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1、我觉得目前语文阅读教学这一块,在我们学校,普遍存在着注重读,但是究竟怎样读出层次,读出水平却存在一定的困惑。针对一现象,所以这节课我着重就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我抓住皮鞋匠联想的那几句话,指导学生尽可能的将每一次的层次感读出来,尽可能的让学生每一次的读都是在原来读的基础上的一个提高。感知读——感悟读——感情读——积累读。
2、设计用一根主线将全文串起来,我选择的是“皮鞋匠联想的那几句描写”通过这里的重点指导,辐射全篇文章。
3、尽量设计的扎实,如课后的习题如何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在上课文的同时解决好课后习题。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读课文8—10自然段。并尝试着背诵。
2: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3: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所表现的景象。
4:解决课后问题3
5: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难点: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
《月光曲》课堂实录
师:贝多芬的《月光曲》我已为大家准备好了,大家想听吗?不过有个要求,听完曲子后要告诉我你的感受,行吗?
师播放《月光曲》的曲子。
(这处是个败笔,本来我希望通过优美的音乐导入课文,可是这首曲子太长了,为了节省时间,我把感情变化最明显的地方剪辑在一起,可是没想到,这断剪辑根本就难得有感受,事后同事告诉我才知道的。——难怪只有一个学生举手呢,原来是这样!)
生:我从曲子的变化中体会到了贝多芬的曲子感情在发生着变化,由低到高的变。
师:你是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一下子就听出了贝多芬的情感变化。你也是他的知音呀!文章中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他好象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自由读课文8——10自然段,并用“~~~”划出有关句子。
生:读“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同学们都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试一试你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初步感悟)
生:我仿佛看见了,大海边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拍打着岸边。月光照在海面上,还浪被照的雪亮雪亮的,就象闪闪发光的星星一样。海浪永不停止,好象精力充沛似的。接连向岸边涌过来。
师:你可真会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这样读书的效率非常的高。还有谁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见了平静的海面上点点微波拍打着海面,海面上微波粼粼,然后,月光照着海面,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把浪花卷的一层比一曾高,象岸边拍打。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习惯很好。能够一边读一边想。再默读这几句话。看能不能透过皮鞋匠联想的景象的描写,悟出乐曲旋律的变化?(进一步感悟)
生:月亮升起来了,大海上波光粼粼。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生继续回答: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清纱似的微云。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然后呢?
生:(读)“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这个地方的处理就不够简练,比较拖泥带水,我这里整理的是比较简洁的。)
师板书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根据老师的板书,谁能看出这变个曲调是怎样变化的吗?
生:我看出来了,是平静到有变化到变化很激烈。
生:我觉得“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是非常平静的,声音很轻的;然后“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是慢慢地感情加重;最后“月光照耀,波涛汹涌”应该是感情已到了极点了。所以就是声音从轻到高,这样的过程,就是《月光曲》的旋律。
师:你在用心读书,体会的真好!谁能将这种旋律的变化读出来呢?(读中感悟)
生:有感情的读出这种变化。
师生评议,再点三生分层次读。
三生:分别读这三个句子。(由低到高)
师:你能不能尝试着把皮鞋匠好象看到的景象给背下来呢?(积累读)我给大家配上音乐。
生:练习背诵。
师:现在大家理解了皮鞋匠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了吗?(同时也是当堂解决课后习题一的背诵任务)。
生:皮鞋匠之所以会看见这样画面,是因为贝多芬他把自己的感情溶入了进去,而且他演奏的水平十分高超,所以皮鞋匠听到这些音乐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这些画面。
师:仅仅是皮鞋匠想到了吗?那盲姑娘呢?从哪儿可以看出她看出来呢?(引导学生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去思考:a.书中直接说“也”句;b.表情“恬静”、“大大的”;c.结合插图来理解。)
生1:我从第九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看出来的,课文里这样写到:“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这句话中知道的。
师:还有谁来谈自己的理解吗?
