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
一、以词串文,轻叩心扉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写词语。
《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讲的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第二个词语──“谱写”。下面听写一组词语,注意先听后写──“盲姑娘、蜡烛、琴键”。
师:这组词语里面,盲、蜡、键都是生字,注意“蜡”字,有的同学误认为它跟“烛”一样是“火字旁”,其实是“虫字旁”。“蜡”古代的意思是动物的油。这位同学“键”字笔顺
不规范,“键”是左右结构,最后写“建字底”。
师:最后一个词“清幽”。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
生: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非常朦胧的感觉。
生:清幽的月光是皎洁的月光,是宁静的,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生:我觉得特别柔和,让人觉得舒服。
师:老师课前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解释(出示解释),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
师:是的,清幽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同学们,这个传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你选择刚才听写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来说一说。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
(生自由练说。师指名说,教师作了肯定。)
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点评:《月光曲》一课从听写词语开始,表现了老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重视。本课安排的听写是具体语境中的复合型听写,力求识记字形、规范笔顺、理解词义一举多得。然后以这些词语为线索,帮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听写之后,教师提出了本节课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这个问题没有再去重复课文的故事情节,需要学生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这个问题提纲挈领,使得本节课教学的主体部分线索清晰,脉络分明;这个问题从贝多芬的角度提出,引导学生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切入口”非常重要,这节课正是找到了一个具有阅读价值的切入口,才能引发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比较深入的对话〕
二、一番对话,聆听心声
语段一:
“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请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这段对话。(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你认为他会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
生:贝多芬从这句话听出了盲姑娘渴望听到自己的曲子。
生:贝多芬从“那该多好啊”这五个字当中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执著和渴望,听自己弹一首曲子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参加自己音乐会是有苦衷的,她在压抑自己的情感。
师:你认为她的苦衷是什么?
生:她家境贫寒,买不起票,没有机会亲自听贝多芬弹琴。
师: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盲姑娘家境贫寒的?
生:他们家点的是蜡烛,烛光很微弱,住的是茅屋,钢琴也是旧了,说
明他们家家境贫穷。
生:盲姑娘的哥哥说“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两个“太”让我感到了他们家境贫寒。
师: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热爱生活;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
(学生读)
师:听到这里,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感觉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因为想听贝多芬弹琴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但她后来又说“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她想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为家里穷听不到贝多芬弹
琴而难过。
生:这里的“随便说说”并不是真的是“随便说说”。盲姑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情感。(师建议把“压抑”改为“掩饰”。)
生: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一种难以抉择的情感,一方面是情同手足的哥哥,另一方面是自己热爱的音乐。但是盲姑娘特别善解人意,还是选择了哥哥,因为家境贫寒,不想再给他哥
哥造成负担。(师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就是从这段话里听出了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非常懂事,我相信他被感动了,所以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点评:阅读课要主线清晰,但又不能只有几根“筋”而没有血肉。好的做法是选好几个“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在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多方面得到发展。选什么“点”大有讲究。这节课选的教学“点”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兄妹俩之间的对话,另外一个是贝多芬与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这两段对话文辞简洁,意蕴丰富。反复阅读、体会,可以悟出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时养成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
意的阅读能力,是两个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教育价值的语段,做到了“以少胜多”。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着重启发学生交流“贝多芬会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学生读出了自己的体会,再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逐步形成比较完整、丰富
的认识。教师在“对话”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点拨,在学生的认识已经水到渠成时适当小结。“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环节的教学让我们对阅读教学的
“对话”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三、两次对话,心灵互通
语段二: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师:这是贝多芬和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贝多芬已经弹了一曲满足了盲姑娘的愿望,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呢?
生: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时,贝多芬为什么没有承认?
生:为什么盲姑娘会知道为她弹奏的是贝多芬?
师:同学们,这些问题提得都非常好。我们先来思考,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她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生:从她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我感觉到她听得很认真。
生:盲姑娘热爱音乐,也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他能确定这首曲子确确实实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弹的。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当中出现了一个词──“知音”。上一篇课文《伯牙绝弦》是一篇传说,这个传说里面写到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因为他十分喜欢听俞伯牙弹琴,而且能从他的琴声里面听出高山听出流水。那我们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盲姑娘是第一次听贝多芬弹琴,而且只听了一遍,就听出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所以是他的知音。
生:我从“入了神”“激动”这些描写盲姑娘神态的词中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
师: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盲姑娘会猜到是贝多芬为她弹奏的,也难怪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
一读,读出盲姑娘内心的那一份激动。
(指名读。)
师:盲姑娘只是听了一首曲子,为什么如此激动呢?只有我们走进盲姑娘内心,我们才能真正把这段话读好。
生:我觉得因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弹奏,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所以她非常激动。(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觉得她难以置信,贝多芬是非常著名的音乐家,这样的大音乐家会为她这么贫
穷的姑娘弹一首曲子?她几乎不敢相信,所以她很激动。(师指导第一个“您”表示猜测,读音可以稍微拉长一些。)
师: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
