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B >> 边城 >> 正文

 

《边城》:淳美的世界,忧郁的牧歌

边城》:淳美的世界,忧郁的牧歌

 

作家小传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湘西凤凰县,地处湖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是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聚居之所。这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长期被歧视的历史,影响了沈从文一生的创作。出生于行伍世家的沈从文,14岁时便离家从戎,开始了长达6年之久的流浪士兵生活,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他谙熟这一带人民的爱恶哀乐的鲜明生活样式和淳朴的乡俗民风,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也形成了对民间世俗生活特殊敏感的生活情趣。1923年只身离开湘西来到北京,同年秋报考燕京大学,未被录取。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他以“城市边缘人”的身份,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出色的才华,打进文坛,“挤”进城市的上层文明社会。尔后又辗转于中国公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曾编过《大公报》、《益世报》、《平明日报》、《红与黑》等报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从事丝绸、古代服饰和物质文明研究。1978年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

沈从文著作甚丰,先后出版过70多本小说、散文集子,还创作出数量可观的诗作和文艺评论,总计在几百万字以上。他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如《边城》、《丈夫》等;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如《八骏图》等。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人情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1933年夏,沈从文同未婚妻在青岛崂山旅游。在一条小河边,看到一个女孩,穿白色孝服边哭边化纸钱,然后从河里舀了一舀水,摆船走了。这让他想起家乡湘西也有为前辈死者“起水”的风俗。这情景触动了沈从文,联想起17年前在湘西县城绒线铺中那个温柔的小女孩儿。这些印象的叠合,就逐渐形成《边城》中的翠翠。

内容梗概

故事发生在景色秀美,人情质朴的湘西边远小城茶峒。靠摆渡为生的翠翠与爷爷祖孙俩相依相偎,风雨同舟。孙女翠翠,美丽、聪明、大方,能歌善舞,与爷爷过着无忧无虑的清平生活。在一次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认识了当地船总顺顺的二儿子——貌美、健壮、人称“岳云”的傩送,俩人萌发了一种朦胧的情感。当爱情的潮水袭来的时候,翠翠才觉得彷徨不安。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淳朴、善良的翠翠。自知不敌弟弟的天宝,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因为怀着重重心思竟然在一次乘船外出中溺水身亡。哥哥的死令傩送感到自责,他抛下心爱的翠翠,驾船到下游寻找哥哥的尸首。痴情的翠翠惦记着傩送。爷爷为了翠翠的幸福去找船总顺顺,顺顺则认为大儿子的死与爷爷有关,对爷爷很冷淡。吃了闭门羹的爷爷心力憔悴,尽管放心不下孤苦的翠翠,仍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死去了。翠翠仍然守着渡口,摆着渡船,等着傩送回来。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文章赏析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外读者交口称赞的精美艺术品之一。《边城》的成功是多方面的,这不仅表现在沈从文用明净澄澈的语言描写了具有浓郁的湘西特色的乡情风俗,透过翠翠这一淳美少女形象,对原始自然状态下人性美、人情美进行歌赞,而且沈从文巧妙地借助河水这一具有双重象征性的意象,构筑具有牧歌情调的湘西“人生形式”。

诗意的乡情风俗

边城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致、风土习俗作的诗情意的描绘,是边城》的亮点。湘西的自然风光是诱人的,清澈见底、随手可摸的小溪,小溪边的白塔翠竹,深山峡谷间的雾霭风雷,千百年来挂在河边的苗家吊脚楼,花中掩映的酒肆茶楼,无不让人向往。湘西的风俗是原始的,淳朴的,它们被作者安插在人物的活动之中,成为铺摆故事情节不可缺少的部分。端午节,妇女小孩额头上蘸着雄黄酒写着“王”字打扮, 男女老少立于河边,人山人海观看一年一度端午龙舟赛、泅水夺鸭的游戏;元宵节、玩灯舞狮和放爆竹烟花的活动等等,无不显示着湘西边城乡情民俗的特有韵味,充满了古朴而又浪漫的情调。翠翠爷爷死后入葬的仪式,也极有楚地巫鬼文化的深厚传统。

需要提及的还有边城人淳厚而又别具特色的求爱方式。顺顺家的天宝与傩送兄弟俩向翠翠的求爱方式各不相同,天宝选择的方式在当地被称为 “走车路”,看上某个女子的男子,请个媒人带上正式的聘礼到女方家里说亲。这是父母包办的婚姻,但男女双方都有权进行选择。傩送选择的方式叫“走马路”,属于自由恋爱。月夜时分,男子站在渡口隔着小溪对着高崖,唱情歌,直到把女方的心唱软了,纵情回唱,两人便成了情侣。“半夜里不冷不热,穿了自家机织布汗褂,到那些月光照及的高崖上去遵照当地的习惯,很诚实与坦白地去为一个‘初生之犊’的黄花女唱歌。露水降了,歌声涩了,到应当回家了时,就趁残月赶回家去”,真是浪漫清纯至极。

