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G >> 桂林山水 >> 正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山东省荣成市府新小学 张英华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歌导入、触发情感

  1、课前听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的题目是《山歌好比春江水》,这是一首广西壮族非常有名的山歌,广西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不仅山歌有名,而且广西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那就是桂林(幻灯出示:桂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幻灯出示: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吗?

  3、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幻灯?)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番,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和水,相信你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进入情境

  1、现在开始我们的桂林之旅吧,请先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桂林的山水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师做文字说明:     看,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烟雨蒙蒙的漓江,又是另一番的景象。看!这是骆驼山,呵!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象鼻山的夜景多美丽,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哦。走进桂林的绿水绿山,让人觉得仿佛走近了仙境一般。
三、潜心品读,体会情感

  1、了解桂林的水:

   ⑴ 好,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介绍漓江:如诗如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全长有170多千米。

   ⑵ 它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⑶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静、清、绿。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呢?

   ⑷ 这些句子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来漓江的特点呢?请你从中选择一句,试着读一读。

   ⑸ 指导朗读:      谁来读读描写“静”的语句?      (指名读)      找到静的感觉了吗?      指名生说后,那你能读得更“静”吗?      (出示幻灯)      你们瞧,这就是漓江的水。你们感觉它在流动吗?听得见水流的声音吗?多静啊!我们一起来感受那水平如镜的漓江水吧。

   ⑹ 接下来,谁愿意来自告奋勇说,我愿意读哪个特点的句子?      指名生读。      (生读“清”的语句)      刚才,我听你在读“清”这个字时,读得特别轻,这是为什么啊?      生答,你真会读书,其他同学是怎么理解的呢?      漓江的水到底有多清呢?请大家再看这幅图片,看,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倒影在水中      (齐读)      让我们来由衷地发出赞叹:      漓江的水真清啊……

   ⑺ (生读“绿”的语句)      怎么样?读出“绿”的感觉了吗?      指名生说,那你来试试,行吗?      这回,感觉满眼是绿了吗?      (让读的学生说说理解)      发言精彩的话,给予鼓掌,瞧,(幻灯出示)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漓江的水真美啊!让我们一起伴着优美的乐曲来朗读这几句精彩的描写吧,再次来感受一下漓江的水独特的美。    ⑻ 听你们绘声绘色的朗读,老师突然有这样一个灵感:      这儿有一些跟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请你给图片配音。使图片更美有兴趣吗?      (有)      不过,给图片配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把这段话记住,然后根据面激情地讲解,有信心吗?      (有)      那就试试吧。      谁愿意来当一回配音演员?      指名配音,怎么样?像个配音演员吗?为什么要配上“大海”、“西湖”句子?谁愿意来试试?      那么我们一起来过把瘾吧。让我们来深情地赞赞漓江的水吧。      挺不错,说不定10年后,我们班还真出几个著名的配音演员呢!   2、了解桂林的山:

   ⑴ 过渡:      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不由地赞叹:桂林的水甲天下啊!不过你可别只顾着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的山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的读读这一段,与前一段做个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⑵ 指名说,那快速回忆一下,我们怎么学习桂林的水那段的?

   ⑶ 小结:      找到桂林山特点──读你印象最深特点的语句──谈谈体会──深情地读。

   ⑷ 生自学,可同桌一起学习。

   ⑸ 交流:      奇、秀、险(板书)

   ⑹ 你对哪个特点印象最深刻?      (生读“险”的语句,并谈感受)      这么险的山峰高高的矗立着,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      (生答:危峰兀立)      (出示幻灯)      看,这就是危峰兀立。能把这个词语读好吗?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脚或山顶。这里的“危”就是──      (生答:险)      多险?      (生答: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能把这句好读好吗?

   ⑺ (生读“奇”的语句,并谈感受)      幻灯出示,这就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能读好它吗?      课文中好象就写了三种形状啊?      请大家联系我们看过的图片,或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形态说得具体些!“像老人,像巨象,象骆驼……”      (示意学生说下去)

     老师这里还有这样一首描写桂林山奇的诗。      (幻灯: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农。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      许许多多的的形状,数不尽,这就是──      (生答:形态万千)      这么多奇形怪状的山峰矗立在那里,就是──      (生答:奇峰罗列)      哪些同学对“奇”感兴趣,把这句话读好。

   ⑻ (生说“秀”)──在你的眼里,那些山都活了,能把自己的感悟读出来吗?

