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石钟山记
|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 (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磔地鸣叫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水波激荡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笑话李渤的浅陋。 (译文转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后经修改 中要注意 “莫”通“暮”读mu 四声 “识”通“志”读zhi 四声 “射”读yi 第四声 )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课文研讨】 一 内容和结构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锐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 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 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 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二 《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写作特点异同 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这是两篇文章写法的相同之处。它们与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它们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 这两篇文章也有不同之处。 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石钟山记》全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它的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议论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第二段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的三段式线性结构,一脉相承。这是与《石钟山记》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分不开的,《游褒禅山记》的文章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的记叙和议论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合结构。 2.议论事理的不同。《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仅为一句话,不加阐释,也无须阐释。《游褒禅山记》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作逻辑严密的深入阐释,充分论说,有更多的说理成分、更强的论说文特点。 3.记游的不同。《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游石钟山的一段记叙,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经过,又通过对怪石鸣禽的逼真描写渲染环境气氛,也有探究两处声响原因的描写,还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游褒禅山记》的记游部分扼要地交待游山的经过,概括地叙写景物,以记叙的简要明白取胜。 4.文章风格不同。前者缘事寓理,将记叙、议论与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率性而至,毫无雕琢痕迹,行文简洁而又随笔挥洒,轻快自如,写得颇有情致。后者借端说理,记叙、议论丝丝入扣而毫无旁骛,刻意追求,逻辑严密,析理精微,说理透辟,笔锋刚健有力。 三 词类活用和句式 1.词类活用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舟行”的“舟”表示“行”的方式,有“以舟(介宾短语)”的意思,可以译为“乘舟”,但要注意,这样译并未准确表达“舟”作为状语的语法特点。 2.句式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即“不欺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解题指导 一 1.第一问: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浮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第二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第一问:“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照应。 第二问: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有大石当中流……如乐作焉。 3.第一问: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第二问: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第三问: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二 1.使……发出声音,动词的使动用法。 2.目,用眼睛看;耳,用耳朵听。均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3.席,像卷席子那样;包,像用布包那样;囊,像用口袋那样。均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4.祝寿,名词用作动词。 5.用木匣装,名词用作动词。 6.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三 见“有关资料”之三“怎样看待苏轼的见解”。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的语言障碍不多,内容也不难理解,可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读懂课文。指导学生弄清文章结构,理解三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章的表达方式。还可以通过与《游褒禅山记》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特点。 【内容主旨】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分。 【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 【资料窗】 一、补充整理文言文基础知识 ①词类活用: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之鸣。 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例2.“枹止响腾”。枹,用鼓槌敲击。 C。形容词作名词:例:“枹止响腾”,响,声音。 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 ②古今异义:A。自以为得其实,其实,那事情的真象。 B。虽大风浪,虽,即使 C。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就任 D。将入港口,港口,河湾入口处 E。空中而多窍,空中,中间是空的 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例:心不在焉。 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D。语气助词,啊,呀。例:1于是余不叹焉。2如乐作焉。 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例:硿硿焉。 特殊句式: ①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者……也”式判断句) 窾坎镗鞳: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把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单独看,这个句子翻译为“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的歌钟声”。但是,联系上下文和苏轼这时说话的口气来看,这个句子最好还是译成“刚才那水面上发出的窾坎镗鞳的声音,就像是魏庄子的歌钟响起来时的那种乐器声音一样啊”。 ②此所以不传也。(“……也”式判断句) 所以:复音虚词。相当于“……的原因”。 传:流传,传布,传说。 单独看,这个句子就是“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但是,从上文提到的来看,这个句子还是翻译为“就是这几种情况,才使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这样,当更加符合苏轼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的心情。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倒装句) 铿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有声:(敲击后)发出响声。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倒装句式,原应是“铿然有声之石”的倒装。“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之(的)”。这个句子按习惯应译为“敲打之后能发出铿锵声音的这种石头”就顺畅些。 ④得双石于潭上。(倒装句) 这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倒装句,即“于潭上得双石”才是正常语序。其中“双石”是指李渤在访郦道元关于石钟山遗踪时,在“南隅”“忽遇双石”的“双石”--也就是课文上所说的“南声”“北音”之石。这个句子很简单,就译成“在深潭边上找到两块石头”。 ⑤古之人不余欺也。(倒装句) 这是一个宾语(“余”)前置的倒装句。宾语前置,应当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式文言句,二是前置的宾语词性是代词。在这个倒装句中,代词“余”作宾语前置到动词“欺”的前面。这个句子翻译为“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二、文学常识: 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二)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记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三)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数记。