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B >> 边城 >> 正文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乡恋情结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乡恋情结
   瞿宏红
 
   内容提要:沈从文是一位出色的独特的乡土小说作家,其湘西小说洋溢着浓厚的乡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恋情结。中篇小说《边城》就是乡恋情结的结晶和缩影。本文力图从翠翠的人物形象、爱情悲剧,作者的人生理想,重造民族精神以及作品中的象征意蕴来看沈从文的乡恋情结并从这五个方面阐述沈从文的乡恋情结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翠翠 cuicui 爱情 personal affection 理想 aspiration民族精神 national 象征 symbol
   一九三五年二月,鲁迅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一次谈话中,当他们谈及中国新文学代表作家时,鲁迅先生说:“自从新文学运动以来,茅盾、丁玲、张天翼、郁达夫、沈从文和田军是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①在他们的这次谈话中,一生同沈从文从未谋过面,并且对沈从文因丁玲女士的笔迹有过误会,之后又与沈从文进行过激烈的文学论争的鲁迅先生,对沈从文作出如此高的评价,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沈从文的确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著名作家之一。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聪明才智,以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为其他任何人所无法取代,而且越来越被世人所看重的地位。
   在评论界有人称沈从文为“山民艺术家”②,因为沈从文是从写“乡土文学”开始步入文坛的。他说:“我的作品稍稍异于同时代作家处,在一开始写作时,取材的侧重在写我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条延长千里水路的沅水流域。”③他之所以一开始侧重写乡土小说,除了他遵循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的创作原则以外,还有鲁迅小说的影响,“由鲁迅先生起始以乡村回忆做题材的小说,正受广大读者欢迎,我的学习用笔,因之获得不少勇气和信心。”④这种勇气和信心激励他写出了很多内容广博,地方色彩浓郁的乡土文学作品,而中篇小说《边城》就是这些脍炙人口的乡土小说的代表作。《边城》表现了作者文学创作的乡土特色,渗透着作者挥之不去,剪不断,现还乱的乡恋情结,流露出作者浓浓的乡土意识。在现代作家中,恋乡梦如沈从文之沉酣者,是屈指可数的,他深挚地爱故乡的土地和人,爱其朴野的,也是没有为儒家道统所泯灭的化外之风,爱其璞玉一般的,也是没有为都市文明所扭曲的正直素朴的人情美。他对此一往情深:“我们家乡所在的地方,一个学历史的人会知道,那‘五溪蛮’所在的地方。这地方直到如今,也仍然为都会中生长的人看不上眼的。假若一种近于野兽纯厚的个性就是一种原始民族精力的储蓄,我们永远不大聪明,拙于打算,永远缺少一个都市中的兴味观念,我们也正不必生长到这朴野边僻地方为羞辱。”⑤对其生长的那个偏僻的边域的美与善,沈从文也进行了美好的赞颂:“土匪的名称不习惯于一般人的耳朵,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侮无忧。农民勇敢而安分,且不敬神守法。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单独向深山中村庄走去,与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地方统治者分数种:最上为天神,其次为官。又其次才为村长同执行巫术的神的侍弃者。人人洁身信神,守法怕官,……人人皆很高兴担负官府所派定捐款,又自动的捐款与庙祝或单独执行巫术者。一切事保持一种淳朴习惯,遵从古礼。”⑥中篇小说《边城》就是这种深切到有点神圣感的怀乡情愫的结晶。
   一|乡恋情结使《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翠翠呼之欲出。
   《边城》中翠翠的原型B为沈从文青年从军期间在湘西泸溪县城时一家绒线铺那名叫“翠翠”的女孩子。那时的“翠翠”长得十分秀气,她明慧温柔的品性,给沈从文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因此,他要把自己多年来对故乡的爱,要把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和欲望,醇化为对翠翠的爱。一种浓郁的乡恋情结,使《边城》中的女主公翠翠的身影从沈从文笔端显现出来,更加璀璨夺目。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⑦作者笔下的翠翠,是个刚脱离儿童期的船家少女,她初出现在读者面前,一举一动还带点童稚气,体现童贞美。翠翠,象她的名字一样,恰是湛蓝的天空下刚长上青枝翠叶的嫩竹,美丽、纯洁、是一个天真无邪的稚态可掬的山区少女的形象。翠翠与青山绿水作伴,在和风丽日里长大,心灵上没沾染一丝尘埃。她乖巧伶俐,又带有山区女孩的淳朴,天真而不娇嫩,活泼而不轻佻。她与祖父相依为命,形影不离,但不娇生惯养。翠翠在淳朴善良勤劳本分、仁爱慈祥且富于古道热肠的外祖父的熏陶下度过十七个春秋,很自然的保存了外祖父身上美好品格,并掺合着一个山野少女天真纯洁的固有德性,善良,乐于助人。翠翠犹如深山流出的一泓清泉,从未受到“现代”文明的污染,始终保持着透明和纯净,没有杂质更无毒素。
   如果说翠翠的童贞美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那么她在恋爱中所表现出来的性爱美,则更亲切感人,性爱美是童贞美的发展,这种发展把人物的品性美升华到新的境界。作者在三至七节中间用较多的篇幅,细腻的笔触,来写翠翠性情的发展变化,发掘她处在青春发动期和恋爱纠葛中的美的思想和情操。
   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的春心很自然地萌动了。我们看作者在第七节中的描写:“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红脸了。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负点责。她欢喜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欢喜说到关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欢喜听人唱歌。茶峒的歌声,缠绵处她已领略得出。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天空一片去一颗星凝眸。祖父若问:‘翠翠,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害羞情绪,轻轻的说:‘在看水鸭子打架!’照当地习惯意思就是‘翠翠不想什么。’但在心里却同时又自问:‘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时自己也在心里答着:‘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是我不知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也不知在想什么。”⑧这是对一个春情初萌少女的外形和内心细致入微的生动逼真的描写,洋溢着爱和美的柔情密意。一个活脱脱的翠翠跃然纸上。
   二、乡恋情结积淀着《边城》中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爱情故事。
   浓厚的怀乡情思,使沈从文在《边城》中所描写的爱情故事也是显得十分平谈,没有大起大落,从从容容,顺乎自然,融乎自然,《边城》中的主要情节是恋爱,是翠翠和傩送的爱情。傩送爱上了翠翠,翠翠端午节看龙舟赛,一睹美甲一乡而得“岳云”浑名的青年水手傩送,遂在灵秀心灵中留下了深挚的印象,这是翠翠对傩送朦胧的爱恋。傩送与翠翠的姻缘简直是天造地设。但是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翠翠。于是“走车路”(请人提媒说亲)与“走马路”(唱歌求爱)就成为兄弟二人解决这一难题的两种不同方式。天保拜托媒人杨马兵向翠翠提亲,祖父尊重翠翠的心思,让兄弟两人到溪边山上唱歌,由翠翠从中选择。由于翠翠拒绝了天保的爱,天保赌气乘船下行,途中船只失事,天保在水中淹死了。这事促成了傩送和父亲顺顺对翠翠及外祖父老船工的冷淡。因误听中寨人说傩送已选定团总的女儿的陪嫁物碾坊,始终为翠翠未来命运担忧的老船工经受不了这种打击,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小病死去了。与此同时,傩送在与团总女儿的婚事问题上,与顺顺“吵了一架”以后,独自驾船出走。翠翠在弄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哭了一个晚上”,而后,独自守在渡口,等候傩送的归来。然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一出愁绪缥缈的人间爱情悲剧。然而这个爱情故事又十分地自然,平平淡淡。这或许就是沈从文所说的“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⑨这点感情的来源是什么?很清楚,是一种乡恋情结。
   三、乡恋情结使作者在《边城》中寄寓了人生理想。
   从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三四年这段时间,沈从文生活在都市,然而在都市中的所见所闻,让沈从文十分失望,从现实生活中,沈从文几乎寻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家园。因此,沈从文曾经说过:“在都市住上十年,我还是个乡下人。第一件事,我就永远不习惯城里人所习惯的道德的愉快,伦理的愉快。”他甚至说:“乡村生活的经验,在我心中有了一个分量,使我活下来永远不能同读‘子曰’的城市人中爱憎感觉一致了。”所以,沈从文久居都市,乡恋情结油然而生,只有把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积累在《边城》中,《边城》就是一曲以乡村人生形式的探索为主旋律的生命之歌。沈从文这个“始终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说他的《边城》:“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除此外,沈从文还强调:“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习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所以,确切地说,《边城》是一首沤歌人性的赞美诗,一幅描绘人性的风情。忠厚纯朴的老船夫,天真无邪的翠翠,鄙弃钱财,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大老二老兄弟,正直平和的船总顺顺等等,正因为他们存在,小小边城才成了一个不分贫富,不讲地位,一律以诚相待,到处充满了爱的,与现实对照鲜明的世界。这是沈从文所向往的返朴归真的人生境界。沈从文凭借他的韵味隽永的笔墨,绘出的是未被工业文明分解的“天人合一”的民俗境界,它在生命形态的悲剧中发掘的不是残酷而是优美。
   四、乡恋情结在《边城》中还表现为民族精神的重造。
   沈从文在湘西其间亲眼目睹:“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他们受横征暴敛以及鸦片烟的毒害,变成了如何贫困和懒惰!”作者写《边城》的时候,在湘西的现实社会中很难找到象茶峒这样人情风俗如此淳美的所在,他说:“现代”的“都市文明”已到了湘西,“农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乎要消失无余。”他有感于世道浇薄,世风日下,于是追溯既往,思考未来,从而写出了记忆里和理想中的湘西的人情世态,企图用过去对照现实,让人们从中来鉴别真善美和假丑恶,进而启发人们弃恶向善,舍丑求美,更进一步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因为他深知:“一个好的文学作品,照例是会使人觉得在真实感觉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的,说的‘向善’这个名词的意义,并不属于社会道德那方面‘做好人’的理想,我指的是这个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边城》的创作,正是如此。因此,作者又说:“在《边城"题记》上,曾提出一个问题,即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和重造,可能从什么方面着手。《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年青人的血里或梦里,相宜环境中,即可重新燃起年青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由于作者的目的,是想重新燃起青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人们一种‘向善’的力量,因此,他的《边城》将人事和‘梦’两种成分混合在一起,写出作者的‘心和梦’。由此出发,沈从文用自己的理想将边城加以美化,着力表现那种静穆和谐,远离喧哗与骚动及与此相适应的古朴淳厚的人情美。其最终目的是要保存,延续,发扬民族品德中优美,健康,自然充满人性的一面,重建民族品格和灵魂,使这个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获得新生,在极贫极弱中求得自强。”无怪乎作家苏雪林对沈从文有过这样的一段评价:“我看就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迈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好在二十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
   五、乡恋情结在《边城》中最深层次,内在的表现是象征意蕴。
   由于沈从文对湘西是无限的热爱,所以作者所描写的《边城》中的景物都十分优美,为使自己的情感很好表达出来,或者表达得含蓄,委婉一些,给古老的湘西带上一层神秘色彩,作者在《边城》中很多地方使用了象征手法,具有深刻的意蕴。
   《边城》中出现的既成构成因素,又作为代表的自然物有水(河)、月亮、竹林等。这些都是形成湘西美丽的自然景物的主要部分。这样的景物同时也是命运性素材,与主人公的行为及生命息息相关。
   水象征着生命运动。《边城》中的水主要以河水形式登场。从湘西人的生命是以河水为背景的事实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利用水的象征意义,强烈地暗示着作品的主题与次要主题。首先河水展现着湘西人的协调生动的形象,河面上的龙船比赛与抓野鸭游戏等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龙船比赛与抓野鸭游戏使湘西人深刻地认识到共同体的生命与共同体的生命之中迸发出的人性,这些比赛与游戏随着河水永远带走了湘西人的人性,给读者暗示着生命感与生命的再生意识。但有时江水充当了湘西世界生命的破坏者的形象,在第二章中出现了破坏河岸村庄的洪水,第十六章中表现出以漩窝卷走了感情受挫离茶峒而去的天保,到二十章变化成暴风雨卷走了老船夫的渡船。但河水是不停地流淌的,她带着美丽的人性,孕育着新的生命,是再生的象征。
   《边城》中还出现月亮的形象,月亮象征着水与雨,富饶与肥沃。相反月亮的消失象征着人的死亡。《边城》之中的月亮以月光与圆月两种形式出现,月光与圆月象征着生命与富饶,其消失象征着死亡。第十三章,月光下登场的翠翠深切地怀念着已故的母亲,第十五章,在柔和的月光下翠翠追念着她与傩送之间的爱情,在这里月光暗示着仁爱与新的生命意识的诞生。月亮反映湘西世界的整体美感,圆月维持湘西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共同生活。在没有圆月的中秋节夜晚,湘西人的生命一反往年,极为平凡,毫无生机。
   小船也象征着渡船老人的生活与命运。“他唯一的伙伴—一只小渡船”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船是渡船老人的化身。在刮暴风雨的夜晚渡船老人离开人世的时候,小船也销声匿迹,无踪无影了,在过去的五十年间,渡船老人与小船守护着,茶峒的摆渡口,老人的死如同被暴风雨卷走的小船。此后为替代被暴风雨卷走了的小船,出现了小竹船,因渡船老人生命终结,小船只能消失,因小船消失,渡船老人也无法再生存。
   白塔也与渡船老人共命运,从这一角度看他与小船起同样的作用。从部分而言,白塔象征着人的命运。从全面考察,它则象征着湘西的命运。白塔象征着上升。作品中白塔的出场的次数不多,但它的象征意义又是非常深刻的。开头部分为了解释村庄的面貌出现一次,结尾的部分渡船老人去世时一起倒塌,村里的人修塔时再一次出现,白塔在暴风雨中倒塌与渡船老人的死亡相连,象征古老湘西的终结,重建白塔表明翠翠在新环境下的新生。换句话说,重建白塔暗示着翠翠的新生活,湘西世界最美丽人性将会随着白塔的重建而重新复活。自然秩序表现出生命与性的永久性与复活。
   虎耳草作为一种传情,象征着一种可以触到的希望,也象征一种保护,但翠翠得而复失,快乐的梦里含有不祥之兆。
   沈从文的根,深深地扎在他的故乡湘西的土壤里,对家乡的怀恋与热爱,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中,并且化为故乡的神韵。在他以湘西为题材的小说中,尤其是《边城》,他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他说:“我的生活同一条辰河无从分开……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多少世界!我的理想是在这条河上面扩大。”因此,他对他的家乡,有着一种特有的眷恋与追思,形成他的独特的“乡恋情结”,表现了他的乡土特征。著名作家汪曾祺称“《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绪的怀旧。”这是极为自然的事。
 
