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袁浦中学 徐忠华
上课班级 杭十三中8年级某班 上课时间 2004 10.25 上午第三节
课前两分钟,听歌曲《我想去桂林》歌词如下:
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
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
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
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
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
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
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
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师:这歌叫什么名字?
生:《我想去桂林》
师:歌里是这样唱的:我想去桂林,可惜有时间的时候……
生:我们没有钱。
师:有钱的时候……
生:我们没时间。
师: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去桂林?
生:有钱又有时间的时候。
师:歌里有没有这样的人啊?
生:有!一位退休的老爷爷!
师:看来人生无奈啊。当我们有钱又有时间的时候——老了!
(出示文字:一个现代人的一生)
师:一个普通现代人的一生据说是这样度过的:努力读书——拼命工作——攒钱买房——结婚生子——供子读书。当子女长大成人的时候,这个现代人已经怎么样了?
生:老了!
师:是啊,已经老了!看来人生很无趣啊,是不是?
(学生有说“是”,有说“不是”的。)
师:看来大家意见很不一样,我们现在来看一个人,让这个人告诉我们人生是否无趣。
(边说边出示引号中文字)
师:今有一人,此人跟我们一样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读书非常努力。 然后他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就是说他读的书都没什么用,连肚子都填不饱。
师:可怜啊,是不是?我们接着看,他也买了房,“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房子在哪里?
生:好象是四海为家。
师:是啊,飘零江湖。好不容易买了房了,他又“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缧绁,是捆人的绳索,象征着牢房。这个人好象连住在家里都不得安宁啊。他当然也娶了妻子,可惜30岁的时候,他妻子就过逝了,多年以后,他写下这样的句子纪念早逝的妻子——“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大家说这个人的一生怎么样?
生:很凄凉。
生:非常不幸。
师: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活的怎么样?
(出示文字,念):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师:这个人去世很久很久以后,有一个作家仔细地研究了这个人的一生,然后为他写了一本传记,在传记中,这个作家给这个人下了如下结论,大家一起念。(出示文字)
生(齐读):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
师:这个人是谁啊?
生:苏东坡!
(出示苏轼图片)
师:苏东坡!刚才大家都说了,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的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我们真的该好好的学一学苏东坡,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东坡这里取到快乐人生的真谛。
(出示图片,课文)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把课文读一下,谁来?推荐一下。
推荐的学生读课文。
师:读的相当不错。不过我请大家注意一下这个标点符号,(用手指着“水中藻、荇交横”中的“、”号)这是什么号?
生:顿号。
师:顿号前后什么关系?(指“藻”“荇”二字)
生:并列关系。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读?
生:水中藻、荇交横。(藻、荇连读,荇后面停顿一下)
师:好,念古文就是要读准停顿,读出节奏感。我们全班齐读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
师:东坡为何深夜起行?
生:看月色。
师:看月色在家里不能看么?
生:他是去找朋友。
师:为什么找朋友?
生:一起欣赏月色。
师:能不能从文章里面找一个字回答?
生:乐。
师:请这位同学来完整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东坡为何深夜起行?
生:东坡想找朋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来的快乐。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知道东坡“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有很多朋友,为何独寻张怀民?
生:因为张怀民跟他一样,也是被贬到黄州的,两个人同病相怜。
师:刚才我们说了,东坡深夜起行为的是与朋友分享“乐”,那他为何找一个被贬的人?两个人同病相怜,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
学生笑。
师: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出示文字)
师:男同学一起念一下。
生(齐读):张怀民: 1083年贬黃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悅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师:现在可以告诉我“东坡为何独寻张怀民”了吧?
生:东坡与张怀民都被贬但都不把被贬放在心上。
生:他们两人都爱“以山水怡情悅性”,是志同道合。
师:说的真好,现在我们知道了,东坡找张怀民真是找对了,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课文,仔细看看他们的乐是什么?
学生齐读课文。
师:说到乐,人们总是想到“吃、喝、玩、乐”,东坡他们的快乐是什么呢?
