次“挨骂”的史实
    杨开慧第一次随毛泽东回婆家
    薄一波撰文忆毛泽东同志二三事
    周恩来与邓小平战友情深
    莫忘小平同志复出时的感言
    毛主席日常开支
    1966年十万人大会 陈毅为文革泼冷水始
    “毛泽东万岁”与妻女离散 是辉煌还是
    两见晚年毛泽东
    毛泽东复电:停战签字必须推迟
    毛泽东的英语水平到底怎么样?
    第五次反围剿
    邓小平南方谈话未见报的两句话
    毛泽东与叶飞上将
    毛泽东眼中的方志敏
    毛泽东礼遇程潜
    八路军
    毛泽东评价陈独秀长子陈延年是不可多
    邓小平伸出一个手指:裁军100万
    开国将帅们的“战创”知多少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
    从邓小平受迫害时进行的思考说起
    婚姻大事
    许世友拳打毛泽东事件:差点被拉出去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有感于邓小平“中国不允许乱”!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毛泽东与刘少奇在五七整风运动中的矛
    毛泽东题“好好学习”的内幕
    毛泽东之女李敏撰文回忆:长征路上的
    毛泽东的亲情世界:家世·家书·家风
    邓小平20年前画下房改“圈子” 中国房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 ——毛泽东《沁园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父亲黄炎培与毛泽东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邓小平
    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介绍
    沁园春·雪
    秋收起义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及其
    方鼎英密谋带着部队去投降
    浪淘沙 北戴河/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只有几个月国民党员历史的上将张宗逊
    毛泽东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