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情还是……?
——也说杨绛笔下的《老王》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教研室 赵国琴
听二节同题异教的课。一个,整节课都在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和作者的善良,目的是要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另一个,半节课,理解老王的为人,半节课,引导学生理解“幸运人对不幸人的愧怍”的深刻含义。结果是二个老师都未能把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讲透,于是,我也来说说杨绛笔下的《老王》。
怎样才能读好《老王》这一课呢?一方面,你是否能解读好杨绛和老王之间的交往;一方面你是否能解读透那句“幸运的人对不幸人的愧怍”;一方面你是否能领悟透作者回忆并创作《老王》的动因;一方面,你是否能把玩透编者把该篇选进高中一年级必修教材(二)并为本单元起名为底层的光芒的目的。
杨绛与老王的交往,文章写了几件事:“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很简单。那么作者通过这简单的几件事的回忆,到底是同情老王的不幸还是突出其为人的闪光点呢?回答是突出老王身上的闪光点还有其他。
首先,从结构的安排上看,作者把老王死前送自己香油和鸡蛋的那件事写得最详细,也最动情,而且接着就是对所有回忆的真情流露的那句“是幸运的人对不幸人的愧怍”。试想,如果只是同情老王的遭遇,要不要这么安排呢?且作者在与老王的交往中,对老王还是很不错的。如:送鱼肝油给老王,坐他的车等,特别是她没有像别的人一样歧视老王。作者之所以最后写老王死前的样子和他的言行,是因为后来的反思让杨绛深深的愧疚。为什么愧疚,下面将作说明。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如果是同情,那用不着“愧怍”的,不是么?
这样来看杨绛与老王的交流吧。当时(文革期间)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时杨绛一家,被下放被看管,是“黑五类”之一,谁都不敢与他们交往,更不愿意与他们交往。而这个自己也在困境中的老王非但敢,还真心与他们交往。是老王对杨绛一家的真情厚意和不歧视的态度,让处在同样困境中的他们而心生感激并因此感动。试想谁不希望被人理解,被人关爱呢?特别是身处逆境,在别人不敢与你交往时。
文中交待的一个细节特别让人回味。“‘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丈夫生病了,妻子都不能陪同,而老王却不怕什么风险去了。逆境中的真情怎不让人心生感激呢?!也许可以这么说,杨绛是先被老王感动了,才与报以同样的真情。或者这样说吧,杨绛一家对老王的许多好,许多的帮助,我认为一是出于感激。二是出于礼节。
毕竟,杨绛一家是读书人,他们知道帮助老王这样的人是不能让他难堪,或者让他感到低人一等的,于是,在如何回报老王这个问题上,他们选择了尊重老王的劳动并给予相应酬谢的方法。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杨绛一家对老王的回报没有表现在物质的直接恩施,而是恰到好外的交往,可以这么说,杨绛一家与老王的交往是人格平等上的公平来往,这一点让老王倍加感动,并报以更热烈的回报,这回报是超物质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慰藉。
至于文中对老王生活处境艰难,生理有严重缺陷的描写,为什么不能理解成对老王的简单同情和怜悯呢?一方面,杨绛对老王的帮助,是建立在对他的关心和关注的前提下的,拉家常式的交流,她知道了他缺什么,需要什么。针对别人的需要,给予必要且得体的帮助,这才是杨先生的善良和真诚。这么说吧,只有平等的相待,公平的相助,才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另一方面,老王虽生活穷苦,生存的艰难,但他竟有着一颗如此真诚而善良的心,关心和帮助一个在他人看来是一个不能够关心和帮助的“坏”人,这是怎样的善良和真诚呢?而真是这善良和真诚,让杨绛一家深受感动,并报之以同样的真诚和善意回报,这是写法上的反衬,“不幸老王”却能给人带来“幸运”,这是老王的人性光辉中的最闪光处。如果把老王的生活与生存的艰难的描写简单理解成同情或怜悯,那就不是杨绛笔下的《老王》。那杨绛笔下的《老王》到底如何理解,这就需要认真研读文章的重点章节。
其次,再看文章重点章节。文章的重要的章节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扇窗”才能看懂作者的内心和情感。
先来读读原文,感受一下吧: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登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在死前探望杨绛夫妇,并送来了油与鸡蛋。杨绛把老王的神态,神情,语言,行动,刻画细致到位,除此之外还写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对自己没有及时给予老王关心的后悔和愧疚之情,为什么要如此细细雕刻?