生:是欣赏美景。
师:我们具体来找一下,东坡二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月色,竹柏。
师:有补充吗?
生:不是竹柏,是竹柏影。
生:还有水,藻、荇——水草。
师:有不同意见么?
生:不是水,是月色。
师:文章里有一个字告诉我们了这里没有水,哪个字?
生:“如”。
师:“如”是什么意思?
生:“如”是“好象”的意思。“如积水”就是“好象是水”,其实不是水,是月色。
师:很好,另有一个字告诉了我们这里同样没有“藻、荇”,是哪个字?
生:“盖”。
师:“盖”是什么意思,谁来解释一下这句话?
生:盖是“原来是”的意思。句子意思是“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很好。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原来不是水草。现在我们搞清楚了东坡所看到的景色,他看到的是“月色与竹柏影”,东坡看着这美景开始发感慨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他说的这句话我不大明白,请这个同学来帮我解释一下。
生:哪一夜没有月光? 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没有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师:译得很好,很标准。但我还是有些不懂:“哪一夜没有月光?”下雨的晚上有么?“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好象我们这个校园里就没有竹子啊。这句话是不是有点逻辑问题?它是一个病句?
生:不是病句。苏东坡只是打个比方罢了。
师:打比方?打什么比方?
生:苏轼是说哪里没有像月光、松柏一样的美景,只是缺少闲人罢了。
师:照这位同学的意思,这句话中的月光、松柏并不是月光,竹柏,它们只是一个象征——美景的象征。(出示文字)原句=哪里没有美?只是缺少闲人罢了。这我就明白了。不过我还有点困惑:书上注释“闲人”是“清闲的人”的意思,也就是“没什么事做的人”。我找了一点资料,请这个同学给我们念一下。
(出示资料)
生(念):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师:大家看,苏东坡要养活一家老小,好象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黄麻桑树,还要造房子,为糊口奔忙。他是闲人?
生:这里的“闲人”不是“没事做”的意思。
生:“闲”还可以解释为“闲趣”“闲情雅致”。这里的“闲人”应该是“有闲情雅致”的人。
师:说得好。东坡不是闲得无聊之人,他是富有闲情雅致之人。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篇短文。不过这一次我希望大家能读的更好一点,在读出节奏之外,我们还需要读出什么呢?
生:感情。
师:对。那么读这篇文章要有什么样的感情。
生:乐。
生:悠闲。
师: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速?
生:稍微慢点。
师:好,那么我们一起读。
学生齐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我想去桂林》,大家边听边思考一下,老师为什么要在这节课里反复给大家听这首歌曲?这首歌与课文有什么关系?
(播放《我想去桂林》)
师:这首歌与课文有什么关系?谁来说说。
生:这首歌说的是歌手想去一个理想的地方,但总也去不了。课文写的是苏东坡想去一个地方,他成功的到了。歌手之所以到不了是因为他缺少苏东坡有的那种“闲”。
师:我们来填两个空吧(出示题目:“桂林”=课文中的 = 。)
生:“桂林”=课文中的月色、竹柏=美景。
师:好,那么让我们再回到开头。什么时候我们能去“桂林”?
生:应该是什么时候都能去。
师:要不要加几个条件?用一下这个句式:只要……,就……。
生:只要你有闲心,就什么时候都能去桂林。
师:为什么“只要你有闲心,就什么时候都能去桂林”?
生:因为桂林只是美的象征,而美是无处不在的。就像东坡所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师:说得好,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有闲心,就什么时候都能去桂林!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现代人去得了桂林么?
(出示资料)
师:请女同学齐读一下。
生(齐读):
现代人的旅游
他们穿着为出去玩而特制的衣,戴着草帽和太阳镜,提着野餐水壶以至于急救用的药品箱等等,郑重其事地出发。但是。他们一路只是马不停蹄地跟着大队的人们,象竞走一样,又象要赶着去参加什么非去不可的重要会议一样,目不斜视地匆匆赶路,并不停下来留神一下周围的景色。他们在做什么呢?难道他们这样装扮了出来一趟,只是为赶路吗?
