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与目标
《月光曲》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含义深刻的文章。是训练学生通过语言文字领悟音乐之美,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以及感受人性美的好教材。其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感受其高尚的情怀。难点是理解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弄清其创作灵感的来源。通过教学,本课能较好地达到了以上目标。
二、说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特打破按课文故事情节为序逐段教学的传统做法,注重了对课堂结构进行优化处理。抓住学生在开课之初急于了解《月光曲》,欣赏《月光曲》的心理,第一课时在初步感知故事内容之后,就直奔主题学习文章后三段。通过读、看、听、说,重点感受乐曲之妙、联想之美,体味贝多芬高超的音乐才华,并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而把生字词的认知有机地融入到句段的学习、情感的领悟之中,不因字词的割裂学习而冷却了学生对故事内容学习的激情。第二课时再回到前文,重点理清贝多芬与盲姑娘的相遇、相识、相知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探究其即兴创作的灵感来源,受到贝多芬同情劳苦人民的人性美的熏陶。最后讨论“传说”,升华对贝多芬高尚情操的认识。这种教学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有积极探究的心理趋向,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
教学中,恰当的朗读指导与训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感受文字美、画面美和情感美。课堂上我注重了多种形式的朗读综合运用,以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体验与自由表达为基点,激发了他们创造性地学文章的兴趣。特别是要求学生读书要有激情,要有自己的体会,进行朗读比赛、挑战,学生当裁判打分并评价,老师也放下架子进入挑战,为他们配乐朗读等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读书真的能入情入境,读得有滋有味,意犹未尽。
三、说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有机整合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创新认识和运用。凡是上过《月光曲》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语文课上讲音乐,要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很不好讲,况且多数学生没有多高的音乐素养,难以领会音乐的精妙,难以理解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特别是他小镇遇知音的激动心情。为了突破这个理解难题,我在课前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搜集有关资料,特别鼓励他们从网络上下载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提前欣赏;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室具有震撼力的音响播放《命运交响曲》,使学生被贝多芬的音乐才华深深折服,为其带着崇敬之情学课文作好了心理铺垫。课后还要求学生继续搜集资料,开展读书活动,扩大视野,并推荐《月光曲》专题学习网站,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我采用了播放音画同步的课文朗读录音讲故事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景,特别是屏幕上月光下大海变化的三个情景动画演示给学生建立了非常直观的形象,对感性地理解“微波粼粼”“微云”“波涛汹涌”等词语创设了良好的情景,特别是为我们西部地区的农村孩子开阔了眼界。
为了变抽象的文字描绘为直观的音像感受,我设计了欣赏《月光曲》片段的环节。课前备课查阅资料时,发现有人建议课堂上不宜听《月光曲》,其理由是学生听不懂,欣赏不了乐曲之妙,甚至还会破坏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由语言文字营造的那份遐想之美。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发现学生在闭目欣赏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显得十分陶醉,可以想象在学生的脑海里此时会有多么美妙的联想,之后学生谈听后的感受也无不赞叹。可见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之中是有益无害的。
训练学生的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如果只是借助语言的启发是不够的,难以激发其创造的潜能。要是能借助声音和图像,为他们创造一个联想的触发点,那学生的思绪定会如潮水涌来。本课中通过展示露珠图、长城图、荷叶图对学生进行启发,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不少学生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把事物的外形与内涵、动态与静态都联想得合情合理,情趣昂然。
总的来看,本课较好地实现了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即能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交流互动,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能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说教学效果与注意问题
值得改进之处主要是:乐曲的欣赏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一分钟,因为学生的新鲜感、期待感很短,太长的音乐会使学生出现审美疲劳,从而减弱了信息技术的效果。第二,教学中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运用,使信息技术像粉笔、教具一样为教学服务,切不可为技术而技术,否则会成为教学的负累。另外,课件的设计与使用应进一步简化,能用语言表述的就不必非用多媒体不可,如对简单生字词的认知;能用简单媒体与软件达到效果的就不必浪费精力去制作“精美”的课件,而应把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放在教学设计与对学生的引导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