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枸杞豆>是从1987年第四期<小说林>中被选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篇文章.文章通过"我"受"三颗枸杞豆"的启示,由淘气鬼最终成为植物学家的故事.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决不能见异思迁,知难而退,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回忆性散文 先说小树林是我的乐园:1、玩耍有趣 2、树林中有美景
然后是我在小树林中玩的时候,遇到了三叔:1、他引导我仔细观察植物 2、向我说出了他的遗憾与悔恨
最后是三叔去世时:1、我没有去看三叔,因为我当时明白了他说的“时间不多了”是什么意思,我体会到了他的心情,并开始觉得自己应该努努力 2、三叔托爸爸交给我三颗枸杞豆,我猜出了这枸杞豆的含义:它是生命终止的符号,同时也是一切事物的开始
最终,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我自己知道,是三叔的遭遇使我明白,对事要专一,要肯下功夫,最后才有可能不留遗憾,不空度一生~
课堂实录——《三颗枸杞豆》 江苏教育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 广西防城港平乐一中:兰宏文
【教学目标】 1、珍惜童年时光,把握金色年华。 2、生动细致的描写。 【教学实录】 (播放音乐,课前给每一名同学分发三颗枸杞豆杞豆)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发的是什么? 生:(齐声回答)枸杞豆杞豆。 师:生活中你见过枸杞豆杞豆吗?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哪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枸杞豆杞有滋肾水、益精气、润肺、清肝热、明目之功效,主治虚损痨伤、咳嗽、目赤生翳、肝虚下泪、经络虚痛。 师:你是从哪里获得的信息? 生:我从网上查到的。 师:你们知道老师今天为什么要发枸杞豆杞豆吗? 生:我想是因为今天要学习《三颗枸杞豆杞豆》这篇课文吧。 师:说得对。(多媒体出示课题) 师长: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制作了读书卡片。下面,我想请一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 生:(实物投影展示读书卡片)我收集的是课文中的生词。其中,羡慕、高粱、伐倒这几个词要注意字形的变化,高粱的“粱”是“米”字底,伐倒的“伐”不能写成“代”。颓(tuí)唐、一绺(liǚ)、缝隙(fèng xì)这几个字要注意读音。“殷红”的“殷”是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yīn。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我”与三叔的几次见面对话,他对植物观察的仔细程度和他对自己一生的那种深深的悔恨感染了“我”,使“我”的灵魂受到极大的震撼和激励,学习态度因此发生了变化,使“我”从一个淘气鬼最终成为一位植物学家。 生:(实物投影展示读书卡片)我积累的词汇是冒冒失失、慌慌张张、咣咣当当、飘飘荡荡,颤颤摇摇、歪歪斜斜。这些AABB式词语用得形象、生动、贴切,能体现出少年儿童生动有趣的生活,也概括了小孩子多变的性格,在写作文时可以灵活地运用这些词语。我概括的内容提要是:本文主要讲的是“我”在小树木里快乐的玩耍,以及“我”与三叔的对话使“我”深受启发,开始努力学习。 师:我也找了两个词语:枸杞豆杞的“杞”读“qǐ”不能读成“jǐ”,鲜为人知的“鲜”是多音字,这里读“xiǒn”(板书生词)枸杞豆杞豆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三颗枸杞豆杞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师:文中的“我”现在是什么人? 生:“我”现在是植物学家。 师:“我”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是一个淘气、调皮、逃课的孩子。 师:“我”是怎样得到枸杞豆杞豆的呢? 生:是三叔在临死前托“我”父母捎给“我”的。 师:你是在哪里发现的,读给大家听听。(学生朗读课文片段) 师:三叔托“我”父母捎给“我”三颗枸杞豆杞豆。(多媒体展示)想一想这句话里面包含了几个信息,(稍稍停顿)比如三叔为什么要送枸杞豆杞豆。 生:三叔为什么只送给“我”? 生:三叔为什么只送三颗? 生:三叔为佬要托“我”父母捎给“我”? 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语段,仔细推敲探索,品味赏析,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并交流读书卡片。 (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师长:下面请四人小组推荐代表展示你们的读书卡片,进行汇报交流
《三颗枸杞豆》的语言赏析 刘恩樵
《三颗枸杞豆》是从1987年第四期《小说林》中被选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篇文章。文章通过“我”受“三颗枸杞豆”的启示,由淘气鬼最终成为植物学家的故事。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决不能见异思迁,知难而退,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小说文质兼美,蕴意深刻,尤其值得玩味的是其中的语言特色。文中语言秀美,精彩过人,请看其中的一小段: “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小树林的一切都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林子里今天格外美丽。一绺一绺的阳光,像金色的丝绸。一只大花蝴蝶冒冒失失撞在我额上,又慌慌张张飞走了。我赶忙追上去,书包在屁股蛋上“咣咣当当”地跳,练习本、铅笔、橡皮,从里边飞出来,撒了一路。我顾不得去捡,一股劲儿向前追去。” 这是一段精妙绝伦的描写。读到这里,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精美的图画;山花野草、灿烂阳光、美丽蝴蝶、顽皮孩童……“散发着诱人的魅力”,使人不得不叹服作者的匠心独具。 一个“溢”字,就有说不完的意蕴。作者虽对三月的山沟春色没提一字,但春色无限的山沟却呈现在你面前。这满山沟的春意,也盎然地“溢”了出来。一字千金,这“溢”字绝不亚于王安石笔下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笔力千钧,力透纸背,一字尽然。 作者把太阳穿过树林漏进的一绺一绺阳光,喻作“金色的丝绸”,把大花蝴蝶空中飞舞说成“冒冒失失撞在我额上,又慌慌张张飞走了。”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自如、贴切,令人叫绝。而“书包在屁股蛋上‘咣咣当当’地跳”的出色描写更是细致入微。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及出神的表现力,把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无限热爱、对动植物有着广泛兴趣的顽皮可爱的“我”刻画得形象逼真。 读了这个片段,你不得不叹服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不得不佩服作者出神入化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简介
陕西乾县人。1968年毕业于乾县师范。曾任乾县大墙中学教师、县文化馆创作组组长,咸阳市艺术研究室副研究员。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夏娃》,报告文学集《彩色的狂飙》等。短篇小说《三颗枸杞豆》获《小说林》优秀作品奖,《诗彩》获《延河》第一届文学奖,《我的夏娃》获首届陕西双五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