师:现代人去得了“桂林”么?
生:去不了。他们是身在“桂林”,心不在。
师:这个同学说现代人是“心不在焉”。
生:他们虽然去了,但去了等于白去,因为他们没有欣赏到“桂林”的美景。
师:他们在干什么?在旅游么?
生:他们在“赶路”。
师:换个更好一点的词语。
生:“竞走”。
师:好。我们同学刚才说了,去“桂林”的条件是“闲”。现代人呢?给他们找一个“闲”的反义词。
生:“忙”。
师:是啊,“忙”,他们忙得傻到在“桂林”竞走。我们真应该好好劝劝他们。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可惜人们只是匆匆而过。后来有有心人在路边插了一个标语牌,上写大字:“慢慢走,欣赏啊!”看来在“桂林”,我们也应该做一些这样的牌子,大家一起把这六个字念一下吧。
学生齐读。
师:“闲”,看来很难做到啊。怎样才能“闲”?东坡有没有在文章里告诉我们?
生:好象没有。
师:没有么?有人说“有”啊。(出示文字)这个人叫王国维,他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就是说作者无意识中写下的景色会透露他的内心世界,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家能读出李白当时的心境吗?
生:思乡。
师:是啊。霜是冷的,外面冷,心里也冷,我们不用李白告诉我们他思乡就可以知道他思乡了。那么苏东坡呢?东坡的景语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我们先把他的景语念一下。哪几句啊?
生(齐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东坡的景语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现在大家思考1分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
生:苏轼心如止水,非常非常的宁静。
师:你是从“积水”得出来的吧?(学生点头)非常好,还能看出什么?
生:苏轼当时心无杂念,这可以从“庭下如积水空明”看出来。
师:“空明”是什么意思?
生:澄澈,形容水非常干净。就好象心非常干净一样。
师:说的很好。不过大家是否真的“看穿”东坡了呢?让东坡自己来告诉我们吧。
(出示文字)
师:大家一起念一下。
生(齐读):吾兄弟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师:怎么样?我们同学的看法对么?
学生没反应。
师:这里有一句话,跟课本里一句话意思几乎一样。谁能找到。
生:“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等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找的好。不过,我说错了,不是一句,而是两句。还有一句更类似的,能找出来么?
生:“胸中廓然无一物” 等于“庭下如积水空明”
师:非常好。“胸中廓然无一物”能解释一下么?
生:就是说心里很开阔,没什么杂念。
师:刚才我们同学说了,“空明”是澄澈的意思,形容水非常干净,就好象心非常干净一样。现在东坡自己告诉我们了,要欣赏山水,就是要心胸开阔,心无杂念。那么我想问一下大家:常人有什么杂念呢?或者说心里忙什么呢?