生2:我从“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那睁的大大的眼睛”中知道中的“大大的”中可以看出她听的很入神。
生3:从盲姑娘的表情“恬静”这个词中,我也能体会出盲姑娘被贝多芬的琴声陶醉了。她听的十分投入。"恬静".脸上是"恬静的",表示心里很舒适的,很安逸的。
师: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生1:说明盲姑娘懂音乐,爱音乐。
生2:说明贝多芬琴弹的纯熟,感情很深。
师:能把你的这些理解通过读来展示出来吗?指导读文中描写盲姑娘的部分(皮鞋匠看着妹妹…… 波涛汹涌的大海。)
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
师:指导写作,听着这令人陶醉的乐曲,不由得引起了穷兄妹的联想,你从文中的哪两个词可以看出是联想而不是描写的实实在在出现的景象呢?
生:我从“仿佛”“好象”这两个词可以知道描写的不是实实在在的景象而是联想的。
师:如果去掉这些联想的部分会怎样?男生读去掉联想的部分,女生读原文,边读边思考。
男生:读去掉联想的部分。
女生:读原文。
生1:我觉得去掉联想的部分后,文章就变的干巴巴的。
生2:我觉得一点儿也不感人,不具体。
生3:不深刻,也不吸引人。
师: 所以,在我们平时的日记作文中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了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恰当地运用联想,文章就会更加的充实,表达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深刻、感人。
师:刚才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我们感受到了曲调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能体会出贝多芬在弹奏月光曲时情感的变化吗?谁能联系上文把他的经历来谈一谈呢?(联系全文,辐射全篇,突破难点: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中思想的变化。)
生:面露难色。
师引导学生表达:乐曲的第一段是描写他在小树林里散步,听见了断断续续的琴声,心理产生了一份触动,所以弹出的曲子就是柔和的,徐缓的,这样的曲子听在兄妹俩的耳朵里,使他们产生了“月光生起,微波粼粼”的景象,是不是这样?(教师一边说,一边指着相应的板书)
生:是。
师:后边都是这样发展下来了,对不对?
生;对。
师:谁能象老师这样说说?
生:然后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如此贫穷,然后自己心情也十分感动,手下的琴声有力,加快了,兄妹俩想象成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是贝多芬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万分的激动,然后手下的琴声是高昂激情的,使兄妹俩联想成的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师小结: 所以这首曲子的变化,也正是贝多芬情感的变化。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将贝多芬的情感变化读出来。
生:一齐神情并茂地朗读。
导入第八自然段
师:在贝多芬弹曲子的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多美的意境呀!感受到了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月光如水的茅屋中去吧,和兄妹俩一起来欣赏贝多芬的曲子吧!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阵风拂过,把蜡烛吹灭了。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茅屋。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月夜呀,贝多芬看者身边的穷兄妹是这样的穷苦,而且他们是这么热爱音乐,这么懂事,关心对方,可能会想我一定要用我的音乐给他们带来快乐,所以贝多芬望了望穷兄妹俩,借着月光弹起琴来……
师:想的多好啊!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很会读书,你已经读进去了。让我们象她一样,带着我们的感受再来读读课文的的7、8自然段吧!并出示课件,播放《月光曲》。
生:一齐很投入地读7、8自然段。
师引言:清幽的月光是美的,清幽月光中的穷兄妹也是美的,正是这清幽的环境,清幽环境中茅屋里的穷兄妹,使得贝多芬想到了美好的音乐应该给予穷苦的然而爱好音乐的人民,就像把清幽的月光洒进茅屋一样。这样的联想,使他按起琴键来,用乐曲把这种思想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刚才欣赏的《月光曲》
导入第十自然段。
师:你们刚才被这优美的月光曲陶醉了吗?穷兄妹也被这优美的音乐陶醉了。连贝多芬走了半天都不知道。贝多芬也更是万分激动,飞奔回客店,连夜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由此,成就了这首世界名曲《月光曲》。齐读最后一段。
生:有感情的齐读第全文。
回顾全文,总结
师:文章的开头告诉我们这个传说故事已流传了多少年呢?
生:齐声回答:200多年。
师:为什么这样一个传说可以流传这么多年,人们到底在流传什么?