 
 
 
   [注释]:
   ①尼姆"威尔士:《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一期。
   ②《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杨义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版。
   ③《沈从文小说选"题记》: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④《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
   ⑤沈从文:《记胡也频
   ⑥《我所生长的地方》:《沈从文散文选》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
   ⑦⑧⑨《沈从文别集"边城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
   ⑩沈从文:《萧乾小说集"题记》
   《从文自传》:《沈从文散文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水云集"水云》
   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选集》第五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短篇小说》:《国文周刊》1942年12月第18期
   《长河"题记》:《沈从文选集》第五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研究》彭漱芬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苏雪林:《沈从文论》《苏雪林选集》安微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沈从文选集》第五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汪曾祺:《又读〈边城〉》《汪曾祺文集》文论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溪山泉在2007-7-31 22:46:18编辑过 ]
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声望
    +1
  • 财富
    1
  • 积分
    4610
  • 经验
    115041
  • 文章
    3609
  • 注册
    2006-06-06
  • 张铧个人文集
  • 给张铧发消息
问好!我一向佩服玩得转理论的人。呵呵。
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
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职务
    区版主
  • 声望
    +4
  • 财富
    14
  • 积分
    11796
  • 经验
    303740
  • 文章
    11582
  • 注册
    2007-03-11
  • 五溪山泉个人文集
  • 给五溪山泉发消息
下面引用由张铧发表的内容:

