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B >> 边城 >> 正文

 

洗尽铅华见真情--试探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洗尽铅华见真情--试探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文/旌升
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

  作者简介:任京生,先后毕业于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富兰克林大学(Franklin University)、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发表各类文章二百余篇,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管理、通讯报道等多方面,其中许多文章发表在国家一级一类刊物。出版《从东到西看关系》一书,该书现为美国一些大学指定教材。6月份即将出版新书《轻轻松松教中文--海外汉语教学手册》。

  读过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我们几欲为文中所透露出的那醉心的人性美所倾倒。经历了文革的人们,目睹过一次又一次政治对文学的屠戮,看够了充满火药味的“斗争文学”,对于表现人性的纯文学更是怀有一种竭力的支持和尽情的向往。从《边城》这部小说里,我们享受到了这种不掺任何杂质的人间真情,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涤荡。在当今金钱至上的世风之下,重探沈从文先生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推广这种对于人性美的表现,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改造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梁启超早在1902年曾说过:“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1当今社会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已相去甚远,文学已失却了轰动的效应,小说的力量已不如梁先生所说那样至关紧要。然而,文学艺术毕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对于人们的思想仍然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1. 小说《边城》中透露出的人性美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描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一座小镇--茶峒。作者勾勒出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乡镇美景,以这幅图景为背景,描写了里面生活着的一群善良纯朴的乡民。他们彼此互尊互爱,宛若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一名船家少女,作者一开始就描写道:“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2 翠翠在这里就像一只纯真美丽的小鹿,漫步在溪水边,令人怜爱,令人不禁地回头张望。文学作品描写异性,往往带有作者自身的审美取向。心灵澄澈如水的翠翠,也必定属于作者理想的女性形象,无疑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赞扬的美的化身。

  翠翠的爷爷是个老船工,从二十岁便在渡口为人摆渡,克尽职守五十年,用小小渡船迎来送往了无数人。由于渡头为公家所有,过渡人不必出钱,但有人还是把钱放在船板上,每到这时,老船工便立刻拾起,坚决地塞还给那人,就像吵嘴似认真地说:"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尽管这样,还是有人悄悄地把钱放在船上,于是老船工“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3并且在六月里把茶叶放进大缸里,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书中有一段这样的场景描写: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女:

  "翠翠,翠翠,帮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会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那第一个下山人。那人笑着说:"不要拦我!......"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的吠着。其余商人皆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的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且搭了一大束烟到那商人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4

  这样的场景,恐怕也只有在《西游记》中描写的那个理想国里才能见到了。由于老船工的善良,赢得了乡里们的尊重,无论他走到哪,都能得到人们的照应。他走到河街上,“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意。”5他去买肉,却遇到屠户不愿接钱的烦恼,为此他还要想办法到能够收钱的铺子里去买肉。为了防止对方不收钱,他会“把钱预先算好,猛的把钱掷到大而长的钱筒里去,攫了肉就走去”6。卖肉的知道他的性格,给他称肉时总选最好的一处,并把分量故意加多,他见时却说:"喂喂,大老板,我不要你那些好处!腿上的肉是城里人炒鱿鱼肉丝用的肉,莫同我开玩笑!我要夹项肉,我要浓的糯的,我是个划船人,我要拿去炖葫萝卜喝酒的!"7

  小说中的船总顺顺是当地的富户,作者并没有按阶级成分把他刻成“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相反,顺顺是一位宋江似的豪爽仗义的好人。他“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故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一面从水上赚来钱,一面就这样洒脱散去。”8他对两个儿子也要求极严,他让儿子“向下行船时,多随了自己的船只充伙计,甘苦与人相共。荡桨时选最重的一把, 背纤时拉头纤二纤,吃的是干鱼,辣子,臭酸菜,睡的是硬帮帮的舱板。向上行从旱路走去,则跟了川东客货,过秀山、龙潭,酉阳作生意,不论寒暑雨雪,必穿了鞋按站赶路。”他让两个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与义气。一分教育的结果,弄得两个人皆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故父子三人在茶峒边境上为人所提及时,人人对这个名姓无不加以一种尊敬。”9

  顺顺的两个儿子同时爱上了老船工的女儿翠翠,哥俩要在山林里比试唱歌来赢得翠翠的爱。哥哥知道自己才艺不如弟弟,于是忍痛割爱,远走他乡,却不想在途中溺水而亡。弟弟知道哥哥是为了自己和翠翠而出走的,于是心中怀着歉疚也离家出走。船总顺顺本来也对翠翠怀了一层怨意,但当老船工死后,他又把孤女翠翠接到自己家中,让翠翠等候他的二儿子返家成婚。

  在《边城》这部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都是美的、善良的。当地的人很是助人为乐,水中遇见有人遇难,“便急急的把船桨去,在下游一些迎着了那个目的物,把它用长绳系定,再向岸边桨去。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见及不能不为之喝彩。”10就连妓女,也是令人同情的。“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他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轻生命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这些关于一个女人身体上的交易,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11

