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王》教案
|
《老王》
重庆市兼善中学 张春艳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感情脉络,并联系实际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找出文中依据;把握句中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他们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杨绛的一篇散文《老王》。看看其中讲了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怎样的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1、男同学齐读课文前半部分 2、女同学齐读课文后半部分 要求:在读和听的过程中,注意把握课文内容。 三、背景介绍: 在课文中涉及了一些历史事件,可能由于年代和时间的关系,同学们对此不是很了解,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文中提到“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是指北京解放后,即1956年起全国倡导的“公私合营”,要求把各个行业的人都组织起来,反对私营,反对单干。文中还提到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爆发于1966年,当时有很多知识分子受到了迫害,钱钟书、杨绛夫妇此时也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经受了巨大冲击,后又陆续被派往干校劳动,生活相当艰苦。 四、分析人物形象: 师:在了解完相关历史背景之后,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同时,请关注本文的主人公——老王,看看他有着怎样的遭遇和性格。(学生自由诵读并作勾画) 生:老王的遭遇总的来说非常不幸。比如,课文第二段讲到“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这说明老王无依无靠,也很孤独。第三段“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又告诉我们老王身体有缺陷。 生:老王住的是“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住的条件很差,生活很苦。 生:第二段“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这就说明因为老王是单干户,人家都排挤他,他遭到了同行的冷落。 生:“乘客都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人们都不信任他。 …… 师:从同学们的分析来看,老王的遭遇的确很不幸。那么,在这样不幸遭遇下生活着的老王,又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生:他很老实。课文第五段提到“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而且“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其中“压根儿”一词最能体现出他的老实,读的时候要重读。(学生朗读该句) 生:老王还很关心人,替别人着想。如第六段“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这里边“悄悄”一词生动地体现了老王 对作者的关心。 师:同学们能够模仿老王的语气读出他的这两句话吗?(学生纷纷举手朗读,还相互作了评价) 师:那么,课文中还有没有体现出老王性格特点的地方呢? 生:第七段“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象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这也说明了他关心他人,还很细心。 生:他还很重感情,从送香油和鸡蛋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他明知道自己快死了,还提着香油和鸡蛋去看望作者,因为他知道作者一家对他很好,他要在临死前去表达自己的谢意,看看他们,所以他是个重感情的人。 …… 师:看来,老王虽然生活艰难,孤苦无依,但他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拥有金子般的心灵。 五、把握作者态度及情感: 师:在本文中,除了着重写了老王,还讲了作者一家与老王的交往。但是,有个问题老师总想不通。请大家看到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说她在老王死后总感到“不安”和“愧怍”,从作者对老王的态度来看,她究竟应不应该感到“不安”和“愧怍”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请代表发言。(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由讨论。) 生:不应该。文章第一句话就说“我常做老王的三轮”,第三段又说作者的女儿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治好了他的夜盲症。这说明作者一家不仅常常照顾老王生意,还关心他的身体,帮助他治好了病。 生:我也觉得不应该。第一段中“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老王没什么亲人,同行又排挤他,但作者却常常和他聊天,从精神上关心他,把他当成朋友。 生:第四段“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这说明作者很关心老王的生活。 生:文章第七段中,载客三轮都取缔后,“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这也说明了作者对老王生活的关心。 生:文章的最后,第十七段“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了没有?’”作者碰到和老王同院的人都不忘要问问老王的病情,这也说明了作者对老王的关心。 生:我来给他们总结一下,从他们举的例子来看,说明作者对老王的态度是关心和帮助的,她对老王很好,是老王的朋友,所以不用感到“不安”和“愧怍”。 生:但是,作者明知道老王病了也没去看他,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临走作者也没送他。所以她应该感到“不安”和“愧怍”。 生:作者对老王还有点嘲讽的意思。如第八段中老王临死前一天来给她送香油和鸡蛋,作者却把她写得那么丑,那么可笑,“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所以她应该感到“不安”和“愧怍”。 师:这位同学找得很好,我们一起来把这段外貌描写朗读一下。(全班齐读) 师:作者为何要加入这样一段外貌描写呢,她的用意何在? 生:暗示老王病得很重,快不行了。 师:在前面同学们已经说了作者把老王当成朋友,那么此时,作为朋友的作者看到老王病成这个样子,心情怎样? 生:担心、害怕、心痛。 师:有嘲讽的意思吗? 生:没有。 师:请再次朗读本段,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全班齐读) 生:就这一点来看,作者的确不应该感到“不安”和“愧怍”。但是,作者虽然帮助了老王,但她却治标不治本,没根本解决老王的困难。 生:老师刚才已经介绍了,作者本人当时都很困难,她又不是大富翁或政府,怎么从根本上解决?在她这个角度,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师:那她为何还要感到“不安”?对于本文的最后一句话又应该怎样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生:那是由于作者太善良了,她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心和帮助还不够。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都找出了书中的原句证明自己的观点,做到了有理有据。老师个人认为,作者对待老王的态度,实际上是以善良去体察善良。作者虽然不幸,但较之于老王,她又是个幸运者。在她看来,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她认为象老王这样心灵美好的人是应该过上好日子的,但是自己却没帮他过上,所以心里有愧,所以感到“不安”和“愧怍”。 六、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感受: 师:从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中,你是否领悟到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那些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呢? 生:我们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不歧视他们,主动帮助、关心他们。 生:我们应该尊重他们,试着去了解他们。 生:我们不仅仅应该从物质上帮助他们,还应该从精神上鼓励他们,这样才能帮助他们真正地摆脱困境。 …… 师:的确,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之间由于境遇不同而有了幸运和不幸运之分。但是,人生来平等,幸运者只有关爱、帮助不幸者的责任,而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我们应该伸出友谊之手,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早日走出不幸,过上美好生活。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老王,杨绛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老王》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老王》说课稿 |
下一篇文章: 也说《老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