生1:因为他有非常杰出的音乐才华,所以他创作的曲子让人都非常喜欢听。
生2:因为贝多芬很关心、同情穷苦人民。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深情小节:他不愧为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虽然已离开我们180多年了,但是他的作品至今盛演不衰,他把美妙的音乐留给了我们,把美好的人格留给了我们,所以人们自然也就永远地记住了他。
师:让我们在他创作的乐曲《月光曲》中,再一次走进这个故事,感受他卓越的音乐才华和他关心穷人的高尚人格吧!
生:在《月光曲》的曲调中深情地朗读全文课文。
师:总结:课文本身写的是关于《月光曲》创作的传说,其实这个传说本身也是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永远记住这个伟大的名字——贝多芬吧!
师:作业1、建议大家读《贝多芬传》这本书更全面的了解贝多芬。
作业2、 在日记中练习《兄妹俩醒来之后》使用联想方法。
附板书设计:
月光曲
听 触动——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感动——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
弹 激动——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完成了自己的定的教学目标,着重抓住皮鞋匠联想的那几句描写“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通过这几句话的重点指导,辐射全篇文章,做到了有层次的读,这个点抓的比较实。
如开课伊始,播放《月光曲》的让孩子们找到与之相关的句子,然后初步感知乐曲的画面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边读这几句话,边想象画面的内容,初步感悟画面读。接着,再让孩子们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乐曲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感悟感悟课文内容。紧接着让孩子们试着把这样的变化给读出来,品悟语言文字,并安排了孩子们分层读出这种曲调的变化,让孩子们悟出这种变化实际上也正是贝多芬情感的变化。最后在孩子们水到渠成达到感情朗读后,我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那就是配乐让孩子们把这几句皮鞋匠联想的话,尝试着背下来,这样文中的语言就变成了孩子们的语言,这就是积累语言。
就这样,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循序渐进在读书的“读”上面做文章,读的不空洞,不单调,读出质量,读出韵味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整节课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了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读书的过程中,比较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在上这节课前我十分自信,不仅因为我为了准备这节课,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心里比较有底,还因为我在几个班试教的时候效果都还不错,更因为我对我们班的孩子十分自信。我觉得效果应该比前面大班上的效果更好的。可是课上完了,结果却并不象我预期的那样精彩。我太想把每一步走扎实,到位,却因为太过了,反而显得比较烦琐、迂回、浪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再加上本来以为锦上添花的课件在使用的过程却破坏了整节课的和谐、统一,让人觉得不够投入。反而不如我在几个大班试教时由于没有条件使用,反而显得投入,自然,运筹帷幄效果好了。比如,开课伊始,我本想将六分多钟的曲子节选成最有代表性的片段方便学生与课文有联系好想象,可是没想到却弄巧成拙,反而使得曲子反差太大让人觉得无所适从,显得不连贯,效果出不来,自然也让学生无法投入。又如在中途播放课件本来是想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皮鞋匠联想的画面内容加深学生的体会的,可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出了一点小故障,所以干扰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一度中断了教学中的流畅,和谐。
这节课因为拖堂了,所以不应该算是一节好课。事隔很久后的今天再来研究我当时的录象课的时候,我发现我真的是很迂回。也许是我太想上扎实了,把每一个环节都处理到位。太想追求完美了吧,结果反而显得不够精练,难怪会拖堂呢!现在想来,如果让我现在再上一遍的话,我一定可以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繁枝末节,而这样的地方还不只一处两处,平时我就有一些这些方面的毛病。语言不是很干脆简练,有点喜欢拖泥带水的,今天从这节课中暴露无疑了。从中也可以看出,自以为还不错的设计,其实仍有太多需要推敲完善的地方。俗话说的好“艺无止境”。而教育更是一个不断追求精益求精的过程。
总之,这节课上完了,给我留下的思索是很多的,既有成功,也有不足。我想就在这样的反复锤炼中,我的教学水平也会日臻完美吧!教师的教学其实往往是用自己的一生在备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