生:追名逐利。
师:司马迁有句名言(出示文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往往利欲熏心,心被钱塞住了,心盲了,致使有眼无珠看不到美景。苏轼正是因为不汲汲于名利,所以才能“闲”啊。我们来看看外国人对苏轼的评论吧,大家一起念。
生(齐读):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师:现在让我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第一句,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出示文字)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师:如何才能欣赏到无处不在的美呢?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出示文字)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如何才能心闲呢?还是东坡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出示文字,这句出现在最上方)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好。现在大家看着屏幕上这三句话,把课文最后这四句话背一下,看谁第一个背出。
(屏幕上从上到下排列:“胸中廓然无一物”,“美,是到处都有的”,“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三句话。学生很快就举手了)
师:这位同学背一下。
生(背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试一下。
又一学生背出。
师:看来大家都会背了,那我们一齐背。
学生齐背最后四句。
师:德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中到处都有诗意,到处都有美。我希望同学们能好好的去领略生活。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
生(齐读):“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把这句话也放在杭州的路标上,让我们都像苏轼一样淡薄名利,有一个诗意人生。
师:好,最后让我们来较为详细的看看东坡。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东坡小传,是写东坡黄州时期的,现在发下来给大家看。
(发资料)
师:向大家推荐几本书,想更详细的了解东坡的同学可去看一下。一,王水照教授写的《苏轼传》,这书相当详细的介绍了东坡的人生与创作。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书比较薄,网上能找得到。三,东方龙吟的文侠小说《万古风流苏东坡》,此书有点像武侠,应该很合大家的口味。下课。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 袁浦中学 徐忠华 教学手记:本文寥寥数笔,摄取一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行文自然,宛如行云流水,无丝毫刻意为文的痕迹。文章虽短,却具非凡艺术魅力,同时也揭示极其深刻之人生真理,算得小品文中的极品。但世人对文章每多误解(盖有余秋雨这样的故意误读,见资料),即权威编定之教科书及教参亦不能例外。
“乌台诗案”后,苏轼以软禁犯人的身份到黄州,他杜门深居,参禅礼佛,荡涤心灵的尘垢;融入自然,欣赏天地之大美。一个新我终于破茧而出。他深深地感到士人以“道”抗“势”的荒谬。他感叹“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譬之于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以左回焉。”
解脱自由的生活,精神上的变化,反映到诗文上,即以儒家入世精神自励,关注社会民生而变为超旷放达。旷达不是逃避生活,而是直面生活后对生活的一种审美化消解。苏轼黄州后期之精神境界实已上升至审美境界,观其后来起而复用之后,实已“不吝情去留”,在官则为民办事,小人当道则马上上书请去,既自被贬惠州,亦自了然不痛。(参见资料中所选诗文)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写于黄州后期(几个月后苏轼即调离黄州),苏轼此时之心态,绝非初到时之心态,万不可以一般贬官视之。但教科书上注释苏轼及张怀民只写明他们是贬官,不及其余,这必将误导学生。而教参上释“闲人”一词,虽亦言其中有自得之情,但先说为“自嘲”,又说是“自慰”,反复申明两人月夜赏月有“多少贬谪的悲凉呀”。如此解释既与苏轼诗文及时人记载所反映之苏轼心态不合,也与文本不合——单独拿出文本看,此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异曲同工,能赏山水之美的得意之情溢于文表,贬居之苦即有,亦轻而又轻,岂可点而又描,与苏轼“空明”之境界相去太远。 又,东坡此文虽意境高妙,但借月色,竹柏言志,比之晚年流放南国时所写游记(见资料)之以小巷、屠沽为记境界又所不及,但已不足为学生道矣。 教科书注释有疑问处:1,“念无与为乐者”。注为“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其实苏轼去寻友,本不为交谈取乐,为赏美景罢了。所以我以为当译为“没有可以共乐的人”
2,闲人。注为清闲的人。此注过于关注无所作为之意,联系全文意境,我以为当为“有闲情逸致的人”
参考书籍:苏轼全集,苏轼传记——以王水照,崔铭合著者为上佳,林语堂之类的做参考,三苏选集——曾枣庄编。
教学步骤:一,课前听歌曲“我想去桂林”,以现代人的一生对比苏轼的一生导入。
二,分析文本。 三,对比“我想去桂林”,得出美无处不在,能否去“桂林”或去“承天寺”只在心“闲”。 四,回归文本探讨:如何能“闲”——空明。如何能空明——淡薄名利——联系苏轼生平。
建议:东坡诗、词、文皆为大家,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地位,个人以为仅次于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五人而已,其人格辉耀千古。一课时只窥得东坡一毛而已,当用五课时左右时间做一苏轼专题,让学生较为详细的了解苏东坡。
循循善诱,游刃有余
——听徐忠华老师上《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有感
张鹏举
2004年10月26日在杭州西湖区召开的“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开题会上,有机会听了徐忠华老师所上的《记承天寺夜游》这节教学观摩课,很受启发,特谈一点感想。