  不仅人是这样,作品中的动物也是通人性的。主人家的黄狗日夜陪伴在他们身边,显得异常的乖巧、懂事,俨然是家中一份子。当老船工把船划向对岸,“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边城》中描写的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浓郁的仁厚、纯朴的民风。在节日里,倾城出动,到河边、上吊角楼观赏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比赛,"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鸭子的主人"。还有舞龙舞狮、放烟火,小城到处沉浸在欢乐与祥和的气氛之中。这就是《边城》这部小说中营造的社会场景,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充满人间真情,每个人都那样质朴而善良,人与人之间只有友爱、信任与互助。这与当时左联作家们描写的剑拔弩张、黑暗愚昧的社会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样一部追求美、颂扬美的作品里,结局却不是大团圆的,相反却是悲剧的。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老船工死了,白塔倒了,渡船漂走了。悲痛的人们帮助翠翠处理完爷爷的后事之后。结局也还没有好起来。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12

  沈从文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处理呢?人们知道,中国古代作品描写到理想人物的死,总是伴随一颗流星的坠落,一个大树的折断,一场大雨的倾泻,一座高塔的倒塌等等特异的自然现象,以此表达心灵中特异的感慨。沈从文是在用美的破灭来反衬美的崇高,表现他对美的追思。沈从文毕竟是艺术大师,他知道只有悲剧的美才是最惊心动魄的美。世界上美丽的东西总是短命的,阿房宫美丽吗?圆明园壮观吗?泰坦尼克号奢华吗?世贸大厦举世无双吗?人们要创造一种美,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可是,美的毁灭,却是一瞬间的事情。而且越是最美好的事物便越是容易毁之一旦。人们常常赞美鲜花,可是鲜花却是最容易夭折的;而无人重视的小却是遍地生长,越受践踏越发芽。正因为这样,人们对美的事物才愈加珍爱,愈加保护。人们爱看悲剧,而悲剧的力量就在于把美好的事物在人们面前毁灭,以引起人们的对美的追求,使美的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变得更加崇高。正像有文章分析道:《边城》“故事的悲剧性结局,尽管不免令人伤感却能使作品更具审美内涵。既体现文学人性两方面的相互制衡,又符合文学的批判性与新异性的特质。”13因为“批判性的本质决定了文学大多以揭示假丑恶为主。文学不应令人欣慰,没有冲突的廉价颂扬总是过于浅薄。这就是中外经典之作多为悲剧的美学根因。”14是的,《边城》的效果达到了,当人们看到作品这样的结局之时,更加体验到翠翠的悲痛,更加牵挂着翠翠的未来,心中是一种隽永的牵挂。

  2. 美的辞章产生于美的心源

  或许,人们要说小说可以虚构,《边城》中描写的社会场景只是存在于作者头脑中的世外桃源似的理想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并非真正如此。

  的确,沈从文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动荡,各种矛盾集中体现的时代。在大量左翼作家的笔下,中国社会的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边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洗尽铅华见真情--试探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边城》备课资料
    边城 第二章
    边城  第三章
    边城 第四章
    边城 第五章
    边城 第六章
    边城 第六章2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创作风格
    沈从文《边城》赏析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下人视角
    沈从文的《边城》
    《边城》赏析
    “隐伏的悲痛”——《边城》内蕴新探
    《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荷花淀》说课稿
    沈从文:《边城》赏析
    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性美与风情美…
    沈从文的《边城》赏析
    沈从文的 《边城》赏析
    《边城》赏析
    《边城》教案
    《边城》——沈从文的精神神庙
    沈从文《边城》 赏析
    重读《边城》:叙述的潜流
    来自《边城》的美——沈从文《边城》…
    行走边城山水间
    狐眼看文:梦幻的写作—《边城》赏析
    《边城》赏析
    对《边城》美的赏析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乡恋情结
    边城 第一章
    心中的沈从文
    《边城》说课稿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的质朴美好
    赏析<边城>中艺术与人性的回归美
    洗尽铅华见真情——试探沈从文《边城…
    赏析<边城>中艺术与人性的回归美
    小说《边城》赏析
    边城的赏析
    《边城》赏析
    <<边城>>赏析
    <<边城>> 赏析
    将凋零的爱与美——从《边城》看沈从…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与城乡…
    生存于一种环境——《祝福》《边城》…
    情节淡化人物虚化环境诗化——沈从文…
    梦沉西湘——《边城》杂感
    《边 城》阅读指导
    为何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淡…
    赏析“边城”的“歌”
    毕业论文:关于对《边城》美的赏析
    《边城》写景文字赏析
    在现代性进程中城乡对立——《边城》…
    《边城》:淳美的世界,忧郁的牧歌
    《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教学实录
    《边城》教学实录2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
    语文下册教参——暗香浮动月黄昏 ——…
    《边城》教学实录
    《边城》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边城》教学实录
    《边城》(节选) 教学设计
    《边城》文本教学设计
    公开课《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边城
    高中语文鉴赏课程与审美发展——以高…
    《边城》(教案)
    县级公开课《边城》教学设计
    以重庆市一堂高中语文《边城》的教学…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翠翠外貌描写
    《边城》知识要点
    汪曾祺:读《边城》
    沈从文《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教学反思2
    沈从文《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教案
    边城(人教版高二必修)
    <<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1
    《边城》教案3
    《边城》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