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屈原被流放,才写了《离骚》;司马迁受了宫刑,才写下《史记》。如此看来,要想有所建树,必须经历困苦!”
哥哥见他已经领会了故事的精髓,非常高兴。
韩愈随哥哥来到韶州之后,韩会因心情苦闷,加上水土不服,生病去世了。哥哥一死,这一家就很难讨生活了,韩愈的嫂嫂成了寡妇,在韶州举目无亲。 没有办法,嫂嫂郑氏只好带着儿子和韩愈,护着韩会的灵柩,千里迢迢回到了河阳(孟州)。
生活质量一下子降低了。家中没人吃皇粮了,就只好凑合着过日子,但这不幸的遭遇,并没有击垮韩愈,他很有志气,上不起学,就自学,每天三更就从床上爬起来读书。好歹韩愈祖上都是读书做官的人,家里有的是书,13岁前,他已通读了《论语》、《孟子》、《庄子》、《荀子》、《诗经》、《礼记》和《春秋》,并熟读诸子百家,自觉训练写作。
到洛阳求学,韩愈的苦学精神出了名
韩愈14岁,嫂嫂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我思谋了很久,你应该到洛阳求学。那里有学问的人多,可以开阔你的眼界。”于是,韩愈前往洛阳。
到洛阳后,韩愈拜访了一些韩家的老相识。大家见他很知礼,又有学问,就邀请他住在自己家里。韩愈谢绝了,自己租了两间茅屋住下,过起了清贫的读书生活。
韩愈苦学,历史上是很有名的:他身穿布衣,每天只吃两顿饭,其余时间都用来读书、访友。有时他读书入迷,要到半夜才睡觉。为了博览群书,他“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即使在冬天,韩愈也舍不得生火取暖,砚台的墨汁结冰了,他就用嘴呵呵气,使冰融化,然后再写;手冻僵了,就搓搓暖热,再写文章;读书读到口干舌燥,就喝口菜汤,继续吟诵揣摩。韩愈苦读、背诵、深思,不断记笔记,提炼纲要,记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研究并加以分析,把前人写的文章都吃透了。
有一次,韩愈和同学谈论文学,韩愈说:“这读书就像品酒一样。好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痛快。差的文章,比如骈体文,就死板得很,读后也没味道,还会憋气难受。”
“依你之见,哪些名家写得好?”同学问他。
“要说先秦,当然是孟子、庄子;要说两汉,首先是大儒董仲舒,其次是洛阳才子贾谊。他们的文章形式自由,用辞动人,含义深刻。”
后来,韩愈成了大学问家,积极倡导人们学习先秦、两汉时的散文,反对束缚人的骈体文,实际上这些文学观念,是他在洛阳求学时产生的。
韩愈19岁时离开洛阳,到京城长安继续深造
韩愈19岁时,带着学习、交友、求仕的愿望,来到长安继续深造。
当时长安文坛,有两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一个叫梁肃,一个叫独孤及(洛阳人),两人都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作家,韩愈对这两人非常敬仰。梁肃对骈体文很反感,主张用先秦、两汉的散文形式写作,正合韩愈的心意,于是韩愈频频登门求教,拜在他的门下。
他们为什么反对骈体文?这要交代一下。
骈体文是种特殊文体,产生于魏晋时代,在六朝广为流行。其实,当时作为一种新文体,并没有固定的称呼。“骈文”之称,是唐代以后才有的叫法。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解释说“两马并驾叫做骈”,骈体文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到篇末,简言之,骈体文就是自首至尾用两两配对的句子组成的一种文体。刚开始的时候,只要两句相对就行了,不太讲究工整,也不避同字。但发展到后期,非常僵化了,不但讲究对仗工整,而且从头到尾都要这样,成了文字游戏,确实非常无聊。
今天看来,小小韩愈能认识到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