淳朴的人性人情

边城”绮丽动人的风光,古朴的风习令人痴迷陶醉。在这片接近自然状态的边远山乡还生活着翠翠、老船工、顺顺、天宝、傩送兄弟俩等融真善美于一身的淳朴、自然、无私、无邪的人们。他们是原始人性美、人情美的化身,寄托了沈从文追求古老、传统的人生形式的理想

翠翠是这样可人的姑娘,“在风日里养育,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滋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翠翠的天真纯洁体现在她毫无心机的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上。翠翠的爱十分含蓄,朦胧,像是在梦里,但“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红脸了”。就是这样一个将自己的爱情心事埋藏得很深的小女子,让小说融入美丽而忧愁的境界。翠翠在感情上是忠贞不二的,她孤寂地牵着渡船,痴情地等候着情人的归来。

老船夫是勤劳、善良、淳朴、豪放的边城人民的象征。从20岁起,便守在溪边管理渡船,他乐于助人又富于敬业精神,只靠公家发给的三斗米、七百钱过着简陋的生活。他的渡船属于公家的,行人坐船不需付钱,但总有人过意不去,会偷偷地留下钱,这时他 “便把这些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烟”,然后将烟叶慷慨地奉赠给过渡的行人,“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因为祖孙俩的宽厚热情,过往的行人都充满敬佩与好感。所以,每次老船夫有事进城,总有熟人相邀喝酒,水手们总会抓出一把红枣送给他,到河街上“一定有许多铺子的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他想买肉,屠夫照例挑最好的肉给他,不想收钱,老船夫总是执意把钱留下。对于翠翠的婚事,老船夫虽然操心但还是由“翠翠自己做主”,完全是一个开明、自主的老人。

 当地富户船总顺顺也是豪爽慷慨,“一个前清时便在营伍中混过日子的人物”,“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一面从水上赚来钱,一面就这样洒脱散去”,“为人既明事明理,正直和平,又不爱财”,成为当地德高望重之人。他不干涉儿子们的婚姻,当老船夫去世后,他撇开因为大儿子的死带来的一丝埋怨,积极地为老人筹备丧事,还处处关照孤苦伶仃的翠翠。

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都“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 “两个人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矫情,不浮华,不倚事凌人”。和气亲人,重情重义的兄弟俩因为都爱翠翠成了“情敌”,但他们没有反目,而是和气解决。

即使是娼妓, “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绅士还更可信任”。“由于边城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

总之,边城对健康优美的人性所进行的纵情描绘,表达了沈从文对原始人性美、人情美的歌赞。沈从文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里说到《边城》的创作过程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童年时代的沈从文受故乡山水滋润,感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从14岁从军流浪开始,目睹了黑暗社会带给自然与生命的不幸。身在都市,但对故乡执着热爱的“乡下人”,只有借优美人性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人生模式。

水意象与忧郁的湘西恋歌

边城》不仅展示了一幅优美恬静的湘西风情,而且吟唱了一曲忧郁的湘西恋歌。它的这份淡淡的忧郁来源于作者对水这一原始意象的深入开掘。在古诗文中,水被认为是忧愁、隔离的象征,如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沈从文曾说过“写小说是河水告诉他的”,可见河水是他创作的源泉。沈从文在《自传》里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波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裂。我的学校可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水教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沈从文在边城这个纯洁的水世界里营造了一种忧郁的氛围。

翠翠家就住在小溪边上“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做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水是如此的纯净、美丽,是翠翠善良、纯净的个性的象征。但“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可见水又是具有破坏力的自然力量,隐喻着翠翠忧郁的命运。

翠翠纯洁的爱情故事,始终被放置在优美朦胧而又凄迷的背景中。初识二老的端午节“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两年后的端午节,当知道翠翠想念正在下青浪滩的二老时,爷爷“注目溪面升起的薄雾”,又一个端午节,翠翠处在甜蜜回忆中,面对的却是“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当翠翠知道龙船已经下河时“细雨依然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伴随翠翠爱情的始终不是艳阳高照而是烟雨朦朦,作者有意营造这样的朦胧、忧伤的氛围,预示翠翠爱情的凄凉、忧郁。