问好!我一向佩服玩得转理论的人。呵呵。



那是,有水平啊

只是爱好文字和以文字游戏了。五溪山泉,清冽甘甜。
http://blog.sina.com.cn/yang15695
在线情况

与瞿宏红先生交流。


                《边城》与《湘行散记》的内在联系及其整体意义


    提起《边城》,凡对于文学稍有爱好者,无不熟悉。但是要真正理解《边城》,我认为首先应了解湘西,了解《湘行散记》,要把《边城》与《湘行散记》合在一起来读。我觉得惟有将《边城》与《湘行散记》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副完整的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山水,因为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意图方面的内在联系。


    一、《湘行散记》是湘西文化的真实记录,是《边城》的物质基础和情感基础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代表作。1934年初,沈从文从北平冒着严寒回乡探母。乘车到达湖南桃源后,即租了一条小船溯流而上,经过十天舟行,回到家乡——湘西凤凰。他根据在船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少年时代的记忆,写出了《湘行散记》以及《湘西》中的许多篇章,用清新优美的文字展示出沅水两岸秀丽的风光和湘西纯朴的民俗人情。


    一般说来,湘西大致以沅水流域各县为主体,包括现今的怀化、常德、自治州、张家界所辖各县市。沅水源起贵州云雾山,自西南往东北流经湘西武陵和雪峰山脉,于常德汇入洞庭湖。沅水两岸风光秀美,民风纯朴,楚国诗人屈原曾被流放到达此地,并写出了《楚辞》、《桔颂》等不朽篇章。沈从文的老家凤凰位于沅水中游,他在凤凰长大,从十六岁开始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沅水流域一带约五六年,这里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种印象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他说“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 而这种印象正是促使他创作《湘行散记》、《边城》等著作的物质基础。


    《湘行散记》是以沅水中下游为背景的散文,因为沅水中下游是构成湘西文化的主体,所以《湘行散记》可以说是对整个湘西文化的真实记录和感受。沈从文1934年初乘船经过的桃源与麻阳一段,属于沅水的中下游。正如《湘行散记》里所描述的,这里“山峰夹江而峙,虽是冬天仍翠色逼人”;“河水随地势变化出现落差,形成一个又一个下行容易上行难的急滩”,“而过了急滩,水势就变得平缓,还常常出现静谧的深潭”;有的地方“全河都是大石头,……石头上全是细,绿得如翠玉”,小船“在这左右是石头的河中行走”,实在让人感到妙不可言。而两岸高矗的吊脚楼和湿润的石板街更是令人感到亲切和神奇。所以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把更多的笔墨倾在了生活在吊脚楼、石板街的男人和女人以及与吊脚楼、石板街息息相关的水手、商人和士兵。


    在《湘行散记》里,那些有了酒就兴高采烈、行船如飞的纯朴的船夫,那些情意绵绵住在吊脚楼里敢爱敢恨的女人,那些勇敢而又和气的士兵,乃至于那些粗暴而又不乏豪爽的土匪,组成了沅水两岸真实而特有的人文景象。有关他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的故事,是那么平常,那么真实,那么撼人心魄。譬如辰河水手,弄起船来,“遇应当下水时,便即刻跳下水中去,遇应当到滩上爬行时,也毫不推辞的即刻前去”,船泊岸后,也会上岸去找自己的相好,但他们比起“风雅人”却洒脱得多,也道德得多,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从来不掩饰、不做做,一切总是那么顺乎自然、顺乎命运。而岸上的女人,即使是妓女,也都善良而纯朴,没有心机、没有野心。当然他们也有欲望、有幻想,有局外人看来的悲哀,但他们的欲望和悲哀都十分神圣,她们对于命定的生活没有哀怨,有欲望却从不为欲望所困扰,她们的心总是自由的,与大自然是那么的协调。如《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里的小妇人,她生活在不能爱好的环境里,却天生有种爱好的性格。“老烟鬼缚住了她的身体,然而那颗心却无从拘束。”《湘行散记》使我们感受到这些生活在沅水边上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不仅有一分闲适的性格、一分很强的责任心和一分为他人而活着的生命意识,而且也充满了野性的幽默。他们喜欢说野话,但野话从他们口中说出来却带了妩媚,使人感觉愉快和轻松。譬如《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所记叙的那位朋友,他和沈从文一起当过兵,他为人粗中有细,他爱字,也爱说野话,而且颇有感染力,说话全是活的,即使是诨话野话,也莫不各有出处,妙趣百出,可谓“是个妙人”。在沈从文心目中,就是落为寇的矿工(《湘行散记·五个军官和一个煤矿工人》)、姿色诱人而生性毒辣的女匪首(《从文自传·一个大王》),也无不具有一种奇特的生命元气,而具备了生命的原始之美。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永远使人同时得到快乐和忧愁。” 从他们身上,沈从文感悟到了即使是最为卑微的水手、农民和士兵,他们为生存而生存的生存态度和生存形式同样是庄严而美丽的。


    所以,在《湘行散记》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诸如此类的文字,“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负担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 “那些船夫背了纤绳,身体贴在河滩石头下,那点颜色,那种声音,那派神气,总使我心跳。那光景实在美丽动人。” “我觉得他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而这一切正是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感情基础和灵感基础。1934年《边城》出版时,沈先生曾在“题记”中写道:“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正因为有了这“不可言说的温爱”,沈从文才能对他所热爱的湘西底层人士看得明白、爱得深切、写得透彻,有人性、人情,从而塑造出《边城》中的那美丽动人的翠翠、淳朴敦厚的老船夫形象。这种在《湘行散记》里随处可以体会的“不可言说的温爱”就是《边城》的情感基础。


    二、《边城》是湘西文化的浓缩和净化,是《湘行散记》的延伸和再创造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写的是湘西一条河边,一个摆渡的老头和他孙女翠翠(还有一条狗)的哀乐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祖父年逾七十,本来应该休息了,但他依然不能够同“摆渡”这一操持了五十年的生活相分离。孙女翠翠十五岁,因为受了自然的滋润和养育,所以皮肤健康,眸子清明,为人天真活泼,思想单纯,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也从不发愁、动气。一个偶然的机会,翠翠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邂逅了船总的二少爷傩送,情窦初开,却埋在心底。傩送对翠翠也是一见钟情,他不稀罕王团总的碾坊,宁愿作个摆渡人,决心要娶翠翠为妻。但是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于是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单纯的翠翠对于老船夫死前的一切,二老唱歌,天保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二老赌气下行,以及祖父的死因又如何与自己有关,都不曾明白,等到她全明白了的时候,渡口便只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幻想着傩送的归来。
故事情节相当简单,近于素描,但却生动的勾出了湘西人民“与世隔绝”的纯朴的生命意识和生存状态。如故事中的祖父,称得上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他阅尽人事、饱经风霜却依然流淌着炽烈的爱。他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的女儿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但他并不真正了解孙女儿内心的情感躁动,他只能用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的话语来安慰孙女儿。他的许多活动都是围绕孙女儿能有一个好归宿展开的。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让翠翠理解,也没有成就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从表面看,他是一个快乐、豪爽而略带幽默感的老人,但透过他的言行,我们却能感觉到老人心中的那种爱的矛盾和无奈的孤独。而祖父的生存目的和生存状态,正如《湘行散记》里所记录的沅水流域水手和农民生存目的和生存状态一样,为了儿女们而努力工作着、隐忍着。祖父正是这些人的象征。再如故事中的翠翠,她天真善良纯朴,一切顺乎命运、顺乎自然,象山头的黄鹿林中的小兽,沈从文说绒线铺那个女孩是翠翠的原型,而绒线铺的女孩正是所有湘西女人的典型。翠翠正是绒线铺女孩的再创造。


