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Y >> 月光曲 >> 正文

 

张筱林老师《月光曲》参赛设计

上海市青浦区豫英实验学校 张筱琳
 
 
 
张筱琳,女,1979年10月生,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上海市青浦区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2005年被评为青浦区教学能手,2007年获得青浦区教育系统十佳青年教师称号,2008年被评为青浦区教学示范教师。曾获上海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上教版试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0课

 

月光曲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主要讲述了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有人在断断续续地弹奏他的曲子,感到十分好奇,当他走近茅屋,听到屋内兄妹俩的谈话后,被他们虽贫穷但互相体谅的真挚情感所感动,便走进茅屋为他们弹奏一曲,又因盲姑娘不仅懂音乐,而且非常了解他的音乐激动万分。此时,他看到月光下茅屋里清幽的景色,产生了创作激情,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穷兄妹俩陶醉其中,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幸福。

 

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月光曲》的魅力所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难点在于通过对贝多芬情感变化的体验,探究其创作的原因。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月光曲》谱成的经过,然后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语段,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想象等学习方法,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从而深入探究贝多芬弹了一曲又创作一曲的原因,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最后,通过品读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感受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进一步激起学生对大音乐家的敬意。

 

教学目标:

 

⒈自主学习课文生字,理解“传说、谱写、幽静、纯熟、清幽、恬静、陶醉”等词语的意思。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关键语段,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⒊从贝多芬的言行中体会他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⒋初步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体会《月光曲》的魅力,背诵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

 

⒌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⒈为课文标注小节号。

 

⒉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

 

⒊圈出不理解词语,并尝试解决。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⒈自主学习课文生字,理解“传说、谱写、幽静、纯熟”等词语的意思。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关键语段,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⒊从贝多芬的言行中体会他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⒈读题。

 

⒉师诵第一小节,学生提炼要点并以“月光曲”开头说一句话,理解“传说”。

 

⒊提出疑问:《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学生围绕问题自学。

 

⒋组织交流。

 

⒌归纳梳理交流要点,导入下文教学。

 

说明:在揭示课题后,学生通过听,了解与《月光曲》相关的信息,并以“月光曲”开头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清楚地表达相似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初步了解传说中《月光曲》谱成的大概过程。

 

二、学习2—7小节,体会人物情感。

 

⒈创设情境,理解“幽静”,了解贝多芬走近茅屋的原因。(板书:情不自禁走近)

 

说明: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幽静”这一词语的意思,体会作为一个音乐大师,身处这样的意境中,很容易触动创作的思绪。

 

⒉学习兄妹俩的对话。

 

⑴引导学生在转述对话的过程中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喜爱,感受兄妹俩互相体谅的真情。板书要点,随机指导朗读。

 

⑵指导分角色朗读。

 

⑶根据要点概括对话的大意。

 

说明:课文第3小节作者重点描写穷兄妹俩的对话,这既让贝多芬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又让他感受到兄妹俩之间的真情,这是他为盲姑娘弹奏一曲的原因,也是事情的起因。教师抓住这一写作特点,让学生在转述对话、圈批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揣摩人物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要点信息,简要概括对话的大意,为达成本课时简要概括《月光曲》谱成经过这一训练目标作铺垫。

 

⒊(板书:走进)了解贝多芬走进茅屋后做了哪些事。

 

⒋学生交流。(板书:弹 再弹)

 

⒌围绕“贝多芬为什么弹了一曲再弹一曲”深入研读。

 

⑴联系上下文,想象写话,揣摩贝多芬当时心里的想法。

 

⑵组织交流,随机学习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

 

●品读盲姑娘的语言,体会她激动的心情,了解她不仅懂音乐而且熟知贝多芬的音乐。随机理解“纯熟”。

 

●品读贝多芬的语言,感受贝多芬小镇遇知己时的心情及对盲姑娘的敬佩。

 

⑶指导朗读对话。

 

⑷小结贝多芬弹了一曲再弹一曲的原因。

 

说明:教学时,先让学生抓住主要事件整体了解4-7小节这部份内容,再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写话,揣摩贝多芬当时心里的想法。在交流中相机学习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由此了解贝多芬弹了一曲后又决定即兴创作一曲的原因,也是事情的发展。

 

三、感受意境,指导概括。

 

⒈ 诵第8小节,渲染贝多芬创作时的情境。

 

⒉ 出示第9小节,初步感受文中《月光曲》所描绘的意境。(板书:记录 谱成)

 

⒊引导学生根据贝多芬的行为线索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4.结并明确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说明:通过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将学生带入贝多芬创作时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当时正是由于情、景的交融,触发了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初步感受《月光曲》的意境之后,引导学生简要概括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⒈理解“清幽、恬静、陶醉”等词语的意思。

 

⒉初步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体会《月光曲》的魅力,背诵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

 

⒊进一步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⒋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回顾。

 

学生简要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说明:回顾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复习根据课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学习8—10小节,感受《月光曲》的魅力。

 

⒈出示写景句,理解“清幽”,指导“幽”的书写。

 

⒉播放《月光曲》音乐,引导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境,进行个性化的描述。

 

⒊了解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

 

⑴自读第9小节,用直线划出哥哥想象的内容,尝试读出感受。

 

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交流感受,体会旋律的变化和贝多芬的情感,随机指导朗读。

 

⑶配乐,师生合作朗读,尝试背诵。

 

⒋理解“恬静”,从盲姑娘的神态中感受音乐给她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说明:本环节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体会乐曲的美妙旋律和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并初步感受联想的表达效果,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⒌引读第10节描写贝多芬的句子,结合“飞奔”感受贝多芬急切的心情。指导朗读。

 

⒍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

 

说明:在想象写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学习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写好一段对话,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贝多芬的人格魅力。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⒈围绕《月光曲》得名的原因展开讨论。

 

⒉感悟人们赋予《月光曲》这一“传说”的内涵。

 

说明:围绕《月光曲》得名的原因,通过对“传说”的深入理解,感受音乐家用高超的技艺、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进行创作,为热爱音乐的人带来幸福和快乐,进一步揭示课文主题。

 

课文

 

40 月光曲

 

100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lǚ)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色,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清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月光曲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张筱林老师《月光曲》参赛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说课设计
    《月光曲》说课设计
    《月光曲》说课设计
    《月光曲》说课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感受王文丽教学《月光曲》
    浅谈运用课程资源教《月光曲》
    李吉林教学设计——《月光曲》
    浅谈《月光曲》一文中的审美教育
    《月光曲》的传说
    贝多芬 月光曲
    月光曲 作者: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月光曲》说课设计2
    《月光曲》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蒋军晶《月光曲》课堂实录
    月光曲案例与设计
    《月光曲》课堂实录3
    对话价值引导下的生成──《月光曲》…
    《月光曲》课堂实录2
    《月光曲》课堂实录
    支玉恒课堂实录《月光曲》
    《月光曲》课堂实录及反思
    于永正《月光曲》课堂实录
    《月光曲》 教学反思
    《月光曲》教学设计2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光曲》说课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 月光曲 说课 教学资料
    月光曲课文简说
    《月光曲》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实录
    《月光曲》教学实录2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