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毛泽覃娶了贺氏亲姐妹
毛泽东与贺子珍在井冈山时相识,在那革命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产生了感情,彼此恩爱,两颗心走到了一起,结为了夫妻。贺子珍,原名桂圆,又名自珍,江西省永新县云山人,1909年9月生,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毕业于永新女子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中共吉安县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在参加组织永新农民武装暴动后,随袁文才部上井冈山。1928年在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前委机关做机要和宣传工作,同年与毛泽东结婚,任中共湘赣边特委机关秘书、毛泽东的秘书。1929年1月随同红四军主力下山,后任机要科科长。1937年冬去苏联治病,后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48年回国,曾在沈阳财政厅任处长。1948年在哈尔滨参加全国劳动大会。1949年秋任浙江省妇联主席,10月调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1979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4月19日逝世。
毛泽东的三弟毛泽覃与贺子珍的妹妹贺怡也是在革命斗争中相识、相爱。
1929年2月的一个晴朗的日子,江西东固革命根据地西村村头锣鼓喧天,乡亲们正在欢迎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冈山辗转来到了东固西村。活泼可爱的贺怡得知姐姐、姐夫要来,兴奋得满脸绯红,双眼在红军队伍中到处寻找。贺怡渴望看到久日不见的姐姐,更想看看还没见过面的姐夫。
多情自古伤离别。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只在东固村休整了几天。正当贺怡与姐姐依依惜别时,赣西特委交给贺怡一项特殊任务:护理在战斗中负伤的红四军三十一团党代表毛泽覃同志。
此时不满18岁的少女贺怡早已参加革命了。听姐姐说,毛泽覃是毛泽东的小弟、红军的一位年轻领导干部,在大庚战斗中腿部受了伤,不能随队行动。经组织决定,毛泽覃留下担任中共赣西特委委员、东固区委书记,一边工作,一边养伤。为此,赣西特委指派特委妇女干部贺怡专门照料和护理毛泽覃。
这一对青年男女志同道合,相处长了不免暗生情愫。在东固养伤的那段日子里,无论在村头村尾、河边溪旁,都留下了贺怡搀扶毛泽覃的身影。两人在一起时,谈儿时的贪玩、家乡的山水;还谈各自生活的经历,憧憬革命的未来。在与贺怡的交谈中,毛泽覃知道了贺怡很小就投身革命,并携父母深夜逃出敌人魔掌,投奔革命根据地的曲折经历,心里对此不由肃然起敬。
毛泽覃也向贺怡谈了参加革命的曲折经历,还谈到曾经有过的两次婚姻。当讲到曾与自己结成伴侣的赵先桂、周文楠因斗争需要及环境恶劣,现天各一方,音讯隔绝,婚姻已名存实亡时,毛泽覃充满了思念之情。贺怡由此感受到,毛泽覃是一个很重感情的男子。
在贺怡的精心护理下,毛泽覃腿伤好得很快。两人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彼此都有了解:贺怡那炽热、活泼、开朗、充满青春气息的性格,给毛泽覃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而毛泽覃那诚实、稳重的性格,也留在贺怡的记忆中。
毛泽覃伤愈归队后,贺怡心绪很乱,脑海里浮现出在护理毛泽覃前的一件事:赣西特委书记唐在刚上门提亲,父母亲一口答应了这门亲事……
1928年8月,贺怡经组织调动,到赣西特委工作。而在特委工作期间,一个男人闯入了她的生活,这个男人就是赣西特委秘书长刘士奇。
贺怡当时17岁,性格外向,活泼开朗,颇得刘士奇赞赏。平时,刘士奇就像大哥似的关心和帮助贺怡,对贺怡的父母说话和气、谦逊有礼,深得贺怡父母的好感。贺怡的父亲贺焕文也把自己的身世和经历,向刘士奇倾吐。
刘士奇身任特委秘书长,工作上正缺一个文书,见贺焕文文字功底不错,便在特委会议上,推荐贺焕文担任特委文书工作。
从此,贺焕文就在特委机关担任文书工作,刻钢板、印材料、誊抄文稿,贺怡母亲也在机关帮助做些杂事。
作为特委秘书长的刘士奇常常到贺怡家嘘寒问暖,帮助贺焕文夫妇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贺焕文夫妇对刘士奇感谢不已。贺怡也从内心感谢和敬重这位兄长似的领导。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