    翠翠是绒线铺女孩的再创造,《边城》则是《湘行散记》的再创造,沈从文笔下纯净到几乎透明的“边城”,实则是一个微型化的湘西世界,湘西的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在这里以一种独异的地域色彩表现出来。这部小说是沈从文作品中最明丽,最“洁净”的,是湘西文化的浓缩和净化。《边城》是一九三四年发表的,与他同时代的作者大都强调黑暗的时候,而他却书写了人性的纯洁与美丽,对生命的信任和期望,这在当时是不合潮流的。但是“存在才是最合理的”。事实上,“边城”在那个时代不论从“地理概念”,还是从“文化概念”,都是客观存在的。“边城”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沈从文生于斯,长于斯,并“永远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印象里”。特别是1934年回湘西,更触发了他的“乡愁”,当他意识到“便是在湘西,这种古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他觉得有责任以更为纯净的笔墨将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定格”下来。于是,便有了相对《湘行散记》而言更为纯净美丽的湘西世界----《边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边城》是《湘行散记》的延伸和再创造。


    《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的,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


    当然,《边城》的后面也还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如翠翠到了故事的最后也没能真正感受和触摸到心里所期盼的爱情,而对于“人事”却明白了许多,摆渡老人到了临终也终于没能为翠翠找到比其母亲更为踏实满意的归宿,他的一心一意孜孜不倦的操劳和愿望却成了他临终最大的苦痛和悲哀。但无论如何,它依然是一个温暖纯净的的作品。因为,《边城》的悲剧感不同于都市也不同于其他乡村的悲剧感,它是独特的,湘西的。他们的悲剧感没有任何功利的人为的成分,他们的悲剧感完全源于生命本身,是自然的、原始的,也是纯净的、温暖的。而且,这种悲剧感在《湘行散记》中我们也能够深深的感受得到。沈从文在《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湘行散记》)对于湘西水手和女人的“悲剧感”就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他觉得的他们的欲望和悲哀都是神圣的。所以,《边城》的悲剧感其实也是神圣的。《边城》的悲剧感是《湘行散记》的悲剧感的衍生,是湘西文化真实而纯净的呈现。


    三、《边城》和《湘行散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湘西山水


    有评论家把《边城》比作湘西水墨画,这个比喻是很恰当的。但我认为如果把《边城》和《湘行散记》组合在一起来看,则这幅画更趋完美,更有神韵。我甚至认为唯有将《边城》和《湘行散记》组合在一起才是一幅完整的画、一首完整的诗。如果说湘西在沈从文心目中是一幅画,则《湘行散记》(包括《湘西》)是一幅画的白描部分,是画中的“实物”,而《边城》则是画的“空白”部分,是虚无飘渺的外音。如果说湘西在沈从文心目中是一首诗,则《湘行散记》(包括《湘西》)就是这首诗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人物和风景,而《边城》则是这首诗微妙而富于想象的空灵和意境。因为《湘行散记》是对生活具体的真实的描绘和记录;《边城》是对湘西文化的再创造, 其中蕴含了沈从文的想象和美好意愿。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对于虚实的把握是非常讲究和重视的,往往通过虚实相倚,虚实相生来营造诗的氛围,使得意境灵妙多姿。实,是诗人对生活具体而真实的形象描绘,虚,是留给读者的联想与想象的再创造。虚以写无,实以写有。在绘画中,也有所谓“尺幅而有泰山河岳之势,片纸而有秋水长天之思。”说明绘画要有“泰山河岳”“秋水长天”之“实”外,还要有飞动之“势”与“思”而得之的“虚”。清代笪重光在《画筌》中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认为对现实生活的描绘所构成的“实景和真境”是基础,但艺术的指归在于“空景和神境”,在于它们之间虚实相生所产生的神韵。这是一般对于诗或画之“虚”与“实”的理解。其实,如果再宽泛一点,把纪实的散文视为“实”,则虚构的小说应为“虚”,作家也可以通过散文和小说两种形式虚实相结合完成对某一特定文化的刻画和描绘,达到诗与的效果。


    沈从文不是画家,也不是诗人,但他却天生具有画家与诗人的气质,他通过散文《湘行散记》(含《湘西》)和小说《边城》创作完成了他心目中的湘西山水或田园诗。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以及《湘西》中的许多篇章,是沈从文先生同一时期的作品。一九三四年初,沈从文先生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约十天,转到家乡凤凰县。其间对于沅水流域水手及居住在两岸的人们的生存状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感慨去乡十八年后,“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因此“写了个小说,取名《边城》,写了个游记,取名《湘行散记》”(《长河·题记》),力求将‘过去’和‘当前’对照,将现实与理想柔和,以虚(《边城》)与实(《湘行散记》)的手法,展示给读者一个和谐的生命形态,一个看似孤独然而却令人神往的湘西世界。


    以前,我们读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和《湘西》等作品,很少考虑要将他们合在一起来读,认为《边城》就是《边城》,《湘行散记》就是《湘行散记》。事实上,他们之间有着深刻密切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当我们看过这两部作品不之后,闭上眼睛,回到《边城》《湘行散记》的场景之中,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就是一个整体,或者说它们是一个整体(湘西)所投射出来的两种投影,一种是偏于纪实,一种偏于虚幻。所以,要真正理解沈从文、理解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我们就应该把这两部作品合在一起来读,要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把他们视为一幅画、一首诗的两个部分(实物与空白,实景与空灵)。也惟有如此,我们才会得到更多的感受和体悟。在《湘行散记》,我们更多的是为“面”中鲜活的人物所感动,因为《湘行散记》是对湘西文化的真实记录,偏于感性,有现实场景的生动描绘,富于生活气息,使人感到真实可信;而在《边城》中,则使我们又有了对于“世外桃源”式的生活的憧憬和幻想,因为《边城》是对湘西文化的浓缩和净化,其中隐含了沈从文高远的情思和深邃的哲理。当我们把它们和在一起,则我们什么都有了,真实的与虚幻的,现实与浪漫的的,理性的与感性的,等等,等等。

 
    《边城》是沈从文的小所代表作,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物、人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记录着沈从文对于沅水两岸居民独特的感受,其中饱含了作者对于生活在湘西的农人、兵士所怀有的不可言说的温爱之情。正因为有了这种温爱之情,所以作者觉得仅创作了《边城》或《湘行散记》之任何一篇都是不够的,他觉得只有把这两部作品一起呈献在世人面前,他心目中的湘西才是完美的。而《边城》和《湘行散记》的整体意义也就在此。

参考文献
1、李元洛.《诗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4月.
2、杨联芬.《沈从文的反现代性》. http://www.skyven.org/Search.asp.2004年4月18日.
3、东皋子.《一个人的河流---读<湘行散记>杂感》. http:// www.5k5k.com. 2004年3月1日.
4、向  刚.《梦断边城---沈从文<边城>分析》. http://culture.163.com. 2002年01月29日.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乡恋情结
   瞿宏红
 