造境与牧歌情调

边城》被称为牧歌式的作品。牧歌最早指古希腊人描写西西里岛牧羊人生活之诗。后来维吉尔写了著名的作品《牧歌》,因为带有典型的田园诗风格,后来人们便习惯用“牧歌”来称谓一种传统的诗歌:表达都市人对理想化的农牧生活的向往。现代批评家常把那种偏于表现单纯、素朴生活,并常与现代繁复生活相对照的作品,都称作“牧歌式(田园诗式)”的作品。小说的牧歌情调得益于作者的 “造境”艺术。水为小说营造了忧郁的氛围,而淳朴的自然风光、原始的蒙昧融入了优美、健康的人性,抒情主人公的确立、纯情人物的设置,加上流水一样的抒情笔致,共同造就了诗一样的意境。

阅读指导

1、作者是用梦幻般回忆的口吻来讲述这个“边城”故事的。注意阅读时的语气节奏,体会文章中那种简朴、原始、悠远的感觉。

2、边城》共21章,依据前后情调、风格的变化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9章):写得平和、恬淡、优美。情节的发展中浸透着淡淡的哀愁,像一首婉转动人的甜美的散文诗。第二部分(10章-结尾)格调陡转。“一切都得在一份时间中变化。这一家安静平凡的生活,也因了一堆接连而来的日子,在人事上把那安静空气完全打破了”。矛盾和冲突成为推动作品情节发展、揭示人物复杂性格的重要因素。比如 “碾坊”和“渡船”的矛盾,天保和傩送的冲突,老船夫与船总父子间的疙瘩中都体现了人物复杂的性格。

思考与启示

思考:

1、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代表着怎样的世界?

2、《边城》写于1933年,此时沈从文已经实现了从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转变,成为正经八百的城市人。但乡村,尤其是故乡凤凰县始终是他热情讴歌的对象,深沉浓郁的故乡情结也渗透在他的多数作品里。请从个人性格的角度思考沈从文独爱乡情,不爱城市的原因。

启示

1、湘西世界不仅有别具特色的自然景致、风土习俗,还有淳朴善良的人们。湘西是个世外桃源,寄托着沈从文追求人性美、人情美的审美理想。

2、沈从文一生以“乡下人”自居。他说“我实在是乡个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自贬”。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渗入了作家的情感、情绪、童年的记忆。童年的他受故乡山水滋润,感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从14岁从军流浪开始,目睹了黑暗社会带给自然与生命的不幸。他这个身在都市,但对故乡执着热爱的“乡下人”,只有借优美人性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人生模式。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边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边城》:淳美的世界,忧郁的牧歌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边城》备课资料
    边城 第二章
    边城  第三章
    边城 第四章
    边城 第五章
    边城 第六章
    边城 第六章2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创作风格
    沈从文《边城》赏析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下人视角
    沈从文的《边城》
    《边城》赏析
    “隐伏的悲痛”——《边城》内蕴新探
    《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荷花淀》说课稿
    沈从文:《边城》赏析
    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性美与风情美…
    沈从文的《边城》赏析
    沈从文的 《边城》赏析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与城乡…
    《边城》教案
    《边城》——沈从文的精神神庙
    沈从文《边城》 赏析
    重读《边城》:叙述的潜流
    来自《边城》的美——沈从文《边城》…
    行走边城山水间
    狐眼看文:梦幻的写作—《边城》赏析
    《边城》赏析
    对《边城》美的赏析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乡恋情结
    边城 第一章
    心中的沈从文
    《边城》说课稿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的质朴美好
    洗尽铅华见真情--试探沈从文《边城…
    赏析<边城>中艺术与人性的回归美
    洗尽铅华见真情——试探沈从文《边城…
    赏析<边城>中艺术与人性的回归美
    小说《边城》赏析
    边城的赏析
    《边城》赏析
    <<边城>>赏析
    将凋零的爱与美——从《边城》看沈从…
    <<边城>> 赏析
    生存于一种环境——《祝福》《边城》…
    《边城》赏析
    情节淡化人物虚化环境诗化——沈从文…
    梦沉西湘——《边城》杂感
    《边 城》阅读指导
    为何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淡…
    赏析“边城”的“歌”
    毕业论文:关于对《边城》美的赏析
    在现代性进程中城乡对立——《边城》…
    边城
    《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教学实录
    《边城》教学实录2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
    语文下册教参——暗香浮动月黄昏 ——…
    《边城》教学实录
    《边城》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边城》教学实录
    《边城》(节选) 教学设计
    《边城》文本教学设计
    公开课《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边城》写景文字赏析
    高中语文鉴赏课程与审美发展——以高…
    《边城》(教案)
    县级公开课《边城》教学设计
    以重庆市一堂高中语文《边城》的教学…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边城》教学设计
    边城翠翠外貌描写
    《边城》知识要点
    汪曾祺:读《边城》
    沈从文《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教学反思2
    沈从文《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教案
    边城(人教版高二必修)
    <<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1
    《边城》教案3
    《边城》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