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三颗枸杞豆》教案及练习

《三颗枸杞豆》

 

[教学目标]

1. 诵读欣赏课文,体会课文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表现出的“我”的情趣。

2. 深入探究三叔语言的深刻含义,分析三叔的性格特点,理解塑造这一人物的意义。

3. 能感悟到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 

4. 初步认识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点]

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2. 领会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 

 

[探究问题]

1. 景物描写的作用。 

2. 三叔语言的深刻含义。

3. 三叔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分析情节的发展过程。 

2. 诵读、欣赏、学习课文充满情趣的景物描写,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作者简介]

解读程海:

程海最先是以写诗进入中国文坛的。当时他还在一个县城工作,他的诗带有关中原野明丽清新的色彩,对于诗的形式也十分讲究,节奏感很强。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诗歌的研究和深厚的修养。他的小说处处充满着新意,新的感觉、新的形象、新的描写,让你惊叹不已。

程海的小说不好读,但很耐读。他既不靠曲折离奇的故事吸引人,又不是客观的讲述生活事件的过程,直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而是将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充分地心灵化、情绪化,也就是高层次地审美化。

程海的小说蕴藏着对家乡、故土和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眷恋和热爱,虽然没有爆响,却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渐渐获得读者和文坛上有识之士的刮目相看。

据程海介绍,《三颗枸杞豆》发表于1983年,是程海当初在乾县文化馆工作时,曾在乾县祝家堡驻队,路遇一位癌症病人,与其聊天时注意到,这位垂危病人对树叶的观察如此之细,那种生命终结前对大千世界的感悟、对生命的留恋,使程海感触颇深,回去不久,仅仅用了一个下午,程海就一气呵成地写出了这篇《三颗枸杞豆》。 

 

[整体感知]

个人快速读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思路梳理]

1—2:交待“我”是一个植物学家,说明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引出回忆。 

3:门前小山谷里的树林是我的乐园。

4—34:我逃学到小树林里玩,遇到了三叔,有了许多疑惑。

35—54:在小树林里我再遇三叔,三叔对我说了他的教训、悔恨和对“我”的期望。 

55—59:写三叔留给“我”的三颗枸杞豆给“我”的启示。 

60:写自己勤奋、刻苦学习的动力。

2. 概括“我”和三叔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小时候,是一个贪玩、不爱读书、爱逃学、不怕打、顽皮淘气、热爱大自然的孩子。后来,在三叔的生命意义的启发下勤奋、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一个植物学家。

    三叔,是一个身患癌症最终离开人世的人。他有多个理想和志向,但由于没有抓紧时间,不够勤奋,见到困难就退缩,最终一事无成,只留下了对生命的悔恨。 

3. 思考:本文要告诉读者的是一个什么道理?你是怎样分析出来的?

教学设计>文章实际上告诉读者要珍惜时间,抓住生命,只有勇于克服困难,不断奋斗才能实现理想这个道理。 

通过三叔临终前对自己虚度一生,毫无成就的悔恨分析出来的。 

 

景物描写:

1. 有感情地朗读3——9段,找出令你欣赏或动情的句子,分析其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形象地表现小树林是“我”的乐园的?

(1)答案示例: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

“溢”是“充满而流出来”的意思。在这里,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春季小树林里花树木蓬勃生长、欣欣向荣的态势,饱含了“我”对小树林的喜爱之情。 

(2)“我”在小树林的各种有趣的生活。  

金巴牛的外形:像金质盾牌。捉金巴牛:走、捏、堵、挖、捉

花蝴蝶:冒冒失失撞   慌慌张张飞。“我”追蝴蝶:书包跳、书本飞撒一路。自由自在,快乐无穷。

阳光一绺一绺像金色的丝绸。

 
欣赏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滿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墻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绿杨楼外出秋千”——欧阳修《浣溪沙》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细雨》
 

欣赏分析:

词语生动。

选用形象的、新鲜的词语来表情达意。“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绿”,“闹”,形象,传神,渲染出无限春意,盎然生机。“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弄”,新鲜,活泼,“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绿杨楼外出秋千”(欧阳修《浣溪沙》),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出”,也有无穷的意趣:“秋千时而从绿杨中荡出,时而隐没,荡秋千的人何等欢愉……”

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景物描写的作用:

探究:如果没有这些景物描写,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的欠缺在哪里?