   内容提要:沈从文是一位出色的独特的乡土小说作家,其湘西小说洋溢着浓厚的乡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恋情结。中篇小说《边城》就是乡恋情结的结晶和缩影。本文力图从翠翠的人物形象、爱情悲剧,作者的人生理想,重造民族精神以及作品中的象征意蕴来看沈从文的乡恋情结并从这五个方面阐述沈从文的乡恋情结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翠翠 cuicui 爱情 personal affection 理想 aspiration民族精神 national 象征 symbol
   一九三五年二月,鲁迅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一次谈话中,当他们谈及中国新文学代表作家时,鲁迅先生说:“自从新文学运动以来,茅盾、丁玲、张天翼、郁达夫、沈从文和田军是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①在他们的这次谈话中,一生同沈从文从未谋过面,并且对沈从文因丁玲女士的笔迹有过误会,之后又与沈从文进行过激烈的文学论争的鲁迅先生,对沈从文作出如此高的评价,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沈从文的确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著名作家之一。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聪明才智,以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为其他任何人所无法取代,而且越来越被世人所看重的地位。
   在评论界有人称沈从文为“山民艺术家”②,因为沈从文是从写“乡土文学”开始步入文坛的。他说:“我的作品稍稍异于同时代作家处,在一开始写作时,取材的侧重在写我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条延长千里水路的沅水流域。”③他之所以一开始侧重写乡土小说,除了他遵循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的创作原则以外,还有鲁迅小说的影响,“由鲁迅先生起始以乡村回忆做题材的小说,正受广大读者欢迎,我的学习用笔,因之获得不少勇气和信心。”④这种勇气和信心激励他写出了很多内容广博,地方色彩浓郁的乡土文学作品,而中篇小说《边城》就是这些脍炙人口的乡土小说的代表作。《边城》表现了作者文学创作的乡土特色,渗透着作者挥之不去,剪不断,现还乱的乡恋情结,流露出作者浓浓的乡土意识。在现代作家中,恋乡梦如沈从文之沉酣者,是屈指可数的,他深挚地爱故乡的土地和人,爱其朴野的,也是没有为儒家道统所泯灭的化外之风,爱其璞玉一般的,也是没有为都市文明所扭曲的正直素朴的人情美。他对此一往情深:“我们家乡所在的地方,一个学历史的人会知道,那‘五溪蛮’所在的地方。这地方直到如今,也仍然为都会中生长的人看不上眼的。假若一种近于野兽纯厚的个性就是一种原始民族精力的储蓄,我们永远不大聪明,拙于打算,永远缺少一个都市中的兴味观念,我们也正不必生长到这朴野边僻地方为羞辱。”⑤对其生长的那个偏僻的边域的美与善,沈从文也进行了美好的赞颂:“土匪的名称不习惯于一般人的耳朵,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侮无忧。农民勇敢而安分,且不敬神守法。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单独向深山中村庄走去,与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地方统治者分数种:最上为天神,其次为官。又其次才为村长同执行巫术的神的侍弃者。人人洁身信神,守法怕官,……人人皆很高兴担负官府所派定捐款,又自动的捐款与庙祝或单独执行巫术者。一切事保持一种淳朴习惯,遵从古礼。”⑥中篇小说《边城》就是这种深切到有点神圣感的怀乡情愫的结晶。
   一|乡恋情结使《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翠翠呼之欲出。
   《边城》中翠翠的原型B为沈从文青年从军期间在湘西泸溪县城时一家绒线铺那名叫“翠翠”的女孩子。那时的“翠翠”长得十分秀气,她明慧温柔的品性,给沈从文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因此,他要把自己多年来对故乡的爱,要把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和欲望,醇化为对翠翠的爱。一种浓郁的乡恋情结,使《边城》中的女主公翠翠的身影从沈从文笔端显现出来,更加璀璨夺目。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⑦作者笔下的翠翠,是个刚脱离儿童期的船家少女,她初出现在读者面前,一举一动还带点童稚气,体现童贞美。翠翠,象她的名字一样,恰是湛蓝的天空下刚长上青枝翠叶的嫩竹,美丽、纯洁、是一个天真无邪的稚态可掬的山区少女的形象。翠翠与青山绿水作伴,在和风丽日里长大,心灵上没沾染一丝尘埃。她乖巧伶俐,又带有山区女孩的淳朴,天真而不娇嫩,活泼而不轻佻。她与祖父相依为命,形影不离,但不娇生惯养。翠翠在淳朴善良勤劳本分、仁爱慈祥且富于古道热肠的外祖父的熏陶下度过十七个春秋,很自然的保存了外祖父身上美好品格,并掺合着一个山野少女天真纯洁的固有德性,善良,乐于助人。翠翠犹如深山流出的一泓清泉,从未受到“现代”文明的污染,始终保持着透明和纯净,没有杂质更无毒素。
   如果说翠翠的童贞美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那么她在恋爱中所表现出来的性爱美,则更亲切感人,性爱美是童贞美的发展,这种发展把人物的品性美升华到新的境界。作者在三至七节中间用较多的篇幅,细腻的笔触,来写翠翠性情的发展变化,发掘她处在青春发动期和恋爱纠葛中的美的思想和情操。
   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的春心很自然地萌动了。我们看作者在第七节中的描写:“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红脸了。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负点责。她欢喜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欢喜说到关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欢喜听人唱歌。茶峒的歌声,缠绵处她已领略得出。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天空一片去一颗星凝眸。祖父若问:‘翠翠,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害羞情绪,轻轻的说:‘在看水鸭子打架!’照当地习惯意思就是‘翠翠不想什么。’但在心里却同时又自问:‘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时自己也在心里答着:‘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是我不知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也不知在想什么。”⑧这是对一个春情初萌少女的外形和内心细致入微的生动逼真的描写,洋溢着爱和美的柔情密意。一个活脱脱的翠翠跃然纸上。
   二、乡恋情结积淀着《边城》中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爱情故事。
   浓厚的怀乡情思,使沈从文在《边城》中所描写的爱情故事也是显得十分平谈,没有大起大落,从从容容,顺乎自然,融乎自然,《边城》中的主要情节是恋爱,是翠翠和傩送的爱情。傩送爱上了翠翠,翠翠端午节看龙舟赛,一睹美甲一乡而得“岳云”浑名的青年水手傩送,遂在灵秀心灵中留下了深挚的印象,这是翠翠对傩送朦胧的爱恋。傩送与翠翠的姻缘简直是天造地设。但是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翠翠。于是“走车路”(请人提媒说亲)与“走马路”(唱歌求爱)就成为兄弟二人解决这一难题的两种不同方式。天保拜托媒人杨马兵向翠翠提亲,祖父尊重翠翠的心思,让兄弟两人到溪边山上唱歌,由翠翠从中选择。由于翠翠拒绝了天保的爱,天保赌气乘船下行,途中船只失事,天保在水中淹死了。这事促成了傩送和父亲顺顺对翠翠及外祖父老船工的冷淡。因误听中寨人说傩送已选定团总的女儿的陪嫁物碾坊,始终为翠翠未来命运担忧的老船工经受不了这种打击,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小病死去了。与此同时,傩送在与团总女儿的婚事问题上,与顺顺“吵了一架”以后,独自驾船出走。翠翠在弄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哭了一个晚上”,而后,独自守在渡口,等候傩送的归来。然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一出愁绪缥缈的人间爱情悲剧。然而这个爱情故事又十分地自然,平平淡淡。这或许就是沈从文所说的“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⑨这点感情的来源是什么?很清楚,是一种乡恋情结。
   三、乡恋情结使作者在《边城》中寄寓了人生理想。
   从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三四年这段时间,沈从文生活在都市,然而在都市中的所见所闻,让沈从文十分失望,从现实生活中,沈从文几乎寻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家园。因此,沈从文曾经说过:“在都市住上十年,我还是个乡下人。第一件事,我就永远不习惯城里人所习惯的道德的愉快,伦理的愉快。”他甚至说:“乡村生活的经验,在我心中有了一个分量,使我活下来永远不能同读‘子曰’的城市人中爱憎感觉一致了。”所以,沈从文久居都市,乡恋情结油然而生,只有把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积累在《边城》中,《边城》就是一曲以乡村人生形式的探索为主旋律的生命之歌。沈从文这个“始终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说他的《边城》:“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除此外,沈从文还强调:“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习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所以,确切地说,《边城》是一首沤歌人性的赞美诗,一幅描绘人性的风情。忠厚纯朴的老船夫,天真无邪的翠翠,鄙弃钱财,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大老二老兄弟,正直平和的船总顺顺等等,正因为他们存在,小小边城才成了一个不分贫富,不讲地位,一律以诚相待,到处充满了爱的,与现实对照鲜明的世界。这是沈从文所向往的返朴归真的人生境界。沈从文凭借他的韵味隽永的笔墨,绘出的是未被工业文明分解的“天人合一”的民俗境界,它在生命形态的悲剧中发掘的不是残酷而是优美。
   四、乡恋情结在《边城》中还表现为民族精神的重造。
   沈从文在湘西其间亲眼目睹:“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他们受横征暴敛以及鸦片烟的毒害,变成了如何贫困和懒惰!”作者写《边城》的时候,在湘西的现实社会中很难找到象茶峒这样人情风俗如此淳美的所在,他说:“现代”的“都市文明”已到了湘西,“农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乎要消失无余。”他有感于世道浇薄,世风日下,于是追溯既往,思考未来,从而写出了记忆里和理想中的湘西的人情世态,企图用过去对照现实,让人们从中来鉴别真善美和假丑恶,进而启发人们弃恶向善,舍丑求美,更进一步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因为他深知:“一个好的文学作品,照例是会使人觉得在真实感觉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的,说的‘向善’这个名词的意义,并不属于社会道德那方面‘做好人’的理想,我指的是这个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边城》的创作,正是如此。因此,作者又说:“在《边城"题记》上,曾提出一个问题,即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和重造,可能从什么方面着手。《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年青人的血里或梦里,相宜环境中,即可重新燃起年青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由于作者的目的,是想重新燃起青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人们一种‘向善’的力量,因此,他的《边城》将人事和‘梦’两种成分混合在一起,写出作者的‘心和梦’。由此出发,沈从文用自己的理想将边城加以美化,着力表现那种静穆和谐,远离喧哗与骚动及与此相适应的古朴淳厚的人情美。其最终目的是要保存,延续,发扬民族品德中优美,健康,自然充满人性的一面,重建民族品格和灵魂,使这个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获得新生,在极贫极弱中求得自强。”无怪乎作家苏雪林对沈从文有过这样的一段评价:“我看就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迈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好在二十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
   五、乡恋情结在《边城》中最深层次,内在的表现是象征意蕴。
   由于沈从文对湘西是无限的热爱,所以作者所描写的《边城》中的景物都十分优美,为使自己的情感很好表达出来,或者表达得含蓄,委婉一些,给古老的湘西带上一层神秘色彩,作者在《边城》中很多地方使用了象征手法,具有深刻的意蕴。
   《边城》中出现的既成构成因素,又作为代表的自然物有水(河)、月亮、竹林等。这些都是形成湘西美丽的自然景物的主要部分。这样的景物同时也是命运性素材,与主人公的行为及生命息息相关。
   水象征着生命运动。《边城》中的水主要以河水形式登场。从湘西人的生命是以河水为背景的事实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利用水的象征意义,强烈地暗示着作品的主题与次要主题。首先河水展现着湘西人的协调生动的形象,河面上的龙船比赛与抓野鸭游戏等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龙船比赛与抓野鸭游戏使湘西人深刻地认识到共同体的生命与共同体的生命之中迸发出的人性,这些比赛与游戏随着河水永远带走了湘西人的人性,给读者暗示着生命感与生命的再生意识。但有时江水充当了湘西世界生命的破坏者的形象,在第二章中出现了破坏河岸村庄的洪水,第十六章中表现出以漩窝卷走了感情受挫离茶峒而去的天保,到二十章变化成暴风雨卷走了老船夫的渡船。但河水是不停地流淌的,她带着美丽的人性,孕育着新的生命,是再生的象征。
   《边城》中还出现月亮的形象,月亮象征着水与雨,富饶与肥沃。相反月亮的消失象征着人的死亡。《边城》之中的月亮以月光与圆月两种形式出现,月光与圆月象征着生命与富饶,其消失象征着死亡。第十三章,月光下登场的翠翠深切地怀念着已故的母亲,第十五章,在柔和的月光下翠翠追念着她与傩送之间的爱情,在这里月光暗示着仁爱与新的生命意识的诞生。月亮反映湘西世界的整体美感,圆月维持湘西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共同生活。在没有圆月的中秋节夜晚,湘西人的生命一反往年,极为平凡,毫无生机。
   小船也象征着渡船老人的生活与命运。“他唯一的伙伴—一只小渡船”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船是渡船老人的化身。在刮暴风雨的夜晚渡船老人离开人世的时候,小船也销声匿迹,无踪无影了,在过去的五十年间,渡船老人与小船守护着,茶峒的摆渡口,老人的死如同被暴风雨卷走的小船。此后为替代被暴风雨卷走了的小船,出现了小竹船,因渡船老人生命终结,小船只能消失,因小船消失,渡船老人也无法再生存。
   白塔也与渡船老人共命运,从这一角度看他与小船起同样的作用。从部分而言,白塔象征着人的命运。从全面考察,它则象征着湘西的命运。白塔象征着上升。作品中白塔的出场的次数不多,但它的象征意义又是非常深刻的。开头部分为了解释村庄的面貌出现一次,结尾的部分渡船老人去世时一起倒塌,村里的人修塔时再一次出现,白塔在暴风雨中倒塌与渡船老人的死亡相连,象征古老湘西的终结,重建白塔表明翠翠在新环境下的新生。换句话说,重建白塔暗示着翠翠的新生活,湘西世界最美丽人性将会随着白塔的重建而重新复活。自然秩序表现出生命与性的永久性与复活。
   虎耳草作为一种传情,象征着一种可以触到的希望,也象征一种保护,但翠翠得而复失,快乐的梦里含有不祥之兆。
   沈从文的根,深深地扎在他的故乡湘西的土壤里,对家乡的怀恋与热爱,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中,并且化为故乡的神韵。在他以湘西为题材的小说中,尤其是《边城》,他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他说:“我的生活同一条辰河无从分开……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多少世界!我的理想是在这条河上面扩大。”因此,他对他的家乡,有着一种特有的眷恋与追思,形成他的独特的“乡恋情结”,表现了他的乡土特征。著名作家汪曾祺称“《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绪的怀旧。”这是极为自然的事。
 