一, 在“导”字上做文章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关于师生关系方面有很多提法,如“倡导转换教师角色”,“师生要平等对话”,教师是对话中的“首席”……但不管有多少种提法,教师在课堂的主要作用就是一个字“导”。提倡语文个性化,提倡教师个性化地教,也要强调一个“导”字,强调教师要个性化地“导”。徐忠华老师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个性化地“导”——导得漂亮,导得成功。
搭桥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距今900多年前的宋朝,怎样打通时空隧道,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让生活在今天的十二三岁的孩子能够读懂文本,理解文章所提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徐老师采用“搭桥”的办法,两次使用流行歌曲《我想去桂林》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点。第一次是在教学的导入环节,由听歌引出人生是否“有趣”的话题,再引出“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苏东坡,将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引入课文。第二次是在学生读了三遍课文,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从文字到内容作了较为细致全面的理解后,让学生带着“这首歌与课文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再次听歌,然后启发学生得出“桂林=课文中的月色、竹柏=美景”的答案,又自然引出对“闲”字的理解。一首歌,一座桥,体现了教师的良苦用心。
追问
这节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教师的提问特别多,大大小小足有几十个。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这一环节,徐老师就一口气提出了“东坡为何深夜起行”“为何独寻张怀民”“与朋友分享乐,那他为何找一个被贬的人”“他们乐的是什么”“(东坡)是不是一个闲人”等问题。这几个问题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连,一环比一环深入,这样就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去理解,去感悟。如果将一首《我想去桂林》比成一座桥的话,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就是教师为学生开出的路,一条便于学生步步走近作者,走向文本的路。通过这一连串的追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渐入佳境。
拓展
在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理解课堂的同时,徐老师还为学生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参考资料:作者诗文,人物简介,媒体评价……这些拓展资料,既帮助学生较为顺利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起到了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积累的作用,还让学生学到了扩展阅读的方法。教师这种自觉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意识是十分可贵的。
二、 一点启示
为什么说这节课“导得漂亮”?因为教师能够循循善诱,把这么多的材料编织到一节课里,不造作,不牵强,不枝不蔓,不间不断,这堂课给人的感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为什么说“导得成功”?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始终在积极地思考问题,从而能够完成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浅到知之较深的这样一个理解、感悟、认同接受的过程。
为什么徐老师能将这节课上得成功?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不涉及到“语文的教学功夫应该下在哪儿”的问题。近来笔者有一个感觉:很多教学观摩课,由于授课教师过于关注“怎么上得有特色,能够出采”,就出现“热热闹闹的花架子多,一招一式的小技巧多”这一很普通的现象。那么要把功夫下在那里呢?还是要花大力气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只有深入研究学生,才能“知情顺性”,因材施教,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深入研究教材,才能有教师独到的见解。要求学生个性化阅读,首先要有教师的个性化阅读。我们看看徐老师是怎样研究《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的。首先是大量占有资料。这篇课文共85字,可徐老师准备的相关材料就有9000字,而他为准备这一节课的阅读量更无法计算。再就是对课文的独到见解。我们看看下面摘自徐老师备课资料中的一段文字,便可了解: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写于黄州后期(几个月后苏轼即调离黄州),苏轼此时之心态,绝非初到时之心态,万不可以一般贬官视之。但教科书上注释苏轼及张怀民只写明他们是贬官,不及其余,这必将误导学生。而教参上释“闲人”一词,虽亦言其中有自得之情,但先说为“自嘲”,又说是“自慰”,反复申明两人月夜赏月有“多少贬谪的悲凉呀”。如此解释既与苏轼诗文及时人记载所反映之苏轼心态不合,也与文本不合——单独拿出文本看,此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异曲同工,能赏山水之美的得意之情溢于文表,贬居之苦即有,亦轻而又轻,岂可点而又描,与苏轼“空明”之境界相去太远。
教师的成功来自于教师扎实的功底,而扎实的功底来自于天长日久、持之以恒的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