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字学习
1.字音
蹑(niè) 蚱蜢(zhà měng) 鞘(qiào)
桦(huà) 半晌(shǎng) 绺(liǔ)
蕊(ruǐ) 擎(qíng) 苞(bāo)
蒿(hāo) 癌(ái) 腻(nì)
摞(luò) 喃(nán) 殷(yān)红
捎(shāo)口信 口头禅(chán) 颓(tuí)唐
2.形近字
3.多音字
4.辨义
留恋 留念
“留恋”是指不忍舍弃或离开。“留念”是指留做纪念(多用于临别馈赠)。
擎 举
“擎”指向上托,举。而“举”也是指向上托,但“擎”更严肃、郑重。
渺茫 渺小
“渺茫”是指遥远而模糊不清或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料。“渺小”是指微小。
二、词语积累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烦躁:烦闷急躁。
训斥:训诫和斥责。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凝神:聚精会神。
理会:理睬。
心计:计谋;心里的打算。
红晕:中心红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
乏味:没有趣味;缺少情趣。
凄然:〈书〉形容悲伤。
摞:量词,用于重叠放置的东西。
灰心丧气:(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情绪低落。
变异: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性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渺茫:①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②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痛楚:悲痛;苦楚。
喃喃:拟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颓唐:精神萎靡不振。
殷红:带黑的红色。
遗憾:①遗恨。②不称心;大感惋惜。
探望:看望(多指远道)。
凄楚:凄惨痛苦。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三、文学常识
程海,1947年生,陕西乾县人。1968年毕业于陕西乾县师范。陕西省咸阳市艺术研究室副研究馆员,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常务理事。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诗刊》《解放军文艺》《延河》等刊物发表诗作500余首,其中数首诗选入《解放军文艺30年诗歌选》《陕西新诗选》等数种选集。1980年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共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篇(部),其中《三颗枸杞豆》《漆彩》等小说获《小说林》优秀作品奖及延河第一届文学奖。198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我的夏娃》,并获“双五”文学奖。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热爱命运》。
四、背景知识
关于“夸父”
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渴,欲得饮②。饮于河、渭,河、渭不足③。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④。弃其杖,化为邓林⑤。
注释
①夸父:神话中的巨人,善奔跑,传说是大地之神后土的孙子。父,古代用在男子身上的美称,又写作“甫”。逐走:即赛跑。逐,追,这里指竞争。走,跑。
②入日:指接近了太阳,赶上了太阳。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夸父在高谷(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赶上太阳。饮:用作名词,喝的水。下面两个“饮”都是动词,喝。
③到黄河和渭水中去喝水,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喝。河:黄河。渭:渭水,黄河最大的支流,在陕西中部。不足:指水不够夸父喝。
④到北边去喝大河里的水,还没赶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大泽,神话中的大河。北、道:都是名词作状语。
⑤丢下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邓林。邓林:即桃林。《山海经·中山经》载,有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
五、文章主旨
课文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理解:“教训也是财富”,“拳头只能征服皮肉,深刻的启示才能触及心灵”,……
六、结构分析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那时我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交代自己是一个植物学家,说明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引出回忆。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点明现在是一个植物学家,既交代现在的身份,又自然地过渡到“羡慕”,“要我谈谈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然后用“其实”一转,说明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这就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一个“淘气鬼”能够成为植物学家呢?从而很自然地引出对小时候的回忆。
“植物学家”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从“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到“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写三叔一生留给“我” 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和教育。
这一部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到“山谷里的树林成了我的乐园”),写门前小山谷里的树林是我的乐园。
这一层写了在小山谷的各种趣事:“各种各样的树木”,各种小动物,详细描写了金巴牛的外形、捉金巴牛、玩金巴牛的经过,形象地表现了这里是我的“乐园”,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对一个孩子的吸引力。
第二层(从“后来”到“这是我小时候发现的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秘密”),写初遇三叔。
这一层写临死前的三叔对野豆角花的仔细观察。
先写上学后的淘气。“不乐意”是因为离开了自己的乐园。“窄小”“黑乎乎”的感觉和“捣鬼”都是不习惯学校的生活、烦躁的结果。
然后写自己的逃学。从“太”字中可以体会出我对小树林的怀念程度之深,从“确实”可以体会出训斥和拳头之厉害,而“旧病复发”说明训斥和拳头并没有使我真正改正。
从对春天山沟的魅力的描写里可以体会出饱含着的喜爱的感情色彩。“溢”、“诱人”、“格外” 以及对“阳光”、“一只大花蝴蝶” 的描写里都充满了童趣。
“我”追大花蝴蝶的经过更是鲜活地画出了一个孩子忘情的神态。“吓了一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躲起来”“偷看”,都写得很符合儿童的心态。
逃学是遇到三叔的缘由,接着很自然地写到初遇三叔。三叔的外貌描写突出了瘦弱、有病这一特征,“听说”的他的工作经历、“养病”都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然后着重写三叔的动作、神态以及和“我”的对话。本层的最后一段是理解三叔的动作、神态、语言的钥匙。“三叔得了癌症,已经活不了多久了”,“怪不得他把花花草草看得那么仔细,也怪不得他说‘太迟了’!临死的人大概都很留恋这个世界,甚至留恋世上的一草一木”,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处处可以体会出三叔的“留恋”。
“将手向阳光里伸去”,“仔仔细细地望”,“凝神望着这朵花”,把花“擎在我的眼前”,从这些仔细的观察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一个临死的人对世上一草一木的留恋之情。他说的关于野豆角花的两段话和关于观察其他花草的一段话则证明了他现在观察的仔细。
开始“已看见我”而“仿佛没有看见我”,可以体会出三叔对生命的绝望和冷漠;后来“忽然回过头轻轻地喊我”“突然又转过头来问”“狡猾地一笑”,从这些描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三叔对孩子——生命的热爱、渴求。眼里“异样的光辉”,脸颊上升起的“两朵红晕”,从中我们体会到三叔仔细观察后有所发现的兴奋。
两次说“时间已经不多了”,两次说“太迟了”,两次写他“怪异的声音”,我们可以体会出三叔对自己一生的悔恨。
问“我”野豆角花“有几个花瓣?几根花蕊”,“真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要“我”“仔细看看,仔细看看”,和孩子说了这么多话,从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地意会到三叔对“我”的期望。
“我呆呆立了一会”表现了“我”思想受到了触动。“忽然感到很乏味”一句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体会出“我”受触动之大。原来的“乐园”、“怀念”、“诱人的魅力”为什么忽然变得“很乏味”了呢?可能作为一个孩子的“我”现在也说不清楚,但这种感觉显然是很强烈的。
第三层(从“星期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