 
 
 
   [注释]:
   ①尼姆"威尔士:《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一期。
   ②《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杨义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版。
   ③《沈从文小说选"题记》: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④《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
   ⑤沈从文:《记胡也频》
   ⑥《我所生长的地方》:《沈从文散文选》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
   ⑦⑧⑨《沈从文别集"边城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
   ⑩沈从文:《萧乾小说集"题记》
   《从文自传》:《沈从文散文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水云集"水云》
   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选集》第五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短篇小说》:《国文周刊》1942年12月第18期
   《长河"题记》:《沈从文选集》第五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研究》彭漱芬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苏雪林:《沈从文论》《苏雪林选集》安微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沈从文选集》第五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汪曾祺:《又读〈边城〉》《汪曾祺文集》文论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溪山泉在2007-7-31 22:46:18编辑过 ]
 
张铧   2007-07-31 20:25:49引用第2楼
声望+1财富1积分4610经验115041文章3609注册2006-06-06张铧个人文集 【公告】面向全体网友招募湖南作家网VIP签约作家!
问好!我一向佩服玩得转理论的人。呵呵。
 
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
 
五溪山泉   2007-07-31 21:57:55引用第3楼
职务区版主声望+4财富14积分11796经验303740文章11582注册2007-03-11五溪山泉个人文集 下面引用由张铧发表的内容:

问好!我一向佩服玩得转理论的人。呵呵。

 

那是,有水平啊

 
 
只是爱好文字和以文字游戏了。五溪山泉,清冽甘甜。
http://blog.sina.com.cn/yang15695
访问网址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http://blog.sina.com.cn/yang15695 
西竹   2007-07-31 22:04:23引用第4楼
积分313经验8477文章228注册2007-04-19西竹个人文集
与瞿宏红先生交流。


                《边城》与《湘行散记》的内在联系及其整体意义


    提起《边城》,凡对于文学稍有爱好者,无不熟悉。但是要真正理解《边城》,我认为首先应了解湘西,了解《湘行散记》,要把《边城》与《湘行散记》合在一起来读。我觉得惟有将《边城》与《湘行散记》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副完整的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山水,因为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意图方面的内在联系。