1. 交待了人物活动的背景。

小树林是“我”的乐园,是三叔表示悔恨、给我启示的地方

2. 渲染了一种浓烈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的气息。

“我”充满了活力,三叔感受生命充实,悟出生命的真谛。

3. 刻人物形象。

“我”的淘气及成为植物学家,三叔对生命的留恋,我们对生活的热爱,都是借助于景物描写完成的。 

 

第一课时主要收获:

学习作者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对童趣的形象描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探究“我”和三叔的两次相遇对“我”的启示。

2. 感悟:抓紧时间,努力奋斗,顽强拼搏。热爱生命,让生活充实而有价值。不要虚度光阴。

 

初遇三叔

1. 速读9——34段,思考初遇三叔“我”明白了什么?

“我”明白了三叔仔细地观察花花草是他对生命的留恋,是对生命的热爱、渴求。我隐约感到了时间的宝贵,生命的重要。

2. 作者是从对三叔的哪些描写当中体会到这些的?

(1)外貌:瘦弱不堪的病体   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 

侧面写消瘦,又说明了想把看到的一切都记在自己的心里。

心灵的窗户是眼睛。

(2)动作:仔仔细细望、凝神望   观察得极为仔细   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留恋。

(3)神态:“狡猾地一笑”表现了三叔有了主意,想考一考“我”的心理,实际上这也表现了三叔对“我”的喜爱,对年轻的生命的喜爱,对“生”的渴望,渴望与人交流,渴望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与别人探讨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眼睛闪射出异样的光辉,脸颊上升起两朵红晕。”三叔仔细观察后有所发现的兴奋,把他自己的发现告诉我,他知道我也是一个热爱自然的孩子。

    “叹息”“怪异的声音”“时间已经不多了”“太迟了”:悔恨的心理。

(4)语言:对植物的仔细观察,体现出对生命的留恋,生活的充实,隐含对我的期望。 

3. 在和三叔的交往中,“我”的反应是什么?

“我”惊讶于三叔把花看得那么仔细,在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三颗枸杞豆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三颗枸杞豆》教案及练习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苏教版)《三颗枸杞豆》课堂实录
    《三颗枸杞豆》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三颗枸杞豆教学反思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文本】《三颗枸杞豆》教学反思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
    七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三颗枸杞…
    《三颗枸杞豆》导学案
    《三颗枸杞豆》教学反思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语文七年级下苏教版第8课《三颗枸杞豆…
    《三颗枸杞豆》课堂实录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2
    (苏教版)七下《三颗枸杞豆》结构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3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4
    初一语文教案《三颗枸杞豆》教案示例
    《三颗枸杞豆》教学案
    《三颗枸杞豆》教案示例
    《三颗枸杞豆》教学反思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三颗枸杞豆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三颗枸杞豆>教学案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三颗枸杞豆》 教案 …
    三颗枸杞豆课堂实录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三颗枸杞豆》的反思
    捞起失落的人文“百宝箱”——《三颗…
    《三颗枸杞豆》教学片段及反思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三颗枸杞豆》教学实录
    预约生成,收获精彩——记小说《三颗…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8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7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14
    《三颗枸杞豆》教学实录
    《三颗枸杞豆》教学案
    《三颗枸杞豆》课堂教学实录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5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三颗枸杞豆课堂实录3
     《三颗枸杞豆》教学案例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6
    三颗枸杞豆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9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10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11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12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13
    三颗枸杞豆精讲
    三颗枸杞豆教学案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说课稿及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案
    语文七年级下苏教版第8课《三颗枸杞豆…
    【教学设计A】 三颗枸杞豆
    我读《三颗枸杞豆》
    《三颗枸杞豆》教案
    三颗枸杞豆课堂实录2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