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修后,在湖边的路上散漫地走。一声“叮咚”,朋友阿正发来信息,说写了一篇《老王》的读后感。回到家,儿子要求我和他一起看《老王》。我开始还担心儿子看不懂《老王》,我们一起看时,我发现他居然看得懂。我想,大概真的文字是能直接到达赤子之心的。
和儿子看完后,快要11点了。我到房间打开电脑,从信箱里看阿正的文章。文章写得很好,感受得细腻而深微,读《老王》时结在心头的一团东西顿时融解了一大半。
但还是留下了坚硬的东西不得消解。
我感到,没有杨绛,就没有《老王》。这好像是废话,却是我心里自然出现的想法。“杨绛与老王”是生活里发生的事,杨绛与《老王》是杨绛一个人的事。阿正说杨绛睿智冷静,那当然是不错的,只是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显示了非理性的变声。这句没来由的话很是迷惑人的,如果循着这句话理性地搜寻,自然会挖出杨绛的亏欠来。但是,杨绛的亏欠来自于她的善良,来自她的慈悲,来自她的睿智无法解决命运的不公。杨绛没有拿钱侮辱老王,尽管她明明白白这么讲,但她也迅速否定说“都不是”。
人是生来平等的,这一点道理浸渍在杨绛的心里,被血液滋润得如一朵艳丽的罂粟。可是,艳丽的罂粟只能供人观赏。因为你可以一直地问下去:人真的是平等的吗?这样的固执的问,连上帝也会慌张,不然,为什么人世有这样的不公呢?同样是人,为什么杨绛活得比老王好?为什么老王蹬车,杨绛坐车?为什么老王瞎眼,杨绛眼睛明亮?等等等等。你可能从出身、教育、机遇、贡献这么些角度来解释,但你只能正确解释问题,不能抹杀问题。杨绛如果从解释学眼光来看,以她的睿智很快就能让自己消除不安,但她非要问到上帝那里去,上帝不能作答,她就只好反复问自己,问得自己无法安宁,最后只好以亏欠愧怍之罪安放在天平的另一端才达到了心里的平衡。一个慈悲的人,如果他的人生相比较而优越,他会像欠了别人一样予以施舍,以弥补上帝安排的偏颇。基督为什么要担荷人类的不幸,因为他是大慈大悲者。杨绛也是一个慈悲者,她当然要担荷,要愧怍,这让人不好理解,也让人感动无边。
另外,一个细节需要说明的,老王最后一次说:“我不是要钱。”那是真的,杨绛也是明白的,因为她告诉我们:老王死后“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这“全新的白布”是老王作为回族人对于死所表示的庄严,一个生不如生的人,却承袭祖先的律令,仿佛天命一样对死表示敬畏,你可以看出生是亏欠了老王的多少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