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之风?(谁又具有子产之才)?我思慕古人。
3、附随笔一篇
《子产不毁乡校颂》,是韩愈的一篇读书随笔,对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子产开放社会舆论,正确对待批评意见的称颂。
韩愈的政治思想比较多元,在意识形态上,主张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不遗余力地排斥释、老两家,并以儒学继承人和卫道士自居。但是在其诗文中又有诸多“离经叛道”之言,曾经盛赞管仲、商鞅,也肯定过“孔墨相用”。
子产,即公孙侨。在郑国执政30多年,内政外交多有建树。“子产不毁乡校”,见于《左传·襄公31年》。乡校即乡间学校,是古人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的地方,也是人们聚会的公共场所。子产采用礼法治理国家,老百姓一时不太习惯他那一套教令,经常聚集乡校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有人给子产出了个主意,毁掉乡校,岂不一了百了。
子产反对这个主意,他以为听听民众的议论,只有好处没有害处。“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民众议论并非多言生事,那是人们对一些事情的各人见解。人们说好的我就做,说不好的我就不做。我做得对不对,好不好,也能从众人的议论中找到答案。子产坚信“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大江大河是堵塞不住的,舆论也是禁止不了的。下面言路堵塞,上面就听不到真情,国家就难言安全和稳定。《国语·周语》中记录过邵公之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渍,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子产的认识与这位邵公的主张是相通的。
子产这个人懂得一些群众路线,也不害怕批评,在这两点上,他算是一位开明的君主。他执政的秘诀之一就是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并以民众的好恶、褒贬为镜,检点国家的大政方针及个人的举止言行。
子产没有听信闲言碎语,一直保留着乡校,并把它作为知晓民心,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终于把郑国治理得很好。
韩愈在这篇文章中思古喻今,顿生感慨,于是曰:“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周朝(指文王、武王、成王、周公之时)兴盛的时候,曾对贤明的老人实行供养,请求他们发表对时政要务的意见。到了周朝衰落的时候,周厉王却派人监视批评过他的人。周朝成败的迹象线索,从这里就可以看个八九不离十。
正如明朝人余继登在《典故纪闻》中说的:“治国之道,必先通言路。言犹水也,欲其长流,水塞则众流障遏,言塞则上下壅蔽。”真可谓“言路者,国家之命脉也。”
子产不仅对别人的批评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心态,而且对自己觉得不妥之事,也勇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据《左传》记载,郑国卿子皮要任用尹何担当要职,子产认为尹何素质不高,难胜重任,不厌其烦地说服子皮,子皮不接受他的意见,他便打比喻说:“你不会把一匹锦缎交给一个不会裁剪的人胡乱剪裁吧,难道一座关系到百姓身家性命的城池,还不如你的一匹锦缎?”终于说服了子皮。
一个人勇于听取别人的批评和敢于批评别人,都是坚持真理、服膺真理的表现,是一种光明磊落的表现。
韩愈这篇短文以“我思古人”起,又以“我思古人”结,首尾相应,既有对史实的铺张扬厉,又有抒怀寄志的感叹,对后人不失为劝喻警世之言。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