   ⑼ 同学们,桂林山的一个特点就足以让我们欣赏,品味,如今,它集这些特点于一体。难怪作者要这样赞叹──      (生:我攀登过……游览过……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是峰峦雄伟的泰山不够美吗?是红叶似火的香山不够迷人吗?而是──      (生:桂林的山实在太美了!跟它相比别的山就逊色了)      师:因此,我们说,桂林的山── ── (生:甲天下!)   3、总体了解山水:

    师:孤立地看,桂林的水很美,桂林的山也很美。山绕水,水映山,山水相映成趣,浑然一体!看──(出示剪辑的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有关图片)

    师:这样的山……这样的水……再加上空中……山间……江上……     (教师作适当提示,生根据面描述──)     (生:围绕着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 )

    师: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一幅画!     (生:应该是“连绵不断的卷”,书上也是这么写的!)

    师:你们说的没错。可用来形容眼前的美景,也没错啊!     (师作迷惑不解状)

    生: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特点很多,所以要用“连绵不断的卷”来表达。

    师:哦?这些特点都是孤立开来的?     生:不是!它们应该是浑然一体的!

    生:因为这里的山很多,这里的水很长,这样的景色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说不尽道不完。所以要用“连绵不断的卷”来表达。

    师: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从桂林城到阳朔,航程有80多公里,这一路的风景怎是一幅画所能完的呢?

      (出示小黑板:“连绵不断的卷”)

      能把它读好吗?

      (生读得有声有色)

    师:难怪作者赞叹──(多媒体映示相关文字)      生:“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中游’”!

    师:当代著名作家贺敬之这样深情地赞美桂林山水──我们来一起合作深情地读读。

      (多媒体映示《桂林山水歌》开头部分的诗句,师生深情吟诵)

    师: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生: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师: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生: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师:水几重呵,山几重?     生:水绕山环桂林城……

    师:是山城呵,是水城?     生:都在青山绿水中……

    师:同学们,诗很美,课文中的语言也同样很美!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

    (生各自练读,指名配乐朗读,根据面提示试背)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真想由衷地赞叹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四、总体升华

  1、同学们,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伟的连绵的卷啊,可这83千米,在我们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她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我们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何止于桂林山水啊!同学们,让我们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吧!   2、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听,顺着水流又飘来了好听的山歌:     常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五、选择性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下来,抄在本子上。

  2、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

  3、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桂林山水,芦笛岩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材解读
    《桂林山水》学习目标
    《桂林山水》教学建议
    《桂林山水》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教学建议
    《桂林山水》教法建议
    《桂林山水》注意问题
    《桂林山水》重点难点
    桂林简介
    漓江简介
    桂林:爱在风景绝佳处
    桂林山水的由来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象鼻山简介
    芦笛岩简介
    怎样读《桂林山水》里的“啊”
    《桂林山水》的修辞美
    《桂林山水》中巧妙的结构
    《桂林山水》多音字组词
    《桂林山水》形近字组词
    《桂林山水》词语解释
    《桂林山水》近义词反义词
    《桂林山水》句段赏析
    《桂林山水》句段学习指导
    《桂林山水》中心思想
    《桂林山水》课文结构
    《桂林山水》章法结构
    《桂林山水》电子课本
    《桂林山水》重点剖析
    《桂林山水》疑难解析
    《桂林山水》例题解析
    《桂林山水》重点难点疑点精析
    丰子恺:《桂林的山》
    游桂林山水
    游玩桂林山水
    读《桂林山水》有感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材插图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创设氛围,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写作特点
    《桂林山水》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简介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
    《桂林山水》快乐练习:写字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杂谈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利用电教媒体,教学《桂林山水》
    在《桂林山水》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
    《桂林山水》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板书创意
    我教《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威海公开课)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教后感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怎样体现《桂林山水》的美
    《桂林山水》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片段
    层层剖析 领悟内涵──《桂林山水》句…
    注重素质 培养能力──《桂林山水》…
    多方诱导 潜心品味 ──《桂林山水》…
    情境教学是阅读训练的有效手段 ──《…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用心感悟──《桂林山水》教学片段
    《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