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G >> 桂林山水 >> 正文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研所 傅开国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广西什么地方的风景最美?
  
    (广西桂林的山水最美。)
  
  师:有多少同学到过桂林?(数生举手)你们觉得桂林的山水怎样?
  
  师:没去过桂林的同学想去吗?一定想去的。邓老师也没去过桂林,也很想去。今天邓老师和你们从课本上到桂林游览一下,好吗?(板书课题)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课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样美。(配乐范读课文)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吗?
 
  师:好。请你们认真地读一读。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要弄清每一小节课文写的是什么;第二,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小节课文内容。(生自学课文)
  
  师:学完了吗?谁能说说各小节的内容?
 
    第一小节课文是写乘着船观赏桂林的山水。
  
    第二节写桂林的水。
  
    第三节写桂林的山。
  
    第四节写桂林的山和水。
  
  (师相机板书:山和水;水;山;山和水)
  
  我们先来弄清课文写的顺序,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谁能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理出文章写作的顺序,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
  
  师:(板书:甲天下)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最好的。是第一的。)
  
  师: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它像美丽的图。你们看(多媒体演示桂林山水图片),桂林的山水多美!谁说说?
 
  生:桂林山青水秀。
 
  生: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样的,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桂林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河底。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想想,刚才大家这样认真地看,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用图显示情境,从情境中引出新词,让学生从情境中理解词义。〕
  
  生:欣赏桂林山水
  
  师:对的。还可以用什么词? 生:观看。
  
  师:观看桂林山水可以,但是玩赏的意思没说进去。
  
  生:观赏。
  
  师:对。大家跟我说,欣赏桂林山水,观赏桂林山水。(生跟说)用“欣赏”的句子,一般都可以换上“观赏”。比如可以说欣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也可以说观赏水平如镜的西湖。
  
  但是有时候,可以用“欣赏”的句子却不能用“观赏”代替。比如说我欣赏音乐,不能说我观赏音乐。为什么?
  
  生:因为观赏是看,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听。
  
  师:对。因为音乐是听的,观赏的“观”包含了看的意思。
  
  〔引导学生找出近义词进行比较,既积累了词汇,又加深了对词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观赏一下漓江的水。先看图,再读读书。看看漓江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把主要的意思抓住。这一节课文有哪些词语把桂林的水的特点写了出来?找出这些词,上这样的符号“·”
  
  (生自学。教师巡视。)
  
  〔破从头讲起的程式,暂时搁下头一句不讲,抓主要内容讲,突出了重点。〕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师:看好了吗?找好的请举手。请你说。
  
  生:静。
  
  师:你找到了桂林的水的一个特点“静”,还有呢?
  
  师:清、绿。
  
  师:(板书静、清、绿)
  
  漓江的水静、清、绿。请同学们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生: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对不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对的。还可以这么说,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找出重点词,并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既进行了阅读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又进行了字、词、句基本训练,理解静、清、绿三个词在句子中是并列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几个词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如果我们告诉人家:     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怎么说?

  生:漓江的水静静的。
  
  生:漓江的水清清的。
  
  生:漓江的水绿绿的。
  
  师: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
  
    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该怎么说?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漓江的水真绿啊!
  
  〔将形容词重叠,变陈述句为感叹句,从词和句的变化中,让学生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
  
  师:这三句,大家说得很有感情。现在请你们念课文中的这句话。
  
  生:(念第二小节第二句话)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示范)
  
  生:(再念)
  
  师:好多了。第二句漓江的水真清,看得见底,要念出清得见底的意思来。“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师范念)
  
  生:(齐念第二句)
 
  师:绿,是很美,念时要念出美的意思来。
  
  生:(齐念第三句)
 
  师:很好。用感叹句,把我们对漓江的爱表达出来了。书上就用感叹句来写的。光感叹能把漓江水怎么静、怎么清、怎么绿告诉人吗?
 
  师:漓江水静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要补充说明。你们看书,我念上半句,你们念下半句。(略)
  
  〔用引读方式,便于学生理解补充说明部分的内容。〕
  
  师: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不知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连沙石都看得见,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从南宁坐上火车,九个小时后就到桂林了。
 
  江边有只小船在等我们。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江,观赏着漓江的水。现在你们眯着眼,看着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静、怎么绿。(师哼《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你们感觉到怎样?
  