老王送油和鸡蛋给杨绛,表面上看是为了答谢,答谢杨绛的女儿曾经送给他鱼肝油。“来而不往非视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不一定非要经过“诗书”之训,在老王身上,它是本能,是天性,对此,杨绛对老王的“天性”没作任何渲染与评价,而在任由人物的言行作客观的叙述,看似很淡的文笔却有着沉重的情感,这工笔似的刻画传出的深刻含义,不是一般人所能解读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在老王与杨绛夫妇交往的过程中,老王还能读出物质回报之外的“回报”,那就是在交往过程中的平等意识(也许杨绛并没有刻意为之),这是最让老王感动的,人啊,总是希望被人当“人”来看的,别人眼里一个“不老实”且有着眼疾的老王,杨绛却把他当一个“人”来平等看待,这是怎样的“人情”呢?这“人情”不仅仅是物质所能回报的。为此老王在物质之外还给予了同样的回报。杨绛对这回报作了具体的描写。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在我说了“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攥”着我给的“钱”,他“滞笨地转过身子走开”
他接受了杨绛“钱”走了。这“走”是不是也有死的意思呢?不作深入理解,我只是强调这里“钱”该如何理解?我以为理解它绝对不成停留在物质意义上,而应该把它看成是对杨绛的“精神慰藉”,一种平等相待的回报。也许像老王这样的人是难以通过言语或其他方式来表达“慰藉”(我称它为“精神回报”)的。它只能诉之于“物”,也就是接受杨绛的钱。他知道不拿杨先生的钱,她会因为接受了老王的馈珍而心里不安的,为了让杨绛“心”安,他接受了“钱”,这是怎样的“替人着想”啊,以“替人着想”来表达对知遇者的敬意,这就是老王的为人,这更是平等的情义,这更精神,人格上的平等。
在《老王》,作者没有把平等的交往说出来,而是通过老王接受钱这举动,把“平等”不是知书达礼人的专利暗示出来,为什么,本性每个人都有,与人俱来。这“不说而说”的写法还在深入,杨绛对“公平,对等”的交往方式,放在老王这个底层人的身上来表现,这又是怎样的令人不安呢?言下之意是,人与人应该平等。
生理残缺的老王身上有着健全的人格和精神品质,只这“健全”用二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人性”。可老王偏偏在“第二天”就“死”掉了,读到这里,你是不是有一种心动与不安呢?好人为何不长久?从杨绛“愧怍”里就能读出如此安排深意。
从表面意思上看,老王把钱“攥”在手里这一动作,杨绛在一开始并未能真正的体会到,事隔多年,在回味与老王的交往中,她忽然明白了:对一个快要死的人来说,钱有什么用呢?继续深挖知道:老王紧紧“攥”在手里的不是钱,是不想让杨绛因欠人情而不安的真情,是平等的意识。
都要死了,还想着报恩,想着不要让别人不安,这是怎样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大写的“人”啊。于是杨绛“愧怍”了,为自己当时的糊涂。从深层意义来分析,杨绛是不是借自己一个人的漠视说很多的人呢?对自己如此好的人尚且不能见其人格的光芒,更何况别人呢?杨绛在解剖自己对自己的灵魂进行拷问的时候,也拷问了许多的人。为“老王”的死(人性是不是随着老王而去了呢,我认为是),为自己未能立时看到人性失去的迟钝,为身为读书人却未能读透老王身上的“人性”而深深的“愧怍”。
一句“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的愧怍”里有多少对老王身上闪光的人性的迟到认知的而深感不安?又有多少对老王们的人性还是很少有人读懂的不安?这里的“不安”或许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安”与“愧怍”,应该是那个时代对老王这样的人的“不安”和“愧怍”。如果这么说,文革的遭遇,是不是就是人性的失却和畸形呢?
