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G >> 桂林山水 >> 正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联棚小学 郭锦媛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从课本上到桂林去游览一下,好吗?   (板书课题)   现在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课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样美。   (范读课文)   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吗?
二、初读课文

  1、请你们认真地读一读。老师有两个要求:     第一,要弄清每一小节课文写的是什么?     第二,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小节课文内容。     (生自学课文)

  2、交流:

    我们先来弄清课文写的顺序,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谁能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甲天下)     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它像美丽的图。你们看(示放大图),桂林的山水多美!谁说说?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想想,刚才大家这样认真地看,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观赏)

    对。欣赏桂林山水,一般都可以换上“观赏”。比如说欣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也可以说观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但是有时候,可以用“欣赏”的句子却不能用“观赏”代替。比如说我欣赏音乐,不能说我观赏音乐。为什么?    (因为观赏是看,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听)
三、教学漓江的水

  现在我们来观赏一下漓江的水。   1、先看图,再读读书。看看漓江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把主要的意思抓住。这一节课文有哪些词语把桂林的水的特点写了出来?找出这些词,上这样的符号“。。。。”。

    (生自学,教师巡视)

  2、交流:静 、清 、绿

    漓江的水静、清、绿。有谁能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交流)

    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几个词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如果我们告诉人家: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怎么说漓江的水美?

    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

    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该怎么说?

    这三句,大家说得很有感情。现在请你们念课文中的这句话。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     (示范)

    (再念)

    好多了。第二句漓江的水真清,看得见底,要念出清得见底的意思来。“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     (师范念)

    绿,是很美,念时要念出美的意思来。

    很好。用感叹句,把我们对漓江的爱表达出来了。书上就用感叹句来写的。光感叹能把漓江水怎么静、怎么清、怎么绿告诉人吗?     (不能)

    漓江水静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要补充说明。你们看书,我念上半句,你们念下半句。     (略)

    我们也可以来写几句这样的句子。     (出示)    ⑴ 公园里的花香。    ⑵ 树林里的空气清新。    ⑶ 校园里干净。

    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读),漓江的水清得(读)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江边有只小船在等我们。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江,观赏着漓江的水。现在你们眯着眼,看着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静、怎么绿。     (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     你们感觉到怎样?

    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你们看这句:绿得像无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     (上面是“非”字,下面是“羽”字)

    翡翠是什么?

    是玉石。这种玉石是很绿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个斑,那叫什么?     (瑕)

    漓江的水像一块玉石,无斑斑点点的叫什么?     (无瑕的翡翠)

    像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这么美。现在请女同学念,大家体会这种感情。

    现在老师另念几句写漓江水的句子,意思和书上的一样,只是说法不同。你们比比看有什么不同,哪种说法好。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也很清,连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见。

    这里的江水又绿,绿得像无瑕的翡翠。

    这样写美不美?为什么?

    书上用了排比句,什么是排比句?书上把写漓江水美的意思的内容,排成一串句子,这些句子的结构是差不多的。这样可以加强语势,给我们很深的印象,这就是排比句。运用排比句的写法,就把这种又静又清的气势写出来了。谁能把这种气势念出来?

    生:(齐念)

    这节写漓江的水,写到这儿,老师有个问题,这段是写漓江的水的,那么从第二节开始就写“我们荡着小船……”可以吗?为什么要写“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     (写大海和西湖,可以衬托出漓江水又静又清又绿)

    是这样。这样才使我们知道桂林的水甲天下。现在请大家念这句话。

    “波澜壮阔”就是大海里的波涛很大,一个接一个,气势很大,“水平如镜”的“如”是什么意思?

    水静静的,很平,就像一面镜子。这些句子是衬托的,怎么念?

    这节写什么?(写桂林的水静、清、绿)

    这节写桂林的水的特点。写桂林水甲天下。

    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二两小节课文。
四、练习

  今天我们学了排比句,我请你们做个小作业:   示小黑板:   我爱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这是一个句子,大家把它说成个排比句。可以先说个简单的,比如“我爱大海”……

  我爱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爱水平如镜的西湖,我爱又静又清又绿的漓江水。

  这节就学到这里,下课。
第二课时 一、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观赏了桂林的水,这一节课,我们再游桂林的山。桂林的山怎样美呢?让我们读课文第三小节。请大家读两遍。第一遍读懂,有不懂的做上“?”记号。第二遍要抓住重点。把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语下来,记上这样的符号“。。。”,大家在下面学。   (交流)
二、教学桂林的山

  1、(出示)桂林的山是一座一座分开不连在一块的叫什么?     (各不相连)

    你们看,这些山的形状像什么?     (像老人,像骆驼,像大象)

    (指老人山)     你看这老人像在干什么?

    我们再看骆驼像在那干什么?

    我看到这骆驼,就会产生一个联想,想到它跪着等人,等我们干什么?

    你们再看这只象在干什么?

    桂林的山的形状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变化很多,句子中用哪个词来形容?     (形态万千)

    “万千”什么意思?

    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态万千,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桂林的山?     (奇)

    (板书:奇)     怎么奇呀?就是刚才说的那些。桂林的山奇是一个特点。这里的“奇”字当什么讲?是不是奇怪?     (很少见的)

    桂林的山的样子,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到。这里的山就是奇特。这奇特的山峰叫什么峰?(奇峰)

    这样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着叫什么?     (奇峰罗列)

    “罗”是什么意思?