  〔运用遐想旅游、哼乐曲的方式,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味文中意境。〕
 
  师: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你们看这句:绿得像无瑕的翡翠,翡翠是什么?
  
  生:是玉石。
  
  师:预习得好。是玉石。这种玉石是很绿的。漓江的水像一块  像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这么美。现在请女同学念,大家体会这种感情。
 
  师:现在邓老师另念几句写漓江水的句子,意思和书上的一样,只是说法不同。你们比比看有什么不同,哪种说法好。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也很清,连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见。
  
    这里的江水又绿,绿得像无瑕的翡翠。
  
    这样写美不美?为什么?
  
  生:书上用排比句的写法,还用了感叹句。
  
  师:书上用了排比句,什么是排比句?书上把写漓江水美的意思的内容,排成一串句子,这些句子的结构是差不多的。这样可以加强语势,给我们很深的印象,这就是排比句。运用排比句的写法,就把这种又静又清的气势写出来了。谁能把这种气势念出来?
  
  生:(齐念)
  
  〔教师有意改变排比句式,让学生从具体语句的对比中,体会排比句的修辞作用。〕
  
  师:这节写漓江的水,写到这儿,邓老师有个问题,这段是写漓江的水的,那么从第二节开始就写“我们荡着小船……”可以吗?为什么要写“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
  
  生:写大海和西湖,可以衬托出漓江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是这样。这样才使我们知道桂林的水甲天下。现在请大家念这句话。
  
  生:(念)
  
  师:“波澜壮阔”就是大海里的波涛很大,一个接一个,气势很大,“水平如镜”的“如”是什么意思?
  
  生:像的意思。
  
  师:你学得很好。水静静的,很平,就像一面镜子。这些句子是衬托的,怎么念?
  
  生:(念第二小节)
  
  师:这节写什么?
  
  生:写桂林的水静、清、绿。
  
  师:这节写桂林的水的特点。写桂林水甲天下。
  〔以设疑方式,回顾前文,引导学生弄明白,开头一句话,在本节课文中起衬托作用。〕
  
  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二两小节课文。
  
  生:(念课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咱们今天先休息一会,明天再接着去游览桂林的山好吗?这节就学到这里,下课。
第二课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观赏了桂林的水,这一节课,我们再游桂林的山。桂林的山怎样美呢?让我们读课文第三小节。请大家读两遍。第一遍读懂,有不懂的做上“?”记号。第二遍要抓住重点,把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语画下来,记上这样的符号“。。”,大家在下面学,请一个同学到上面来画。(出示抄好第三小节课文的小黑板,一个学生上讲台边读边出不懂的词语。)
  
  师:她有这些不懂的问题,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危峰兀立是什么意思?
  
  生:拔地而起、香山这两个词我不懂。
  
  师:香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在北京。香山上的红叶很多,很有名。红叶就是枫树叶。
  
  师:(把学生出的词念一遍)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
  
    我来南宁的时候,看到南宁也有山。南宁的山是连绵起伏的(画连绵不断的山),桂林的山好像是从地里拔出来高高挺立着(一挺立的山),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生:(齐)拔地而起。
  
  师:(出示词卡)桂林的山是一座一座分开不连在一块的(边说边老人山、骆驼山、象鼻山),叫什么?
  
  生:各不相连。
  
  〔教师绘再现情境,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情境,让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获得鲜明的词的形象,进而理解抽象的词。〕
  
  师:(指图)你们看,这些山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老人,像骆驼,像大象。
  
  师:(指老人山)你看这老人像在干什么?
  
  生:老人望着远方。
  
  生:老人在思考。
  
  生:老人在沉思。
  
  师:我们再看骆驼像在那干什么?
  
  生:像伏在地上。
  
  生:好像在沙漠里蹲着。
  
  师:我看到这骆驼,就会产生一个联想,想到它跪着等人,等我们干什么?
  
  生:等我们骑上去。
  
  师:对。你们再看这只象在干什么?
  
  生:在饮水。
  
  师:对。桂林的山的形状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变化很多,句子中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形态万千。
  
  师:(示词卡)“万千”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样子很多。
  
  师:就是说变化多。
  
    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态万千,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桂林的山?
  
  生:奇。
  
  师:(板书:奇)怎么奇呀?就是刚才说的那些。桂林的山奇是一个特点。这里的“奇”字当什么讲?是不是奇怪?
  