研读一下原文吧,你就不难看出字里行间的不说之意。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看看这些加了引号的句子,老王“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进不去了”,是不是有老王的人情味,老王善良,老王的人性,老王这个人都死在了他人的排斥,误读里呢?这个被作者认为是“不幸的人”最终只能如蝼蚁般在他人的漠视中死掉了,这又是怎样的“不幸”呢?读到这里你还会认为老王的不幸,是生活,生理上的不幸吗?而是那个时代的不幸,那个时代在哪里呢?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不幸时代造成了老王不幸,老王的不幸,是他遭遇了不幸的时代和不幸的人们。
这样解读,才能真正读明白杨绛的如椽之笔是何等的举重如轻呢!老王的善良是人性的闪光,老王的死亡,是人性的死去。老王之死,这是一份怎样的“愧怍”啊!谁来承担这份“愧怍”?“幸运的人”。
那么,这里的“幸运的人”仅仅是指作者杨绛么?不,应该是更多的幸运的人。也许,这其中就有逃过“文革”的人,有没经过“文革”的人,更有后来的人,现在的人,这些人当中就有你、我还有他,一切有良知的,有“人性”的人。杨绛的反思,不就是你我都应该反思的么?!失却“人性”的人是可怕的,失却“人性”的社会是不幸的。
一个伟人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在于他做了什么?。一篇简短的《老王》,作者借老王的回忆说了许多可贵出的“真话”,说了说“真话”之后的沉重,这是怎样的一份情感,这又是怎样的“愧怍”?!《老王》,作者“愧怍”之后的行动。
教读“真人”的“真话”,怎一个“同情和赞颂”了得?!不能捕捉透字里行间的作者痛苦和复杂的情感,不能思考深刻地思考作者写作《老王》的动因读,如之何不误人子弟,不浅解或曲解文本呢?。
最后,多年以来,是什么一直撞击着杨绛的心并促使她动用如椽之笔写一篇回忆老王的文章呢?我想绝对不是老王的不幸,老王的生活之艰难,也不是老王生理的缺陷,要知道文期间,如老王这样的物质贫穷,生存艰难的人有的是,更何况老王还是一个为许多人所不齿的小人物,算得上是底层的底层。我认为作者在反思过去时之所以写一篇文章,一定是多年之后作者生活、生存境遇在好起来之后,地位高了,影响大了,在与人的交往中却很难遇到一个和老王一样,能够平等相待的人,很难见一颗不带任何杂质的真诚善良的心了。再说,事隔多年,在反思自己的时候,忽然悟出当年老王对自己尊重,是如此的发自内心,而自己也许由于害怕或其他什么原因,却没有读出老王是那颗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真心。此情可待成回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思之有情,挥之难去,为自己,也为老王,更为那些还活着,生活在底层的老王们身上的闪光的人性,杨绛用饱蘸深情的笔,写下了对老王们的赞歌,写下了自己的反思和对灵魂的拷问,也许她希望有更多的“我”,能在反思和自我拷问的过程中好好对待那些生活还有没好起来,生理上还有缺陷,却有着老王一样的金子般良心和太阳般光芒品质的“老王”们。不要总以物质或其他什么内容而忽略或漠视底层人身上的光芒。想起巴金的写的《灯》,就更加感动那句“我们不是光靠吃米活着的”,既然米不是我们活着的唯一食粮,那么还要靠什么呢?是不是有老王的身上的善良和朴质?
至于编者,把这篇文章编于高中教材,其用心更不难看出。我们用什么来丰富自己的情感 ,用什么来铸造自己的灵魂,用什么来“以人为本”……。杨绛先生的《老王》是能够为我们张目的。老王,一个活生生的人,他闪光的人性,足可让青年的学生们沐浴其中,在感受老王们的痛苦和他们惨痛的奋斗中,感受他们身上可贵的良知和善良,在反思杨绛的反思,感受健全时代和社会的和谐,前进。
看来,编者的意图和作者的写作意图,都在于向我们讲述一个伟大的人格。为此文章的解读重点应该是突出闪光点,突出人性,突出交往中的平等与敬重。在写法上,作者没有针对任何人事来批判或揭露,而是在回忆老王的琐事中表达对老王的敬重,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历史的反思,对自己的解剖,对美好人性的希冀。读出编者的用心——从老王身上看底层的人性光芒。从老王的死亡,作者的“愧怍”中去反思时代,拷问灵魂。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有人情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