(四)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木星),岁指太岁。又分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即根据岁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纪年。十二星次名称自西向东依次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12年一轮。太岁纪年方向与岁星纪年相反,名称更为繁复。 【有关资料】 怎样看待苏轼的见解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 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石钟山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石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 3.山形如钟。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 有关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记载 1.李渤《辨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歌(应为“欹qī”之误,倾斜的意思)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的人),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抱(应为“”之误)止响腾余歇(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这)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众多)峰,皆可以斯(这,指“石钟”)名贯之。聊刊(修订)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据《文苑英华》卷八三三) 2.明代罗洪先《石钟山记》 丙午(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春,余过湖口,临湖上下两山,皆若钟形,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以登,始若伏轼昆阳,旌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则纵观咸阳,千门万户。入其中,若献深珊珠贝,金光碧彩,错出于惊涛巨浪,莫可辨择,自吾栖岩穴以来攀危历险,未有若是奇者矣。夫音固由窾以出,苟实其中,亦复暗然。故钟之制,甬则震,则郁,是石钟者,中虚外窾为之也。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 (《念庵罗先生文集》卷五) 今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考察 对石钟山因何而得名的看法,据历史文献记载,可分为两派:一是“主声派”,认为由于水石相搏,发出洪钟般的声音,故叫石钟山;一是“主形派”,认为它形如覆钟,因此提出了相反的结论。其实这两派的看法,只各自强调了一个侧面,故都不免失之片面。经过今人全面的科学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应包括“主形派”所说的“形”和“主声派”所说的“声”这两个方面,即由于它“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的原因”(鞠继武、潘凤英《湖口石钟山》,见《地理知识》1979年第5期)。关于这一点,稍晚于曾国藩的清人郭庆藩,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没有作全面考察,但他在《舟中望石钟山》一诗中,却偶然说对了。诗是这样的:“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工。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十二梅花书屋诗集》,光绪乙亥郭氏泊然刊本)郭诗正好可作为石钟山“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的形象说明。 (涂宗涛《巴峡·石钟山》,《天津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 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受到地下水及江水湖水的溶蚀冲刷,溶洞特别发育。加上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及年变化大,如1954年,年平均水位为12�43米,涨水期月平均水位为21米。最小年平均水位为7�8米(1958),最小月平均水位为5�34米。垂直溶蚀作用强烈,因而所形成的溶洞,也就特别宽广深邃。江湖水位的变化,对溶洞的发育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石钟山志》中就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 石钟山一名的由来,据《水经注》说:“下临深潭,微风鼓波,水石相击,响若洪钟,因受其名。”石钟山下的石钟洞,系一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如今仍处于溶洞发育的扩充阶段。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水位未有上升到洞顶高度之上而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之所以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的原因了。清代郭庆藩的《舟中望石钟山》诗中写道:“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工。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甚是。 (鞠继武、潘凤英《湖口石钟山》,《地理知识》1979年第5期) 释歌钟 《陈氏乐书》说:“虞夏之时,小钟谓之钟,大钟谓之镛。周之时,大钟谓之钟,小钟谓之,则之为用,其实编钟也。编钟之用,其实歌钟也。”(《文献通考·乐考七》)《唐会要》又具体介绍了编钟:“古制雅乐,宫悬之下,编钟器架十六口。”这就是说,歌钟是用十六口钟按音阶编排而演奏的乐器。 是不是晋悼公把这样的一列歌钟分一半给了魏绛呢?不是的。《左传》记载郑人向晋侯献乐的原文是:“郑人赂晋侯……歌钟二肆,及其磬,女乐二八。”(襄公十一年)这里,作者瞻前顾后,行文十分周密,特别标明所献歌钟的量的规定“二肆”。肆,《左传》注:“列也,悬钟十六为一肆。” 最近湖北随县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大型歌钟,每“肆”分三层(有的歌钟分两层):最大的镛钟悬在下层,中型的剽钟悬在中层,最小的栈钟悬在上层。演奏时,担任主旋律的,用金属锤子敲击剽、栈,担任配音伴奏的,用柱撞击镛钟。晋悼公应该是把这类歌钟完整的“一肆”(以及“编磬”一列)赐给了魏绛,同时还给了担任演奏的八人一队的“女乐”。这就是史所谓“乐之半”。有了完整的十六口一套的歌钟,又有了演奏的人,《左传》在这段史实记叙完了才说:“于是魏庄子始有金石之乐。”苏轼也才会在《石钟山记》中说:大石与风水吞吐,发出和魏庄子歌钟一样的美妙悦耳的声音──“窾坎镗”。 (出处同上) 《石钟山记》的艺术特色(曾枣庄)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苏轼的许多记游文字,如《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凌虚台记》,都以描写、记叙、议论的错综并用为特点。《石钟山记》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因此,《石钟山记》除具有游记的特点外,还具有某些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分析《石钟山记》,应把握住它在文体上的这一特点。 这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是一篇具有某些论说文特点,特别是驳论文特点的游记。我们说它具有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某些特点,是因为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摆出靶子,并从逻辑上对李说作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说,推翻了李说,使形象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交代写作意图。全文思路清楚,结构谨严,说理透辟,文笔流畅。苏轼曾称赞谢民师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从来没有固定格式),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也是夫子自道。苏轼的文章,特别是这篇《石钟山记》,也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毫无斧凿雕琢之痕。清代方苞说《石钟山记》是苏轼“诸记中特出者”,说它写得“潇洒自得”,这四字确实把握住了本文的特点。 但是,本文毕竟是一篇游记,因此,又具有一般游记的特点。第一,清楚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第二,它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读了夜游石钟山一段,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使读者同作者和舟人一样“心动”“大恐”。本文不仅以说理透辟见胜,而且以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见胜。第三,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着一段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徐察”,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清代刘大评这段文章时说,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他也同方苞一样,认为这是“坡公第一首记文”。第四,文笔变幻多姿,毫不板滞,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苏轼对语言有高度的驾驭能力,一笔不肯雷同。 (《苏轼和〈石钟山记〉》,见《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一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石钟山记,苏轼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图文]石钟山记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笑李渤之陋”实可陋--读苏轼《石钟山记》有感 |
|
|
|