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物推荐课《父母的心》
反思教学设计
在培训学习中,听了河南教育学院张聪慧老师的《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应对措施》讲座后,本人对课外阅读指导课《父母的心》的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反思后的教学设计为:
一、指导目的:
1、通过读物引导,让学生感受课外书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2、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学习在课外阅读中运用。
3、选读《父母的心》,学会积累,感悟故事的道理。
(教学中有机融合听、说、读训练,重点完成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突破重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对文章大意的概括,抓住好词妙句体会。
三、课前准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过课外书吗?看来我们班爱看课外书的孩子还真不少。老师平时也很喜欢看课外书,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怎样看课外书,同学们愿意吗?
(二)认识看课外书的作用
1、了解学生读课外书的情况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看课外书的?记得你第一次看的课外书叫什么名字吗?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
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有时会让我们捧腹大笑,甚至手舞足蹈;有时也让人热泪盈匡;有时也让我们精神振奋,崔人奋进。当你读到一个好故事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小结:看了有趣的课外书,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
板书:分享有趣的故事内容
(学生其实大多是话匣子,就看老师采用什么办法去打开他,一旦打开,学生就会有说不完的话。)
平时我布置你们要利用节假日多看课外书,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感受故事情趣和科学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那么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呢?(学生回答)
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就像我们学课文一样,课文中我们学到的好词佳句都可用到我们的写话中去,如我们学了《金色的草地》第二段后,我们就模仿着写了《游泳》,学了《槐乡的孩子》第三段我们就学样子写了《打桐子》等。计课外书也一样,也要积累好词佳句。
板书:摘好词妙句
当然,读了故事以后,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还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记下来。
板书:写感受
(三)概括读书的方法
拿到自己喜欢的书后,你是怎样看书的,地证书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读书的好方法?
(精读、泛读、速读、通读、跳读、略读、写读、再读、序列读、选读)
对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当你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
(问爸爸妈妈、问同学老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