娘一样,内心十分的激动,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
师:刚才有个同学还问,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我相信各人会有各人的理解。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生:我觉得贝多芬会想,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他们已经心心相印了,所以没有必要非得承认他就是贝多芬,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生: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语言来表达,他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回答。(鼓掌。)
〔点评:一节课的两个“点”,如果教法相同,难免让人有重复之感。蒋老师因文而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对这两个“点”的教学。前一“点”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让学生细读文本,自读自悟。后一“点”让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抓住疑点进行研讨,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是有估计的,所以能迅速把学生的问题归纳起来,分步探究。学生的感悟中,“知音”是一个亮点。其实,刚学过《伯牙绝弦》,学生
不难想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教师准确把握文本,引导学生沿着“知音”这条线索去思考,刚才提出的疑难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学生的发言闪耀着智慧的火花。由此我们感觉到,
一堂好的课,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充分的估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才是有效的教学。〕
四、释放心情,曲终意犹
师:贝多芬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有所触动,他想用音乐来
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时候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请拿出作业纸,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写,师巡回指导。)
生: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多么痴迷音乐的姑娘,多么深的手足情,让我满足这个姑娘的愿望吧,让我谢谢这个知音吧,让我为他们再献上一曲吧。(鼓掌。)
师:三个“多么”,一组排比句,说明此时贝多芬百感交集。
生:贝多芬心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可是能听懂我的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能让她的眼睛重见光明,但是,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照亮。这是一首为知
音弹的曲子,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鼓掌。)
生:贝多芬想,兄妹俩如此热爱音乐,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创作音乐,圆他们的梦想。真正的音乐是为知音创作的,真正的音乐会是为知音开的。
师:是的,贝多芬立下誓言,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为知音作曲,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贝多芬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同学们,听──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
上……涌过来。(播放《月光曲》片断,教师配音朗读。)
师: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断。贝多芬在这首乐曲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下节课我们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
〔点评:近年来,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随文练笔”。这种练笔或是对文本的“空白”作补充,或是让学生写下阅读后的感受,如果组织得好,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人文价值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蒋老师安排的这个写话练习,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体会一位伟大音乐家博大的情怀,同时也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和提升。从现场看,效果不错。
不过,这个环节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在学生交流写话时,教师不仅要在内容方面及时回应,使交流充盈而丰富,还要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加以点拨和指导。这节课的讲评中教师对学生语言的发展关注得不多,如果能在交流精彩发言的同时,也关注有代表性的缺陷,具体地给予指导,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更切实地得到提高。〕
〔总评:总体来说,这是一节比较优秀的阅读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作了取舍:一条主线两个“点”,使教学脉络清晰,内容丰满。在深入阅读阶段,着重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中人物对话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多次有感情的朗读,逐步感受贝多芬“触动──感动──激动”的心理变化,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感受一个博大而慈爱的音乐家的灵魂,感受艺术的魅力。最后通过随文练笔提升学生的
认识,发展学生的语言,巩固和拓展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课末播放的《月光曲》片断,配上了优美的画面和教师有声有色的朗读,使课堂教学进入了美的境界。
这节课像缓缓流淌的小溪,自然流畅,师生一起走近莱茵河畔的小镇,走进贝多芬的心灵世界,在语言、思维的碰撞和震荡中,完成了一次难忘的阅读历程,也是一次心灵的美好历程。〕
【执教者课后说课】
整整一个多月,我像着魔了一般,在体会,在揣摩,在思考:在清幽的月光下,在望了望身旁兄妹俩的一刹那,贝多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10 月22 日上午九点十分,我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太原赛区第一会场的讲台上,结束了《月光曲》一课的教学。在课临近结束时,在《月光曲》尾声激扬的曲调走向最强音时,我似乎找到了我苦苦寻觅的答案,学生的写话(学生的心理体验)那样丰富而充盈,从他们的写话来看,他们将心比心了,他们入情入境了,他们正用心经历着一次音乐家的温暖的百感交集的精神之旅。
回过头来想,我要庆幸自己没有急于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方法,而是静下心来解读文本。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沉浸在“《月光曲》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里不能自拔。六七十年代的“同情说”,八九十年代的“知音说”,我都觉得理解得比较单薄。贝多芬自己也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我能不能提出整合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在文本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是对我提出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后来我发现,这个传说只是描述了贝多芬的所见所闻,但是他的所思所想未见一字。我灵机一动,我不妨就将文本的暗线化为非常明晰教与学的主线,整堂课就努力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于是,我课堂中的中心问题就产生了: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教学主线确定后,我又害怕这堂课会陷入没有节制的一味感悟的清谈的泥淖。于是开始思考怎样杜绝非语文化,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在语言训练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走进贝多芬的内
心。正因为有这样的思考,因此,最终我的课堂中,有实实在在的复合型听写,有入情入境的感情诵读,有深入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的感悟质疑,还有依托文本的想象写话……读思议练重实践,人文内涵蕴其中。
当然,课后也有人笑问,我的《月光曲》里为何没有“月光”?确实,月光是《月光曲》产生的重要条件。我在备课时仔细琢磨过这月光,月光是清幽的优美的,艺术家只有在优美的环境中情感才能流淌得更自然。而且,对于月光的理解我个人觉得不能停留在“优美”这一层次上,因为大多触发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景”都有一定的意象积累,在中国诗人眼里,“月光”就是怀念、思乡。后来我看了《贝多芬传》了解到,“月光”在音乐世界里的象征意义几乎是特定的,那就是:“平静、美好”。我一下子豁然开朗,难怪无论大海怎么变化,月光始终同在;难怪乐曲如何起伏变化,盲姑娘一脸恬静;难怪生活如何坎坷,贝多芬依然成就伟大……这月光是鼓励,是寄托,是向往……如有机会连上第二课时,我不会忘记这月光,因为这不是《太阳曲》《星星曲》。但如果仍然上第一课时,我或许保留原设计不变。因为一节课的容量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多了教不完,势必“蜻蜓点水”;少了又太单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目前的情况主要是偏多,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效果”,结果不是拖堂,就是浮光掠影。
执教:蒋军晶(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一小)点评:沈大安(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