    “罗”是散开,“列”是排列。这些山峰散开地排列着,就叫奇峰罗列。

    大家把这句念一下。     (生齐念)

    桂林的山这么奇特,我们要告诉没去过的人,怎么说呢?     (用两种不同的语气念让学生比较哪种好后,用手势指导学生朗读)

    在桂林,还有很高很陡的山(又高又陡的山),这山又高又陡,很险,叫什么山?     (危山)

    这个“危”在这里怎么说?     (危险)

    字典上有三个注释:     出示小黑板:    ⑴ 不安全。    ⑵ 损害。    ⑶ 高的陡的。     危山兀立中的“危”用哪个注释对?

    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又高又陡的山耸立着叫什么?     (危峰兀立)

    在桂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连的山,还可以看到重重叠叠的怪石山(怪石重叠的山),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山石重重叠叠?     (怪石嶙峋)

    (出示)嶙峋本来的意思是山石重重叠叠。石头、山石重重叠叠就叫怪石嶙峋。从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还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真险啊。

  2、指导朗读:

    怎样念才体现出桂林山势险?     (念课文)

    这句写桂林的山险。这个“险”是危险吗?     (说山陡)

    刚才我们把不懂的词语学会了,同时也了解到桂林山的奇和险。桂林的山除了奇和险之外,还很秀。秀是什么意思?     (是美的意思)

    “秀”可以组成哪些词表示美?

    秀就是指美。你们看(指放大图中的山),这山像绿色的屏障,“屏障”就是屏风。一折一折的(做手势助说)打开可遮住后面的东西。这山像屏风一样挡住后面的景物。现在请一个同学指着图说说桂林的山怎样秀,哪些像屏风,哪些像竹笋,色彩怎样明丽,怎样倒映水中。

    我们念念这个句子。     (师生同念课文)

    学习第二节课文时,我们知道了在写漓江水之前的几句话是衬托的话,写桂林的山之前的这几句也是衬托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这里有个“峰峦雄伟”怎么讲?

    这节课文,写桂林的山奇、险、秀,写出了山的特点。说明桂林的山──     (生:甲天下)。
三、教学最后一小节

  现在我们看课文最后一小节还写了什么景物。谁来念一下课文?

  最后一节课文,还写了哪些景物?   (写了绿树红花,竹筏小舟、迷蒙的云雾)

  (念课文)就这么简单几笔从空中云雾迷蒙,写到山间绿树红花,再写到江畔竹筏小舟。这样几笔简单的描写,就把桂林点缀得更加美了。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不是这么(用手势画个方块)一张

  画卷是长长的卷起的。可以展开,展开(用手势演示展开状),再展开,叫什么?     (连绵不断)

  对。下面还有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中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荡,看到两岸美丽的景色,我们就像在美丽的中游览一样。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作一次遐想旅游。     (边欣赏音乐边读课文)
四、深化课文

  假如我们现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看到这儿山青水秀,我们想说一句什么话?

  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我们的祖国很大,像桂林这样的山水各地都有。我们的看到桂林山水,就会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山水”又可以怎么说?和哪些形容词搭配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山河秀丽、大好河山、江山多娇、锦绣河山)

  谁能从中选一个词组,说一句话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祖国的河山多壮美!)

  改成感叹句会吗?再加重语气,改成反问句,会吗?

  学习了桂林山水,我们知道祖国山河秀丽,更加深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五、练习

  下面请大家做两个作业:

  1、找出课文中写山写水的词,归好类抄写。

  2、检查你们自学生字的情况,请你们填这几个词。    (出示小黑板)

    (抽一生上讲台填写,填写完讲评)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桂林山水,芦笛岩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材解读
    《桂林山水》学习目标
    《桂林山水》教学建议
    《桂林山水》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教学建议
    《桂林山水》教法建议
    《桂林山水》注意问题
    《桂林山水》重点难点
    桂林简介
    漓江简介
    桂林:爱在风景绝佳处
    桂林山水的由来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象鼻山简介
    芦笛岩简介
    怎样读《桂林山水》里的“啊”
    《桂林山水》的修辞美
    《桂林山水》中巧妙的结构
    《桂林山水》多音字组词
    《桂林山水》形近字组词
    《桂林山水》词语解释
    《桂林山水》近义词反义词
    《桂林山水》句段赏析
    《桂林山水》句段学习指导
    《桂林山水》中心思想
    《桂林山水》课文结构
    《桂林山水》章法结构
    《桂林山水》电子课本
    《桂林山水》重点剖析
    《桂林山水》疑难解析
    《桂林山水》例题解析
    《桂林山水》重点难点疑点精析
    丰子恺:《桂林的山》
    游桂林山水
    游玩桂林山水
    读《桂林山水》有感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材插图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创设氛围,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写作特点
    《桂林山水》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简介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
    《桂林山水》快乐练习:写字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杂谈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利用电教媒体,教学《桂林山水》
    在《桂林山水》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
    《桂林山水》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板书创意
    我教《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威海公开课)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教后感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怎样体现《桂林山水》的美
    《桂林山水》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片段
    层层剖析 领悟内涵──《桂林山水》句…
    注重素质 培养能力──《桂林山水》…
    多方诱导 潜心品味 ──《桂林山水》…
    情境教学是阅读训练的有效手段 ──《…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用心感悟──《桂林山水》教学片段
    《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