  生:不是奇怪。是说样子很多。
  
  生:很少见的。
  
  师:对了。桂林的山的样子,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到。这里的山就是奇特。这奇特的山峰叫什么峰?
  
  生:叫奇峰。
  
  师:这样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着叫什么?
  
  生:叫奇峰罗列。
 
  师:“罗”是什么意思?
  
  生:散开的。
  
  师:对。“罗”是散开,“列”是排列。这些山峰散开地排列着,就叫奇峰罗列。
  
    大家把这句念一下。(生齐念)
  
  师:桂林的山这么奇特,我们要告诉没去过的人,怎么说呢?(用两种不同的语气念让学生比较哪种好后,用手势指导学生朗读)
  
  师:在桂林,还有很高很陡的山(又高又陡的山),这山又高又陡,很险,叫什么山?
  
  生:危山。
  
  师:这个“危”在这里怎么说?
  
  生:危险。
  
  师:你们昨天查了字典。字典上有三个注释:出示小黑板:     1、不安全。     2、损害。     3、高的陡的。危山兀立中的“危”用哪个注释对?
  
  生:用第三个。
  
  〔指导学生根据语境,分析字在词中的作用,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义项,这是提高学生使用工具书能力的好方法。〕
  
  师:对。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又高又陡的山耸立着叫什么?
  
  生:危峰兀立。
  
  师:在桂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连的山,还可以看到重重叠叠的怪石山(怪石重叠的山),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山石重重叠叠?
  
  生:怪石嶙峋。
  
  师:(出示词卡)嶙峋本来的意思是山石重重叠叠。石头、山石重重叠叠就叫怪石嶙峋。从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还有什么特点?
  
  生:桂林的山真险啊!
  
  师:怎样念才体现出桂林山势险?
  
  生:(念课文)
  
  师:这句写桂林的山险。这个“险”是危险吗?
  
  生:是说山陡。
  
  师:山陡,不易通过。
  
  〔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抽象概括,学生难于理解。教师运用了描述、图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认识这些词所表示的事物,然后启发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达这些事物的词,在此基础上,对个别词素进行分析,化难为易,顺应了学生接受知识、理解词语的思路发展过程,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深刻了。〕
  
    刚才我们把不懂的词语学会了,同时也了解到桂林山的奇和险。桂林的山除了奇和险之外,还很秀。秀是什么意思?
  
  生:是美的意思。
  
  师:“秀”可以组成哪些词表示美?
  
  生:秀丽、秀美。
  
  师:秀就是指美。你们看(指放大图中的山),这山像绿色的屏障,“屏障”就是屏风。一折一折的(做手势助说)打开可遮住后面的东西。这山像屏风一样挡住后面的景物。现在请一个同学指着图说说桂林的山怎样秀,哪些像屏风,哪些像竹笋,色彩怎样明丽,怎样倒映水中。
  
  生:(上讲台指图中的山)这山像绿色的屏障,这山像新生的竹笋。
  
  师:色彩明丽就是颜色鲜明,好看。这座山哪块地方色彩明丽?
  
  生:(指一座山的中部)
  
  师:色彩明丽就是很美。色彩明丽这个词中,哪个字说美?
  
  生:明丽。
  
  师:丽才是美。“明”呢?
  
  生:鲜艳。
  
  生:明快。
  
  师:对了。明快,色彩明快、美丽。
  
  我们念念这个句子。(师生同念课文)
  
  师:学习第二节课文时,我们知道了在写漓江水之前的几句话是衬托的话,写桂林的山之前的这几句也是衬托的话。这里有个“峰峦雄伟”怎么讲?
  
  〔“写在漓江水前的几句话是衬托的话,写桂林的山之前的几句话,也是衬托的话。”教师简短的提示起龙点睛的作用,启发学生认识两节课文结构相似,避免重复的讲解。〕
  
  生:峰峦就是山峰一个接一个连绵不断。
  
  师:对。“山峦”在这里是指大的山峰一个接一个,气势很雄伟。
  
  这一节我们学完了,让我们读一遍(生读)。
  
  师:这节课文,写桂林的山奇、险、秀,写出了山的特点。说明桂林的山(生:甲天下)。
  
  现在我们看课文最后一小节还写了什么景物。谁来念一下课文?
  
  生:(念课文)
 
  师:最后一节课文,还写了哪些景物?
 