    一、《湘行散记》是湘西文化的真实记录,是《边城》的物质基础和情感基础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代表作。1934年初,沈从文从北平冒着严寒回乡探母。乘车到达湖南桃源后,即租了一条小船溯流而上,经过十天舟行,回到家乡——湘西凤凰。他根据在船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少年时代的记忆,写出了《湘行散记》以及《湘西》中的许多篇章,用清新优美的文字展示出沅水两岸秀丽的风光和湘西纯朴的民俗人情。


    一般说来,湘西大致以沅水流域各县为主体,包括现今的怀化、常德、自治州、张家界所辖各县市。沅水源起贵州云雾山,自西南往东北流经湘西武陵和雪峰山脉,于常德汇入洞庭湖。沅水两岸风光秀美,民风纯朴,楚国诗人屈原曾被流放到达此地,并写出了《楚辞》、《桔颂》等不朽篇章。沈从文的老家凤凰位于沅水中游,他在凤凰长大,从十六岁开始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沅水流域一带约五六年,这里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种印象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他说“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 而这种印象正是促使他创作《湘行散记》、《边城》等著作的物质基础。


    《湘行散记》是以沅水中下游为背景的散文,因为沅水中下游是构成湘西文化的主体,所以《湘行散记》可以说是对整个湘西文化的真实记录和感受。沈从文1934年初乘船经过的桃源与麻阳一段,属于沅水的中下游。正如《湘行散记》里所描述的,这里“山峰夹江而峙,虽是冬天仍翠色逼人”;“河水随地势变化出现落差,形成一个又一个下行容易上行难的急滩”,“而过了急滩,水势就变得平缓,还常常出现静谧的深潭”;有的地方“全河都是大石头,……石头上全是细,绿得如翠玉”,小船“在这左右是石头的河中行走”,实在让人感到妙不可言。而两岸高矗的吊脚楼和湿润的石板街更是令人感到亲切和神奇。所以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把更多的笔墨倾在了生活在吊脚楼、石板街的男人和女人以及与吊脚楼、石板街息息相关的水手、商人和士兵。


    在《湘行散记》里,那些有了酒就兴高采烈、行船如飞的纯朴的船夫,那些情意绵绵住在吊脚楼里敢爱敢恨的女人,那些勇敢而又和气的士兵,乃至于那些粗暴而又不乏豪爽的土匪,组成了沅水两岸真实而特有的人文景象。有关他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的故事,是那么平常,那么真实,那么撼人心魄。譬如辰河水手,弄起船来,“遇应当下水时,便即刻跳下水中去,遇应当到滩上爬行时,也毫不推辞的即刻前去”,船泊岸后,也会上岸去找自己的相好,但他们比起“风雅人”却洒脱得多,也道德得多,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从来不掩饰、不做做,一切总是那么顺乎自然、顺乎命运。而岸上的女人,即使是妓女,也都善良而纯朴,没有心机、没有野心。当然他们也有欲望、有幻想,有局外人看来的悲哀,但他们的欲望和悲哀都十分神圣,她们对于命定的生活没有哀怨,有欲望却从不为欲望所困扰,她们的心总是自由的,与大自然是那么的协调。如《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里的小妇人,她生活在不能爱好的环境里,却天生有种爱好的性格。“老烟鬼缚住了她的身体,然而那颗心却无从拘束。”《湘行散记》使我们感受到这些生活在沅水边上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不仅有一分闲适的性格、一分很强的责任心和一分为他人而活着的生命意识,而且也充满了野性的幽默。他们喜欢说野话,但野话从他们口中说出来却带了妩媚,使人感觉愉快和轻松。譬如《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所记叙的那位朋友,他和沈从文一起当过兵,他为人粗中有细,他爱字,也爱说野话,而且颇有感染力,说话全是活的,即使是诨话野话,也莫不各有出处,妙趣百出,可谓“是个妙人”。在沈从文心目中,就是落为寇的矿工(《湘行散记·五个军官和一个煤矿工人》)、姿色诱人而生性毒辣的女匪首(《从文自传·一个大王》),也无不具有一种奇特的生命元气,而具备了生命的原始之美。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永远使人同时得到快乐和忧愁。” 从他们身上,沈从文感悟到了即使是最为卑微的水手、农民和士兵,他们为生存而生存的生存态度和生存形式同样是庄严而美丽的。


    所以,在《湘行散记》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诸如此类的文字,“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负担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 “那些船夫背了纤绳,身体贴在河滩石头下,那点颜色,那种声音,那派神气,总使我心跳。那光景实在美丽动人。” “我觉得他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而这一切正是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感情基础和灵感基础。1934年《边城》出版时,沈先生曾在“题记”中写道:“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正因为有了这“不可言说的温爱”,沈从文才能对他所热爱的湘西底层人士看得明白、爱得深切、写得透彻,有人性、人情,从而塑造出《边城》中的那美丽动人的翠翠、淳朴敦厚的老船夫形象。这种在《湘行散记》里随处可以体会的“不可言说的温爱”就是《边城》的情感基础。


    二、《边城》是湘西文化的浓缩和净化,是《湘行散记》的延伸和再创造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写的是湘西一条河边,一个摆渡的老头和他孙女翠翠(还有一条狗)的哀乐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祖父年逾七十,本来应该休息了,但他依然不能够同“摆渡”这一操持了五十年的生活相分离。孙女翠翠十五岁,因为受了自然的滋润和养育,所以皮肤健康,眸子清明,为人天真活泼,思想单纯,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也从不发愁、动气。一个偶然的机会,翠翠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邂逅了船总的二少爷傩送,情窦初开,却埋在心底。傩送对翠翠也是一见钟情,他不稀罕王团总的碾坊,宁愿作个摆渡人,决心要娶翠翠为妻。但是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于是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单纯的翠翠对于老船夫死前的一切,二老唱歌,天保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二老赌气下行,以及祖父的死因又如何与自己有关,都不曾明白,等到她全明白了的时候,渡口便只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幻想着傩送的归来。
故事情节相当简单,近于素描,但却生动的勾出了湘西人民“与世隔绝”的纯朴的生命意识和生存状态。如故事中的祖父,称得上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他阅尽人事、饱经风霜却依然流淌着炽烈的爱。他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的女儿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但他并不真正了解孙女儿内心的情感躁动,他只能用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的话语来安慰孙女儿。他的许多活动都是围绕孙女儿能有一个好归宿展开的。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让翠翠理解,也没有成就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从表面看,他是一个快乐、豪爽而略带幽默感的老人,但透过他的言行,我们却能感觉到老人心中的那种爱的矛盾和无奈的孤独。而祖父的生存目的和生存状态,正如《湘行散记》里所记录的沅水流域水手和农民生存目的和生存状态一样,为了儿女们而努力工作着、隐忍着。祖父正是这些人的象征。再如故事中的翠翠,她天真善良纯朴,一切顺乎命运、顺乎自然,象山头的黄鹿林中的小兽,沈从文说绒线铺那个女孩是翠翠的原型,而绒线铺的女孩正是所有湘西女人的典型。翠翠正是绒线铺女孩的再创造。


    翠翠是绒线铺女孩的再创造,《边城》则是《湘行散记》的再创造,沈从文笔下纯净到几乎透明的“边城”,实则是一个微型化的湘西世界,湘西的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在这里以一种独异的地域色彩表现出来。这部小说是沈从文作品中最明丽,最“洁净”的,是湘西文化的浓缩和净化。《边城》是一九三四年发表的,与他同时代的作者大都强调黑暗的时候,而他却书写了人性的纯洁与美丽,对生命的信任和期望,这在当时是不合潮流的。但是“存在才是最合理的”。事实上,“边城”在那个时代不论从“地理概念”,还是从“文化概念”,都是客观存在的。“边城”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沈从文生于斯,长于斯,并“永远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印象里”。特别是1934年回湘西,更触发了他的“乡愁”,当他意识到“便是在湘西,这种古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他觉得有责任以更为纯净的笔墨将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定格”下来。于是,便有了相对《湘行散记》而言更为纯净美丽的湘西世界----《边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边城》是《湘行散记》的延伸和再创造。


    《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的,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


    当然,《边城》的后面也还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如翠翠到了故事的最后也没能真正感受和触摸到心里所期盼的爱情,而对于“人事”却明白了许多,摆渡老人到了临终也终于没能为翠翠找到比其母亲更为踏实满意的归宿,他的一心一意孜孜不倦的操劳和愿望却成了他临终最大的苦痛和悲哀。但无论如何,它依然是一个温暖纯净的的作品。因为,《边城》的悲剧感不同于都市也不同于其他乡村的悲剧感,它是独特的,湘西的。他们的悲剧感没有任何功利的人为的成分,他们的悲剧感完全源于生命本身,是自然的、原始的,也是纯净的、温暖的。而且,这种悲剧感在《湘行散记》中我们也能够深深的感受得到。沈从文在《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湘行散记》)对于湘西水手和女人的“悲剧感”就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他觉得的他们的欲望和悲哀都是神圣的。所以,《边城》的悲剧感其实也是神圣的。《边城》的悲剧感是《湘行散记》的悲剧感的衍生,是湘西文化真实而纯净的呈现。


    三、《边城》和《湘行散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湘西山水


    有评论家把《边城》比作湘西水墨画,这个比喻是很恰当的。但我认为如果把《边城》和《湘行散记》组合在一起来看,则这幅画更趋完美,更有神韵。我甚至认为唯有将《边城》和《湘行散记》组合在一起才是一幅完整的画、一首完整的诗。如果说湘西在沈从文心目中是一幅画,则《湘行散记》(包括《湘西》)是一幅画的白描部分,是画中的“实物”,而《边城》则是画的“空白”部分,是虚无飘渺的外音。如果说湘西在沈从文心目中是一首诗,则《湘行散记》(包括《湘西》)就是这首诗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人物和风景,而《边城》则是这首诗微妙而富于想象的空灵和意境。因为《湘行散记》是对生活具体的真实的描绘和记录;《边城》是对湘西文化的再创造, 其中蕴含了沈从文的想象和美好意愿。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对于虚实的把握是非常讲究和重视的,往往通过虚实相倚,虚实相生来营造诗的氛围,使得意境灵妙多姿。实,是诗人对生活具体而真实的形象描绘,虚,是留给读者的联想与想象的再创造。虚以写无,实以写有。在绘画中,也有所谓“尺幅而有泰山河岳之势,片纸而有秋水长天之思。”说明绘画要有“泰山河岳”“秋水长天”之“实”外,还要有飞动之“势”与“思”而得之的“虚”。清代笪重光在《画筌》中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认为对现实生活的描绘所构成的“实景和真境”是基础,但艺术的指归在于“空景和神境”,在于它们之间虚实相生所产生的神韵。这是一般对于诗或画之“虚”与“实”的理解。其实,如果再宽泛一点,把纪实的散文视为“实”,则虚构的小说应为“虚”,作家也可以通过散文和小说两种形式虚实相结合完成对某一特定文化的刻画和描绘,达到诗与的效果。


    沈从文不是画家,也不是诗人,但他却天生具有画家与诗人的气质,他通过散文《湘行散记》(含《湘西》)和小说《边城》创作完成了他心目中的湘西山水或田园诗。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以及《湘西》中的许多篇章,是沈从文先生同一时期的作品。一九三四年初,沈从文先生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约十天,转到家乡凤凰县。其间对于沅水流域水手及居住在两岸的人们的生存状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感慨去乡十八年后,“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因此“写了个小说,取名《边城》,写了个游记,取名《湘行散记》”(《长河·题记》),力求将‘过去’和‘当前’对照,将现实与理想柔和,以虚(《边城》)与实(《湘行散记》)的手法,展示给读者一个和谐的生命形态,一个看似孤独然而却令人神往的湘西世界。


    以前,我们读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和《湘西》等作品,很少考虑要将他们合在一起来读,认为《边城》就是《边城》,《湘行散记》就是《湘行散记》。事实上,他们之间有着深刻密切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当我们看过这两部作品不之后,闭上眼睛,回到《边城》《湘行散记》的场景之中,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就是一个整体,或者说它们是一个整体(湘西)所投射出来的两种投影,一种是偏于纪实,一种偏于虚幻。所以,要真正理解沈从文、理解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我们就应该把这两部作品合在一起来读,要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把他们视为一幅画、一首诗的两个部分(实物与空白,实景与空灵)。也惟有如此,我们才会得到更多的感受和体悟。在《湘行散记》,我们更多的是为“面”中鲜活的人物所感动,因为《湘行散记》是对湘西文化的真实记录,偏于感性,有现实场景的生动描绘,富于生活气息,使人感到真实可信;而在《边城》中,则使我们又有了对于“世外桃源”式的生活的憧憬和幻想,因为《边城》是对湘西文化的浓缩和净化,其中隐含了沈从文高远的情思和深邃的哲理。当我们把它们和在一起,则我们什么都有了,真实的与虚幻的,现实与浪漫的的,理性的与感性的,等等,等等。

 
    《边城》是沈从文的小所代表作,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物、人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记录着沈从文对于沅水两岸居民独特的感受,其中饱含了作者对于生活在湘西的农人、兵士所怀有的不可言说的温爱之情。正因为有了这种温爱之情,所以作者觉得仅创作了《边城》或《湘行散记》之任何一篇都是不够的,他觉得只有把这两部作品一起呈献在世人面前,他心目中的湘西才是完美的。而《边城》和《湘行散记》的整体意义也就在此。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边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乡恋情结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边城》备课资料
    边城 第二章
    边城  第三章
    边城 第四章
    边城 第五章
    边城 第六章
    边城 第六章2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创作风格
    沈从文《边城》赏析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的质朴美好
    沈从文的《边城》
    心中的沈从文
    “隐伏的悲痛”——《边城》内蕴新探
    《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荷花淀》说课稿
    沈从文:《边城》赏析
    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性美与风情美…
    沈从文的《边城》赏析
    沈从文的 《边城》赏析
    《边城》赏析
    《边城》教案
    《边城》——沈从文的精神神庙
    沈从文《边城》 赏析
    重读《边城》:叙述的潜流
    来自《边城》的美——沈从文《边城》…
    行走边城山水间
    狐眼看文:梦幻的写作—《边城》赏析
    《边城》赏析
    对《边城》美的赏析
    《边城》赏析
    边城 第一章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下人视角
    《边城》说课稿
    洗尽铅华见真情--试探沈从文《边城…
    赏析<边城>中艺术与人性的回归美
    洗尽铅华见真情——试探沈从文《边城…
    赏析<边城>中艺术与人性的回归美
    小说《边城》赏析
    边城的赏析
    《边城》赏析
    <<边城>>赏析
    <<边城>> 赏析
    将凋零的爱与美——从《边城》看沈从…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与城乡…
    生存于一种环境——《祝福》《边城》…
    情节淡化人物虚化环境诗化——沈从文…
    梦沉西湘——《边城》杂感
    《边 城》阅读指导
    为何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淡…
    赏析“边城”的“歌”
    毕业论文:关于对《边城》美的赏析
    《边城》写景文字赏析
    在现代性进程中城乡对立——《边城》…
    《边城》:淳美的世界,忧郁的牧歌
    《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教学实录
    《边城》教学实录2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
    语文下册教参——暗香浮动月黄昏 ——…
    《边城》教学实录
    《边城》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边城》教学实录
    《边城》(节选) 教学设计
    《边城》文本教学设计
    公开课《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边城
    高中语文鉴赏课程与审美发展——以高…
    《边城》(教案)
    县级公开课《边城》教学设计
    以重庆市一堂高中语文《边城》的教学…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翠翠外貌描写
    《边城》知识要点
    汪曾祺:读《边城》
    沈从文《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教学反思2
    沈从文《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教案
    边城(人教版高二必修)
    <<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1
    《边城》教案3
    《边城》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