  生:写了绿树红花,竹筏小舟。
 
  师:还有……
  
  生:还有迷蒙的云雾。
  
  师:(念课文)就这么简单几笔从空中云雾迷蒙,写到山间绿树红花,再写到江畔竹筏小舟。这样几笔简单的描写,就把桂林点缀得更加美了。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不是这么(用手势画个方块)一张
  
  生:不是。
  
  师:画卷是长长的卷起的。可以展开,展开(用手势演示展开状),再展开,叫什么?
  
  生:连绵不断。
  
  师:对。下面还有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中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舟在碧蓝的江中行走。
  
  师:什么叫舟?
  
  生:小船叫舟。
  
  师:这是第一句,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生:有只小船在清清的河中走着。船上的人在美丽的江中游览,好像在美丽的中游览一样。
  
  师:我们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荡,看到两岸美丽的景色,我们就像在美丽的中游览一样。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作一次遐想旅游,做一篇想象性作文。现在不做,到作文课时再做。
  
  这课学完了。这课开始就写了棗(生接)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写桂林的水棗甲天下;桂林的山甲天下,最后写桂林的山水像连绵的卷。现在请四个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小节。
  
  〔开头讲文章的层次,讲完课文回过头来再理一遍,加深学生对文章结构层次的理解。〕
  
  生:(读课文)
  
  师:假如我们现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看到这儿山青水秀,我们想说一句什么话?
  
  生:这儿的山水真美啊!
  
  生: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是这样。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我们的祖国很大,像桂林这样的山水各地都有。我们的看到桂林山水,就会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山水”又可以怎么说?
  
  〔从对桂林的山水的爱,引导到对祖国山水的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
  
  生:山河。
  
  生:河山。
  
  生:江山。
  
  师:这些词可以和哪些形容词搭配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山河秀丽。
  
  生:大好河山。
  
  生:江山多娇、锦绣河山。
  
  师:谁能从中选一个词组,说一句话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祖国的河山多壮美!   师:改成感叹句会吗?
  
  生:祖国的河山多壮丽啊!
  
  师:再加重语气,改成反问句,会吗?
  
  生:祖国的河山这么美,我能不爱吗?

  〔利用形象,激发想象。给“山水”一词找近义词,再组成各种形式的词组,而后让学生造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培养学生组合词语和变换句式的能力。〕
  
  师:学习了桂林山水,我们知道祖国山河秀丽,更加深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下面请大家做两个作业:
  1、找出课文中写山写水的词,归好类抄写。
  2、检查你们自学生字的情况,请你们填这几个词。(出示小黑板)
     
    漓 江 波
  
  (抽一生上讲台填写,填写完讲评)
  
    下课。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桂林山水,芦笛岩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桂林山水》课堂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材解读
    《桂林山水》学习目标
    《桂林山水》教学建议
    《桂林山水》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教学建议
    《桂林山水》教法建议
    《桂林山水》注意问题
    《桂林山水》重点难点
    桂林简介
    漓江简介
    桂林:爱在风景绝佳处
    桂林山水的由来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象鼻山简介
    芦笛岩简介
    怎样读《桂林山水》里的“啊”
    《桂林山水》的修辞美
    《桂林山水》中巧妙的结构
    《桂林山水》多音字组词
    《桂林山水》形近字组词
    《桂林山水》词语解释
    《桂林山水》近义词反义词
    《桂林山水》句段赏析
    《桂林山水》句段学习指导
    《桂林山水》中心思想
    《桂林山水》课文结构
    《桂林山水》章法结构
    《桂林山水》电子课本
    《桂林山水》重点剖析
    《桂林山水》疑难解析
    《桂林山水》例题解析
    《桂林山水》重点难点疑点精析
    丰子恺:《桂林的山》
    游桂林山水
    游玩桂林山水
    读《桂林山水》有感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材插图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杂谈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写作特点
    《桂林山水》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简介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创设氛围,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利用电教媒体,教学《桂林山水》
    在《桂林山水》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
    《桂林山水》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板书创意
    我教《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威海公开课)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教后感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怎样体现《桂林山水》的美
    《桂林山水》快乐练习:写字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片段
    层层剖析 领悟内涵──《桂林山水》句…
    注重素质 培养能力──《桂林山水》…
    多方诱导 潜心品味 ──《桂林山水》…
    情境教学是阅读训练的有效手段 ──《…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用心感悟──《桂林山水》教学片段
    《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